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活的制度史:从公元前到21世纪的中日年号简史

活的制度史:从公元前到21世纪的中日年号简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5 更新时间:2023/12/24 16:54:18

2019年4月1日日本新年号“令和”发布,搁清末这绝对是赌一把的节奏,那时候北京考个状元,地方考个解元,广东人都要搞个“闱姓”,中国有百家姓,今年科举考试,哪个姓会胜出?不知道隔壁有没有吃这路的,倒是个不错的玩法,何况年号在日本,如今可是东亚文化圈里硕果仅存,别无分号的一家。

其二,毕竟这是我的制度史专业啊!

日本的改元,比较有特色,换了新天皇之后,“平成”这个年号,也要随之停用,交接班结束后,翌日改元,这是他家的规矩。而咱这边历史上,一般总要熬到第二年大年初一,才会改元。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宋初太祖、太宗兄弟交接棒,匡胤死后没多久,他老弟就宣布改元。哥哥的开宝九年(西历976),变成弟弟的太平兴国元年,这就给了外人和后人极大的猜度空间,“烛影斧声”的梗说了千年,现在还争论不休。因为传统上,不管你对前任,再不满意,也要等到第二年,才有腔调,大家都是体面人,位置都坐下来了,有点耐心,走走程序,有啥不好呢?

这点,大明天子就做的不错。

万历四十八年(西历1620),明神宗驾崩,他儿子明光宗八月登基,九月就挂了。本来预备第二年改元“泰昌”,结果改不了了,后者的儿子明熹宗即位,第二年自然要用新年号,也就是大家后来都熟悉的“天”。

但问题是不能让祖孙俩把中间的那位给挤掉了,“天启”接班“万历”,那“泰昌”往哪搁?人家虽然只当了一个月不到的皇帝,但顺序和位置,却不能没有啊!

想来想去,只能把万历四十八年一截两半,前半截到七月,归明神宗,继续沿用万历年号;八月到年底,这段归明光宗,定为泰昌元年,避免了后者成为没有年号的尴尬。

哪有当皇帝没有年号的,这不合适吧?

这是改得快的年号,也有留用不改的。赵匡胤夺了后周的江山,这年在后周是为“显德六年”(西历960),从周太祖用到周世宗,再到了柴宗训被篡位,“显德”年号,祖孙三代都在用,新上来的也没改元,这在年号制度上挺少见的。

不过在五代却并非特例,后晋出帝被契丹人抓走后,刘知远建立后汉,又把老主公,也就是出帝的前任,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年号“天福”,给捡起来继续用了一年,第二年才开始用自己的新年号“乾祐”。

后汉高祖刘知远死后,“乾祐”又被他的儿子隐帝刘承祐继续沿用,他也不觉得都是“祐”,有多拗口。

说白了,五代这些皇帝,都是藩镇军阀出身,文化程度不高,人家真心不太在意这个,年号就是个摆设,我坐下来,搞一个出来,就好了,没必要折腾脑细胞!

熟悉历史的朋友知道,中国最早用年号的是汉武帝,但中国第一个年号是哪个?虽然我们的《现代汉语词典》背后,就有历朝历代皇帝的年号表,翻到一瞧,貌似汉武帝的“建元”是第一个,但实际上却存在很大争议。

简单说,经过明清以来众多史学家的考证,真正开始命名年号,应从“元鼎”三年(西历前114),也就是汉武帝即位后27年才有的,前面的“建元”、“元光”、“元狩”、“元鼎”,都是后来追加的年号,从“元鼎”之后的年号命名,才真正算得上是改元了。

顺便说,现在日本要废的“平成”年号,其实宋神宗当年就差点用了。北宋熙宁末年,宋神宗想改年号,让大家搞几个方案报上来,最后层层筛选后,报上去三个:平成、美成和丰享。

宋神宗觉得“成字负戈”,兵戈再起是要打仗的节奏,不吉利,享字也不好,最后自己搞出了个“元丰”。

甲方难伺候,看来历来如此!

既然说到年号,索性多说两句,宋代年号最喜欢用“祐”字,宋人特别偏好这个字,一共用了七回,然后就是“兴、熙、元”,这三个字,也用了五回。

宋初关于年号的使用,还闹了次乌龙事件。宋太祖的第二个年号“乾德”,当初改元的时候,老赵就特意强调:你们这帮摇笔杆子的同志,一定要注意,别把前人的破烂,给咱拿来使了,谁用谁鳖孙!

大家纷纷打包票,说“乾德”好,绝无抄袭,纯属原创,您大胆用。

结果乾德三年(西历965),四川的后蜀割据政权被消灭了,美女和珠宝都被打包送到开封。老赵开心坏了,正跟一位四川妹子聊人生,突然发现她这里有一面铜镜,后面赫然写着“乾德四年”,这是啥情况啊?我穿越了吗?

宋太祖蹴鞠图

后来一问才知道,竟然是前蜀后主王衍的年号。他爹王建,也是俺们河南人,当年在舞阳一带名声很臭,是个偷驴的。人老赵家根红苗正,部队大院长大,祖宗几代还住过今天北京金融街那块,怎能跟偷驴的逆贼败犬为伍呢?

气得老赵跳脚大骂,你们这帮没文化的鳖孙,诓我!

“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

这是五代军阀对文人的共同看法,宋太祖其实也是如此心态,不然他也不会想出来摔跤比状元的损招,这可是考文状元,不是武状元啊!

到这时候,宋太祖才明白过来,原来读书人的毛锥子是有用的,多读书没坏处,“宰相须用读书人”,否则怎么选出来年号,才能避免撞衫呢?

今人撞衫,皇帝们则担心撞年号。

后来明朝也闹过这样的乌龙,前面提到的“天启”这个年号,元末农民起义的徐寿辉就用过。您查年号表,更早用这个年号的,甚至能追溯到南北朝。可大明也没说啥,将错就错,也就过了,毕竟那时候没有搜索引擎。

其实隔壁日本,也有这种现象,咱们的年号,他们捡走用的,有大把重名的,甚至“贞观”这样日本人不可能不知道的年号,都给盗用了!

年号,作为整个东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当然咱们家是发源地,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都学的这套。日本学得不算晚,“大化革新”,初高中世界史课本就学过,“大化”就是日本的第一个年号,当时正是唐太宗贞观年间,使用年号也成为大化革新的重要举措。

不过日本的年号,并不是一开始就制度化,像咱们一样,从汉武帝一直用到宣统,中间从无中断。他们文明程度不高,所以反反复复,从到7世纪末,年号时断时续。说白了,想起一出是一出。

孝德天皇以降,第37代齐明、第38代天智、第39代弘文等天皇就没有年号。直到西历701年,也就是则天女皇的长安元年,日本的文武天皇才想起来这出,原来已经中断许多年了,遂建年号为“大宝”,大宝天天见,这个很有寓意,由此成为日本年号制度史上的里程碑,还出台了《仪制令》,规定:“凡公文纪年,皆用年号。”

其后,历代天皇相继制定了自己的年号,这才沿袭至今,成为目前唯一还在使用年号的国家。

他们的年号命名,也学咱们,不单要求汉字,还必须从儒家经典里找,而且还讲究只能音读,不能训读,也就是中国读音才正宗,当然这是古音,而不能把翻译成日语,再念出来。

比如“平成”,就出自《书经?大禹谟》“地平天成”和《史记?五帝本纪》“内平外成”。

学来学去,我前面写的,咱历史上使用年号出现的问题,日本也抄走了。

比如有的一世数元,就是不断折腾,乱改年号;有的一元数世,一个年号,几代天皇都在用;南北朝时,还二元并行,大家各玩各的。

我们河南有个淮阳县,唐代叫宛丘县,李治武则天两口子的时候,这地方报上来个好消息,说我们那地方,凤凰云集,“众鸟数万,前后翔从,行列整齐,以色别群。”两口子一高兴,改个年号玩吧?遂改元“仪凤”。

这事够扯吧?日本也有相似的,“白雉(亦作“白凤”)”年号就这么来的。

唐玄宗的年号“天宝”,因为在函谷关挖出来灵符而来,就改当地的县名“桃林”为“灵宝”。同样元正天皇时,因美浓国(今岐阜县南部)发现了灵泉,也改元为养老,只是泡澡跟养老有啥关系?我的日语比较差,没想明白。

此外,如今一世一元的做法,也学自中国。日本明治维新后,明治天皇并没有废除年号,而是翻过头来学明清两朝一帝一年号。

迄今为止,日本共有248个年号,其中南北朝时代有两个年号相同,所以应该算作247个年号。

未来的新年号会叫啥呢?

“萌化”,比较好,我个人很推崇这个!

另:写完这篇,突然觉得挺幸福的,因为想起来1935年5月,上海《新生》周刊第2卷第15期刊载《闲话皇帝》,提到日本的天皇制度,顺便吐槽了几句,结果引爆外交事件。国民政府吓慌了神,不但查疯报馆,还把报社负责人杜重远给抓起来,以“侮辱友邦元首”的罪名,判了有期徒刑1年零2个月。

标签: 年号年号历史日本

更多文章

  • 宋朝的立国精神——只有苟且偷安没有诗和远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苟且偷安,宋朝立国精神

    任何新兴的政权,初起的时候,都会有一段时间具有相当强大的战斗力,只有宋朝不一样,它一开始就高度疲惫,同样是中国的朝代,唐王朝黄金时代,如生龙活虎一样使山河动摇,可是一进入宋朝,却成了病夫一样,不堪一击,为什么同样是王朝,宋朝显得如此弱不经风那,这时我们不得不提及宋朝的立国精神“苟且偷安&

  • 盘点日本历史上八位女天皇,有人终身未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日本女天皇,日本天皇

    在当今世界上,共和已经非常的深入人心,但还有一些国家是君主制,我们最熟知的莫过于隔海的日本了,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即位,建立菊花王朝。从虚无的神武天皇到今天的德仁天皇,日本天皇已不间断的共传126代。日本的“天皇制度”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是世界历史上延续时间最

  • 幅条轮车滚滚西来 漫谈古代的车马原来皆进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马车,汗血宝马

    比兵马俑更让震撼的是铜车马(安车)!当年,贴近第一眼给人的感觉,这充满肌肉感骨骼显现的铜马陶马,怎么那么眼熟,像是古希腊罗马雕塑中的几匹跑到秦川来?!古希腊石雕马首大英博物馆希腊馆看到其疆绳等处连接方式有如身上的手表链和皮带扣,当即惊讶到眼镜险些落地!细细逐一看看那2200多年前的辔头、飞軨、镳、辖

  • 春秋时期也有经济大战 齐桓公作为诱饵迷惑敌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齐桓公,管仲

    世界经济,风云诡谲,经济战,层出不穷。百度了一下经济战: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财团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和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所采取的军事行动和经济制裁措施。它是政治斗争的继续,是现代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管仲就指挥了几场精彩的经济战。齐桓即位后,任管仲为宰相,管仲不但是政治家,

  • 宋朝到底怎么了,为何被认为“北宋无将南宋无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北宋,南宋,北宋无将,南宋无相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废周建宋。然而北宋的政治生态饱受争议,当时流行着“文人吃香,武人吃瘪”的奇葩风气。宋室南渡之后,“中兴四将”在外扭转乾坤,奸相权臣在内专政擅权。这一瘸腿现象,有人总结为:“北宋无将,南宋无相”,着实

  • 皇太极所得“传国玉玺”考绎 鉴宝达人乾隆打了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国玉玺,皇太极,乾隆皇帝

    公元1635年,亦即明崇祯八年、皇太极天聪九年,局势一步步变得对后金更为有利。这年秋,出征察哈尔的大军又传来捷报,不独整个儿绥定曾经强悍的死敌,还意外得到了一块“传国玉玺”。后金汗廷一片欢腾。文馆汉官鲍承先上奏,“大宝呈祥,天赐玉玺,乃非常之吉兆也”,

  • 明朝一共有十六个皇帝的基因,个顶个的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皇帝,明朝皇帝列表

    //减肥是个千古难题//明仁宗朱高炽朱元璋的孙子,朱高炽。因为老爹朱棣是个工作狂,事情都被干完了,他这个太子没啥事做,所以就一心把心思放在吃上,从而在肥胖的路上越走越远。由于长的实在是太胖,朱棣嫌弃得都不想把皇位传给他。他胖到哪种程度呢,胖到连走路都要宦官搀扶,走几步就气喘吁吁的。但朱棣嘴上说着嫌弃

  • 戏说中国古代十三美男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美男子

    一、潘安潘岳,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西晋时河南人氏,表字安仁,小字檀奴。其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潘岳年轻时,坐车到洛阳城外游玩,当时不少妙龄姑娘见了他,都会怦然心动给他一个“回头率”,有的甚至忘情地跟着他走。因此常吓得潘安不敢出门。有的怀春少女难以亲

  • 为什么说到朱由检这一代,明朝灭亡已成定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灭亡,朱由检,明朝

    明朝,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吊死于景山,蓝色袍服上大书:&ldq

  • 前秦丞相王猛有多猛 没有他就没有苻坚统一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猛,前秦,苻坚

    历史的大悲剧从王猛遗言看前秦之覆亡前秦之覆亡,许多人一味归咎于淝水之战,这是不全面的;还有人认为那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更是根本不正确的。其实,前秦名相王猛在他的临终遗言里,就已经提出了防止败亡的策略,依此反推,我们可以得出前秦之覆灭,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淝水之战充其量只不过两者之一罢了。王猛,字景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