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题可能男士们会更喜欢一些,因为说的是翡翠扳指。扳指,喜欢的肯定是男士更多一些,因为都会觉得,戴个扳指,很气派,很男人,有种大爷们的风范。
但是现实生活中佩戴扳指的人其实非常少,因为戴上以后非常不方便,会妨碍手指的动作,所以人们大多是买来收藏。
既然戴上扳指并不是很方便,那为什么男人们还那么喜欢呢?
没错,就是一个字,帅!
图中的雍正爷手里抚摸着玉扳指,笑盈盈的看着觐见的大臣,尽显王者风范!男人们就是喜欢这个感觉。
不管现在大家戴扳指都是为了什么,翠友们有没有想过,扳指以前是拿来做什么的呢?
糯化种飘花高山流水扳指
扳指又叫“班指”或“梆指”,是满族男子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呈短管状的饰物。根据史料记载,扳指的前身叫做韘,音同射,《说文》中曰“韘,射也”,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
最初其实是为了练习射箭用的,戴在左手拇指上,这样拉弓射箭的时候可以防止快速的箭擦伤手指。
清代扳指本是实用器,后来没有打仗了,太平的日子过得太舒服了,于是八旗子弟奢靡成风,竞相夸耀,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开始相互炫富了!于是,曾经与武为伴的扳指,转为饰品,变成“文扳指”。
红翡翠仿古龙牌扳指
清代晚期,热兵器逐渐取代冷兵器。我们都知道,越到晚清后期,清王朝就越腐败,扳指也跟着渐渐成了玩物,而清王朝最终没有能够挡住历史潮流。于是,作为满蒙八旗首饰的扳指仅仅存在了百年左右,几乎消失。那个时候,由于作为首饰时,扳指已经沦为仅仅是一种玩物,因此就常被以轻蔑的语气称作“扳指儿”。
看到这里,朋友们明白扳指如何从武扳指变成了文扳指,最后变成了扳指儿吧。它就像一个曾经傲视沙场的英雄,在盛世之下成了王侯子弟相互攀比的一件工具,最后又在历史的洪流下不可避免地因为那些人的玩物丧志,被轻视为一个区区“扳指儿”。
黄加绿生意兴隆扳指
如今,它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我觉得,我们该好好重新认识它,认识它身上的那些历史,而不仅仅只是把它当成一个饰品。如果仅仅是把它当饰品,是否也少了些玩味,或者,于它是否也是一种辜负?
我想,面对这样一位历经了沙场的护器,即便在历史的滚轮下已经解甲归田,我们也该心持一份尊敬去对待。何况,它经历了峥嵘厮杀,也经历了文人墨客的诗书卷画,我们不该只看到它被轻视的那一面,而忽略了它身上藏着的这么多该真正学习的东西。
最后,放个死贵死贵的老物件,据说,历经恭亲王、慈禧、李莲英三人之手的一枚绿翡翠扳指,价值两个亿!
当我们提到这些老物件的价格时,并不是说要翠友们多惊艳于它们的卖价,只是希望翠友们多注意这些老物件。即便只是我们寻常人手里普通的一个老翡翠,我想它身上都是有历史,有故事的,都该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品味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