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如何继承遗产?户绝财产继承制度挺合理

宋代如何继承遗产?户绝财产继承制度挺合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893 更新时间:2023/12/6 12:55:42

关于财产继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事情之一。在代,一个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时代,社会高速发展,宋朝人对私有财产的法制保护意愿达到了空前的强烈,自然,对于财产的继承也呈现出来比以往其他朝代更为强烈的重视。

不过,大家可能都多少知道一点,在中国古代男子拥有着绝对的继承权,这几乎是无可置疑的一件事,但是,随着家族的发展,难免不会出现家族无男子继承人的局面,也就是"户绝",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情况,那么这个家的财产又该给谁呢?

在宋代,为了"户绝"这种事情,宋朝政府专门制定了法律,以此来对"户绝"家族进行财产的合理继承与划分。

宋代政府让“户绝”财产继承变得也挺“合理”

宋代女子

户绝财产继承形式主要是指女儿包括(在室女、归宗女、出嫁女)、命继子、近亲同居亲的继承权。在宋代,继承制度沿袭前朝,为了与其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相适应,宋代又有其时代特色。宋代除沿袭以往遗产兄弟均分制外,允许在室女享受男子继承权的一半,并承认遗腹子与亲生子的同等继承权。

南宋又规定了户绝继承,即无男性继承人的规定,分为立继:即夫亡妻在,立继从妻;命继:夫妻俱亡,立继从其长亲属。其中在室女享有3/4财产继承权,继子享有1/4财产继承权。出嫁女享有1/3财产继承权,继子1/3财产继承权,1/3归国家所有。

为"户绝"

宋代女子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个概念,就是"户绝"。关于"户绝"的概念,《唐律疏议》曾有提及,其卷十二解释到:"无后者,为户绝"。"无后"就是指家中没有男性继承人,即既没有嫡子也没庶生子,且没有嫡孙、庶孙、养孙等继承人。

有学者将此解释为在家中男子死后没有继立门户的男丁存留;也有学者将其归纳为父亲已经与他的同辈亲属分家而独立成户,而且在父母去世时没有留下任何男丁。所以,宋代政府对于这种现象专门做了法律条,以此来对财产进行继承。

关于"户绝"的家族,其继承人能继承的财产有田产、部曲、客女、奴婢、店宅、资产,这些都是继承人可以继承的遗产,但需要将丧葬办理丧事的费用扣除后,剩下的财物才能有继承人继承。

宋朝前期户绝财产继承

在宋朝的户绝财产继承中,可分为遗嘱继承与非遗嘱继承。

宋代百姓

在宋朝前期,《宋刑统•户绝资产门》准《丧葬令》规定:如果亡者尚在,自然可以通过立遗嘱处分遗产,等到开始继承秩序证验真假。在宋代的前期,法律赋予了户绝之家财产所有人通过遗嘱来对自己财产处置的权利。

但是通过设立遗嘱的方式来对财产进行处置,受到一定数额的限制,财产所有人能够通过遗嘱处理的财产价值最高额不可超过二千。并且通过遗嘱继承,财产所有人可以打破法定财产继承比例限制,拥有处分自己财产的权利。

但是,如果户绝之家财产过多,那么通过遗嘱继承这种方法很明显就有一些不适用。在古代,户绝财产继承大多指的是有财产之家,也就是有钱,有地,可以继承。而穷人家,也就不适用于这种法律了,原因很明显,穷人家基本没有什么可以继承的,即使"绝户"也远远不用如此大费周章的进行财产继承。

女子出游

宋朝前期的非遗嘱继承主要是指女子继承。在宋代的户绝之家里,女子就拥有了继承权,这里的女子是指在室女、归宗女。在室女是指还没有嫁人的女子;归宗女是指出嫁后又离婚或者是丈夫死了之后回到娘家的女子。

在宋朝前期的律法中,这二类女子都享有继承权,但是她们继承财产的份额是不一样的,在室女可以继承除了办理丧费的全部财产,而归宗女虽然已经不是别家之妇,但也只能获得在室女一半的财产份额。这就很容易看出在宋代前期女子的社会地位并不是十分的高,而女子继承财产的困难度也是非大的。

宋朝中后期户绝财产继承

在宋朝的中后期,户绝财产继承仍然分为遗嘱继承与非遗嘱继承。

在宋朝的前期,国家尚处于休养生息阶段,但在宋朝中后期,社会繁荣发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人们掌握的财产数量增加,律法中规定的遗嘱财产限额不能超过两千贯,已经适应不了当时的社会发展了。

官员

所以在宋仁宗嘉佑年间,颁布敕云:"财产无多少之限"。

这就突破了对遗产份额多少的限制,虽然这个政令并没有实现多久,宋代统治者就再次对遗嘱继承中财产的份额进行了新的规定。可这也算是一个突破,也反映了宋代中后期封建私有经济的发达。

宋代中后期的非遗嘱继承主要是指女子继承与赘婿继承。宋代中后期的女子继承,其可继承遗产的女子比宋代前期增加了出嫁女继承。这是由于宋代后期商品经济发展,手工业的繁荣,女子参加社会经济活动增加,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所以在那些父家无男性继承人,又无遗嘱,且无在室女,达到这些条件,出嫁女可继承财产份额的三分之一,并且在其继承的遗产份额不能超过两千贯,在南宋时期提升到三千贯。但总的来说,宋代中后期对于出嫁女继承父家财产得到了法律的保障,这也体现了宋代中后期女子地位的提高。

在室女

在宋代中后期对在室女和出嫁女所继承的遗产份额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当然我们在此说的女子继承是指户绝之家没有立继与命继的情况。但在宋代中后期赘婿继承逐渐得到了法律的承认,在宋代前期赘婿继承是不得到法律的认可的,主要是为了防止由赘婿继承而造成家族财产外流的情况,虽然在后期这种继承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但也是要有相当严苛的条件,才能允许赘婿继承的。

总之,赘婿继承的方式又是对宋代继承制度的一个突破,增加了家庭主体继承财产的权益,利于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适应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宋代户绝财产继承制度为何会发生变迁?

户绝财产继承制度的变化是受社会发展的影响而变迁的,并且受到宋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等方面的影响。宋代的私有制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科学文化空前繁荣,自然影响着与经济有着密切关系的财产继承制度。

政治的冲击中央集权的加强

宋太祖

宋代是建立在唐末藩镇割据的乱象之中的,为吸取教训,从一开始宋代的统治者就在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军权,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想必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就是宋代统治者集中权力最明显的例子。

然后宋朝统治者又将地方军权、财政权力皆归于中央,又派遣中央官吏到地方政府进行任职,可以说宋朝统治者对地方的控制力空前加强,把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降到了很低。但强化中央集权带来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宋朝出现了"冗兵、冗官、冗费"的现象,也就是出现了"机构重叠、职权分散、冗官充斥、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导致了中央财政有着很大困难,也是宋代积贫积弱的一大重要原因。

这就导致了宋代"民困国穷",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宋朝统治者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以此来繁荣社会经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并且他们还为了增加政府收入,把手伸了普通百姓,主要就是针对户绝之家。

在户绝之家财产继承时,限制了财产继承人所能够继承的财产范围,加强了官府在整个财产分割过程中的作用。比如,将户绝之家的田产收归政府,还有在一些情况时收缴户绝之家很大一笔的财产到政府手里。但是这并没有使宋代"民困国穷"的局面得到改变,反而还愈发严重。

经济的空前发展

宋代繁荣景象

宋代的经济发展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商品经济,都是古代社会空前发达的水平。

宋代统治者很重视农业发展,且宋代实行土地私有化和自由买卖的土地政策,土地交易频繁,这些因素都促进了宋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手工业空前繁荣,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促使户绝财产继承过程中遗留财产的形态得到了扩展,所以通过修改基本法典,来达到解决社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的目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宋代律法对于户绝之家的财产继承制度的规定是跟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完善,全面的。对于户绝之家的财产继承也作出了具体的条例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宋代女性继承财产的权利逐渐得到保障与完善,女性在社会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

宋代的户绝财产继承制度大体上符合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体现了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情况,但也从侧面体现了宋代政府对于户绝之家财产的剥夺,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性。大体而言,宋代的户绝财产继承制度还是比较合理的。

标签: 宋代继承遗产宋朝

更多文章

  • 扁鹊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历史课本已将其删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扁鹊,扁鹊不存在

    2017年历史界发生了一件大事,经过更新之后的中学历史课本竟然将屈原和扁鹊这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给删掉了!吃瓜群众不乐意了,二位这可是华夏民族的骄傲,怎么突然间从一线巨星一下子成了三线龙套了呢?是不是小编你在这胡搅蛮缠,没吃感冒药呢?扁鹊到底经历了什么?在中国历史记载里,扁鹊开启中医学的先河,奠基&l

  • 唐代正史称武则天为上位不择手段,杀亲生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武则天杀女儿,唐朝皇帝

    武则天,在历史上有众多殊荣加身­。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中国历史上登基年龄最大的皇帝;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甚至称帝时认为自己的地位与日、月一样高,所以自命为武曌。而武则天在历史上,有多处为世人所诟病:谋权篡逆;将自己的亲女儿杀害嫁祸给当时的王皇后;攻于心计与不择手段仿佛成了武则天的

  • 光禄大夫:千年封建王朝历史上寿命最长的职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光禄大夫,官名

    一、光禄大夫的出现"大夫"这个词,原来指的是一个特定的阶层。西周时,将贵族封为卿、大夫、士三级,"大夫"是中层贵族,有自己的封地,能世袭。秦汉时期开始,"大夫"才成为一种职官的称谓,多为郎中令的属官。但是汉武帝设置的"光禄大夫"是个例外,它不是郎中令或者光禄勋的属官,而与御史大夫一样,是独立的职官。

  • 清朝的“国语”是满语,那么汉人做官需要学满语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清朝国语,满语,汉人

    如今满语作为一门基本失去交流作用的语言,除黑龙江个别地区外,现在绝大多数满族人都对其非常陌生。可在历史满语伴随清军入关定都北京,便成为当时“国语”。而最近几年“清宫剧”层出不穷,我们能看到影视剧中皇帝和大臣们都能说出一口流利的汉语,历史上清朝皇帝和官员

  • 为什么一战与同盟国浴血奋战的法国二战六个周就沦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法国沦陷,二战,法国

    1940年5月,纳粹德国在西线集中了136个师、3000多辆坦克和4500架飞机,对宿敌法国发动了全面的进攻。而此时的法国,在英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盟军的支援下,也集中了大约135个师在边境线上严阵以待,准备与入侵的德军决一死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高潮来临。正当世界上大部分人都认为法国会像一

  • 独孤信有史以来的“最牛老丈人” 做三个皇帝岳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独孤信,最牛老丈人,皇帝岳父,皇后,女婿

    俗话说,“女婿半个儿”,在中国古代,有个好儿子固然是家族的骄傲,女儿能够嫁个好的女婿也是家族发展的助力,很多大世家都通过联姻的方式,来提高自己家族的地位。老丈人是对妻子父亲的称呼,又叫泰山、岳父、岳丈。老丈人也不是哪个男人都有机会当的,你需要符合两个条件:有女儿,并且能嫁出去

  • 忽必烈的蒙古大军是如何征服了大理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蒙古大军,大理国

    很多朋友在去到云南旅游的时候,都不会错过美丽的大理古城。当地的朋友总会告诉你那里曾经显赫的段氏家族,不会忘了告诉你大理王国曾经的辉煌。在后晋天福二年(937),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史称&ldqu

  • 称呼皇帝为什么在唐朝之后由谥号改为用庙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谥号,庙号

    中国古代的史书在称呼以前的皇帝时,有比较统一的习惯和成例。一般是三到四个字,而且以朝代名称开头,比如汉景帝、汉光武帝、隋炀帝、唐高宗、明成祖等等。不过,这里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唐朝以前的皇帝称呼最后一个字是“帝”,格式是“朝代名+某字+帝”;而唐朝以

  • 中国各大朝代灭亡后:子孙后代都去了哪儿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朝代灭亡,末代皇帝,皇帝子孙,各朝代灭亡后皇族下场如何

    皇帝在位时是万人之上,但皇帝是一个危险的职业,万一倒台,那就是死皇帝莫死贫道了。历代无不亡之王朝,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寿祚至多不过300年,江山换主是一件太稀松平常的事情。然而每一个王朝的覆灭,命运最悲惨的无过于皇室。草不除根,后患无穷。亡了国,下面的臣子还可以摇身一变另投新主,而皇室宗亲却只能引颈就戮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相——范仲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范仲淹,宰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出自《岳阳楼记》的名言,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非常的熟悉。而这句话的提出者,则是北宋时期的名臣范仲淹。说起范仲淹,这位北宋的名臣,在历史上可是大大的有名。除了这篇《岳阳楼记》之外,由他主导的庆历新政,几乎影响了北宋上百年的时间。北宋一朝,如果要评一个对北宋影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