封建社会要避讳,比如宋朝宋徽宗因为属相是狗,于是就有了禁狗令,也就是禁止杀狗;明朝“朱”于“猪”同音,也同样有了禁猪令嘛?中国古代皇帝名字冷僻多怪异你能认识几个?
吕后名雉,凡遇到“雉”字,就用“野鸡”二字代替;
汉文帝名刘恒,于是便把“恒山”改成“常山”;盘点:史上因古代避讳而曾被改名的城市与人物
汉光帝名叫刘秀,把“秀才”一词改叫“茂才”;
汉明帝叫刘庄,甚至把《庄子》改为《严子》;清朝皇帝的避讳史:从不在乎到让天下人避讳
唐太宗叫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那么明朝时期,古人如何避开“朱”、“猪”这两个谐音勒?你过年了说“杀猪了”,那么就是说“杀朱了”,这是要造反的节奏吗?
明朝人管猪肉就叫猪肉,不要听信那些乱七八糟的谣言。
谣言一:“猪”是个在整个大明朝都忌讳的字,明朝的皇帝都不愿听到这个字的读音,也不愿看到这个字形,包括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专门给猪改了名字,口语中称“肥肥”,书面则写作“豕”、“彘”。
谣言二:朱元璋自己出身低微,因为“朱”与“猪”同音,把猪当成自己的本家,强令人民称猪为“本家老爷”。
谣言三:朱元璋因为自卑而邪恶,心理特别阴暗,对避讳特别讲究,有个开元县,因为要避朱元璋的名讳中“元”,改成了开原。朱元璋的字为“国瑞”,不但“国”不能说,就连与“瑞”字同音的“睡”字
也不能说,必须改成“就寝”;臣民也不能叫猪为“猪”,要叫“万里哼”。
谣言四:朱元璋不吃猪肉,他的子孙也不吃猪肉,一家子都是回回穆斯林。
谣言五:猪后来恢复为“猪”,是清军入关,为了侮辱明朝皇室,特地下令改回来的。
……
以上种种荒诞不经的说法,只要查几份明朝大内膳单,则一切不攻自破。
《南京光禄寺志》卷二《膳羞》当中,记录有一则洪武十七年六月的膳单:上面赫然有:“猪肉炒黄菜,素熇插清汁,蒸猪蹄肚”!
凭什么说朱元璋是不吃猪肉的?凭什么说朱元璋不允许别人说“猪”字、写“猪”字
《南京光禄寺志》中还记录了一份永乐元年十月的膳单,里面也记载有:“烧猪肉,猪肉撺白汤”。
则朱元璋的儿子永乐帝朱棣,也是吃猪肉的。
凭什么说朱元璋的子孙都不吃猪肉,一家子都是回回穆斯林?
万历、天启年间历任翰林院检讨、詹事府少詹事、南京礼部右侍郎的张鼐在其《宝日堂杂抄》中抄录了一份万历年间的光禄寺膳单,里面关于“猪肉”的字眼,触目可见。
明末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记录的万历、天启时期的宫廷饮食,猪肉的做法花样繁多,有:白煮肉、猪屑骨、荔枝猪肉、猪耳脆、牡丹头汤、猪肉龙松汤等等。
刘若愚还特别提到,天启帝最喜欢用炙蛤蜊、炒鲜虾、田鸡腿和猪蹄筋共烩一处,“恒喜用焉”。
所以,说明朝皇帝不吃猪肉,不许别人叫猪为“猪”,全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民间故事,听听就好,不要当真。
其实稍微想一下,伟大作品《西游记》就诞生于明朝,作者吴承恩在描写猪八戒这个人物时,有用“豕”、“彘”、“肥肥”、“本家老爷”、“万里哼”之类的字眼来代替了吗?
根本没有嘛。
不过,话说回来,《武宗实录》记载,“正德十四年十二月乙子卯,上至仪真。时上巡幸所至,禁民间蓄猪。”即明朝皇帝中的明武宗,也的确曾对民间养猪、杀猪的行为有过抵触情绪。
而且朱厚照在这件事情上就有点夸张了。
明朝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造反,明武宗朱厚照很“兴奋”,打算御驾亲征,好好打一仗。结果大军走到半路,有个叫王阳明的人已经把宁王干掉了,朱厚照就很不开心。
但是他反过来又一想,自己御驾亲征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玩。既然打不成仗,那就在江南玩玩好了。
沿途地方官听闻,不敢怠慢,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可能是因为出师不利,朱厚照一路上心情始终不好。在一次宴会上,他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却丝毫没有兴趣,尤其是看见猪肉,更是让他大发雷霆:
猪,不就是朱吗?
这肉怎么能吃呢?于是马上下了《禁猪令》,据《万历野获录》记载,那条圣旨内容是这样的:
照得养豕宰猪,固寻常通事。但当爵本命,又姓字异音同。况食之随生疮疾,深爲未便。爲此省谕中央,除牛羊等不由外,行将豕牲不许喂养,及易卖宰杀,知若故违,本犯并当房家小,发极边永远充军。
《明实录·武宗实录》也记载: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者发配充军。
养猪杀猪吃猪肉,就要发配充军。这条圣旨还是蛮狠的。
明武宗为什么不高兴民间养猪、杀猪呢?
万历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有明武宗本人的解释:“养豕宰猪,固寻常通事,但当爵本命,又姓字异音同。况食之随生疮疾,深为未便。”
即原因有三:一、明武宗自己出生于猪年,属相为猪;二、猪和国姓“字异音同”;三、吃猪肉容易生“疮疾”。
明武宗这道禁猪令是正德十四年十二月巡行到仪真时,由兵部左侍郎王宪抄奉下达的。一个月后,禁猪令传回到京师,当时,内阁大学士杨廷和留守京师,哭笑不得,于正德十五年二月上了一道《请免禁杀猪疏》,毫不留情地驳斥了明武宗那三条不经一驳的禁猪理由,要求明武宗重新颁诏天下,废止禁猪令。而在正德十五年(1520)三月,礼部又上奏说国家的正常祭典必须要用到牛、猪、羊“三牲”,叫太牢。如果没有猪肉就不合礼法,对祖宗不敬。万一朱家列祖列宗怪罪下来,可吃不了兜子走。
同时,吃惯猪肉的朱厚照也很不习惯,于是几个月后又解禁了《禁猪令》,但是把猪的名称给改了,叫彘(zhi),或者豕(shi),总之不能叫猪。
但是,朱家的列祖列宗还是很生气,于是一年后,就把朱厚照带走了。
即民间传得沸沸扬扬的“禁猪令”,在大明王朝三百年历史中,其出现时间不过有三个月,一段小插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