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严嵩与嘉靖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严嵩与嘉靖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291 更新时间:2024/1/22 16:49:33

《明史》称严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这个结论概括出相当一部分事实,但不是全部。一方面,严嵩并非一意媚上,他得罪嘉靖之处也不少;另一方面,他对政事颇多议论,特别是对正德年间的政治有所批评。

嘉靖是个极难侍候的皇帝,他生性猜忌、多疑、嗜杀。不仅如此,他待人漠,对自己的妻儿、侍婢、臣僚无不无情无义,以至宫中一群弱女子因为无法忍受他的残暴,要将他勒死。这就是发生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的“宫婢之变”。严嵩任首辅十五年,与一位脾性暴躁而又嗜杀的皇帝能相处如此之久,也是很不容易的。

严嵩一被人讥为“青词宰相”,说得是嘉靖皇帝崇奉道教,热衷于玄修、炼制丹药。在那些颇为神秘的仪式中,经常需要一些焚化祭天的青词。青词是一种赋体章,需要文笔华丽,而严嵩正好深谙此道,所以颇得皇帝喜爱。人们认为严嵩就是因为以此拍皇帝的马屁,才得以步步高升的。可是,当时力赞玄修、进献青词几乎是所有阁臣的要事,严嵩并不见得比别的阁臣更谀媚,只不过他的文采更好一些而已。严嵩并不热衷于奉承,相反,他还曾非常刚正。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严嵩还朝复官。复官之初,严嵩对朝政多持批评之论,他多次提到,“正德间,天下所疾苦莫如逆竖妖僧”。对于武宗的许多其他做法,他也持批评态度,例如反对运楠木北上。或许是因为为官刚正,直到正德十六年(1521年),嘉靖即位几个月之后,严嵩才升为南京翰林院侍读,署掌院事。到嘉靖四年(1525年),又升为国子监祭酒,由南京回到北京。至此为止,嘉靖对他并没有特别注意,也没有迹象表明他有不清白的行为。

进入北京后,严嵩在为官做人方面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他将利禄看得重了,常说起“禄不逮养,学未有成”之类的话,也有人批评他,任祭酒时就不清白了。

尽管如此,严嵩也并非一味谄媚,对嘉靖不正确的做法也会据理力争。例如“宫婢之变”后,嘉靖避居西苑,所居西苑永寿宫发生火灾,嘉靖欲重修宫殿。严嵩考虑嘉靖久不上朝,营建又要花费巨额资财,会引起民怨,故不同意重修宫殿。而另一位阁臣阶竭力主张重建。对此,时人支持严嵩,认为徐阶太过于阿谀了。可见,严嵩也有刚性的一面。关于这一层,嘉靖应该是心中有数的,因此,嘉靖对严嵩也多有褒奖,如赐严嵩“忠勤敏达”的银印,赐其藏书楼名为“琼翰流辉”,奉玄之堂名为“延恩堂”,赐字幅“忠弼”等。即使是嘉靖令他辞官之时,在谕旨里他还是说“嵩小心忠慎”,并且允许他乘驿车回家,每年还给他百石禄米。(《世庙识录》有载)能得到嘉靖这样一位薄情寡恩的皇帝的优待,并非只是会拍马屁就可以得到的。而严嵩卸任赋闲在家时,生活也未见比其他首辅优越。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严嵩贪污,徐阶也贪污;严嵩专权,徐阶效仿,两人名声差那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欢迎来到侃侃侃历史。嘉靖四十一年,徐阶除掉了严嵩,继任大明首辅,他大力革除严嵩弊政,努力让大明朝重新走上正轨,其中徐阶做的最成功的事,当属限制皇权。今天侃侃跟您说一说徐阶与严嵩的对比,希望您能喜欢。首先侃侃跟您说一下,徐阶和严嵩为什么

  • 杨业其实不是潘美害死的,而是此人,但为何潘美会被骂了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了解杨家将的人大都对潘仁美也不会陌生,不过潘仁美是在中国戏剧和小说话本中的名字,潘仁美本名不叫潘仁美,而是叫潘美,很多人不管是看小说电视剧还是历史,都觉得是因他的缘故,害死了忠心耿耿的杨将军杨业。其实这是个天大的误会,潘美可真的是比岳飞还冤了。潘美曾经是追随柴荣的,也立下过不少大小功劳,柴荣很看好他

  • 北宋开国名将潘美有多冤?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潘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宋史·潘美传》记载,潘美是河北大名人,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为维护大宋江山统一,抵御外敌立有汗马功劳。潘美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其父潘璘是后周时期一名普通军官。潘美从小受家庭熏染,酷爱研习历代兵书,有机谋勇略。面对当时的混乱局势,他发感慨说:“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

  • 宋太宗赵光义有弑兄篡位、逼死侄子之嫌,但未亡国之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太宗赵光义是北宋王朝的第二个皇帝,原名叫赵匡义,只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登基称帝,作为臣子应该避其兄长宋太祖的名讳,所以改名为赵光义,于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之后,登基称帝。千年以来,针对宋太宗赵光义登基是否弑兄篡位并未定论,在公元976年,宋太祖时年50岁,年龄并不算大,即使病重,也不至于和弟

  • 烛光斧影,千古之谜,宋太祖赵匡胤的离奇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当年他只是后周的一位臣子,后来被属下架着,黄袍加身登上帝位,这就是宋太祖黄袍加身的故事。赵匡胤也是一位政治家,登上帝位以后怕自己的属下也效仿自己黄袍加身,通过酒宴的方式威逼利诱要求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交出兵权,这就是著名的成语“杯酒释兵权”的由来,不过这也直接导致了宋朝文强

  • 东吴始祖泰伯:三让天下 至德高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泰伯简介泰伯又称吴太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始祖。姬姓,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国勾吴。 生平经历 一、泰伯避居梅里古公亶父生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自小聪明过人,

  • 盘点古代中国兵器铸造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欧冶子:中国铸剑鼻祖如果说起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先辈们,欧冶子首当其冲。欧冶子并不见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铸造大师,因为在欧冶子之前长达一千六百年的时间,中国早已进入了青铜时代,铸造出了许多冷兵器精品。但欧冶子显然有历史记载的最著名的兵器铸造大师,或者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大师。他铸造的许多神兵利器,至今仍在

  • 赵光义为何编造出了“金匮之盟”是想隐藏啥样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光义殿前谢罪,赐贺后尚方宝剑,封入养老宫,加封赵皚芳为八贤王。看戏当时,除了为低回沉郁、悲凉慷慨、优美动听的二黄唱腔所陶醉之外,也觉得贺后骂得实在痛快,算是呼出了这出程派的名剧,是根据北宋神宗时僧人文莹《续湘山野录》口网气烛影斧声”之说演义而来的。关于宋太祖之死,《宋史》上的记载极为简单,只有“帝

  • 赵光义登基的借口让人生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祖赵匡胤死得不明不白,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即位的合法性,便抛出其母杜太后的遗命。《宋史·后妃传》详细记载了杜太后临终嘱咐太祖传位于弟弟的事:杜太后在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自己的遗命。当时太祖赵匡胤也在场,杜太后问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和福荫。杜太后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

  • 宋朝人文环境宽松,知识分子的福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部《说岳全传》让老百姓都知道了岳飞冤死风波亭、秦桧奸臣害忠良的故事。于是,人们印象中的宋朝皇帝都是不讲道理的暴君,朝廷的官员都是沆瀣一气的腐败份子。再加上明清小说《水浒传》的推波助澜,更加坚定了宋朝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昏君在位,奸臣弄权,朝政一片昏暗,士子们处境艰难,社会民不聊生。然而拨开历史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