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年仅18岁的美国人西德尼·戴维·甘博刚刚高中毕业,他随同家人来到中国,在杭州拍摄了大量的照片,本篇精选风光十九幅,供喜欢老照片的读者朋友们共同回顾。
图片解读
1、站在高处,远看杭州城,下方的深宅大院,紧挨在一起,雷峰塔屹立在西湖之滨,三潭印月如一艘船,停泊在湖中,113年前的景色,想必南宋之时,莫过于此。
2、在西湖游船上的甘博,留下了这张年轻的照片,从此他和中国结下了深厚的缘分,顺便说一句,他是宝洁公司创始人詹姆斯%uB7甘博的孙子,家庭的富裕,让他有能力游历中国和拍摄。
3、应该和第一图是同样的位置,不过方向不同,让我们看到了杭州古城的晚清面貌,只是不知道在今日杭州的何处?期待读者朋友们告知。
4、杭州西湖旁的一处老宅,稍显破败,门前的水面上停着几艘小舟,右侧则可以清晰看到雷峰塔。
5、钱塘江旁,六和塔高高矗立,岸边的山坡上一条蜿蜒的小路,七八个轿子停着,大约是等着拍照的甘博,那时的山上并不见多少树木。
6、雷峰塔前,甘博一行在南屏晚钟的碑亭附近休息,有好几个轿子,几个女眷在草地上玩耍,其后古塔,明显可见塔身斑驳不堪。
7、原图注为湖边停靠的船只,看水面的宽阔程度,以及远处航行的木船,扬起的风帆,再从停泊木船的大小来分析,此图可能拍摄于钱塘江上。
8、在一处山路之上,石板路通向一座古寺,此图未注明地点,像是在灵隐寺附近。
9、杭州灵隐寺前的回龙桥,桥上的古亭为春淙亭,明朝始建在合涧桥上,清乾隆年间移至回龙桥上,取自苏轼的一句:灵隐寺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
10、灵隐寺附近的摩崖石刻,历代以来刻有众多的佛像,见证了杭州悠久的佛教历史。
11、找了半天,笔者在2011年拍摄了同样位置的佛像,相隔百年,几乎没有太大变化。
12、杭州一处水面的岸边,同样未注明地点。
13、甘博一家人从一处门楼下方走过,几个女孩都戴着帽子,好像不知疲倦,一路走来。
14、杭州的钱塘门,此门始建于隋朝,历代未易,白居易经此门写下: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璁。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归时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可惜此楼城墙民国二年被拆。
15、杭州的一处水面,一位船夫摇浆而来,木船上装着两只竹篓,远处的杭州古城横亘水畔,城楼与城墙,仿佛是南宋的模样。
16、杭州的日月光华牌楼,位于西湖之畔,原为清朝的行宫,建于清康熙年间,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改名为:复旦光华。
17、杭州的乡野之间,甘博走到田埂上,拍前方的景致,农家的房屋是稻草房。
18、杭州城内的一条小河,几座古石板桥连接两岸,左侧的河边,一位妇人在洗衣服,桥上还有两人在看着热闹。
19、杭州岳王庙内的岳飞墓,右侧是岳云之墓,这张照片和今日的岳飞墓已经差异很大。
20、岳王庙内的跪像,看样子是一男一女,不知道是否为秦桧夫妻。
21、灵隐寺内的理公塔,是为了纪念灵隐的开山祖师慧理而建,照片中的塔为明朝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