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唐高宗李治,真的是人们口中的窝囊废吗

历史上的唐高宗李治,真的是人们口中的窝囊废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69 更新时间:2024/1/23 16:02:39

唐太宗李世民建立了大唐帝国,更是为大唐帝国创建了无数的丰功伟绩,贞观之治可谓是将大唐推向了鼎盛,世人更是有“唐宗宋祖”只说。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太宗李世民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君王,那他指定的皇位继承人也应该不会太差吧!

李世民死后将皇位传给了儿子李治,李治将武则天纳为了皇后,也正是他的妻子武则天从他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大周王朝,这在当时可谓是让李家丢了大脸。而且也正因为此,历史给高宗李治的评价为“昏懦”。那么,李治真的是个近乎昏庸懦弱的皇帝吗?

查阅历史,验证历史,不难发现唐高宗李治的这个“昏懦”的帽子是被扣上去的。我们都知道,一代代王朝的历史之所以被传载下来,是因为各朝各代都有史官在做着记录,而且史官也和正常人一样受当时“环境”和“风气”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尤为严重,更别说女人当皇帝了。李治之所以被那样评价,是因为后世的史学家为了防范像武则天式那样的改朝换代再次出现。这个过程以司马光等宋代史学家发挥的作用为最大,这也与当时的宋代有多位太后摄政有关。

一.从唐高宗时期的发展来看,李治的功绩并不比哪位皇帝逊色,包括唐太宗。二.高宗一继位就停止了对辽东的战争及土木工程的营造,后来辽东在其手中被收服。三.在一次打猎中遇到大雨,李治问臣子什么雨衣不漏水,臣子说瓦做的不漏,意思表达不该出来打猎,高宗李治愉快地接受了批评。类似的事有很多,他这种从谏如流的政治作风不亚于太宗。四.在高宗在位期间灭了两大劲敌:西突厥和辽东,也顺带压了日本的嚣张气焰。

此外,在唐高宗时期民族关系在改善,疆域在扩展,这个几乎被说成是“昏懦”的皇帝却有唐朝最大的版图,这样的人能言弱吗?李治被冠以昏懦的原因就是让武则天插手政事,况且李治在病倒之后也并没有全权放手交给武则天。所以说唐高宗李治并非窝囊废,反而是一个有作为的君王,只是后史官们的可以扭曲。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真实的唐高宗: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那么,究竟是他本身懦弱,还是历史学家把他写

  • 你不知道的历史真相:唐高宗被称"昏懦"是因为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治被冠以昏懦的主要原因就是委政于武则天。显然,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此事绝难以被以男性为主的文臣武将们接受。历史学家们把武则天描绘成一个十足的野心家,整个唐高宗时代基本被武则天的阴谋所笼罩。为了说明武则天的强势,就必须把李治描写成一个很懦弱的皇帝。那么,高宗为什么把政事委托给武则天?应该有两个方面

  • 胡宗宪,为国为民抗倭英雄还是阴险奸诈的阉党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贞,号梅林。出生在豪门望族,曾祖胡富考中进士,曾经担任南京户部尚书,家族曾显赫一时。胡宗宪二十二岁中举,二十六岁中进士,任七品县官,由于年度考核优良,升为御史,巡视宣府、大同。在离开打同到东南担任浙江巡按时,出现了士兵叛乱,就在众人焦虑时

  • “窃弄威柄”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严嵩是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但很快病休归里,读书八载,后因诗文峻洁,声名鹊起。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还朝复官。到了嘉靖七年(1528年),严嵩奉命祭告显陵,回来后大说吉祥话,说得嘉靖眉开眼笑,严嵩因此快速升迁。到了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严嵩成为首辅,先后

  • 严嵩到底在为谁背锅?很难想象,他竟然既是奸臣又是贤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期以来,明代权相严嵩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臣形象。老王也认为严嵩确实很奸,要不然也没法在宰相的位子上坐那么久,但深入研究历史之后,你就会发现,严嵩必非一味的“奸”,他身上也有“贤”的一面,而且“贤”的成分并不见比“奸”来得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既是奸臣,又是贤臣。在一定程度上,

  • 严嵩与嘉靖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史》称严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这个结论概括出相当一部分事实,但不是全部。一方面,严嵩并非一意媚上,他得罪嘉靖之处也不少;另一方面,他对政事颇多议论,特别是对正德年间的政治有所批评。嘉靖是个极难侍候的皇帝,他生性猜忌、多疑、嗜杀。不仅如此,他待人冷漠,对自己的妻儿、侍婢、臣僚无不无

  • 严嵩贪污,徐阶也贪污;严嵩专权,徐阶效仿,两人名声差那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欢迎来到侃侃侃历史。嘉靖四十一年,徐阶除掉了严嵩,继任大明首辅,他大力革除严嵩弊政,努力让大明朝重新走上正轨,其中徐阶做的最成功的事,当属限制皇权。今天侃侃跟您说一说徐阶与严嵩的对比,希望您能喜欢。首先侃侃跟您说一下,徐阶和严嵩为什么

  • 杨业其实不是潘美害死的,而是此人,但为何潘美会被骂了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了解杨家将的人大都对潘仁美也不会陌生,不过潘仁美是在中国戏剧和小说话本中的名字,潘仁美本名不叫潘仁美,而是叫潘美,很多人不管是看小说电视剧还是历史,都觉得是因他的缘故,害死了忠心耿耿的杨将军杨业。其实这是个天大的误会,潘美可真的是比岳飞还冤了。潘美曾经是追随柴荣的,也立下过不少大小功劳,柴荣很看好他

  • 北宋开国名将潘美有多冤?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潘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宋史·潘美传》记载,潘美是河北大名人,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为维护大宋江山统一,抵御外敌立有汗马功劳。潘美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其父潘璘是后周时期一名普通军官。潘美从小受家庭熏染,酷爱研习历代兵书,有机谋勇略。面对当时的混乱局势,他发感慨说:“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

  • 宋太宗赵光义有弑兄篡位、逼死侄子之嫌,但未亡国之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太宗赵光义是北宋王朝的第二个皇帝,原名叫赵匡义,只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登基称帝,作为臣子应该避其兄长宋太祖的名讳,所以改名为赵光义,于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之后,登基称帝。千年以来,针对宋太宗赵光义登基是否弑兄篡位并未定论,在公元976年,宋太祖时年50岁,年龄并不算大,即使病重,也不至于和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