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洋镜里的毛泽东 12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西洋镜里的毛泽东 12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04 更新时间:2023/12/11 2:31:53

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于1923年。该杂志辟有“封面人物(或专题)特写”,并配有一篇重磅章(《时代周刊》历年年度风云人物名单)。《时代周刊》以时事和政治为主,进入《时代周刊》的视野,往往意味着在“时代”留下痕迹。那么,在这面“西洋镜”里,泽东是什么样子呢?在这些封面照背后又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历史背景呢?

盘点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

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国家领导人

从1949年2月7日开始,截至2005年6月27日,毛泽东先后12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一个星期前,平津战役刚刚结束,古都北平和平解放。

《时代周刊》对于新中国的认识始于1949年,这年的2月7日,在蒋介石10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之后,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一个星期前,平津战役刚刚结束,古都北平和平解放。这一胜利,连同之前结束的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得到了中国当时绝大部分民主党派人士的一致祝贺他们已经收到毛泽东“共商国是”的热切邀请。对于中国大地上的风云突变,《时代周刊》作如此描述:“37年前,在湖南长沙的省立图书馆里,一个19岁的农村小伙子第一次突破他狭窄的视野,开始阅读世界地图。他后来回忆说,当时他怀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上周,当年那个农村小伙子再次阅读了那张世界地图,只不过这一次他用的不是铅笔,而是铁和血。毛泽东,正引领着中国加入世界共产主义阵营。对西方而言,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其后果目前还无法估量;对共产主义而言,却显然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最伟大的胜利;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则意味着和平战争也许会迅速结束;对毛泽东而言,则意味着巨大的荣耀。5亿困顿疲惫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他们进入了北平。”

1950年12月11日的封面。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泽东。红色的基调和蝗虫明确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含义。《时代周刊》内文如此描述选择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的理由:“列宁说:“通往巴黎的道路经过北京”,该个男人说准了,中国的红色老板毛泽东,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主义之路。4年前他还蹲在荒凉的西北延安的窑洞里。而上周,他却住在北京的宫殿,并肆无忌惮地藐视和谴责联合国。他的军队让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遭受到了痛击。欧洲古老的骄傲在他面前颤抖。伍修权,毛泽东在联合国的代理人,一个不知名的将军,正在联合国宣扬毛泽东的自由世界理念,抨击美国在朝鲜所采取的行动。”

1958年12月1日。封面右上角引用了拿破仑的一句话,通常被翻译为:“中国是一头睡狮,醒来后他将震惊世界。”58年的中国确实已经醒来,“大跃进”是这个年份最引人注目的标签。时代内文如此描述:“乡村里的夜晚,无数的高炉天空迸射着耀眼的红色光芒。人们把萤火虫抓起来塞进灯笼里,让它们在田间夜战,以使稻米、甘薯和棉花丰收。凌晨六点半,城市街道上已经挤满了群众,以及大众健美操的呐喊。……这是中国本周‘大跃进里的寻常场景,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社会痉挛,乔治•奥威尔小说里的预言正在变成现实。”《时代周刊》对那句拿破仑名言的理解显然也和我们存在不小的区别,它说的是:“让中国睡觉,当他醒来,世界会后悔的。”

1960年8月8日。与格瓦拉、赫鲁晓夫同登封面。格瓦拉和他的古巴是本期《时代周刊》杂志的中心。自59年卡斯特罗集团取得政权以来,美、巴关系一直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同年11月,美国国务卿赫脱提出“美国当前对古巴政策”,建议“改变卡斯特罗政权,或替换这个政权”,获得了艾森豪威尔的批准。60年2月,米高扬访问古巴,与此同时,美国中情局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反对卡斯特罗政权的秘密行动方案”;5月,古巴同苏联恢复了外交关系。到8月,美、古关系已经进入极端的紧张状态。赫鲁晓夫与毛泽东,一左一右出现在格瓦拉身后,意指显然相当明显同年9月,中国、古巴即正式建交。

1962年11月30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同登封面。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毛泽东的命令,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时代周刊》写道:“红色中国上周的行为使许多人感到了困惑。他们在中印边界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横扫性的胜利。阿萨姆邦,印度极重要的平原地带,盛产黄麻和茶叶,毫无遮拦地暴露在红色中国的军队面前。但是,红色中国却突然宣布战斗停止,退回到1959年11月7日的控制区以内。”中国军队的主动撤退让印度方面陷入了破坏和平的“道德泥沼”,当地大报《HindustanTimes》说:“最新的中方建议,不像是在提议和平,倒更类似于最后通牒。”

1963年9月13日。与毛泽东一起在“龙舟”上领航的还有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这一年9月,中苏论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9月6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联合发表由毛泽东主笔的编辑部文章:《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文章说:“在中苏两党之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分歧的产生完全是由于苏共领导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此,《时代周刊》写道:“毛泽东曾卷入同美国的战争,同印度的战争,现在又同苏联关系破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三个国家。如今他已陷入孤立……”

1967年1月13日。众所周知,此时此刻,文化大革命正在神州大地风起云涌,这一期《时代周刊》的内文标题则是《红色中国:舞蹈的蝎子》,其中写道:“西方看到的一切都是零星的,因为只有少数记者被获准呆在北京,他们从红卫兵的海报和小册子上面得到了大部分的信息。譬如多伦多环球邮的DavidOancia就发现了毛泽东上周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毛泽东一手提拔起来的继承人林彪元帅,以及更务实、更开放的刘少奇。”

1969年6月13日。与布里兹涅夫、铁托、齐奥塞斯库、卡斯特罗等同登封面。本年3月,在珍宝岛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中苏边境冲突,中苏关系由此急转直下,走向对抗。正如《时代周刊》所言,在苏联克林姆林宫召开的世界共产主义大会,本意是“各方领导人讨论最迫切的反帝国主义斗争”,结果,大会内部却产生了令人震惊的巨大分歧。本期杂志出炉的同一天,苏联政府发表声明称:沙皇政府虽已崩溃,但俄罗斯的边界不会变更,沙皇政府从未同中国签订任何不平等条约。这也许恰可算作本期杂志的一个注脚。

1972年3月6日。尼克松的“长征”。一个大大的“友”字,将整个封面分割为四个区域,主题凸显得相当明确“尼克松从北京带回来什么?这个问题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尼克松在北京这件事情。很少有美国总统花这么长时间,整整一个星期,呆在异国他乡,而且,这个国家,甚至还没有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且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虚拟的敌人。”《时代周刊》周刊如此说。

1976年9月20日。毛泽东之后的中国9月9日零时10分,毛泽东在北京逝世。《时代周刊》在内文里谈到了毛泽东,谈到了他的红宝书,谈到了毛泽东的继承人“必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必须团结大多数,必须显示民主作风”……如此种种。

1977年3月21日。毛泽东的遗孀江青。与毛泽东的婚姻,改变了电影演员江青的人生。“10年来,她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女性之一,是8.5亿中国人的文化生活的实际统治者,她决定着他们可以在舞台或者银幕上看到什么内容”,《时代周刊》如此说道,“然而,今天,63岁的江青不再是一个革命的英雄,而成了反革命恶棍。这一突然的转变,缘自去年10月华国锋主席对她的逮捕”,“在她失势之前,她曾有机会接受纽约州立大学的RoxaneWitke的长时间访谈,告诉他关于她的那些故事”……本期杂志,《时代周刊》节录了RoxaneWitke的访谈。

2005年6月27日。中国的新变革小世界,大赌注。“刘丽从来没遇见过穿着她制造的衣服的人。最近两年来,这个农民的女儿一直在中国南方广东省开平市的一家工厂里工作,天天泡在繁密的缝纫机声响里。刘丽尝试着想象穿她制造的衣服的那些人‘他们必须非常高,非常富有,她若有所思,‘但除此之外,我实在想象不出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是的,这里谈的正是“中国制造”,全世界没有谁能逃脱的“中国制造”,甚至连故去的毛泽东,在本期的《时代周刊》封面里,也穿上了时髦的LV很显然,这件LV,也是“中国制造”。

更多文章

  • 为了政治需要?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照片里谁被抹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尼克松访华,尼克松访华真实照片,尼克松和周恩来握手,周恩来,冀朝铸

    1972年2月21日的这一瞬间被无数镜头定格。第二天,站在周恩来身后那位高大的翻译冀朝铸几乎出现在美国所有的报纸上。奇怪的是,在中方发表的所有照片中,周恩来的身后却变成了王海容,原本是冀朝铸的位置变成一小块空白。冀朝铸说,他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地“消失”的。

  • 葛剑雄:中国疆域的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疆域变迁,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疆域

    葛剑雄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这些年来对中国疆域变迁这一问题的研究心得。历史上中国的概念谈到中国疆域变迁,首先要讲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历史上到底什么是中国。我们发现,“中国”二字最早出现在陕西出土的一个古代器物何尊的铭文中,铭文说周武王攻克了商朝首

  • 麦当劳用14年打进苏联市场 开业当天迎来3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麦当劳,莫斯科第一家麦当劳,苏联

    麦当劳打进苏联用了14年1990年是苏联国内局势严重动荡的一年,然而就在这年年初,被视为“美国资本主义象征”的麦当劳,正式在共产主义的堡垒城市莫斯科开业,当天数千人排着长队等待就餐的场景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这一事件背后则是双方长达14年的漫长谈判。本想借莫斯科奥运会&ldqu

  • 易中天骂乾隆,从法律上说,其实和乾隆后人无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易中天骂乾隆,易中天,乾隆,名誉权,人格权益

    最近,乾隆又被骂了,骂的人声称,乾隆60年没干好事。这其实没啥,对于一个200多年前的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谁都有资格评说一番。骂乾隆的人是易中天,这其实更没啥,易中天是历史作家,作为历史作家,批评一下历史人物,无可厚非。所不同的,这次易中天骂乾隆,被乾隆的后人举报了。这就魔幻了,毕竟乾隆可都作古221

  • 林则徐是功臣还是罪人?其实就是个愤青!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林则徐,鸦片战争,鸦片,民族英雄

    清朝的中国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恐怕只有禁烟功臣林则徐了。即使是拿到世界的平台来考量,林则徐的历史地位无可撼动。不过,如果关起门来说,林则徐在中国人自己的历史上到底应该怎样评价,就需要考量一下了。导致中国开始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那场“鸦片战争”,林则徐则是重要的当事人和参与者

  • 东德工业化的缩影:“特拉班特”牌小轿车的盛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德,特拉班特,特拉班特小轿车

    老车的魅力体现在它们的历史底蕴上,它们身上常常浓缩了一段令人感怀的历史。在今天的德国,已经很难见到“卫星”牌小轿车的身影了。前东生产“特拉班特"牌轿车,(Trabant“特拉班特”就是德语“卫星”的意思,也有译为&l

  • 蔡元培: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蔡元培,北大校长

    蔡元培: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一)我绝对不能再作那政府任命的校长:为了北京大学校长是简任职,是半官僚性质,便生出那许多官僚的关系,那里用呈,那里用咨,天天有一大堆无聊的照例的公牍。要是稍微破点例,就要呈请教育部,候他批准。什么大学文、理科叫做本科的问题,文、理合办的问题,选科制的问题,甚至小到法科

  • 崇祯到底死于何处?北京景山自缢处不过是个象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崇祯殉国处,明思宗殉国处,崇祯,景山自缢处,北京景山

    崇祯自缢于景山,遗址至今犹存,且有石碑为证,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已是常识。但事实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1644年即甲申年,李自成兵临城下,一场突发的鼠疫,在跳蚤的传播下,助纣为虐,20万大明陆军,死伤殆尽,严重削弱了守城明军的战斗力,据史料记载,彼时军情火急,能登城的不过数千人,且多为羸弱之卒。明北京

  • 文字狱的巅峰:清朝通过禁锢思想达到统治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字狱,清朝,清朝文字狱

    清朝文字狱的特点文字狱就是以文字为原因形成的罪案。说起文字狱自然要数清朝的文字狱最为有名,最有代表性。因为只有清朝的文字狱是历史上最残酷的文字狱。清朝文字狱的特点有很多,文字狱涉及的人数非常多,涉及的官位也很大。康熙二年,发生了庄延龙大案。庄延龙家在浙江湖州,在当地是有名的富户,他购买了一部未完成的

  • 1952年院系调整:教育模式全盘苏化 高校丧失自主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院系调整,52年院系调整,大学合并

    美国教育学家卡扎米亚斯说过这样一段话:“所有社会,在民族危机和重大事变时期之后,都有过重大教育改组的尝试。”以此来形容建国初期的院系调整,再合适不过了。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仿照苏联模式,对全国旧有高等学校的院系进行全盘调整,将中国一举纳入苏联模式教育体系。伴随着政权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