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皇帝戴金冠?那是历史剧忽悠金冠是死后戴

明朝皇帝戴金冠?那是历史剧忽悠金冠是死后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02 更新时间:2023/12/13 5:36:58

1368年,朱元璋正式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年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大明朝的建立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历朝历代,都没有明朝三百年这么多的传奇故事,明朝的大臣有个性,皇帝也十分有性格,而宦官更是能人辈出,整个大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这些人物粉墨登场,为人们呈现出了一个个喜怒哀乐的传奇历史故事。

或许谁也没有想到那个因为吃不起饭出家当和尚的朱重八竟然还有翻身逆袭的一天,更没想到的是竟然成为了开国之君,后来的辉煌让人想都不敢想,或许连朱元璋自己都没有想到未来自己会有登上皇位的一天,朱元璋自小吃尽苦头,因此他深知民间疾苦,为了能让老朱家的子孙后代们不忘本,朱元璋为诸位皇子请了名师专门来教育各位皇子,然后将他们分封在各地,巩固大明的边防,在朱元璋看来这似乎是万无一失的英明举措,但是却为后人留下了危险的祸患,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开始着手治理天下,那么天下从何治理呢?朱元璋首先想到第一步就应该是制定法律和礼仪。这毕竟是代表新朝气象的一件事情,朱元璋慎之又慎,十分重视。

明朝皇帝着龙袍皇冠画像

因此他制定了繁琐的官场礼仪,每一级别的官员都要穿特定的衣服,连皇帝也不能例外,皇帝每天穿的衣服都是非常讲究的,一年四季甚至每个月都有不同颜色和款式的衣服,而所戴的皇冠也是不一样的。明朝出了一个奇葩皇帝嘉靖为了修道连皇冠都不要了,偏偏喜欢将莲花冠扣在头上,搞得文武百官纷纷模仿,这是大明王朝历史上官场礼仪最为混乱的一个时期,衣食住行的讲究和差别不仅仅是待遇的问题,还涉及到了官威问题,由于宫中礼仪繁琐,很多人都没有研究透,后人在翻拍明朝历史剧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皇帝大多都是头戴金冠,威风凛凛的坐在龙椅上。

电视剧里总让明朝皇帝活着的时候戴死后才会戴的金冠,嘻嘻网编辑不禁要问,明朝皇帝就这么该死吗?

余少群《大明劫》中饰演明朝崇祯皇帝的皇冠才符合史实

但是这里就有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明朝的皇帝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戴金冠,金冠是皇帝驾崩的时候才戴的,平时皇帝戴的应该是黑冠,样式和金冠一样,但是却有着不同的意义,所以每当小编看到明朝电视剧中皇帝头戴金冠颐指气使的时候,都会哑然失笑,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历史常识。

然而我们今天都没有严加考证,最终只能是误导我们后来人。公元1620年8月万历皇帝驾崩,被葬在了十三陵内的定陵;1958年,定陵被打开,万历成为十三陵中唯一被打开墓室的人。其中定陵出土了一大批他及其皇后的帽子。其中就挖到了万历皇帝的一顶日常皇冠,这顶皇冠,乌又被称为纱翼善冠。此冠用细竹丝编成六角形绸络状纹作胎,髹黑漆,内衬红素绢,再以双层黑纱敷面。冠后山前嵌二龙戏珠,冠后插圆翅形金折角两个。折角下有金质扁筒形插座,上面有浮雕升龙。

着重介绍的是这顶乌纱翼善冠,定陵被打开之时,就是这顶乌冠戴在万历皇帝的头颅上。

翼善冠又叫折角向上巾,是明代皇帝日常视朝时所戴。

用细竹丝作胎,髹黑漆,内衬红素绢,外敷黄素罗,外层以双层黑纱作面,故称“乌纱翼善冠”。

在明万历皇帝定陵中发现的文物,乌纱翼善冠,上面的金饰件总重量足足达到了307.5克,真是太珍贵了!

这顶帽子也是万历皇帝的陪葬品,能够葬入定陵说明它是皇帝生前爱物。

万历皇帝画像

《女医明妃传》里的明英宗朱祁镇,该剧比较忠实还原了历史服饰,剧情就算了,瞎扯。

比起金冠虽然更加简约,但是做工却非常复杂,毕竟代表着皇帝的威严和权力,另外从明朝皇帝流传至今的画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明朝皇帝实际上戴的都是黑冠,黄冠实际上是一种冥器,定陵开时,黄冠曾经被发掘出来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万历墓葬毁于一旦,然而这顶金冠却保存了下来,使人们能够真实的看到明朝皇帝的衣着服饰的讲究!

万历皇帝定陵出土的十大国宝级文物,最后一件令人遗憾

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明代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皇帝,这是一位长期罢朝的皇帝,统治着一个多彩的社会,拥有着一座豪华的帝陵。

一、金丝翼善冠

至今唯一发现的皇帝金冠,金丝冠。

二、凤冠

定陵出土的凤冠共有四顶,分别是“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三龙二凤冠”。

三、冕旒冠

冕旒冠是皇帝祭天地,宗庙,社稷等大典时戴用的礼冠,定陵共出土两顶。

四、明神宗乌纱翼善冠

此冠出土时戴在万历皇帝的头部。此冠用细竹丝编成六角形绸络状纹作胎,髹黑漆,内衬红素绢,再以双层黑纱敷面。

五、黄金酒壶

明神宗朱翊钧专用的黄金酒壶,在当时也叫作酒注。

六、龙纹金漱盂

此盂出于孝端皇后棺内,用金373克。

七、万历皇帝玉带

白玉革带革带是系于袍最外的一种代表身份地位的饰物,以玉带最为珍贵。

八、花丝镂空金盒玉盂

九、二龙戏珠纹金盆

十、万历皇帝龙袍

最出名的莫过于这件龙袍了,只可惜当年郭沫若非要挖掘皇陵,又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这件封尘多年的龙袍在与空气接触后开始迅速氧化,如今我们看到的样子已经碳化破碎了,不过还是能从中看出其精致的程度。

更多文章

  • 美国总统选举:选举人票制度是“伟大的妥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美国总统选举,选举人票制度,美国总统大选

    美国总统选举的核心制度被称为“选举人团制度”,这个制度是在1787年的美国制宪会议上被制定出来的,其制定的过程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伟大的妥协”。1787年是美国建国的第11年,这一年美国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讨论选举总统的方式,所讨论的第一种方式是由国会选

  • 用气候变化视角来读上下五千年 结果让人震惊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气候,气候变化

    先来讲个小故事1816年欧洲大陆八月霜冻、全年无夏▼农作物大面积减产歉收导致大量家畜死亡马匹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也不例外面对这一困境德国大发明家卡尔·德莱斯公爵竭力寻求马匹以外的交通替代方式于是发明了“双轮跑动机”▼这就是现代自行车的雏形从而改变了人类交通史▼◤19

  • 节俭过了头的道光皇帝 却耗巨资修皇陵沽名钓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道光皇帝,清朝皇帝

    古代素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皇帝贵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可以无限享受帝国的一切资源。因此,无论哪个朝代,皇帝的生活都是极尽奢华,而且天下人都认为皇帝就应该过这么奢华的生活,皇帝本人也理所应当地享受着天下人的供奉。然而,在清朝却有一位特立独

  • 大明悲歌,落魄天子:汉人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由榔,南明,明朝皇帝

    永历帝朱由榔南明流亡史公元1597年,大明万历二十五年,34岁的神宗朱翊钧迎来了他的第七位皇子朱常瀛,按照大明礼制,神宗将他封王,王号为桂王,藩治于衡阳。桂王,这在历史上是一个并不多见的王号,在朱常瀛之前,只出现过两位桂王:唐桂王李纶,五代南汉桂王刘璇兴,前者封王十年后薨,后者封王七年后即为兄所杀。

  • 唐宪宗元和中兴 为何成为了唐王朝一次回光返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朝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这场动乱以后,藩镇割据始终都是帝国的心腹大患。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唐朝后期的很多君主都曾经试图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那么有没有人成功或接近于后成功呢?当然有,他就是开创了元和中兴,重振皇室权威的唐宪宗李纯

  • 金朝定都于北京,为何金宣宗却迁都开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金朝首都,金朝,开封,汴京

    金朝建立于公元1115年,亡于公元1234年,共九个皇帝(不算亡国时在位只半日的末帝完颜承麟)。而金朝九帝,却是在三个国都向全国发号施令的。严格来说,金朝有三个国都(不算亡国时金哀宗所在的蔡州),第一个是上京,也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的阿城区。金朝兴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太祖完颜阿骨打(汉

  • 古代422位皇帝 至今仍极具争议帝王都有哪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帝,有争议的皇帝,明君,昏君

    我国可谓世界第一帝王国度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2132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22人!这还不包括众多的地方割据政权自立为帝王的小头目,以及三代上古的“皇”(注意是单个字)、“帝”、“王&rdq

  • 岷王朱楩得罪了谁?封地贫瘠边疆还一直在路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岷王朱楩,朱元璋,朱元璋儿子,明朝宗室

    古代世家大族在给子孙取名的时候往往要讲究字辈。在繁衍了许多代后,同个宗族彼此不相识的人还可以通过字辈来确定各自的长幼关系。比如孔子第七十六世孙、衍圣公孔令贻是“令”字辈。同样身为孔子第七十六世孙的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也是“令”字辈。两人年龄相差了100

  • 张献忠不是农民起义 而是流寇作乱杀人如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献忠,农民起义,明朝,流寇

    自从两千年前,陈涉在大泽乡决定“反了”以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便一浪接一浪。从东汉到隋唐,起义军一支强过一支。到了元朝末年,红巾起义更是赶跑了蒙古皇帝,让赤贫出身的朱元璋当上了大明皇帝。不过,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明朝的老祖宗朱元璋是农民起义起家的,他的第十几代孙子崇祯却被李

  • 「不幸生在帝王家」为什么不是「得了便宜卖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不幸生在帝王家,末代皇帝

    “愿生生世世永不生在帝王家”来历?每每谈到皇室的悲剧,我们都会感叹一句“可怜生在帝王家”,这一句感叹可以说写尽了皇室之人身居高位难免有些身不由己的悲剧。这句诗出自后世之人凭吊南唐亡国之君李煜的偶作,然而这句话最早却和李煜并没有什么关系,说出这句话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