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30万以上是如何认定的?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30万以上是如何认定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539 更新时间:2023/12/21 17:08:17

对于认定和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而言,“遇难者30万”不仅是遇难人数的底限,更是判定侵略者暴行、捍卫民族历史尊严的底限,不容任形式的质疑和挑战。

屠杀罪行是战后审判的重要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国际惩办战犯的法律条例与协议规定,战胜国组织国际法庭和受害国法庭审判战争罪行。甲级战犯由国际法庭收审,如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又称“东京法庭”);乙级、丙级战犯由受害国法庭审判定罪。

东京法庭由中、美、英、苏等11个国家委派的11名法官组成。中国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国方面参与审判,担任中国驻东京法庭代表团团长。该法庭从1946年4月29日开始,对东条英机等28名日本甲级战犯提起诉讼,至1948年11月12日宣布判决,历时两年零六个月。1945年11月,中国在重庆成立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并先后在南京、上海、北平、太原等城市设立10个军事法庭,审判日本乙级、丙级战犯。其中,涉及审判南京大屠杀罪行的军事法庭是1946年2月在南京成立的“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学者一般称为“中国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简称“南京法庭”。

由于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法西斯暴行中非突出的事件,因此东京法庭对于此案的审理特别严肃认真。据梅汝璈回忆,他们“花了差不多三个星期的工夫专事听取来自中国、亲历目睹的中外证人(人数在十名以上)的口头证言及检察及被告律师双方的对质辩难,接受了一百件以上的书面证词和有关件,并且鞫讯了松井石根本人”。

南京法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审判主要有两起案件:一是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案,1947年1月9日立案,被编为“审字第1号”,由石美瑜、书同、元庆、葛绍棠、叶在增5位法官及2位检察官审理,1947年3月10日宣判。

在南京保卫战中,谷寿夫率部首先攻破南京中华门,指使和怂恿部属滥杀无辜,是直接实施屠杀南京军民的罪魁之一。1946年2月,驻日盟军应中国政府要求,以战犯嫌疑者名义逮捕谷寿夫。同年8月1日,谷寿夫与12名乙级战犯一起被押至中国受审。二是日军少尉井敏明、野田毅以及田中军吉战犯案。向井和野田系日军第十六师团少尉军官,两人在进攻南京途中,相约以100人为目标进行杀人比赛。到达南京紫金山时,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分不清谁先杀到100人,于是以150人为新的目标,继续向南京城内进行砍杀比赛。另一位日军军官田中军吉,曾手执一把名为“助广”的军刀,先后杀戮300多名中国人。该案于1947年9月20日立案,被编为“审字第13号”,同年12月18日宣判。

屠杀事实与遇难人数于法有据

东京法庭对松井石根的定罪,从法律上认定了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而南京法庭对上述两起案件的判决,则为认定大屠杀死难人数提供了直接依据。

抗战胜利后,南京市政府、南京市临时参议会、首都地方法院,成立了“南京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等机构,对南京大屠杀案进行了专项调查,为东京审判和南京审判提供了大量证据。南京市临时参议会提交给南京法庭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述要》共有2784件调查结文,其中,中华门一带约占三分之一,有十万人被害。

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战犯谷寿夫判决书》,谷寿夫案共记录集体屠杀28案,零散屠杀858案,无辜军民被日军残杀有案可查者达886起。其中,仅发生在中华门区域的就有378案,占零散屠杀案的43%。3月10日,南京法庭对谷寿夫案作出判决,判决书明确指出:“查屠杀最惨厉之时期,厥为12月12日至同月21日,亦即在谷寿夫部队驻(南)京之期间内。计于中华门花神庙、宝塔桥、石观音、下关草鞋峡等处,我被俘虏军民遭日军用机枪集体射杀并焚尸灭迹者,有单耀亭等十九万人。此外零散屠杀,其尸体经慈善机关收埋者十五万余具。被害总数达三十万人以上。”

向井敏明、野田毅一案的判决书也提及屠杀遇害者有30余万人:被俘军民遭集体杀戮及毁尸灭迹者达19万人以上,被零星残杀尸骸经慈善团体掩埋者达15万人以上,均为该确定判决根据确切证据所认定之事实。

遇难者人数实为30万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据上述判决,南京法庭不仅判定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为“三十万人以上”或“三十余万人”,还明确指出“三十余万人的数字”是由“集体屠杀十九万人”和“零散屠杀十五万余人”构成。法官考虑到战场客观条件和事实认定的难度,没有简单地把19万和15万相加,而是留有一定的余地,即“30万”既是约数,也是确数。所谓约数,是指死难者超过30万人。所谓确数,是指不少于30万死难者,或者说“30万”是下限的数字。此外,判决提到的屠杀30余万人的时间、地点、加害者、受害对象、加害手段等辅助信息,也印证了认定结果的准确性。

东京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判决,虽然没有直接将遇难人数认定为30万,但指出“日军仅于占领南京后最初的六个星期内,不算大量抛江焚毁的尸体,即屠杀了平民和俘虏二十万人以上”。“二十万人以上”究竟是多少?该法庭没有作出明确判定,但这个开放性的结论至少说明,东京法庭亦认定20万仅为遇难者人数下限,而非上限。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二十万人以上”的结论尚未计入“大量抛江焚毁的尸体”。

综上所述,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人数,南京法庭直接判定为30余万,东京法庭虽然判定“二十万人以上”,但考虑到“大量抛江焚毁的尸体”未计算在内,可以说两个法庭认定的死难者数字基本相近。

此外,30万死难者仅是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罪恶之一,并非唯一罪行。为期六周的暴行中,除屠戮无辜军民外,日军在南京内外发动的掠夺、奸淫和焚烧破坏等罪行同样是大屠杀的一部分。东京法庭的判决书中指出:日军“在占领后一个月中,在南京市内发生了二万起左右的强奸事件……这类的放火在数天以后,就像按照着预定的计划似的继续了六个礼拜之久。因此,全市约三分之一都被毁了。”南京法庭在判决书中也明确判定:“查被告在作战期间,以凶残手段,纵兵屠杀俘虏及非战斗人员,并肆施强奸、抢劫、破坏财产等暴行,系违反《海牙陆战规例》及《战时俘虏待遇公约》各规定,应构成战争罪及违反人道罪。”

因此,对于认定和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而言,“遇难者30万”不仅是遇难人数的底限,更是判定侵略者暴行、捍卫民族历史尊严的底限,不容任何形式的质疑和挑战。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三次十分有名的刺杀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刺杀,刺客

    刺客,词表其意,刺客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的行业之一。中国职业刺客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常由于政治原因,负责对目标人物进行刺杀。刺客行刺目的往往以图在短时间内,让目标人物及其相关事物遭受致命打击。汉朝史学家司马迁著作《史记》中的文章《刺客列传》为中国最早的刺客传记体史料,其中以“士为知己者

  • 了解中国历史无法绕开的常识:谥号庙号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谥号,庙号,年号,皇帝

    对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殁世帝王,后世往往有不同的称谓。关于古代皇帝的称号分为年号,谥号,庙号,尊号。皇帝一般有姓名、庙号、谥号、年号等称号。首先说姓名,皇帝也是人,也有姓名。比如汉高祖叫刘邦,唐太宗叫李世民,明太祖叫朱元璋。这些姓名一般在皇帝一出生就取好了,所以在皇帝活着的时候当时的人就知道。但是知道归

  • 李渊并非嫡长子 为何父亲死后能继承唐国公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渊,嫡长子,唐国公,爵位

    大家都知道,唐高祖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而他之所以定国号为唐,并非突发奇想,而是因为他家世袭的爵位便是唐国公。从他祖父李虎开始,唐国公这一爵位便被确定下来。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李渊并非唐国公李昞的嫡长子。这就怪了,在古代极重长幼身份的时代,李渊是如何继承这一爵位的呢?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分析一下。首先

  • 晁错忠心耿耿为何被腰斩?智商极高,情商极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晁错

    周朝天下近八百年历史是中国最悠久的朝代,周朝能维持这么久的国祚,完全是得益于分封制,但是最后灭亡也是亡于此。周武王灭商之后建立西周,西周初年建立的时候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据说分封了有八百多个,这分封的诸侯有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其目的是天下共治,这种制度符合当时情况与

  • 煤都大同为何还是十大古都之一?哪朝在这立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煤都大同,煤都,大同,十大古都

    华夏祖国泱泱数千年文明,在历史长河中有过众多政权。朝代更迭之下,曾经有许多城市作为都城存在过。?所谓古都,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古代王朝的都城。在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朝代和割据小政权,所以都城也非常多。在这些都城中,最早开始是四大古都的说法,即西安、洛阳、南京、北京;民国时期,学界加上开封成为五大古都,

  • 不同时期古代女子发型图鉴 各朝代可考发型分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女子发型图鉴,各朝代可考发型,发型,女子发型

    稍微了解汉服的人一定都知道我国古代经历了很多不同的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有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汉服形制。其实除了汉服以外,每一个朝代的妆容和发型也是有着很大差异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不同朝代女子的发型都是什么样子的,西汉时期简约大气,宋朝清新婉约,盛唐时期的发型美呆了,来看看你最喜欢哪一种。一、先秦▲

  • 苏堤和白堤:苏堤跟苏轼有关 白堤与白居易无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堤,白堤,苏轼,白居易

    凡到过杭州西湖者,大约极少有人是不曾徒步走过“白堤”“苏堤”这两条著名长堤的;凡徒步走过这两条长堤者,大约极少有人不知道它们的得名之由是:分别由唐宋两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和苏东坡在担任杭州地方长官时主持修筑的。其实,细究两堤来历,上述知识并不准确。位于西湖

  • 《庆余年》中的庆国是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庆余年,庆余年哪个朝代,庆国,历史朝代

    电视剧《庆余年》改编自猫腻的同名小说,《庆余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庆国的地方,《庆余年》是优权谋剧,但同时也是理想主义的一曲壮烈悲歌。虽然是一部架空历史的作品,但依然有着很深刻的世界观。那这个庆国在历史上有没有原型朝代呢?实际上猫腻在选择《庆余年》的背景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点,而是选择以架空的方

  • 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怎么理解 天下为公具体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中山天下为公,孙中山,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出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只有实现天下为公,彻底铲除私天下带来的社会弊端,才能使社会充满光明,百姓得到幸福。天子之位,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传贤而不传子是一种美好社

  • 艳歌《舞媚娘》怎么成谶谣《武媚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谶谣,武媚娘,艳歌,武则天

    ▲武曌除罪金简唐久视元年(700年)河南博物院藏长36.2、宽8、厚0.1厘米,重223.5克,1982年河南中岳嵩山峻极峰出土,金简呈长方形,以纯度96%的黄金制成,上刻双钩铭文63字:“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