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古谜案:秦始皇遗诏真的被篡改了导致亡吗?

千古谜案:秦始皇遗诏真的被篡改了导致亡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723 更新时间:2023/12/28 13:34:55

所谓遗诏,就是先帝的临终之言。留言人已经死去,死无对证。接受遗诏的人,往往是深深卷入政治旋涡中心的枢要人物,当然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处置先帝遗留的种种问题。那么,这些人将如何处理遗诏问题呢?

从历代的事例来看,所谓遗诏问题,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本无遗诏,后来出现的所谓遗诏,是由处理临终事宜的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制作出来的。据我们现在所知,明代的遗诏多是如此。二,本有遗诏,遗诏的内容也符合处理临终事宜的人的利益,于是遗诏被宣扬,被执行。汉武帝死前托付幼子与霍光等人的事情,应当属于这一类。三,本有遗诏,但是,其内容不合于处理临终事宜的人的利益,于是遗诏被销毁隐瞒,再伪造出一个新的来。那么,始皇帝的遗诏问题,究竟应当属哪一类呢?我们不妨根据上述三种情况来作一个判断。

小编觉得秦始皇的遗诏问题属于第三类。《史记》的处理是比较合于史事和情理的。突然死亡的始皇帝临终前匆匆留言,将后事托付与长子扶苏,由于笔录下来的遗言已经被销毁,所以只留下一句意向性的证言:“与丧会咸阳而葬。”

与,参与。丧,丧礼。会,会合。扶苏是长子,他参与丧事就是主持丧葬仪式。秦始皇死在巨鹿郡沙丘,遗体将运回咸阳,扶苏在上郡,所以召回他到咸阳,与灵柩会合,为父亲送终。

这句意向性的证言究竟是谁留下的,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了。不过,始皇帝赐书扶苏的重大政治意义,当事人之一的赵高曾经作过一个比较明确的解释,这个解释见于《史记·李斯列传》,文中叙述赵高扣留了始皇帝的遗诏以后,直接来见胡亥说:“上崩,无诏封王诸子而独赐长子书。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奈何?”

这句话说:“皇上过世,没有诏书封赐诸位王子,只有一封书信单独赐予长子扶苏,长子扶苏到了咸阳以后,当即立为皇帝,而公子您则连尺寸的封土都没有,如此一来您怎么办?”赵高所说的“赐长子书”就是被销毁的遗诏,内容尽管不清,扶苏将由此即位成为皇帝的事情却是明白无误的。

秦始皇遗照真的被赵高篡改了吗?

历史上是这么说秦始皇遗照被篡改的事情的: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三人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同时,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

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买了许多鱼装在车上,迷惑大家。

到了咸阳后,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李斯依旧做丞相,但是朝廷的大权实际上落到了赵高手中。赵高阴谋得逞以后,开始对身边的人下毒手。他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发觉赵高阴谋后,就上书告发赵高。秦二世胡亥不仅偏袒赵高,并且将李斯治罪,最后将李斯腰斩于咸阳。赵高升任丞相,由于他可以出入宫禁,特称“中丞相”。

秦朝有史官,留有着作《秦纪》,司马迁应该是根据这部史书写的秦朝的事情,而且秦朝那么多官员,必定有人着书立说,其中的信息能够作为旁证。

不过,这些书后人看不到了,司马迁通过他们的记述,自己重新编写,后人便可以根据《史记》来了解秦朝的状况。其实,篡改秦始皇遗照这件事一定也会有秘密的记载的,而秦朝的秘密文件到汉朝则不再是秘密,于是司马迁可以光明正大的记述了,后人因此便可以知道秦始皇遗诏是被篡改的。

遗诏是皇帝死后才公布的,秦始皇自己生前没有相关的诏书,所以遗诏本身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而赵高和李斯合谋,之后又杀死李斯,起草伪诏的李斯就是这件阴谋的参与者,他的遗言结合其他旁证史料,就确实了伪诏的事实。

关于秦始皇的遗诏有很多说法,但是大多数人认为遗嘱被篡改。因为秦始皇一生精明,不可能将皇位传给胡亥。但这仅仅是猜测,过去的事情很难在解释清楚。

标签: 秦始皇遗诏秦始皇遗诏秦朝

更多文章

  • 薛平贵不是薛仁贵 就不要把戏说当历史真相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薛平贵,薛仁贵

    前段时间,与好友聊天,他正在着迷于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由于小编也是薛门之后,便开玩笑说了一句:没看出来,你们薛家居然在历史上也出了薛平贵这样的名将。薛平贵不但不是唐朝皇帝李温也不曾存在过听完他的玩笑话,小编倒是倍感意外,因为从记事起,祖辈们都在将薛仁贵的故事,啥时候又冒出来个薛平贵,难道历史上

  • 察哈尔的赝品玉玺 皇太极却视若珍宝拿来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国玉玺,玉玺,和氏璧,多尔衮,皇太极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中,君主的玺印是君权的代表。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方玉玺无疑是秦始皇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虽然秦始皇代代相传的梦想到了胡亥就断绝了,但这方玉玺经由投降的子婴来到了刘邦手里。成为后来为中国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以后王莽、刘秀、董卓、孙坚、袁术、曹操、司马炎、石勒等纷

  • 中国古代皇帝谥号的命名方法:谥号含义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谥号,谥号含义,谥号大全,皇帝谥号

    谥号亦作“諡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史记·郑世家》:“乃更立昭公弟子亹为君,是为子亹也,无謚号。&

  •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叫中国 清朝皇帝们的“中国观”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中国正统,中华

    清朝对奠定今天中国的版图做出了巨大贡献,近现代国家意义上的中国概念是在清朝时才出现。今天无论汉族,还是众多少数民族,都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自己的祖国是中国。然而,中国各族人民从民族认同到对统一国家的认同经历了几千年漫长岁月的积淀与整合,直到清朝统治的三百年间,才最终成为定局;而作为主导那一时期中国政治

  • 史上最疯狂太监宗爱:不到一年杀死两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宗爱,太监

    拓跋焘回到京城后,整个宫廷开始鬼影幢幢,上演着一部部恐怖片、悬疑片、惊悚片,紧张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直到看完了,只知道结果让人目瞪口呆,其中的细节却是看不懂、搞不明白。因为“剧本”经过了无数次的篡改,前后已是衔接不上,至今都无法还原本来的面目。几件惊天“血案&rd

  • 萧皇后身历六帝宠不衰:年过半百依然风韵犹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萧皇后,隋炀帝

    自古英雄不缺美人,看过宫廷剧的都知道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但是有一位皇后竟然让六位帝王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那么这个女人是谁呢?她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萧后。萧皇后是谁?萧皇后,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母张皇后,南兰陵人(今常州武进万绥乡人)。萧氏出生于二月

  • 被“何不食肉糜”误解的西晋惠帝 其实也不是白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惠帝,司马衷,晋朝皇帝,西晋皇帝列表

    西晋惠帝的时候,天下荒乱,百姓只能吃草根树皮、食观音土,纷纷饿死,“善良”的晋惠帝司马衷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老百姓为何不吃肉粥&r

  • 1949上海:远东第一大城市的逝去 一个时代的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上海,上海老照片

    当时的上海被称为远东第一大城市,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街道很干净!尽管年代久远,但可以通过这些珍贵老照片栩栩如生地向我们展现了以往看不到的老上海人文景观,是难得的史料!????????????????????????

  • 天朝的最后繁荣和挣扎 大清靠印钱终究是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天朝,印钱,大清,清朝

    清朝末期,甲午海战之后,清朝又进入一轮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期。特别是1901年,慈禧颁布新政之后,相当于承认戊戌变法的措施是正确的,直接带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大发展,这个周期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这是史学家基本的共识,也就是所谓的“繁荣十年”。在这个时期,清政府做了很多事情,那

  • 末代肃王朱识鋐懦弱无能——典型的明末宗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末代肃王,朱识鋐,明朝藩王

    朱识鋐,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明肃藩第九代亲王,也是末代肃王。肃王是中国古代王爵,唐至明清皆有。如唐德宗李适第五子李详,大历十四年封肃王;宋徽宗赵佶第五子赵枢,初封吴国公,后进建安封肃王;元太祖成吉思汗第二子察合台汗裔孙孛儿只斤·宽彻,天历二年(1329年)封宁肃王,为元朝第一位肃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