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朝历代皇帝一览表(完整版)在位时间表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一览表(完整版)在位时间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63 更新时间:2023/12/22 3:19:26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复辟,到1916年“洪宪皇帝”袁世凯不得不取消帝制止。在不足2137年中,在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含后世追封),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下面为你介绍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以下凡加*号的,为追谥;凡带()号的,后废除):

1、秦朝:秦始皇帝嬴政、二世皇帝嬴胡亥、秦王嬴子婴

2、西汉:太祖/高皇帝(世称汉高祖)刘邦、孝惠皇帝刘盈、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孝景皇帝刘、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孝昭皇帝刘弗陵、汉废帝/昌邑王刘贺、汉武帝刘彻、中宗/孝宣皇帝刘询、(高宗)/孝元皇帝刘奭、(统宗)/孝成皇帝刘骜、孝哀皇帝刘欣、(元宗)/孝平皇帝刘衎、孺子婴刘婴

3、新朝:新皇帝王莽

4、玄汉:更始帝刘玄

5、赤眉汉:建世帝刘盆子

6、赵汉:汉嗣帝王郎

7、成家:成家公孙述

8、东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显宗/孝明皇帝刘庄、肃宗/孝章皇帝刘炟、(穆宗)/孝和皇帝刘肇、孝殇皇帝刘隆、(恭宗)/孝安皇帝刘祜、前少帝北乡侯刘懿、(敬宗)/孝顺皇帝刘保、孝冲皇帝刘炳、孝质皇帝刘缵、(威宗)/孝桓皇帝刘志、孝灵皇帝刘宏、后少帝/弘农怀王刘辩、孝献(孝愍)皇帝刘协

9、三国魏:*高皇帝曹腾、*太皇帝曹嵩、*太祖武皇帝曹操、高祖/文皇帝曹丕(资治通鉴记载为世祖)、烈祖/明皇帝曹睿、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元皇帝/陈留王曹奂

10、三国蜀:烈祖/昭烈皇帝/先主刘备、仁宗/孝怀皇帝/后主刘禅

11、三国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太祖/大皇帝孙权、废皇帝/会稽王孙亮、太宗景皇帝孙休、末帝/乌程侯孙晧

12、西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懿、*世宗/景皇帝司马师、*太祖/文皇帝司马昭、世祖/武皇帝司马炎、孝惠皇帝司马衷、赵王司马伦(篡位)、孝怀皇帝司马炽、孝愍皇帝司马邺13、东晋:中宗/元皇帝司马睿、肃宗/明皇帝司马绍、显宗/成皇帝司马衍、康皇帝司马岳、孝宗/穆皇帝司马聃、哀皇帝司马丕、废帝/海西公司马奕、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烈宗/孝武皇帝司马曜、安皇帝司马德宗、恭皇帝司马德文

14、前凉:恒王张重华、哀王张曜灵、威王张祚、冲王张玄靓、悼王张天锡

15、后凉:太祖/懿武帝吕光、隐王吕绍、灵帝吕纂、末主吕隆

16、南凉:烈祖/武王秃发乌孤、康王秃发利鹿孤、景王秃发傉檀

17、西凉:太祖/武昭王李暠

18、北凉:文王段业、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哀王沮渠牧犍

19、前赵:高祖/光文帝刘渊、废帝刘和、烈宗/昭武帝刘聪、隐帝刘璨、襄宗刘曜

20、后赵:高祖/明帝石勒、太祖/武帝石弘、正帝石虎、成帝石世、仁武帝石遵、兴武帝石鉴、末帝石袛

21、前秦:高祖景明帝苻健、越厉王苻生、世祖/宣昭帝苻坚、哀平帝苻丕、太宗/高帝苻登、越厉王苻生

22、后秦:太祖/武昭皇帝姚苌、高祖/文桓皇帝姚兴、末主姚泓

23、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乾归、太祖/文昭王乞伏炽磐、厉武王乞伏暮末

24、前燕:高祖/武宣帝慕容皝、烈祖/景昭帝慕容隽、隐宗/幽帝慕容暐

25、后燕: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烈宗/惠愍皇帝慕容宝、开封公慕容详、赵王慕容麟、中宗/昭武皇帝慕容盛、高宗/昭文皇帝慕容熙、景宗/惠懿皇帝慕容云

26、南燕:世宗/献武帝慕容德、太祖/穆帝慕容纳、文帝慕容超

27、北燕:太祖/文成皇帝冯跋、昭成皇帝冯弘28、成汉:太宗/武帝李雄、哀帝李班、幽公李期、昭文帝李寿、归义侯李势

28、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少帝刘义符、太祖/文皇帝刘义隆、废帝刘劭(史称“元凶”)、世祖/孝武皇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太宗/明皇帝刘彧、后废帝刘昱、顺皇帝刘准

29、南朝齐:太祖/高皇帝萧道成、世祖/武皇帝萧赜、前废帝/郁林王萧昭业、后废帝/海陵恭王萧昭文、高宗/明皇帝萧鸾、炀皇帝东昏侯萧宝卷、和皇帝萧宝融

30、南朝梁:高祖/武皇帝萧衍、临贺王萧正德、太宗/简文皇帝萧纲、豫章王萧栋武陵王萧纪、世祖/孝元皇帝萧绎、闵皇帝/贞阳侯萧渊明、敬皇帝萧方智、废帝萧庄

31、西梁:中宗宣皇帝萧詧、世宗孝明皇帝萧岿、惠宗孝靖皇帝萧琮、萧铣

32、南朝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世祖/文皇帝陈蒨、废帝陈伯宗、高宗/孝宣皇帝陈顼、长城炀公/后主陈叔宝

33、北朝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南安隐王拓跋余、高宗拓跋濬、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高祖/孝文皇帝元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肃宗元诩、殇皇帝元姑娘、幼主元钊、敬宗/孝庄皇帝元子攸、废帝元晔、烈宗元恭、安定王元朗、显宗/孝武皇帝/出皇帝元修

34、北朝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

35、北朝西魏:文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皇帝元廓(拓跋廓)

36、北朝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世宗/文襄皇帝高澄、显祖/文宣皇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皇帝高演、世祖/武成皇帝高湛、后主高纬、安德王高延宗、幼主高恒

37、北朝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孝闵皇帝宇文觉、世宗/明皇帝宇文毓、高祖/武皇帝宇文邕、宣皇帝宇文赟、静皇帝宇文阐

38、隋朝:高祖/文皇帝杨坚、世祖/明皇帝/炀皇帝杨广、恭皇帝杨侑、皇泰帝杨侗、秦王杨浩39、唐朝: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则天顺圣皇后/则天大圣皇帝武曌/武则天(武周代唐)、中宗李显、殇皇帝李重茂、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昭宗李晔、景宗李柷

40、五代后梁: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朱全忠、朱晃)、废帝/郢王朱友圭、末帝朱友贞(朱友瑱、朱瑱、朱友锽)

41、五代后唐:*太祖武皇帝李克用、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亶(李嗣源)、闵皇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本名王从珂)

42、五代后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出皇帝/少帝石重贵

43、五代后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暠(刘知远)、隐皇帝刘承佑

44、五代后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恭皇帝柴宗训

45、辽朝: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亿(耶律阿保机)、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耶律德光、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耶律阮、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耶律璟、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耶律贤、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耶律隆绪、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耶律宗真、道宗仁圣大孝文皇帝耶律洪基、恭宗恭怀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

46、北辽:宣宗孝康皇帝耶律淳、德妃(萧普贤女,为皇太后,称制;期间遥奉耶律定为帝)、神宗(梁王)耶律雅里、英宗耶律术烈

47、西辽:德宗耶律大石、感天皇后萧塔不烟、仁宗耶律夷列、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末帝耶律直鲁古、恭帝屈出律

48、北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炅(赵匡义、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钦宗赵桓

49、南宋:高宗皇帝赵构、*简宗皇帝赵旉、孝宗皇帝赵昚、光宗皇帝赵惇、宁宗皇帝赵扩、理宗皇帝赵昀、度宗皇帝赵禥、恭宗皇帝赵显、端宗皇帝赵昰、怀宗皇帝赵昺50、西夏:*太祖神武皇帝李继迁、*太宗光圣皇帝李德明、景宗武烈皇帝李元昊、毅宗昭英皇帝李谅祚、惠宗康靖皇帝李秉常、崇宗圣文皇帝李乾顺、仁宗圣德皇帝李仁孝、桓宗昭简皇帝李纯佑、襄宗敬穆皇帝李安全神宗英文皇帝李遵顼、献宗李德旺、末帝李睍

51、金朝:太祖完颜旻(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晟、熙宗完颜亶、废帝/海陵炀王完颜亮、世宗完颜雍、章完颜璟、卫绍王完颜允济、宣宗完颜珣、哀宗完颜守绪、昭宗完颜承麟

52、元朝:烈祖也速该、*太祖成吉思汗、*睿宗监国拖雷、*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剌、晋宗也孙铁木儿、兴宗阿刺吉八、文宗图帖睦尔、明宗和世琜、宁宗懿璘质班、惠宗妥懽帖睦尔、昭宗爱猷识理答腊

53、明朝:太祖朱元璋、惠宗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垕、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54、南明:安宗处天承道诚敬英哲缵文备武宣仁度孝简皇帝朱由崧、绍宗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朱聿键、文宗贞天应道昭崇德毅宁文宏武达仁闵孝节皇帝朱聿鐭、昭宗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朱由榔

55、清朝:*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圣祖玄烨、世宗胤禛、高宗弘历、仁宗颙琰、宣宗旻宁、文宗奕詝、穆宗载淳、德宗载湉、废帝溥仪。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秦朝皇帝列表

1.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6-公元前209

2.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09-公元前206

3.秦三世子婴:公元前207(46天)

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汉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汉朝皇帝列表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9)

1.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公元前194;

2.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公元前187;

3.汉吕后执政:公元前187-公元前179;

4.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公元前163;

5.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63-公元前140;

6.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公元前86;

7.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公元前73;

8.汉宣帝刘洵:公元前73-公元前48;

9.汉元帝刘奭(shi):公元前48-公元前32;

10.汉成帝刘鷔(ao):公元前32-公元前6;

11.汉哀帝刘欣:公元前6-1;

12.汉平帝刘衎(kan):1-6年;

13.孺子婴(王莽摄政):6-9年。

东汉(25-220年)

1.光武帝刘秀:25-58年;

2.汉明帝刘庄:58-76年;

3.汉章帝刘炟(da):76-89年;

4.汉和帝刘肇:89-106年;

5.汉殇帝刘隆:106-107年;

6.汉安帝刘祜(hu):107-126年

7.汉顺帝刘保:126-145年;

8.汉冲帝刘炳:145-146年;

9.汉质帝刘缵(zuan):146-147年;

10.汉桓帝刘志:147-168年;

11.汉灵帝刘宏:168-190年;

12.汉献帝刘协;190-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

三国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一说184~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35年中只有一段大一统(西晋)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这个时期从220年曹丕称帝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可分为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与东吴并立)、西晋时期、东晋时期、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另外位于中国南部,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三国(220-265年)

1.魏国

魏文帝曹丕:220-227年;

魏明帝曹叡(rui):227-240年;

魏齐王曹芳:240-254年;

高贵乡公曹髦:254-260年;

魏元帝曹奂:260-265年

2.蜀国

昭烈帝刘备:221-223年;

后主刘禅(shan):223-263年。

3.吴国

大帝孙权:222-252年;

会稽王孙亮:252-258年;

景帝孙休:258-264年;

乌程侯孙皓:264-280年。

西晋(265-317年)

晋武帝司马炎:265-290年;

晋惠帝司马衷:290-307年;

晋怀帝司马炽:307-313年;

晋愍帝司马邺:313-317年。

东晋(317-420年)

晋元帝司马睿:317-322年;

晋明帝司马绍:322-325年;

晋成帝司马衍:325-343年;

晋康帝司马岳:343-345年;

晋穆帝司马聃:345-362年;

晋哀帝司马丕:362-366年;

海西公司马奕:366-371年;

简文帝司马昱:371-373年;

孝武帝司马曜:373-397年;

晋安帝司马德宗:397-419年;

晋恭帝司马德文:419-420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

南朝(420-589年)

南朝(TheSouthernDynasties,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南方建立于建康(今南京)的四个朝代的总称。

公元420年,东晋权臣刘裕逼迫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于他,刘宋建立,南朝开始。其后萧齐、萧梁、南陈三朝相继而立。南朝继承了东晋的疆土,其范围为中国南方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其中:刘宋最大,北疆达到黄河;南陈最小,只有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狭小国土。589年,隋灭南陈,南朝结束。

南方的宋、齐、梁、陈这四个汉人政权,嫡传华夏文化之正朔,与鲜卑人在北方建立的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政权对峙,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虽然南朝的4个政权各自存在都只有几十年,但南朝作为汉族政权在南方的统治,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南方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南方兴起了建康、江陵、扬州、成都等大城市,南方工商业也得到发展。南朝时期的建康城和同时期的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宋(刘宋

宋武帝刘裕:420-423年;

宋少帝刘义符:423-424年;

宋文帝刘义隆:424-454年;

宋孝武帝刘骏:454-465年;

宋前废帝刘子业:465-465年;

宋明帝刘彧:465-473年;

宋后废帝刘昱:473-477年;

宋顺帝刘准:477-479年。

2.齐(萧齐)

齐高帝萧道成:479-483年;

齐武帝萧赜:483-494年;

齐明帝萧鸾:494-499年;

东昏侯萧宝:499-501年;

齐和帝萧宝融:501-502年。

3.梁(萧梁)

梁武帝萧衍:502-550年;

简文帝萧纲:550-552年;

梁文帝萧绎:552-555年;

梁晋帝萧方智:555-556年;

4.陈(南陈)

陈武帝陈霸先:556-560年;

陈文帝陈蒨(qian):560-566年;

陈废帝陈伯宗:566-569年;

陈宣宗陈顼(xu):569-583年;

陈后主陈叔宝:583-589年。

北朝

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

明元帝拓跋嗣

太武帝拓跋焘

南安王拓跋余

文成帝拓跋浚

献文帝拓跋弘

孝文帝元宏

宣武帝元恪

孝明帝元诩

幼主元钊

孝庄帝元子攸

长广王元晔

节闵帝元恭

安定王元朗

孝武帝元脩

东魏

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文帝元宝炬

废帝元钦

恭帝拓跋廓

北齐

*神武帝高欢

*文襄帝高澄

文宣帝高洋

废帝高殷

孝昭帝高演

武成帝高湛

后主高纬

安德王高延宗

幼主高恒

范阳王高绍义

北周

*文帝宇文泰

孝闵帝宇文觉

明帝宇文毓

武帝宇文邕

宣帝宇文赟

静帝宇文衍

隋朝(581-618年)

隋朝皇帝列表

1.隋文帝杨坚:581-605年;

2.隋炀帝杨广:605-617年;

3.隋恭帝杨侑(you):617-618年。

唐朝(618-907年)

唐朝皇帝列表

1.唐高祖李渊:618-626年;

2.唐太宗李世民:626-650年;

3.唐高宗李治:650-684年;

4.唐中宗李显:684-684年;

5.唐睿宗李旦:684-684年;

6.武后武则天(武曌):684-705年;

7.唐中宗李显:705-710年;

8.唐睿宗李旦:710-712年;

9.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

10.唐肃宗李享:756-762年;

11.唐代宗李豫:762-780年;

12.唐德宗李适(kuo):780-805年;

13.唐顺宗李涌:805-806年;

14.唐宪宗李纯:806-821年;

15.唐穆宗李恒:821-825年;

16.唐敬宗李湛:825-826年;

17.唐文宗李昂:826-841年;

18.唐武宗李炎:841-847年;

19.唐宣宗李忱:847-859年;

20.唐懿宗李凗(cui,第三声):859-873年;

21.唐僖宗李儇(xuan):873-889年;

22.唐昭宗李晔:889-904年;

23.唐哀帝李拀(chu):904-907年。

宋朝皇帝列表

北宋(960-1127年)

1.宋太祖赵匡胤:960-976年;

2.宋太宗赵匡义:976-998年;

3.宋真宗赵恒:998-1023年;

4.宋仁宗赵祯:1023-1064年;

5.宋英宗赵曙:1064-1068年;

6.宋神宗赵顼:1068-1086年;

7.宋哲宗赵煦:1086-1101年;

8.宋徽宗赵佶(ji):1101-1126年;

9.宋钦宗赵桓:1126-1127年。

南宋(1127-1276年)

1.宋高宗赵构:1127-1163年;

2.宋孝宗赵昚(shen):1163-1190年;

3.宋光宗赵惇(dun):1190-1195年;

4.宋宁宗赵扩:1195-1225年;

5.宋理宗赵昀:1225-1265年;

6.宋度宗赵禥(qi):1265-1275年;

7.宋恭帝赵显:1275-1276年。

元朝皇帝列表(1260-1368年)

1.元世祖忽必烈:1260-1295年;

2.元成宗:1295-1308年;

3.元武宗:1308-1312年;

4.元仁宗:1312-1321年;

5.元英宗:1321-1324年;

6.元泰定帝:1324-1328年;

7.元天顺帝:1328-1328年;

8.元文宗:1328-1329年;

9.元明宗:1329-1332年;

10.元宁宗:1332-1333年;

11.元顺帝:1333-1368年。

明朝(1368-1644年)

明朝皇帝列表

1.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9年;

2.明惠帝朱允炆:1399-1402年;

3.明成祖朱棣:1402-1425年;

4.明仁宗朱高炽:1425-1426;

5.明宣宗朱贍(dan)基:1426-1436年;

6.明英宗朱祁镇:1436-1450年;

7.明代宗朱祁钰:1450-1457年;

8.明英宗朱祁镇:1457-1465年;

9.明宪宗朱见深:1465-1488年;

10.明孝宗朱祐摚(cheng):1488-1506年;

11.明武宗朱厚燳:1506-1522年;

12.明世宗朱厚熜(cong):即嘉靖,1522-1567年;

13.明穆宗朱载垕(hou):1567-1573年;

14.明神宗朱翊(yi)钧:1573-1620年;

15.明光宗朱常洛:1620-1621年;

16.明熹宗朱由校:1621-1628年;

17.明思宗朱由检:1628-1644年。

朱元璋26个儿子的下场给子孙取名到清朝差点被杀绝

清朝(1616-1912年)

清朝历代皇帝

1.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1627年;

2.清太宗皇太极:1627-1644年;

3.清世祖顺治福临:1644-1661年;

4.清圣祖康熙玄烨:1661-1722年;

5.清世宗雍正胤禛(zhen):1722-1735年;

6.清高宗乾隆弘历:1735-1795年;

7.清仁宗嘉庆顒琰(yongyan):1795-1820年;

8.清宣宗道光旻宁:1820-1850年;

9.清文宗咸丰奕詝(zhu):1850-1861年;

10.清穆宗同治载淳:1861-1875年;

11.清德宗光绪载恬:1875-1908年;

12.清宣统帝溥仪:1908-1912年。

更多文章

  • 明朝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虏 有了2个年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明朝皇帝,明英宗,明代宗,土木堡之变

    明朝16个皇帝却有17个年号在中国皇帝庙号谥号年号大全一文里,我们提到明清皇帝绝大部分在位只使用一个年号,因此为了方便,一般用“年号+帝”称呼他们。比如清朝年号按顺序依次为崇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这里要说明一下,努尔哈赤的年号是天命,

  • 同一个皇帝有不同的称号:庙号谥号年号尊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庙号,谥号,年号,尊号

    我们在看历史书或者看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电影时,经常会看到皇帝的各种称号,明明是同一个皇帝,却有很多种叫法,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古代皇帝的各种称号。一、庙号庙号是商朝传下来的制度,庙号就是皇帝死后放在太庙里祭祀的时候牌位上特起的名号,本来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进太庙的,所以皇帝未必都有庙

  • 中国历史其实是由“秦隋后周”三个短命王朝打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秦朝,隋朝,后周,朝代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历朝历代都非常注重吸收前人的经验,特别是在国家兴亡方面,尤其要注重避免前朝覆亡的覆辙。但是,中国历史上有三个短命王朝,后世紧接着却是强盛的朝代,更有两个朝代却有个极为相似的朝代,从建立到灭亡都相差无几。谈到大一统的朝代,汉朝、唐朝、宋朝,这三个朝代历时悠久,汉朝四百年,唐

  • 纵观唐朝历代皇帝 唐宪宗被群众低估的太多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皇帝,唐朝皇帝列表,唐宪宗

    唐宪宗,论能力,在唐代,仅次于太宗。可能是大家都喜欢听盛世的故事,宪宗这样逆境求胜太没意思了,所以宪宗相比起太宗、武后、玄宗,冷门好多啊。但是,宪宗在中晚唐那样积弊甚深、错综复杂、内忧外患、江河日下的环境下,孤身一人力挽狂澜的勇气、意志和能力,实在是令人动容啊。玄宗坐着顺风船,白纸上写字,大有可为,

  • 不同朝代的古代女子唇妆 哪个朝代是最美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朝代,历史朝代,唇妆,化妆

    古代人的唇妆真的如同电视剧里面呈现出来的一样吗?那么问题就来了,古代女子的唇妆到底是怎样的呢?哪个朝代的是最美的呢?反正小编觉得明代的好看,妹纸们认为哪个朝代是最美的呢?【清花瓣唇妆1】朝代:清代试色图:先用粉底液打底,然后上唇按m型画,中间略厚,向两边渐浅,下唇在唇中画一道先,再向两侧略微晕开一点

  • 玄武门之变实乃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的殊死搏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玄武门之变,李渊,李世民,皇帝,开国皇帝,唐朝皇帝

    太原留守李渊是如何推翻隋王朝615年,李渊靠镇压母端儿的农民起义军,收编了一万人。接着,李渊又击败了绛州的盗贼柴保昌,又获得了数万人。617年,李渊又讨伐历山飞贼甄翟儿,又获得不少人马。后来,他在打突厥的过程中,又招收了不少人马。这样在起兵之前,李渊实际上已经有好几万人马了。这些人马,为李渊起兵造反

  • 杨广为什么被称隋炀帝?揭秘古代帝王谥号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广,隋炀帝,谥号

    作家柏杨说,中国传统文化有四大无聊,“谥号”是其一(另三大无聊是“年号”、“正统”和“避讳”)。从总体上看,站在终点看谥号,可谓无聊,而又不仅仅是无聊。纵向地看,它开始有些积极意义:促使帝王大臣少作恶多为

  • 杯酒释兵权:宋朝最大的成功为何换回最大噩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杯酒释兵权,宋朝,宋朝皇帝,赵匡胤

    唐朝藩镇割据过程及影响唐朝是怎么被藩镇灭掉的唐朝后期,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也不断激化,而各地的藩镇割据混战,唐末社会局面越来越混乱。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开创了大唐盛世局面的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

  • 不是篡位是禅让 古代再想皇帝都得谦让推辞三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劝进表,皇帝,禅让,受禅,篡位

    古代王朝的终结大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被暴力推翻,例如秦朝;二就是被权臣篡位,皇帝被迫将皇位“禅让”出去,如汉、魏。禅位的皇帝都是傀儡天子,命悬人手,做皇帝做得战战兢兢,最后被迫禅让皇位时,颁布的退位诏书,也是辛酸至极,这些诏书也是皇帝最后一份圣旨,诏书中第一会叙说自己无能,王

  • 杨坚:本来不想当皇帝你们非选我 就勉为其难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坚,隋朝,隋文帝,隋朝皇帝,禅让

    论如何才能当上皇帝?杨坚:很简单,把外孙的皇位抢过来就行了《廿二史札记》的作者,清朝史家赵翼是这么评价隋文帝的,“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好像也有点道理,历代开国皇帝中,像秦始皇,秦国历经几代帝王的努力才把六国给统一了,更别说死了多少人,刘邦的天下也来之不易,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