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朱元璋正式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年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大明朝的建立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历朝历代,都没有明朝三百年这么多的传奇故事,明朝的大臣有个性,皇帝也十分有性格,而宦官更是能人辈出,整个大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这些人物粉墨登场,为人们呈现出了一个个喜怒哀乐的传奇历史故事。
或许谁也没有想到那个因为吃不起饭出家当和尚的朱重八竟然还有翻身逆袭的一天,更没想到的是竟然成为了开国之君,后来的辉煌让人想都不敢想,或许连朱元璋自己都没有想到未来自己会有登上皇位的一天,朱元璋自小吃尽苦头,因此他深知民间疾苦,为了能让老朱家的子孙后代们不忘本,朱元璋为诸位皇子请了名师专门来教育各位皇子,然后将他们分封在各地,巩固大明的边防,在朱元璋看来这似乎是万无一失的英明举措,但是却为后人留下了危险的祸患,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开始着手治理天下,那么天下从何治理呢?朱元璋首先想到第一步就应该是制定法律和礼仪。这毕竟是代表新朝气象的一件事情,朱元璋慎之又慎,十分重视。
明朝皇帝着龙袍皇冠画像
因此他制定了繁琐的官场礼仪,每一级别的官员都要穿特定的衣服,连皇帝也不能例外,皇帝每天穿的衣服都是非常讲究的,一年四季甚至每个月都有不同颜色和款式的衣服,而所戴的皇冠也是不一样的。明朝出了一个奇葩皇帝嘉靖为了修道连皇冠都不要了,偏偏喜欢将莲花冠扣在头上,搞得文武百官纷纷模仿,这是大明王朝历史上官场礼仪最为混乱的一个时期,衣食住行的讲究和差别不仅仅是待遇的问题,还涉及到了官威问题,由于宫中礼仪繁琐,很多人都没有研究透,后人在翻拍明朝历史剧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皇帝大多都是头戴金冠,威风凛凛的坐在龙椅上。
电视剧里总让明朝皇帝活着的时候戴死后才会戴的金冠,嘻嘻网编辑不禁要问,明朝皇帝就这么该死吗?
余少群《大明劫》中饰演明朝崇祯皇帝的皇冠才符合史实
但是这里就有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明朝的皇帝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戴金冠,金冠是皇帝驾崩的时候才戴的,平时皇帝戴的应该是黑冠,样式和金冠一样,但是却有着不同的意义,所以每当小编看到明朝电视剧中皇帝头戴金冠颐指气使的时候,都会哑然失笑,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历史常识。
着重介绍的是这顶乌纱翼善冠,定陵被打开之时,就是这顶乌冠戴在万历皇帝的头颅上。
翼善冠又叫折角向上巾,是明代皇帝日常视朝时所戴。
用细竹丝作胎,髹黑漆,内衬红素绢,外敷黄素罗,外层以双层黑纱作面,故称“乌纱翼善冠”。
在明万历皇帝定陵中发现的文物,乌纱翼善冠,上面的金饰件总重量足足达到了307.5克,真是太珍贵了!
这顶帽子也是万历皇帝的陪葬品,能够葬入定陵说明它是皇帝生前爱物。
万历皇帝画像
《女医明妃传》里的明英宗朱祁镇,该剧比较忠实还原了历史服饰,剧情就算了,瞎扯。
万历皇帝定陵出土的十大国宝级文物,最后一件令人遗憾
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明代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皇帝,这是一位长期罢朝的皇帝,统治着一个多彩的社会,拥有着一座豪华的帝陵。
一、金丝翼善冠
至今唯一发现的皇帝金冠,金丝冠。
二、凤冠
定陵出土的凤冠共有四顶,分别是“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三龙二凤冠”。
三、冕旒冠
冕旒冠是皇帝祭天地,宗庙,社稷等大典时戴用的礼冠,定陵共出土两顶。
四、明神宗乌纱翼善冠
此冠出土时戴在万历皇帝的头部。此冠用细竹丝编成六角形绸络状纹作胎,髹黑漆,内衬红素绢,再以双层黑纱敷面。
五、黄金酒壶
明神宗朱翊钧专用的黄金酒壶,在当时也叫作酒注。
六、龙纹金漱盂
此盂出于孝端皇后棺内,用金373克。
七、万历皇帝玉带
白玉革带革带是系于袍最外的一种代表身份地位的饰物,以玉带最为珍贵。
八、花丝镂空金盒玉盂
九、二龙戏珠纹金盆
十、万历皇帝龙袍
最出名的莫过于这件龙袍了,只可惜当年郭沫若非要挖掘皇陵,又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这件封尘多年的龙袍在与空气接触后开始迅速氧化,如今我们看到的样子已经碳化破碎了,不过还是能从中看出其精致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