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太监,不要动不动就替皇家下大棋 要命的!

一个太监,不要动不动就替皇家下大棋 要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839 更新时间:2023/12/12 3:14:03

北宋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二月十九日,宋真宗在开封大内延庆殿驾崩,不到十二岁的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改元天圣。因为仁宗年岁尚幼,所以刘娥以皇太后的身份“军国大事,权兼处理”。因有先帝的指定,并且有先帝遗旨背书,刘娥没有了后顾之忧,亦开了北宋太后介入朝政的先例。宋真宗皇后刘娥为何不能像武则天那样成为女皇

宰相丁谓和宫廷内侍太监雷允恭互相勾结,军国大事都由丁谓掌控,学士起草的皇帝诏书由雷允恭交给丁谓审核,然后才交给皇帝盖章颁布,皇宫内有机密事,也由雷允恭偷偷传递给丁谓,内外勾结,一时间两个人飞扬跋扈,甚嚣尘上。雷允恭为宦官,作为可以出入禁中的入内内班院押班,在刘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更显重要。作为大臣与太后之间的“传声筒”,有结交大臣、交通内外的权力,这让他的身价大涨。其实雷允恭官位并不是太高,内侍省押班而已,元丰改制以后定为正六品。

仁宗要给他的父亲真宗造陵墓,众所周知这是个肥差,当时丁谓担任皇陵建设的总工程师,宫中不少太监打着为先帝尽忠的旗号,要参与到工程中来,其实目的无非是捞点油水。可唯独雷允恭没能放出宫来,眼睁睁看着大块肥肉吃不到嘴里,雷允恭急得上窜下跳,跑到刘娥太后那里哭求:“凭啥别人能去我不能去啊?我也想报答先帝的恩情啊!您不让我去,是不是我哪儿得罪您了?”

刘娥太后一看就笑了:“你小子那点儿心思我还不知道?我不是不想给你差事,就是怕你久在宫中,没见过世面,到时候惹出事来,反而害了你啊!”

雷允恭还是不服,刘太后拗不过他,就让他担任了皇宫全权代表。

皇陵当然是早就选好地点了,就在巩义,命名为永定。

接到任命的雷允恭开开心心地出发了。

雷允恭去了巩义的施工现场之后,一看工程已经进展了不少,心里暗暗着急。负责看风水的司天监邢中和就跟雷允恭说:“老雷啊,我这几天有个新的发现。现在的陵墓工地往上走一百步,是一个更好的风水宝地,非常利于子孙昌盛(今山陵上百步,法宜子孙),有点像汝州秦王赵德芳的坟,你看看现在秦王的子孙多繁茂。”

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

真宗此前生了五个儿子都夭折了,仁宗是他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所以才造成了如今孤儿寡母当政、大悖所谓“金匮之盟”的局面。小皇帝还不到十二岁,如果换一个地方下葬能够保佑仁宗今后子孙昌盛,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果如刘娥的担忧,雷允恭在未经请示的情况下非常爽快地做出了决定:“你既然知道上行百步风水好,为什么不行动?”

邢中和说:“我担心那里挖开之后会有石头和泉水,到时候实现不了七月完工的计划,恐怕要惹大麻烦。”“山陵事重,按行覆验,时日淹久,恐不及七月之期。”

雷允恭胸口一拍,替皇家下了一步大棋:“这事你就不用担心了,你放手去干,我现在就回开封去给太后禀报。”“第移就上穴,我走马入见太后言之,安有不从。”

于是,负责现场施工的夏守恩便带着数万工人去新址重新开始挖地修皇陵。

雷允恭回到开封以后大喇喇地去给刘娥说了这件事,刘娥心里老大疑惑,说:“这么重大的事情,你居然自己就决定了?”

雷允恭毫不在意地说:“先帝的子孙福泽最重要,其他事情都无所谓了。”看看,自己都没后了,却想着皇帝的子孙,感动不?

刘娥一个成都街头卖艺小姑娘出身,虽然不太懂得风水这么玄奥的课题,但是大概也知道,雷允恭一个宦官应该对子孙的事情不怎么在行,于是让雷允恭去跟山陵使商量。

山陵使一般是宰相来担任,就是跟雷允恭关系特别好的丁谓,当然也不会反对雷允恭的意见。于是,这件事就算这么决定了。

但是雷允恭的运气真不太好,新陵挖了没多久,果然跟邢中和判断的一样,出事了:地下先是出现了石头,等把石头搬出来以后,一股大水涌了出来,将墓道冲得七零八散。“既而上穴果有石,石尽水出,工役基艰,众议籍籍。”

负责施工的夏守恩一看慌了,眼看着工期就要被耽误了,到时候他得吃不了兜着走,于是只好上书汇报,问太后应该怎么办。

刘娥大怒,总不可能把自己的老公泡在水里,下令追究这件事,一方面派王曾冯拯、曹利用等人商量解决办法,一方面派人去清查雷允恭的罪行。

这件事最后是这么解决的:

真宗的永定陵还是重新使用以前选定的老位置;

雷允恭因为擅改皇陵位置,再加上查出来无数贪污罪证(盗取黄金3110两,白银4630两,锦帛1800匹,珍珠43600颗,玉56两……),被诛杀抄家;

提出建议的司天监邢中和流放沙门岛(一个特别恐怖残忍的流放地,在山东蓬莱);

宰相、山陵使丁谓加上其他问题数罪并罚,抄家发配崖州,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受到这件事情的牵连,参知政事任中正以下十多人被罢官。

雷允恭这样一个擅自为皇家下大棋的宦官,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就改变了朝廷的格局,真可谓是不作不死。改规划,风险大。

但是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真宗山陵放弃了这个“利于子孙昌盛”的风水宝地之后,仁宗真的就至死没能养活一个儿子,不得已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侄儿英宗。

所以,历史,真是一个好玩儿的东西……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这屠夫杀光开国功臣 唯独汤和大智慧躲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开国功臣,汤和

    古人常说:“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正是说明了臣子陪伴在皇帝身边的危险性,要是哪天一不小心说错一句话或者做错什么事,自己的脑袋就要搬家了。特别是陪伴在开国皇帝的身边,因为这些开国功臣们虽然与皇帝存在昔日的情分,但是一旦统一天下后,这些昔日的情分往往成为皇帝怀疑他们不忠的借口。皇帝

  • 曾经世界的中心洛阳,是如何沦为三线城市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洛阳,古都,十三朝古都

    公元222年曹植归渡洛水时写下旷世名篇《洛神赋》1800多年的沧海桑田让我已经想象不出他笔下的女子到底有多美?图by故宫博物院官网▼真正认识洛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它对每个中国人来说并不是座一般意义上的城它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太多的沧桑有着太多的故事而如今我们却渐渐把曾经辉煌无比的洛阳给遗忘了今天的洛阳

  • 西夏的没藏太后:竟死在情夫刀下的淫荡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夏,没藏太后

    在历史上,太后豢养面首、淫乱宫廷之事屡见不鲜,西夏第二任皇帝李谅祚的生母没藏氏榜上有名。没藏氏当过人妻,当过尼姑,当过李元昊的秘密情人,最后当上了高高在上的皇太后。由于她生性放荡,私生活淫乱,又缺乏驾驭男人之道,无法在其情夫中间营造一种平衡,故最终导致了杀身之祸,惨死在醋意大发的情夫刀下。宣穆惠文皇

  • 宋真宗为何在军事有利的局势下签订澶渊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澶渊之盟,辽国,北宋

    (澶渊之盟)(一)萧太后以战促和,亲率辽军南征契丹自建国以来,连年与中原的王朝征战,有失有得,兵祸疮痍。自萧燕燕佐政景宗开始,就深刻地认识到化干戈为玉帛是契丹与汉两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然而把愿望转变为现实还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既要对时局有清醒的把握,又要综合考虑军事上的实力。早在契丹统和二十一年(公元1

  • 唐诗里的“长安十二时辰”,一曲盛世长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长安十二时辰,十二时辰,唐诗,唐朝

    长安,是文人心中的情结十二时辰,是先民古老的智慧在十二个时辰里演绎长安怎能不眼花缭乱、如醉如痴?追剧的或者不追剧的小伙伴们一起来读读诗歌里的“长安十二时辰”吧!子时23:00-1:00长安的夜半,除那“星桥铁锁开”的上元佳节,都是沉寂的。因为静,所以能

  • 辣椒是穷人乐儿?论中国饮食文化的阶级谱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辣椒,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食辣史》辣椒在中国的四百年(节选)本书考查了中国食用辣椒四百年来的历史。主要依据三条理论线索来探讨辣椒在中国饮食中的诸多问题:第一条是辣椒传播的历史路径和食用辣椒的原因,其分析主要在文化唯物论的语境下;第二条线索是辣椒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其分析主要在结构主义的语境下;第三条线索是辣椒在中国饮食

  • 金庸小说里的历史朝代 十五部小说书名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金庸小说,武侠小说,历史朝代,朝代,历史朝代顺序

    金庸小说里的历史朝代读过金庸武侠小说或者看过电视剧的同学们,都会发现其实这15部发生时间是有先后顺序的,而且还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分不清先后顺序有些情节就读不懂,没细细研究想必同学们也是一头浆糊,让小编给大家整理一下!一、《越女剑》:公元前五世纪前叶,春秋战国时期---理由:小说中原文描述,&ldqu

  • 春花秋月何时了捡漏皇帝真不少,是福还是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捡漏皇帝,皇帝

    一个人要是走运了,该会有怎样的意外?对于皇子们来说,最走运的事情莫过于皇位落到自己的头上,走上了人生的巅峰的。只是这种运气实现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但是,几率虽然小,毕竟还是有机会的,还是真的有那么几个人,完全靠捡漏,坐上了皇位。虽然都走了一样的好运,他们的作为却是有着千差万别。自然,他们的下场也完全不

  • 谁说宋朝皇帝爱逃跑 其实唐朝皇帝也擅长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皇帝,逃跑皇帝,唐朝皇帝,皇帝,宋朝,唐朝

    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唐朝的国势出现断崖式的下降。此时的唐朝,疆域大幅缩水,河西被吐蕃吞并,西域更是没了影。在山东(太行山以东),军阀割据,成天打来打去。不要总嘲笑宋朝皇帝擅长逃跑,唐朝皇帝们也没少亡命天涯。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开创的开元、天宝盛世早已繁华落尽。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李隆基的&l

  • 吃货穿越回古代要慎重选择朝代 太早没辣椒土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穿越,民以食为天

    话不离吃"吃"在大中华尤为重要,都说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有多重要?我们说话不离吃:"酒足饭饱、狼吞虎咽、山珍海错、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烧琴煮鹤、食不甘味、寅吃卯粮、食不下咽、狼吞虎咽、囫囵吞枣、细嚼慢咽、挑肥拣瘦、众口难调、无米之炊、不吃烟火食、因噎废食、赖哈蟆想吃天鹅肉"文化诗词离不开吃:东坡肉和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