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废帝名单

中国历史上废帝名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94 更新时间:2023/12/21 1:27:45

废帝,指的是指被废去帝位的皇帝。这样的皇帝通常无庙号、谥号等,往往会以他继位之前或之后的爵位来称呼他们。中国历史上的废帝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末代皇帝被取代王朝废去帝位,另一种是朝代中被权臣废去帝位。无论哪一种情况历史上的废帝大都没有好下场,不是缢死就是被鸩杀,鲜有善终者。如果一个王朝有多个被废黜的皇帝,则用前废帝、中废帝、后废帝来区别,如果是某王朝最后的一位皇帝,往往还会称逊帝、末帝等。历史上第一位废帝是西汉的末代皇帝孺子婴,他于公元8年被王莽废去帝位,降为安定公,西汉也随之灭亡。最后一位是清朝的宣统皇帝,于1912年2月12日下诏退位,从而结束了中国2132年的封建帝制。一直被允许在皇宫继续居住,但是后来被冯玉祥驱逐出皇宫,相当于再次被废黜。从西汉至清末中国一共出现了28位废帝,按照历史顺序,历代被废的皇上主要如下:

秦朝不算二世而亡,秦朝第三位皇帝是子婴。秦王子婴在历史上其实不算是一个昏君。因为在后期,他把这个祸乱朝纲的赵高给处死了,子婴在位的时间非常短,只有40多天。而且子婴并没有立为皇帝,而是被立为了秦王。那么就不算是秦朝的皇帝。

(1)孺子婴(58年在位)3岁即位,6岁退位,这位西汉的末代皇帝被王莽封为安定公,公元25年被更始帝刘玄所杀,享年22岁。

(2)汉少帝刘辩(189年在位)汉灵帝死后即位,当年为权臣董卓所废,降为弘农王,次年被鸩杀,年仅18岁。

刘贺(西汉废帝、海昏侯)(前93/92年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不过历史上第一位废帝,其实是海昏侯刘贺。当年海昏侯墓的发掘,可以说是占领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刘贺是西汉第九位皇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的孙子,父亲是汉武帝第五子昌邑王刘髆,刘髆死后继承第二代昌邑王。27天的短命皇帝也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实际上上人家命不短,只是在位时间很短,海昏侯27天的在位时间,就命令官员向各地征缴总计累计1万多次,也就是每天至少要有40次。

公元前74年,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死,因为没有儿子,刘贺被霍光等大臣拥立为帝。刘贺在位期间荒淫无道、荒废朝政,令朝廷上下不满,结果在位刚好一个月的时候,霍光领导群臣发动政变废掉刘贺,拥立汉武帝曾孙汉宣帝刘询为帝,因此刘贺史称汉废帝,没有庙号和谥号。

那么刘贺是在短短二十七天内就被赶下了龙椅,也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那么他是如何成为废帝呢?

刘贺本来封地在今天的山东省巨野县大谢集镇昌邑集,是昌邑王刘髆的儿子。刘贺四五岁,由于父亲很早就病故,他在娃娃的时候就继承了王位他,尽管年纪很小,但毕竟是王室宗亲,生活倒也无忧无虑。

十九岁的时候,当时在位的汉昭帝去世,但是汉昭帝并没有孩子,因此谁来继承皇位成了当下的难题。

当时的汉朝格局,汉昭帝本来就是年少时继承皇位,二十一岁就去世了,朝中也没有多少根基,外戚权倾朝野,汉昭帝死后,他的皇后上官成为太后,而上官太后就是大将军霍光的外孙女,此时霍光可以说操控了整个朝局。

当时霍光有两个首选,一个是汉武帝的儿子,广陵王刘胥,另一个就是刘贺了。那么霍光自然更加中意年轻又远在封地的刘贺了,希望扶植一位更好操控的皇帝,继续大权独揽。因此,刘贺就捡了一个大便宜,被迎入长安,继承皇位。

据史料记载,刘贺继位以后,行事荒唐,十分昏庸,在位二十七天,下达了一千一百二十个政令,几乎每一个命令都是劳民伤财的指令,包括提拔自己从封地带来的二百多个臣子,想要把握朝政、大兴土木兴建宫殿等等。

这样的行为自然让霍光大为恼火,自己扶植的新帝到头来却让自己吃了个哑巴亏,因此很快霍光就再次发动了政变,凑请太后下旨废黜了刘贺的帝位,另立了汉武帝的孙子,流落民间的刘病已继承皇帝,也就是汉宣帝。

霍光将刘贺赶回了封地,并派人进行监视,但据传刘贺回到封地后依然荒淫度日,最终被赶到了江西地带,被封为海昏侯。

(3)汉献帝刘协(189220年在位)公元220年10月魏王曹丕代汉称帝,汉献帝被降为山阳公,公元234年病死,享年54岁。

(4)蜀后主刘禅(223263年在位)公元263年邓艾攻破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刘禅被掳去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271年病死,享年65岁。

(5)吴废帝孙亮(252258年在位)三国时东吴第二代皇帝,孙权少子,公元258年被权臣孙琳废为会稽王,立其兄孙休为帝,260年孙亮被孙琳鸩杀,年仅18岁。

曹髦(241-260)字彦士,汉族,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魏文帝孙。曹髦擅长写诗文。另外他的绘画艺术也很是不错。是一个善于琴棋书画的才子。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掉魏国皇帝曹芳,十二岁的曹髦被立为帝,改元“正元”。曹髦年幼,只是一个傀儡,实权先后由司马师和司马昭掌握。司马昭专横跋扈,朝政腐败,国势衰弱,魏国国内一片黑暗,时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语。随着小皇上的长大,曹髦日渐对司马昭产生不满。不久他写了一首《黄龙歌》,司马昭发现,也有了戒备之心。

魏甘露五年(260年)四月曹髦召见王沈、王经、王业等三人,愤慨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不顾郭太后及众臣的反对,率领宫人三百余人讨伐。

王沈与王业先行向司马昭通风报信,司马昭马上派兵入宫镇压,双方在宫内东止车门相遇,中护军贾充在南阙下率军迎战曹髦,贾充命令成济杀曹髦,成济一剑从曹髦胸部刺穿,曹髦立即死在车上,年仅20岁。谥号为高贵乡公,史称魏高贵乡公、高贵乡公或魏废帝。

(6)魏元帝曹奂(260年265年在位)公元265年12月,司马炎代魏称帝,降曹奂为陈留王,302年曹奂病死,享年57岁。

曹芳(曹魏第三任皇帝)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魏明帝曹叡养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三位皇帝,239年254年在位。239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254年,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7)吴末帝孙皓(264年280年在位)公元280年3月东吴为晋所灭,孙皓被晋武帝封为归命侯,283年病死,终年42岁。

(8)晋怀帝司马炽(306311年在位)白痴皇帝惠帝死后即位,311年6月匈奴人攻陷洛阳,怀帝被俘至平阳(今山西临汾)封为会稽公,313年2月被毒死,年仅30岁。

(9)晋愍帝司马邺(313316年在位)313年4月怀帝死讯传至长安,司马邺即位,316年11月长安被汉攻陷,愍帝被俘至平阳,317年12月被毒死。

(10)晋废帝司马奕(365371年在位)371年11月,被权臣桓温所废,降封为海西县公置于吴郡,386年10月病死。

司马奕是东晋第七位皇帝,东晋第三位皇帝晋成帝司马衍的儿子,东晋第六位皇帝晋哀帝司马丕同母弟,公元365年兄长晋哀帝死后继承皇位,在位期间基本没有多少实权,是权臣桓温的傀儡,本来桓温打算废掉司马奕,但是司马奕循规蹈矩,没有犯大错,桓温不敢贸然废掉,于是散播谣言说司马奕性无能,不能生下皇位继承人,结果到了公元371年被桓温所废,史称晋废帝,没有庙号和谥号。

(11)晋恭帝司马德文(418420年在位)公元420年6月刘裕代晋称帝,降封恭帝为零陵王,安置于秣陵(今南京),次年9月被杀,终年36岁。

(12)宋少帝刘义符(422424年在位)宋武帝刘裕死后即位,424年4月被权臣徐羡之、谢晦等人所废,废为营阳王,同年6月被杀于安置地吴郡,年仅19岁。

宋前废帝刘子业

刘子业是南北朝刘宋第六位皇帝,刘宋第五位皇帝宋孝武帝刘骏长子,公元464年其父死后继承皇位,在位期间荒淫残暴,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乱伦皇帝,公元466年被叔叔刘彧发动政变废杀,年仅17岁,无庙号和谥号。

宋后废帝刘昱

刘昱是南北朝刘宋第八位皇帝,刘宋第七位皇帝宋明帝刘彧长子,公元466年其父宋明帝刘彧废杀侄子宋前废帝刘子业后自立为帝,公元472年宋明帝死后继承皇位,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跟刘子业有过之而无不及,公元477年被当时还是刘宋将领的齐高帝萧道成废杀,年仅14岁,无庙号和谥号。

(13)宋顺帝刘凖(477479年在位)作为刘宋最后一任皇帝,于479年4月禅位于萧道成,封为汝阴王,481年5月被杀,时年13岁。

(14)齐和帝萧宝融(501502年在位)502年4月禅位于萧衍,降封为巴陵王,后被杀,年仅15岁。

(15)梁敬帝萧方智(555557年在位)507年9月禅位于陈霸先,废为江阴王,次年被害,年仅16岁。

(16)梁后主萧琮(585587年在位)587年9月被废为吕国公,607年病死。

(17)陈后主陈叔宝(582589年在位)公元589年隋灭陈,后主被俘,封为长城公,604年病死洛阳,终年52岁。

西魏废帝元钦

元钦是南北朝西魏第二位皇帝,西魏开国皇帝西魏文帝元宝炬长子,公元551年其父死后继承皇位,在位期间跟其父一样是权臣宇文泰的傀儡,但元钦不愿做傀儡,密谋铲除宇文泰,并希望亲政后做一个名垂千古的皇帝,可惜功败垂成,被宇文泰先下手为强废杀,年仅29岁,无庙号无谥号。

(18)东魏孝静帝元善见(534550年在位)公元550年5月高洋建立北齐取代东魏,元善见被迫禅位于高洋,降为中山王,次年被毒死,时年29岁。

(19)周静帝宇文阐(579581年在位)公元581年2月,杨坚建隋称帝取代北周,静帝被废为介国公,同年被杀时年9岁。

(20)隋恭帝杨侑(617618年在位)公元618年5月被迫禅位于李渊,次年被杀,时年15岁。

(21)唐哀帝李柷(904907年在位)公元907年3月朱温以梁代唐,唐朝正式灭亡,李柷被封为济阴王,次年被杀,时年17岁。

(22)周恭帝柴宗训(959960年在位)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周朝建立北宋,柴宗训被迫退位,973年病死时年20岁。

金废帝完颜亮

完颜亮是金朝第四位皇帝,金朝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孙子,金朝第三位皇帝,公元1149年,完颜亮发动政变弑杀金熙宗,随即自立为帝,在位期间昏庸残暴,引起朝廷内外不满,公元1161年被继承他皇位的金世宗完颜雍废杀,没有庙号和谥号。

完颜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金代第四位皇帝。完颜亮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金熙宗完颜堂弟,史称海陵王。完颜亮在位十二年,在位期间为人残暴,杀人无数但严肃吏治,能够听取臣下的某些有益建议。迁都燕京之后,完善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和奠定了金王朝的统治。在金朝历史上,完颜亮的确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

正隆六年(1161年)九月,金世宗完颜雍趁完颜亮在南侵南宋期间称帝,完颜亮在境内的瓜洲渡江作战时死于内乱被部下所杀,时年四十岁。死后先被追废为海陵炀王,不久又被废为庶人。

(23)宋徽宗赵佶(11001125年在位)公元1127年被金兵俘至五国城,被封为昏德公,1135年病死,终年54岁。

(24)辽天祚帝耶律延禧(11011125年在位)公元1125年2月在逃至西夏途中被金兵俘虏,被封为海滨王,1128年病死终年54岁。

(25)宋钦宗赵桓(11251127年在位)1127年同徽宗一起被俘至五国城,封为重昏侯,1156年病死(一说1161年),终年57岁。

(27)

(28)

(26)清末帝/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81912年在位)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灭亡,1967年病死,终年62岁。

爱新觉罗·溥仪(1906.2.71967.10.17):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辛亥革命后,宣布退位。抗战时由于充当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帝,被定为战犯,后被特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1967年在北京病死。他为清朝皇帝时的年号是“宣统”,所以通称宣统皇帝,于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两次在位;他在伪满洲国皇帝位时的年号是“康德”,于1934年1945年在位。

1、西汉前少帝刘恭:吕后所废

2、西汉后少帝刘义:周勃、陈平、刘章刘兴居等所废;

3、西汉昌邑王刘贺;霍光所废,被废后封为海昏侯,东汉末年亡国;

4、东汉少帝北乡侯刘懿:在位仅200天即病逝,顺帝即位不承认其为皇帝;

5、东汉少帝弘农王刘辨:汉灵帝去世后即位,不久为董卓所废;

6、东汉孝献帝刘协:曹操去世,曹丕继任丞相,同年曹丕逼其退位,封为山阳公。魏明帝时期去世,魏明帝曹睿追尊其为汉孝献皇帝。

7、魏齐王曹芳:司马懿所废;

8、魏高贵乡公曹髦:司马昭所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出自他口。

9、吴会稽王孙亮:为宗室权臣孙綝所废;

10、后赵海阳王石弘;

11、后赵齐公石世;

12、后赵彭城王石遵;

13、后赵义阳王石鉴;

14、前秦厉王符生;

15、东晋海西公司马奕;

16、宋前废帝刘子业;

17、宋后废帝刘昱;

18、齐郁林王萧昭业;

19、齐海陵王萧昭文;

20、齐东昏侯萧宝卷;

21、魏南安隐王拓拔余;

22、魏东海王元晔;

23、魏节闵帝元恭;

24、魏顺文帝元朗;

25、梁豫章王萧栋;

26、西魏废帝元钦;

27、北齐废帝高殷;

28、陈废帝陈伯宗;

29、梁废帝朱友圭;

30、金海陵王完颜亮;

31、金卫绍王完颜永济;

标签: 废帝谥号

更多文章

  • 社稷倾颓、国家破碎——南明最后的十七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社稷倾颓,国家破碎,南明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王朝。随后李自成率大军东进,一路克大同、宣府、居庸关,至三月十五抵达并包围了京师(北京)。三月十九,起义军破京师,李自成自德胜门进内城,直入皇宫内殿。同时,绝望之中的崇祯帝在随侍太监王承恩的陪伴下于煤山自缢身亡,明

  • 南斯拉夫的创建者铁托,一位口碑最好的独裁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斯拉夫,铁托

    九十年代末的一个寒气逼人的冬天,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兰·米卢蒂诺维奇来到贝尔格莱德和平大街一座破败的老式房子中,去探望一位老妇人。在这所没有暖气的房子呆了不到半小时,差点冻僵的米卢蒂诺维奇便赶紧离开了。当随行的记者们让总统谈谈感受时,总统只说了一句:“这简直是国家的耻辱!&

  • 文正、文贞、文成、文忠:这些带“文”字的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文正,文贞,文成,文忠,谥号

    有这么一个字,我们总是感觉似曾相识,却又总是读错,这个字就是“谥”。看看这个字的写法,我们很容易就会把它读成“yì”,但实际上,它应该读“shì”,对,就是“谥(shì)号&

  • 李定国是汉民族英雄,却被当代清宫戏无端抹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定国,民族英雄,南明,清朝

    1647年,这时的华夏风雨飘摇、山河破碎,满清的铁蹄突破了长江天险,杀害了多位大明君王,为了推行其残暴野蛮的封建奴隶制,满清统治者强制广大各族人民易服、剃发、结鞭,甚至不惜制造大量血案,历经数千年而不倒的中华文明陷入了空前危机之中。时人顾炎武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代终于唤醒了民族忠

  • 中国历史上三位悲苦的惠帝 都是白痴平庸之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惠帝,谥号,白痴皇帝,汉惠帝,晋惠帝,朱允炆

    汉惠帝刘盈、晋惠帝司马衷和明惠帝(恭闵惠皇帝)朱允炆,其谥号都带个“惠”字,即有“仁慈、柔顺”的意味。这三位以温良冠名的帝王,都是朝代的第二任帝王,其人生的轨迹有着很多相似处。汉惠帝刘盈汉惠帝刘盈(前211前188年),西汉第二任皇帝。父亲是西汉的开创

  • 古代史上因为自然灾害导致的三大王朝的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旱灾,改朝换代

    从古至今,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巨大灾难,除了钱财的损失,人命的伤亡,还有可能导致一个政权的更迭。古代王朝兴衰固然有其自身原因,但灾害往往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王朝末期,国家统治本就岌岌可危,如果再遭遇到严重的灾害,那么简直就是灭顶之灾。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旱灾夏代末年(约公元前1809年),伊洛河

  • 在盛世与衰世之间,为什么选择西汉与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盛世,衰世,西汉,清朝

    中国历史以秦始皇统一为标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之前的“先秦”,之后的“后秦”。“后秦”时代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初,长达2200多年,主要特征是实行家天下的帝制,均以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为目标,而“先秦&rdq

  • 明朝皇帝简介 明朝确实出了不少离经叛道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皇帝列表,明朝皇帝,明朝,皇帝

    明朝皇帝列表朱元璋26个儿子的下场给子孙取名到清朝差点被杀绝1、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号洪武(在位时间1368-1398)2、明惠宗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号建文(在位时间1398-1402)关系:朱元璋嫡孙子。3、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

  • 明朝拥有的藩属国最多!为何却说是一种耻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藩属国,宗主国

    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者都有种怪癖,他们不喜欢占领土地,还喜欢玩分封制,体验当老大的感觉,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里里外外都会有一群例如朝鲜、越南这样的国家始终活着的原因。中国历朝历代的附属国你知道多少?哪个朝代的附属国最多?在明朝最鼎盛时期里,永乐帝三征蒙古、七下西洋弘扬国威,此时,全世界归顺于明朝的属国多达

  • 从东都到西京变迁 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中心东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洛阳,东都,西京,国都,首都

    在我国古代,东京、南京、西京、北京、中京最初并非地名,而是代表了在地名之上所加的一种政治地位。不过在这古代五京之中,只有北京和南京转变成了地名,而其它的三京除了东京被日本使用了之外,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风烟中。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从洛阳三千年来的名称变迁来看这个问题。自古以来的东都地位华夏文明始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