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穿越到唐朝过元宵,看看“洛阳十二时辰”

穿越到唐朝过元宵,看看“洛阳十二时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76 更新时间:2023/12/15 20:17:55

我来自2021年,多年前机缘巧合来到大唐,从此定居在东都洛阳。

图/隋唐洛阳城与现代卫星图叠加示意图(图源:洛阳市文物局)

我的家在洛阳城南,门前不远处就是伊阙与龙门石窟,寺庙林立。

我住在此处,一是因为地价实惠,二是因为这里家家户户都爱种花桃李、梅花、樱花……当然,还有牡丹。

赏花、游园、过节,是洛阳人最不能错过的乐事。今天,不知是我在洛阳度过的第几个上元节,却是最难以忘怀的一个。

这一年是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四年前,武太后临朝,改东都为“神都”,从那以后,洛阳的上元节一年比一年热闹,而今年尤为热闹。因为就在两个月前,那座天下瞩目的洛阳最高建筑明堂,又称“万象神宫”,刚刚宣告建成了。

今天,我天没亮就起床,洒扫庭院,准备晚上逛灯会时所穿的新袍服。晚霞出现时,我与家人都换上新衣,骑马出门,一起欢度上元佳节。

【清源科普·唐代上元节习俗来历】

从汉代开始,就存在望日(十五日上元节)祀太一神的仪式。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佛教燃灯的做法和汉土原有风习相结合并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上元节夜游观灯的传统。唐朝元宵节的大规模燃灯,也与佛教相关习俗有关。《旧唐书》记载,公元713年(唐先天二年)“正月望,胡僧婆陀请夜开门燃百千灯,睿宗御延喜门观乐,凡经四日。”

图/唐代上元节(图源: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第一站:洛南里坊区

我出了门,面前是棋盘式的洛阳城街道。

图/路线:尚贤坊定鼎门大街端门应天门/五凤楼

洛阳城被穿城而过的洛河分为南北两部分。郭城内,三分之一的里坊分布洛河以北,其余分布于洛河以南,我住在城最南端的尚贤坊。

站在家门前,我向南望去,看见不远处的伊阙和绵延数里的龙门石窟。十余年前,一尊通高逾五十尺的大佛已经宣告竣工,这尊卢舍那大佛塑像的面容,据说是按照武太后的面容所雕刻(注:武则天称帝时间为公元690年)。

图/雪中龙门石窟(图源:洛阳旅游文化网)

此时已经是酉时(约等于现代下午17:00左右),我打算在辰时之前,从城南沿着定鼎门大街(又称天街)一路北行,抵达皇城最南端的应天门前,观赏上元灯会大典,那里也是今夜全城最热闹的地方。

图/唐代洛阳城宫城、皇城与外郭城相对位置示意图

【清源科普·唐代洛阳城里坊布局】

根据陆机《洛阳记》的记载,唐洛阳城外廓共十二门;其中定鼎门大街是郭城中的主干大道,又称天街,现存的宽度尚有147米。据现代考古勘查,洛河以南的南北向隋唐街道遗址街道两旁有水沟遗迹。城内东北和南部是坊市居民区,共109坊,里坊之间由高墙隔开,设有坊门。商业贸易集中在城内的南市、西市、北市三个市场,为了贸易的便利,三市都依傍可以行船的河渠,可以直通大运河。

图/唐代洛阳城夜景示意图(图源:国产动漫《大理寺日志》设定图)

【清源科普·唐代里坊宵禁制度】

唐代大小城市内部里坊都设有坊门,由高墙隔开。每天太阳落山之前,全城会击鼓八百下,称“净街鼓”,在鼓声结束之后,坊门关闭。如果在此之后无故出门,被值夜的士兵抓住,会因“犯夜”罪受到惩罚。

因此我顺利地出了坊门。此时街上的行人已经越聚越多,我骑马往西,沿着东西向的大街向前,先后路过正平坊、乐和坊、宜人坊、明教坊,终于走到了南北向的定鼎门大街。

大街两侧多为达官贵人的宅邸,今夜我也在正平坊附近遇到了出游观灯的贵族女眷们。她们无不盛装出游,美丽非凡。太平公主宅就在附近,或许她稍后也会出现在观灯的人群之中?

这一天洛阳城中的交通情况也极其拥堵,尽管骑着马,我也不得不被人潮挤着一路向北,在街上走了半个多时辰。

图/想象中的初唐上元节灯会景象与逛灯会的少女们(图源:电视剧《大明宫词》)

【清源科普·唐代洛阳城名坊之正平坊】

正平坊内的唐代相关遗址(资料来源清代徐松编撰《唐两京城坊考》)

孔子庙。园子监。〈开元初,秘书监吴道师撰碑立庙前。《旧书儒学传》:尹知章卒,门人孙季良等立碎于东都国子监之门外,以颂共德。〉

安国女道士观。〈本太平公主宅。安庆绪囚甄济于安国观,见《旧书忠义传》。李商隐为马懿公郡夫人王氏黄菉斋文:妾某住河南府河南县正平坊安国观内。〉

常州刺史平贞昚宅。〈张说《平贞昚碑》:薨于河南之正平里第。〉

兵部尚书李迥秀宅。〈《旧书》本传:所居宅中生芝草数茎,又有猫为犬所乳,中宗以为孝感所致;使旌其门闾。〉

左散骑常侍、襄阳郡王路应宅。〈韩愈《路应碑》:薨于东都正平里第。

第二站:天津桥-端门-应天门-明堂

终于,我眼花缭乱地走到了定鼎门大街的尽头。不远处即是洛河,自南向北以星津桥、天津桥、黄道桥三座桥与正北的皇城相连。平时,这三座桥夜间都会用铁链和铁锁拦住,今夜则全部打开。

这里北望宫城、南临繁华里坊区,东西则是人声喧哗的洛河,正是观赏灯会的绝佳位置,早早就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们。

【清源科普·唐代洛阳城的桥】

唐代曾将天津桥地段的洛河分作三股,分设三桥,天津桥居中,其北是黄道桥,其南为星津桥。命名依据的是天文学名词;天津桥遗址已经考古发现,在今洛阳桥附近。正月十五时,平时夜晚用铁锁拦住的天津桥会打开,允许游人经过

图/唐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

图/想象中的唐代洛阳上元节与复原的应天门仿古建筑(图源:河南卫视2021元宵晚会)

【清源科普·唐代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应天门】

应天门是紫微城(宫城)正南门,俗称五凤楼。原名则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及接见万国来使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唐高宗俘获百济国王、武则天称帝、唐玄宗接见日本第八次遣唐使(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等)等仪式均在应天门上举行,功能类似现在的北京午门。

即使没有进入宫城,站在天津桥上,我也可以看见一座高逾百尺、无比巍峨的建筑明堂,又称“万象神宫”。

它是武则天下旨建造,于这一年十二月建成。建成时,全城的百姓都被允许进入明堂参观,并赐予酒食。今夜,明堂内也点起了灯火,就连站在洛阳城外都可远远看到。

图/想象中的洛阳唐代明堂与天堂(图源:国漫《大理寺日志》剧照)

图/想象中的明堂大佛像与洛阳城,远景为京杭大运河(图源: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图/唐代洛阳应天门、明堂与天堂仿古复原建筑(图源:洛阳市文物局)

【清源科普·唐代洛阳城的明堂与天堂】

明堂为武则天时期洛阳太初宫的外朝正衙主殿。唐睿宗垂拱三年(687年)二月,武则天下诏拆除了正殿乾元殿,于其地造明堂,初号“万象神宫”,又于永昌元年建造比明堂更高的“天堂”,内置夹苎佛像。(《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又于明堂北起天堂五级以贮大像;至三级,则俯视明堂矣。)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三月,明堂被毁之后的第二年,重建明堂。《唐两京城坊考·卷五·东京·宫城》:“证圣元年,明堂、天堂同焚,更造明堂,侔前制,其上初置宝凤,后以金珠代之,号通天宫。

戌时已到,全洛阳的人几乎都聚集在了洛河边,观赏灯会。

灯会最热闹的自然是观灯。今年洛阳城的花灯也极尽奢侈有用竹子架起,挂满花灯、高达百余尺的山棚、灯树、灯轮等,将洛阳城照得如同白昼。

我与好几个诗人在桥上擦肩而过,有些还是我的同僚。然而他们此刻无暇与我打招呼,都在忙着作诗。

近日诗名颇盛的苏味道站在洛阳天津桥上,写下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诗之一《望日夜游》:“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骑皆裱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洛阳的灯会,热闹的不光是观灯,还有“踏歌”和“百戏”。表演优胜者,还会得到奖励和天子的接见。

教坊(武则天时期教坊曾改名云韶府)的歌伎们也为今日排了新曲;花灯下,有人将卢照邻咏上元节的诗句题写在臂上、衣袖上,或是谱成曲唱出来,琵琶、筚篥与短笛的乐声回荡在每一条街巷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十五夜观灯》卢照邻)

图/唐代上元节灯会想象图(图源: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设定画集)

【清源科普·唐代的上元节灯会】

唐代诗人曾如此形容洛阳的上元灯会:“月光三五夜,灯焰一重春。烟云迷北阙,箫管识南邻。洛城终不闭,更出小平津”。开元时期,政治中心转移回长安后,东都洛阳作为重要的国际化大都市,仍旧是节庆时的关注焦点。唐玄宗李隆基曾在元宵节于东都洛阳召见方圆三百里以内的县令刺史,命他们携带歌舞队前来比赛,并对优胜者予以奖励。

第三站:美食佳肴“洛阳岁节正月十五日,造火蛾儿,食玉梁糕。”

今天,我不仅可以观赏到难得一见的灯会盛况,还能品尝到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异域的美食佳肴。

上元节这天,洛阳人常吃的节日食品多数是面食以及各类油炸食品:火蛾儿、玉粱糕、焦饣追(dui)……当然,还有我平时最爱吃的饆饠(biluo),后人也叫它胡饼,来自西域,形状有点像后来的馕,馅料也多种多样,喜欢甜口的有樱桃饆饠,喜欢咸口的有蟹黄饆饠,而卖得最贵、制作工艺也最复杂的被称作“天花饆饠”。

图/唐章怀太子墓《仕女图》中人物手捧唐代点心“酥山”(图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街上除了面点和粥类,还有甜食。唐人尚胡风,喜欢在各类食物里加奶制品。例如最常见的乳粥,即是在粥里加奶;乳酪浇樱桃,也是著名的唐代甜食。

除了这些,我还吃到了各类来自异域的坚果巴旦木(唐朝称为偏桃)、开心果(唐称阿月浑子)、海松子等等;也能见到菠菜,刚刚传入大唐时,它被称为波斯草;如果多花些钱,我还能吃到莴苣,又称千金菜。菠萝蜜也已出现,不过此时叫婆那娑果,也是洛阳人热爱的新奇水果之一。

【清源科普·唐代的上元美食】

上元特供:

《云仙杂记》:“洛阳岁节正月十五日,造火蛾儿,食玉梁糕。”据考证,火蛾儿应该是一种油炸食品,玉梁糕可能是由米粉或麦粉制成的糕点。这两个食品与元宵的距离,也不小。

饆饠:

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韩约能作樱桃饆饠,其色不变。”唐李匡乂《资暇集》:“毕罗者,蕃中毕氏、罗氏好食此味。今字从食,非也。”此外,唐韦巨源《烧尾宴食单》中记有“天花饆饠”,宋高似孙《蟹略.蟹馔》中记有“蟹饆饠”(即蟹黄饆饠)。

第四站:游园喝茶“都城风土水木之胜在东偏南”

图/想象中的唐代园林与寺院(图源:电影《刺客聂隐娘》)

上元节洛阳人们最爱去的所在,除了逛街观花灯之外,就是访寺游园了。

长安和洛阳开放包容,城内楼阁寺观众多,除了佛寺、道观之外,还有众多来自异域的寺庙如洛阳南市的景教大秦寺和修善坊内的波斯胡寺等;除此之外,神都城内还有密宗祖庭大福先寺、佛授记寺;郊外有中原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再向南的龙门更是禅宗圣地,聚集了包括奉先寺、弘圣寺、西山广化寺、净土寺等等名刹。

我吃饱喝足之后,骑马往城南走,打算找个寺院听禅。

最终我选择了建春门附近怀仁坊内的敬爱寺,这里离我的住处也很近。

在寺院中,除了禅茶,我还品尝了寺院自酿的梨花蜜。

不远处,龙门石窟中灯火璀璨,那是虔诚的香客们在焚香祈福。

窗外,天光渐亮。热闹的上元佳节已经落幕。伴随着早起居民们的声音,东都洛阳新的一年,在晨曦中缓缓开

【清源科普·唐代洛阳的寺庙与园林】

园林:

《唐阙史》记载:“洛城建春门外有信安卢尚书庄,竹树亭台,芰河洲岛,实为胜景”;白居易在《池上篇序》中言:“都城风土水木之胜在东偏南”,洛城东南,伊水(河川名,源出于河南省卢氏县东南,至偃师县入洛水)蜿蜒,草木茂盛,延福坊福先寺、怀仁坊敬爱寺、章善坊圣善寺、嘉善坊长寿寺皆在此处。

寺庙:

神都城内的大福先寺(密宗祖庭,《大日经》出源,一行坐镇),佛授记寺(华严宗祖庭,《华严》二译出源),与城外的白马寺(律宗祖庭),少林寺(禅宗祖庭),合组神都佛教渊源;隋唐洛阳城外的龙门虽为禅宗盛地,但汉地各宗在此亦兴传不绝,首窟奉先寺便是净土宗北方第一道场,净土宗二祖释善导主持之地;

城中南市(有大秦寺)的修善坊(有波斯胡寺)。

武则天曾有出家为尼的经历,因此武周时期洛阳地区出现了大量尼寺,如麟趾尼寺、天女尼寺、景福尼寺、崇因尼寺等;

唐代制糖术和酿蜜等都与佛教寺院紧密连在一起。例如宣宗时期的长安大总持寺以梨花蜜出名;刘禹锡有诗云:“何处深春好,春深兰若家。当香收柏叶,养蜜近梨花。”

参考文献:

《唐两京城坊考》,作者清代徐松,中华书局1985年8月第一版

作者:邓菲

更多文章

  • 血腥的盛宴:晋朝皇族内乱八王之乱差点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八王之乱,藩王,晋朝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中的一场罕见剧烈的皇族内战,其血腥和残忍程度旷古未闻,严重地动摇西晋王朝的统治基础。西晋王朝是继东汉王朝以来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其结束了三国群雄割据的局面。开国的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期间颇有作为,让西晋的疆土逐渐恢复到了两汉时期。▲西晋全盛时期疆域然而,它只是维持了短暂的和平,一场旨在争

  • 清朝故宫和明朝故宫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故宫,明朝故宫,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在明清两代称之为紫禁城,是平民百姓禁止踏足的地方,是天下统治的中心,是现存世界上五大宫殿之首,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明朝永乐皇帝从1406年开始兴建紫禁城,用了14年时间,一直到永乐十八年(

  • 明朝皇帝正月十五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皇帝,正月十五,元宵节

    阴历正月十五,也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这一天,中国人都要吃元宵、放鞭炮、赏花灯,欢欢喜喜闹元宵。那您知道中国几百年前的明朝是怎么过元宵节的吗?1966年的一天,在江苏苏州虎丘乡的新庄,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明朝的墓葬,从墓中出土了100多件奇珍异宝,其中有一幅画气势恢弘,经专家考证,这是一幅明朝宪宗皇帝

  • 民族英雄郑成功不姓郑姓朱 收复台湾不如抗清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民族英雄郑成功,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不姓郑,姓朱郑成功虽然是明末清初朝期间的人物,但是伴随他一生中,最大的姓氏问题,却表明他始终是明朝臣。郑成功本名是"郑森",但为何这个名字在民间却不出名,而郑成功为何要因为被人称呼自己是"郑成功"而生气?还要极端更正自己是朱姓呢?郑成功是南明末期相当出名的战将,他的父亲是海盗起家的郑芝龙,而郑

  • 汉朝二十四帝的庙号、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皇帝庙号,汉朝皇帝谥号,庙号,谥号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商汤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

  • 中国教会学校列表(附:教会大学在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教会学校,教会大学,教会大学在中国

    中国教会学校列表(附:教会大学在中国)一、大学01.上海沪江大学-UniversityofShanghai-美南浸信会、美北浸礼会-杨树浦军工路圣约翰大学-St.Johns-美国圣公会-沪西极司非而路震旦大学-UniversitèAurore-法国耶稣会(天主教)-法租界吕班路02.苏

  • 这几位父亲见到儿子称帝,然而自己却不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上皇,皇帝

    中国古代的皇位一般都是按照“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方式进行传递的,所以除开国皇帝(刘邦除外)外,现任皇帝的父亲一般也是皇帝。但是总会有意外,儿子是皇帝但父亲不是皇帝且父亲还活着亲眼见到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历史上确实有一小部分这样的人,父亲活着见到儿子当皇帝自己却不是皇帝,这样的

  • 竹书纪年里那些颠覆史观:禅让是囚禁名相是大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竹书纪年,禅让,名相,奸臣

    《竹书纪年》始作于春秋年间,当时晋国的史官们最先编撰了此书,到了战国时期,魏国的史官将此书进一步完善。全书共有13篇,所写的都是夏朝到战国年间的历史,在经历了秦朝的焚书坑儒之后,此书还能保存,实在难得。而且此书的发掘过程也很有趣,他被埋于魏襄王的墓里,在西晋年间被盗墓贼挖出,这个古本在宋朝年间失散,

  • 曾左李张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谁的官职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晚清名臣,清朝,清朝大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合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当大清王朝摇摇欲坠之时,是他们挺身而出,凭借着惊人的才能与忠心,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有《治学

  • 蔡锷将军的开挂人生:21岁当旅长,29岁当省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蔡锷

    民国时期人才辈出,能人异事多如过江之鲫,但年少成名大权在握的牛人不多。今天这位历史牛人袁世凯对他的评价超过孙中山,29岁就出任云南都督,34岁去世享受国葬待遇,这位牛人就是护国元勋,“护国倒袁,再造共和”名将蔡锷将军。很多人对于蔡锷的了解仅限于他跟小凤仙之间的风流韵事。但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