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诗极简史,简到崩溃,笑到流泪!

唐诗极简史,简到崩溃,笑到流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657 更新时间:2023/12/21 4:51:23

唐诗是中国文化里最巅峰的存在

现存55000+首唐诗

唐朝诗人更是群星璀璨

今天就来帮你捋清楚

伟大的唐代诗歌圈发展史

如果把唐朝诗歌圈

看成是一所学校

这就很好理解了

↓↓↓

这所学校总共就带出了4届学生

却创造出教育史上不朽的神话

大唐诗歌学院初唐班

李世民&武则天作为校长夫妇

超爱写诗,更爱看别人写诗

干脆就开了个大唐诗歌学校

第一届招学生主要是:

官员子弟和民间学霸官员子弟代表:上官仪(这一派还有杜审言,宋之问以及沈佺期等)

上官仪写诗特点很明显

逮着校长就使劲夸

这种风格也叫做“宫体诗”唐朝迁都洛阳,上官仪任职宰相

在洛阳皇城外等候上朝所写的诗

↓↓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入朝洛堤步月》

民间学霸代表:骆宾王出身贫寒的骆宾王

十分热爱小动物

↓↓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骆宾王写诗清新自然的风格

叫做“革新派”

很显然,

宫体诗可以说完败

以骆宾王、陈子昂、王勃

为代表的革新派同学

迅速成为学校的红人

这主要归功于校长

武则天不管是骆宾王还是陈子昂

怼过武则天之后竟然都拿到了奖学金

这传达了一个信息

“班主任只看才华”

宫体诗派的张若虚

写下《春江花月夜》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首诗被称作孤篇压全唐

一时间全校的人都惊呆了!

宫体诗和革新派的斗争

以1:N失败告终

初唐班全员毕业

大唐诗歌学院盛唐班

由于第一届校长爱才名声远扬

好多学霸都忍不住跑来这上学

第二届校长李隆基再接再厉

提出了自由、开放的校训

学生在这种没老师管的状态

反而各自很奇葩很优秀

李白是班上的天才少年

写一首诗,火一首诗

↓↓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

王维是班长,多金人帅成绩好

写诗和画画都很棒

与同桌裴迪常常传小纸条

王维诗佛,晚年与裴迪隐居山林

唱和《辋川集二十首》王昌岑参王之涣和高适

是一起打球的好友

(边塞诗人代表)

孟浩然是班里的老大哥

人缘好,大家都很崇拜他

特别喜欢山水风景

杜甫是班里很老实努力的学生

但是成绩不是很好

十分崇拜李白同学

……

这届学生写出来的作品

不仅在校内流行

渐渐扩大影响力到社会上

了全民诗歌时代

可好景不长

校长因为

家庭和财务危机关闭了学校

于是同学们都不用上课了

(安史之乱)

不上课

谁还坚持写作业呀!?

杜甫小声:有一个

(杜甫主要的作品都是此时写的包括三吏三别等鸿篇巨作)不管流浪到哪里

他始终怀揣着诗歌的梦想

直到杜甫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也没实现诗歌梦想

客死在一叶扁舟上

大唐诗歌学院中唐班

招来的几十个学生里

也有韦应物钱起这样的优秀学生

但比起前几届的天才们

Real尴尬

有位叫元稹的同学

在学校的藏书阁发现一本旧书

《杜工部集》对,就是那个学校倒闭

还坚持写作业的杜甫同学

1500多首记录了

大唐诗歌学校由盛到衰

一时间

全校都疯狂传阅《杜甫诗集》

同学们重拾对诗歌的狂热

“李杜诗篇在,光焰万丈长”在这场狂欢中

元稹和好友白居易通过学习杜甫

率先打出了自己的风格

元白体用更加平易近人的词句

去反映现实问题

也叫元白派

另外一群人

受杜甫影响更多在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态度代表人物是韩愈喜欢用前人都没用过角度和词句

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也叫奇葩说韩孟派比如韩派第一个创新主张以散文入诗

这就好比同学们都粉小鲜肉

韩愈同学非要推老干部

并且成功地把散文

安利给所有人

韩愈古文运动韩愈抨击华丽丽的骈文

立志复兴先秦散文,比如名篇《师说》

在此基础上用了很多新鲜的词语

比如落井下石等等

确实做到了下启苏东坡的作用

韩派里最优秀的男同学不得不提

李贺他的诗能完美诠释奇葩的韩派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雁门太守行》可以说是杜甫学长

影响了整个中唐班

让诗歌重新焕发了活力

后来这届学生里还有很多高手

既不属于元白诗派

也不跟风韩孟诗派

比如刘禹锡、柳宗元

总之

中唐班全员完美毕业

大唐诗歌学院晚唐班

晚唐班开班的时候

杜牧是个学霸,特别喜欢历史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李商隐

总是给喜欢的女孩子写情诗

但是从来不敢表白

到最后,大家也没搞明白

他喜欢的是谁?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无题》李商隐和杜牧代表学校

去参加李杜杯诗歌比赛

还是发挥了超高水平

拿到了冠军,获得“小李杜”的称号

没过多久

大唐诗歌学校真的倒闭了

再也没开学过

但是!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诗歌早就走出了校园

存在于所有人的语文课本里

标签: 唐诗唐诗极简史

更多文章

  • 琴棋诗画样样精通 就是不适合当皇帝的宋徽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虎年春晚,虎年春晚延长,春晚延长,春晚,2010春晚,2010央视春晚

    宋徽宗《听琴图》“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对于纤弱的南宋文人而言,怀念前朝的方式只能是诗词,可在世人眼中,宋徽宗也正是以文艺亡国。文艺才能仿佛成了这位无道君主的原罪。但人们忘记了,写诗作画的不只有宋徽宗、李后主,还有乾隆皇帝。好大喜功的不只有汉武帝,唐玄宗,乾隆,还

  • 真实存在却不被正史承认 被历史刻意遗忘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新朝,王莽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在中华五千年的岁月当中,王朝兴替如同走马灯一般,令人目不暇接,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知名的典故、趣事、名人,精彩纷呈,让人印象深刻,然而上面提及的那些朝代之中,其实还少了一个朝代,并没有

  • 西汉、玄汉、东汉、季汉究竟是什么关系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汉,玄汉,东汉,季汉,朝代,朝代前缀

    从西汉末年到三国这段时间内,相继出现了“西汉、玄汉、东汉、季汉”这几个对不同政权的称谓,那么,这四个称谓都是什么意思,指的又是什么呢?西汉的疆域(公元前87年疆域)汉武帝时期的亚欧大陆形式(前141年~前87年)西汉,从公元前202年建立到公元9年王莽篡汉结束,共历210年。

  • 北宋版图已小到不如秦朝?唐朝安史之乱挖的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宋版图,北宋疆域,唐朝,安史之乱

    所谓长城,一般说的是两个概念,一个是秦长城,也就是从秦皇岛到临洮的这个长城,一个是汉朝的长城,汉武帝后期,长城一度出了玉门关,一直向西延伸到今天的乌鲁木齐一带。不过,玉门关以西基本上都是烽燧,并没有城墙。现在我们常用的长城的概念,其实就是明长城基础上的,也就是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这个概念。不过,无

  • 宋朝皇帝:宋神宗为什么叫“神宗”?那是真神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皇帝,宋神宗,庙号

    走近北宋第六位皇帝:宋神宗宋神宗是北宋第六位皇帝,继位那年,二十岁。这是一个好年龄,既充满热情,又非少不更事。而且按照正史的记载,这位名叫赵顼(读如须)的英宗皇帝嫡长子似乎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尤其让士大夫们交口称赞的,是他知书达理,尊师重道:读起书来废寝忘食,见了老师毕恭毕敬,大热天也不用扇子,侍奉

  • 如果你的大清没亡 那皇帝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皇帝,清朝皇帝的一天,清朝皇帝作息时间

    随着上个世纪初封建帝制被彻底埋葬,往日皇帝的神圣显赫权威已成为过眼云烟。虽说历朝历代皇帝的性情、喜好都不一样,但是当我们置身于紫禁城,还是十分好奇当年皇帝在宫里怎么生活,下面就以清朝为例,来讲讲皇帝的一天。卯时5:00~7:00【起床梳洗、请安、早读】皇帝一般早上5点便起床,早读前先拉弓,然后到宏德

  • 郑成功已被赐国姓,称“郑成功”而不是称“朱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郑成功,国姓爷,朱成功,郑森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但这个称呼其实是习惯问题,理论上来说,郑成功应该姓朱,别忘了,郑成功一般是被称为“国姓爷”的。郑成功的本名是郑森,但南明隆武政权成立后,隆武帝极为欣赏郑森,赐其国姓“朱”,并赐名“成功”。在封建

  • 佘氏十七代人号称为袁崇焕守墓 墓却是空为哪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袁崇焕,袁崇焕之墓,守墓

    袁崇焕被冤凌迟后,其部下发了3个毒誓,至今执行了17代387年中国是一个崇尚忠义的国度。所谓忠烈不朽,义传千秋是也。在明朝最后走向灭亡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的名字一直被后世人所铭记,他就是袁崇焕。袁崇焕因孙承宗的器重而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但崇祯皇帝误中“

  • 历史学家吴晗的人品?文人从政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晗

    正视别人的错误我们才能得到生命的领悟,才能更好的走好自己的路。吴晗(1909年8月11日1969年10月17日),原名吴春晗,字伯辰,笔名语轩、酉生等,浙江义乌人。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 同为少数民族入侵中原,蒙古族比满族差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朝,清朝,蒙古族,满族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分别是蒙古族建立的元和满族建立的清。当然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还有鲜卑族的北魏,契丹族的辽,女真族的金等,但这些或偏居一隅,或几代而亡,并没有实现中国的大一统。元朝具体存在的时间一般认为由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始,到1368年元顺帝北逃结束,享国祚时间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