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包衣奴才是怎样一种存在?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怎样一种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77 更新时间:2023/12/26 15:12:47

包衣奴才的地位很高的,怎么算人家都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仆人,起点摆在那里的。

包衣全称“包衣阿哈”,系满语音译,乃是家奴之意,其中“包衣”即“家的”,“阿哈”即“奴”。是清代八旗组织内部的一种人身领属制度。这部分人主要由犯罪受惩罚的旗人组成,他们在旗籍上被列入另册且为世袭群体。换言之,如果上一代是“包衣”的话,通常情况下,他的后代也将一直是“包衣”身份。

按清制,“包衣”不是八旗中的独立组成部分而是属于其主人所在的旗,如皇帝的“包衣”属于“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归内务府管理,主要担任皇宫中的各种勤务,而其他王公贵族的“包衣”属于“下五旗”。

包衣奴才和早期的奴隶社会一样,他们的一切都属于八旗贵族的,包括他们的生活,还有他们的婚假都要听从八旗贵族的,为他们提供家务,娱乐,还有一些经营活动,可以这样说,只要能想到的事情,都可以交给他们来做。

如此一看似乎包衣就是奴隶,但事实上,在清朝定鼎天下之后,包衣的地位远高于普通人。

包衣与奴隶的区别:努尔哈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发展以家族为核心的统治模式,而建立了“主仆关系”明确的八旗制度。换言之,八旗制度等同于清朝的包衣制度,这是学术界的共识。

清代的所谓“奴隶”,多指身份“下贱”的底层汉人,而满族包衣则是“家仆”,八旗贵族的家奴。“家仆”与“奴隶”的区别很大,奴隶则只能做太监,做宫女,永远无法步入仕途。家仆却是可以当官儿的,比如和珅。还有延禧攻略中的令妃他们家也是包衣出身。

包衣的待遇:包衣与满清贵族相比,虽然是下等人。但是与普通汉人相比,却是上等人。(狗仗人势嘛)

包衣是个铁饭碗:包衣相当于“旗下人”,所以有正规的旗人户口。旗人户口是一个“铁饭碗”,清政府每个月都会给旗人发放赡养银子,所以包衣饿不死。

包衣拥有人身自由权:

不对吧?包衣不是奴才吗?哪来的自由权?包衣是奴才不假,但他们是满清皇室的奴才,而不是汉人的奴才。包衣有旗人户口,旗人户口比汉人户口高级很多,大清律法明文规定,拥有旗人户口的满人,不可以被主人买卖,也就是说,在清朝买卖汉人是合法的,买卖旗人则是违法的,所以包衣拥有人身自由权。

包衣的政治待遇好:

包衣虽然是满清皇室的奴才,但是包衣有参加科考步入仕途的权力。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当上了大学士、总督之类的高官,如康熙朝正白旗下的“包衣”李士桢,后官至广东巡抚;再如同治朝的湖广总督官文和光绪朝的兵部尚书立山,他们都出身于内务府下的“包衣”。而且有清一代,包衣坐到皇太后的例子,也不是没有。雍正皇帝的妈,德妃乌雅氏就是满洲正黄旗包衣出身,他爷爷额参当过御膳房总管,是内务府的包衣,乌雅氏自然也是包衣身份。然而包衣坐到皇太后了,谁敢瞧不起?

嘉庆皇帝的妈,令妃魏佳氏也是满洲正黄旗包衣出身,而且是包衣中的包衣。照样能坐到皇贵妃的位置,这不符合最底层人的标准吧!

汉人当奴才就是没有科举权,你见过哪个太监考上过状元?所以在清朝,汉臣对皇帝称“臣”,满臣对皇帝称“奴才”。

包衣服务对象,是满清入关时各旗的旗主。比如包衣出身的和珅,和珅的祖宗是正红旗旗主代善的包衣,代善是努尔哈赤的二儿子,大清朝的铁帽子王。换句话说,包衣服务的对象,都是爱新觉罗家的族人,一般非皇族出身的满人或者汉人,无论权力多大,地位多高,也都无法拥有“包衣”的权力。

尽管和珅权倾朝野,但是如果和珅敢称呼自己家的奴才为“包衣”,那便是以下犯上,意图谋反。因此,包衣既不是奴隶,也不是奴才,而是专门服务于皇族的旗人。

而且“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人往往比普通旗人更容易获得上升或发财致富的机会。如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即正白旗“包衣”出身,但他却是康熙皇帝的亲信,长期掌管内务府下属的“肥差”江宁织造。

总而言之,包衣就好比“总统的保镖”,奴才好比“看门的保安”,两者的工作性质虽然相同,但是待遇和地位,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标签: 包衣奴才清朝

更多文章

  • 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究竟算温州人还是丽水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伯温,温州人,丽水人,文成,籍贯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辅佐朱元璋平天下的明朝开国元勋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故又称刘伯温。后世也有人把他与诸葛亮,管仲相比,甚至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只需要两个字就可以概括他:天才。据传他七岁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书只要看过一遍就能牢牢记在心里。不

  • 1908年,晚清杭州老照片,恍若南宋的模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杭州老照片,杭州,老照片

    1908年,年仅18岁的美国人西德尼·戴维·甘博刚刚高中毕业,他随同家人来到中国,在杭州拍摄了大量的照片,本篇精选风光十九幅,供喜欢老照片的读者朋友们共同回顾。图片解读1、站在高处,远看杭州城,下方的深宅大院,紧挨在一起,雷峰塔屹立在西湖之滨,三潭印月如一艘船,停泊在湖中

  • 一般开国皇帝才能称“祖” 为何满清鞑子一朝三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庙号,清朝,庙号,一朝三祖

    在中国,皇帝的称呼繁多,也是比较复杂的,他们一般都有谥号、庙号、年号等等。在这之中,庙号是大臣在皇帝死后取的,是帝王在太庙之中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常用的有太祖、太宗、世宗、中宗等称呼。据记载,庙号起源于商朝,早在商朝就已设立,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

  • 历史上有没有父亲靠儿子当上皇帝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父亲靠儿子当上皇帝,父亲,皇帝

    说起中国王朝的宫廷历史,总是少不了“母以子贵”的情况,那便是指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诸如皇子受皇帝喜爱,被立为太子,那么他生母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成为后宫之主也是指日可待。那么历史上有没有“父以子贵”的情况呢,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什么样的精彩历史

  • 唐昭宗李晔后人改姓胡?胡适胡雪岩是其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唐昭宗,李晔,胡适,胡雪岩

    姓氏和人名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人都拥有的个人代号,其中“姓”是家族的徽记。在中华姓氏之林中,“胡”姓是一个显赫的姓族,而在徽州胡姓的家族中,徽州的胡姓有“真”、“假”之分。“真胡”

  • 关陇集团辉煌与衰落:主导政局数百年庞然大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陇集团,八柱国

    汉唐,在我国历史之中自古有着难以逾越的地位,几乎成为中华帝国繁荣昌盛的代名词。而在秦汉、隋唐两座文化高峰之间,还有一个低谷,或者说丛林地带,是谓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漫长的数百年间,黑暗混乱,偶有靖平咸宁闪烁其间,加之北族南下牧马,更添丛林气质。而在这样的丛林之中,崛起了一个将要主导中华政局数百年的

  • 高薪养廉出清官 包青天包拯年薪千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薪养廉,清官,包青天,包拯,包拯年薪

    话说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断案高手屈指可数,其中一位名气响亮的牛人,野史上断案强到神界凡间通吃,几个铡刀一摆,就把天下坏人都吓傻的断案高手!没错,说的就是包青天包拯!在民间,包拯为官清廉,不附权贵,官至开封府尹,授龙图阁直学士的荣誉,可以说是位极人臣。而且他公正严明,刚直不阿,敢于同皇亲权贵斗争。三口铡刀

  •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藩王之乱” 一次成功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藩王之乱,八王之乱,七国之乱,三藩之乱,削藩

    在中学历史课本上,把秦朝到清朝的两千多年历史称为“封建社会”。其实,这是不准确的。所谓“封建社会”,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实行“分封制”。可是从秦朝到清朝的这些更迭的朝代中,大部分朝代根本不是实行“分封制”,

  • 中国历史几千年轮回往复,始终跳不出十大定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定律,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十大定律

    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历史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质。它有像自然界那样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轨迹。有些曾被认为是规律的东西,后来被证明并非规律;有些被认为是偶然的现象,后来则被证明是历史的规律。总体来说,历史的规律性大于偶然性。历史规律具有如下特性。第一,重复性。这是其最基本的同于自然规律

  • 广州作为“三朝古都”为何叫不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广州,古都,三朝古都

    中国的古都着实不少,比如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前面几个名声极大,后面几个名声虽有所不如但也不小。其实广州也有个名号,叫做“三朝古都”,但是这个名号为什么叫得不如其他古都响?秦汉时期南越国的首都我们先来说说这三朝古都是哪三朝。首先出现在秦汉时期。秦朝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