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疮百孔的满清 因为道光选错了继承人亡得更快

千疮百孔的满清 因为道光选错了继承人亡得更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11 更新时间:2023/12/14 8:10:39

清朝道光年间,英国人跑过来打了一场鸦片战争。清廷输了个底朝天,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各国洋人蜂拥而至,欲将中国瓜分豆剥。在这个被称为“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道光皇帝也随之殡天,接替皇位的是咸丰皇帝。

如果在这紧要关头,能诞生一个明君圣主,睁眼看世界,并吸收外国先进制度和经验,未尝不能延长清朝之国祚,中华之气运。可惜这位继任者,能力平庸,根本没有办法挽救这样岌岌可危的江山。更令人遗憾的是,就是他的临终安排不当,后宫夺权,让慈禧这一妇人把持朝政近半个世纪,让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越拉越大。没称帝却像皇帝的中国最后女强人慈禧太后轶事

咸丰不但没有能力,还是个瘸子,脸上甚至还有因天花而留下的麻子。那么这样一个人,何以君天下?又是怎么当上清朝的皇帝的呢?其实,除了他运气好,投胎于帝之家外,更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就是这个人,一手导演了清朝皇位的更替,更改变了清朝的国运。

这个人叫做杜受田,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也是当地的大户人家。他的父亲杜堮曾经担任过内阁学士和礼部、吏部侍郎等官职,学问非常好,深深影响了杜受田。

杜受田自幼天资聪颖,读书非常用功。他17岁中秀才,24岁就考中举人。正在此时,由于父母身体不好,他便留在家里照顾双亲。直到母亲病故,父亲身体逐渐好转之后,37岁的他才去京城应试。即便这样,他也一举成名,以会试第一,殿试第四的优秀成绩名扬天下。

封建王朝既看重学问,也注重孝道,这样一位才德兼备的人才,道光皇帝自然不会放过,让他去做皇四子奕詝的老师。当时人们就说四阿哥和师傅有缘,有一次杜受田生病不能来教习的时候,不满5周岁的奕詝竟然放声大哭,关切的问师傅身体如何。

不仅如此,当奕詝年纪稍长之后,杜受田出京办事。临走之时,两师徒默默相对,奕詝看着师傅,眼泪不停的流,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杜受田坐在轿子里,也是老泪纵横,让下人们看得目瞪口呆。

出于这样的师徒感情,杜受田自然是尽心竭力的教育四阿哥。不过由于天资有限,奕詝竭尽全力也表现平平。这时候和他年纪相仿的是皇六子奕?,也就是以后的鬼子六恭亲王(和硕恭亲王)。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竞争,老四根本就不是老六的对手,无论是文化还是武功,奕?的才华都远远超过了哥哥。为什么称其为“鬼子六”?因为奕?聪明伶俐,多谋善断,“鬼精灵”。这一点,几乎每一个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二是因为奕?多年主持洋务,那时候,人们称呼洋人为“鬼子”,自然会把奕?抨击为“鬼子”“鬼子六”“六洋鬼子”。

道光皇帝的继承人也注定在这两人之中产生,满人选择继承人又不按照长幼嫡庶的顺序,所以奕詝基本上是没有胜算的。但是杜受田出奇制胜,教导奕詝取得这场皇位争夺战的胜利。或许,真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意味在里面吧。

一次是在围猎的时候,道光让两位皇子比试猎杀。皇六子箭无虚发,取得不少猎物,而奕詝则不发一箭。他向道光的解释是在春天正是万物生长繁衍的季节,实在不忍心为了和弟弟一较高下而枉杀生灵。当时满族入关已久,深受儒家思想,这种仁义的理论惊呆了道光,连赞:“此真帝者之言。”

另一次是道光大病的时候,他把两位皇子喊道床前策问。结果老六对答如流,而奕詝则哭个不停。他当然有他的道理:“父皇病成这样,我只希望能康复,这就是天下的幸运,也是我的幸运。”

尽管老六文武全才,仪表堂堂,老四还是个瘸子,形象也不好。但是一个仁字、一个孝字,最终征服了道光。他按照祖制将奕詝列为继承人,最终成为咸丰皇帝。

随后,杜受田的官场更加顺风顺水。以他和咸丰特殊的关系,很快就担任太子太傅兼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唯一阻拦他继续掌权的是病魔,咸丰二年他在外地赈灾、视察的时候不幸病逝。

咸丰帝听闻,万分悲痛,野史中夸张说哭声传出紫禁城。他在批复杜受田的遗折中写道:“忆昔在书斋,日承清诲,铭切五中。自前岁春凛承大宝,方冀赞襄帷幄,谠论常闻。讵料永无晤对之期,十七年情怀付与逝水。呜呼!卿之不幸,实朕之不幸也!”

后来杜受田的灵柩送回北京,咸丰皇帝亲自登门祭奠,他拍打着杜受田的棺材不停的哭,旁边的侍卫大臣都无法制止。杜受田谥号为“文正”,这是古代大臣的最高谥号,清朝一共才有八个大臣享赐殊荣。他的儿子也因为这层关系官运亨通,当了八大顾命大臣。杜受田的父亲后来九十六岁寿,咸丰帝也亲自前去祭奠。

杜受田一生,几乎就是完成教习咸丰、帮助咸丰的一生。至于说他的徒弟有没有能力治理天下,扭转国运,这不是他考虑的。

标签: 满清清朝道光皇帝咸丰皇帝

更多文章

  • 免死看皇帝人品 明朝滥发的丹书铁券如同催命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丹书铁券,明朝,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是古代皇帝赏赐给权贵或者有功之臣的某种特权的凭证,最早是用丹砂写在铁质的契券上,用以传之子孙后代。因其制法为熔铁铸瓦,外形如筒瓦状的铁制品,上有皇帝的诰命制文,然后铸好涂成金色,因此又称金书铁卷。早年间的铁券上是没有免死特权的,后来由于丹书铁券上有免除死罪的记录,所以民间习惯上称之为免死金牌

  • 不做炮灰:历朝历代韭菜如何逃避兵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炮灰,韭菜,逃避兵役,兵役

    虽然各国都有自己的战争文学和战狼吴京,将军难免阵前亡,上战场,就有死亡的可能,“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慷慨豪迈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期中的悲愤与无奈。但是实际上,列国人民的本性依旧是爱好和平,不愿意打仗。那么为了逃避兵役和可怕的战争,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呢?古人是如何逃

  • 中国王朝397个“帝”和162个“王 帝和王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帝,称王,称帝

    中国古代559位皇帝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西

  • 虽然清承明制 但是大清有俩不学更保守更专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承明制,明朝,清朝

    没必要过分拔高明朝,因为明朝本身也是一无是处的王朝最近十多年,随着网路民族主义思想被热炒,逐渐的,历史上荒谬绝伦、黑暗腐朽的朱明王朝,被一系列网文和三无小说,给洗白成为一个伟大的王朝。尤其是公务员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催生了一批明粉。其实从老百姓角度来说,这世界上的旧王朝,哪个能叫伟大?压根没

  • 古代都城考古揭示多民族统一国家认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都城,古代都城

    古代都城是古代国家政治统治、经济管理、军事指挥和文化礼仪活动中心,是古代国家历史的缩影,其宫城又是国家的政治中枢。因此,都城成为国家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象征与物化载体,亦是“国家主导文化”的物化载体。“卜都定鼎,计及万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新王朝建立

  • 北洋之虎民国总理段祺瑞 三次造共和拒绝黄袍加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段祺瑞,北洋政府,北洋军阀

    段祺瑞字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皖系军阀的首领。老段为人刚正不阿,性格坚毅。曾三次出任民国总理。袁世凯死后,牢牢把持中央政权四年多。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段祺瑞亲自到广场道歉,下跪。这表明了执政者的态度,他是一只吃素的老虎,甚至在胃溃疡发作,医生劝其吃肉

  • 古人穿鞋为何不分左右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鞋,鞋子分左右脚

    鞋的历史,已相当久远,古称鞋为鞜(音踏)趿(音酒)或履。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即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3000多年前的《周易》已有履。《诗经》上“纠纠葛屐,可以屐霜”里的“屐”,就是一种比较简陋的用麻、葛编成的鞋。鞋子,是分左右脚的

  • 俩王八:在位时间最长的康熙和最长寿的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最长寿的皇帝,乾隆

    清朝的“康乾盛世”主角是康熙和乾隆这两位爷孙。康熙皇帝在位多少年,乾隆皇帝在位多少年,哪个更长?清朝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康熙帝,是顺治皇帝第三个儿子,“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是清定都北京后第二

  • 南明四代皇帝中,谁与明思宗崇祯帝伦序关系最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明,明思宗,崇祯帝

    公元1644年,明朝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尽,自此大一统的明王朝,就此灭亡。在自尽之前,崇祯曾经对自己的家眷进行了大清洗活动,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为何死前杀了众子女妃嫔?因为他担心这些人落在李自成手里,不会有好下场。因此周皇后自裁,其他妃嫔被崇祯杀了个干干净净,甚至连长平公主也被砍断了一只胳膊。唯独三位

  • 朱元璋残酷无情 他既是皇帝也是流氓化的农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明太祖,明朝,暴君

    公元1328年,元天历元年,元朝河南江北行省安丰路濠州钟离东乡农民朱五四的家里,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据说当时满屋红光,周围邻居以为发生火灾纷纷前来救火。这个一出生就闹出如此大动静的婴儿就是朱元璋。虽然朱家贫困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但是家人努力生活日子还过得去。朱元璋16岁时饥饿加上瘟疫夺走了家里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