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宗宪,为国为民抗倭英雄还是阴险奸诈的阉党奸臣

胡宗宪,为国为民抗倭英雄还是阴险奸诈的阉党奸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47 更新时间:2024/1/22 10:10:08

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贞,号梅林。出生在豪门望族,曾祖胡富考中进士,曾经担任南京户部尚书,家族曾显赫一时。胡宗宪二十二岁中举,二十六岁中进士,任七品县官,由于年度考核优良,升为御史,巡视宣府、大同。在离开打同到东南担任浙江巡按时,出现了士兵叛乱,就在众人焦虑时,他主动要求前往处理,经过他几句话的劝说,叛乱就平息了,显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分析问题才能和处理紧急事务的胆识。

浙江任巡按时,偶然机会与当红太监赵文华相处一段时间。不学无术的赵文华来到浙江,总督张经、李天宠都对其嗤之以鼻时,胡宗宪意识到了其中蕴藏的机会。胡宗宪是个现实主义者。他知道赵文华和他干爹是些什么货色,这帮人干活不行,整人很行。然而大权就掌握在这群垃圾手中,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于是他接近了赵文华,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进行了奉承巴结。这是虽然是一种极其恶心的应酬,但他依然这样表演。因为他前往浙江之前,就发誓:“不平倭寇,誓不回京!”他认为张经有缺点,认为对倭寇作战整体策划还是作战时机地把握上,张经总要慢那么一拍,所以看到张经、李天宠被赵文华所害,而自己由此从七品巡按连升三级到巡抚再到四品总督,没有丝毫的惭愧。他在利用严党,为他铺路,去帮助他实现自己的理想。

实现理想的道路并不平坦,好在有赵文华撑着。他的第一步是提拔俞大猷,这是一个特别能打仗,特别能受气,立了无数战功,也背了无数黑锅的人,以前就是上面没有人提拔不了。现在胡宗宪把他重用为总兵。第二步是选了好幕僚徐渭徐文长,作为一个穷秀才,人们说他书法、诗词、文章、作画非常漂亮,但胡总督就凭直觉知道这个人是军事天才。果然,在胡宗宪多次进剿倭寇败多胜少苦思对策的时候,徐渭对他说:先定大局,谋而后动。按照徐渭的策略,胡宗宪和徐渭经过分析倭寇中最大的两个集团汪直和徐海各人的不同个性,分别采取分化、离间的手段,从而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对徐海,胡宗宪通过其妻王翠翘一心想做正常人的心理,骗徐海和其同伙发生内部矛盾冲突,让他们自相残杀,成功消灭了第二大海盗集团。对第一大海盗集团汪直,采取软硬兼施手法,与其谈判,许其高官厚褥,另外再用他父母兄弟做筹码,胁迫其为朝廷出力,约束倭寇。因言官们的从中干涉,才使他的计策没有得到实施,虽然汪直被杀死,但海盗们因没有人约束而难以防御,开始肆无忌惮地在沿海到处抢掠,倭寇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好在他及时发现并提拔了戚继光。在他的支持下,戚继光训练出了戚家军并成功地避开了所有纠葛,一心一意地继续着自己的抗倭战争,不久之后,他和俞大猷一起进军福建,历经兴化、仙游之战,清除了福建的倭寇。

然而,他的后台倒了,他向皇帝送礼献殷勤也没有维持多久,一些陈年旧账被言官们提出来,皇帝不再需要他,将他下了大狱。高傲的胡宗宪是无法忍受的,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不久之后的一个深夜,五十四岁的胡宗宪选择了自杀,在牢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临死前,他写下了人生最后时刻的忿怒与不平: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他死后的五年中,戚继光他们又穷追猛打,至隆庆元年(1567),为祸中国数十年的倭患终于被平息。七年后的隆庆六年,胡宗宪得以平反昭雪,并录平倭功勋入国史。万历十七年赐谥“襄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窃弄威柄”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严嵩是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但很快病休归里,读书八载,后因诗文峻洁,声名鹊起。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还朝复官。到了嘉靖七年(1528年),严嵩奉命祭告显陵,回来后大说吉祥话,说得嘉靖眉开眼笑,严嵩因此快速升迁。到了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严嵩成为首辅,先后

  • 严嵩到底在为谁背锅?很难想象,他竟然既是奸臣又是贤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期以来,明代权相严嵩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臣形象。老王也认为严嵩确实很奸,要不然也没法在宰相的位子上坐那么久,但深入研究历史之后,你就会发现,严嵩必非一味的“奸”,他身上也有“贤”的一面,而且“贤”的成分并不见比“奸”来得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既是奸臣,又是贤臣。在一定程度上,

  • 严嵩与嘉靖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史》称严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这个结论概括出相当一部分事实,但不是全部。一方面,严嵩并非一意媚上,他得罪嘉靖之处也不少;另一方面,他对政事颇多议论,特别是对正德年间的政治有所批评。嘉靖是个极难侍候的皇帝,他生性猜忌、多疑、嗜杀。不仅如此,他待人冷漠,对自己的妻儿、侍婢、臣僚无不无

  • 严嵩贪污,徐阶也贪污;严嵩专权,徐阶效仿,两人名声差那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欢迎来到侃侃侃历史。嘉靖四十一年,徐阶除掉了严嵩,继任大明首辅,他大力革除严嵩弊政,努力让大明朝重新走上正轨,其中徐阶做的最成功的事,当属限制皇权。今天侃侃跟您说一说徐阶与严嵩的对比,希望您能喜欢。首先侃侃跟您说一下,徐阶和严嵩为什么

  • 杨业其实不是潘美害死的,而是此人,但为何潘美会被骂了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了解杨家将的人大都对潘仁美也不会陌生,不过潘仁美是在中国戏剧和小说话本中的名字,潘仁美本名不叫潘仁美,而是叫潘美,很多人不管是看小说电视剧还是历史,都觉得是因他的缘故,害死了忠心耿耿的杨将军杨业。其实这是个天大的误会,潘美可真的是比岳飞还冤了。潘美曾经是追随柴荣的,也立下过不少大小功劳,柴荣很看好他

  • 北宋开国名将潘美有多冤?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潘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宋史·潘美传》记载,潘美是河北大名人,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为维护大宋江山统一,抵御外敌立有汗马功劳。潘美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其父潘璘是后周时期一名普通军官。潘美从小受家庭熏染,酷爱研习历代兵书,有机谋勇略。面对当时的混乱局势,他发感慨说:“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

  • 宋太宗赵光义有弑兄篡位、逼死侄子之嫌,但未亡国之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太宗赵光义是北宋王朝的第二个皇帝,原名叫赵匡义,只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登基称帝,作为臣子应该避其兄长宋太祖的名讳,所以改名为赵光义,于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之后,登基称帝。千年以来,针对宋太宗赵光义登基是否弑兄篡位并未定论,在公元976年,宋太祖时年50岁,年龄并不算大,即使病重,也不至于和弟

  • 烛光斧影,千古之谜,宋太祖赵匡胤的离奇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当年他只是后周的一位臣子,后来被属下架着,黄袍加身登上帝位,这就是宋太祖黄袍加身的故事。赵匡胤也是一位政治家,登上帝位以后怕自己的属下也效仿自己黄袍加身,通过酒宴的方式威逼利诱要求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交出兵权,这就是著名的成语“杯酒释兵权”的由来,不过这也直接导致了宋朝文强

  • 东吴始祖泰伯:三让天下 至德高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泰伯简介泰伯又称吴太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始祖。姬姓,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国勾吴。 生平经历 一、泰伯避居梅里古公亶父生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自小聪明过人,

  • 盘点古代中国兵器铸造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欧冶子:中国铸剑鼻祖如果说起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先辈们,欧冶子首当其冲。欧冶子并不见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铸造大师,因为在欧冶子之前长达一千六百年的时间,中国早已进入了青铜时代,铸造出了许多冷兵器精品。但欧冶子显然有历史记载的最著名的兵器铸造大师,或者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大师。他铸造的许多神兵利器,至今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