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知几是谁刘知几是哪个朝代的

刘知几是谁刘知几是哪个朝代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29 更新时间:2024/2/4 6:53:12

一般来说,宫廷设有专门书写历史的机构,也有专门记录历史的官员。每个朝代发生的重大事情,都由史官负责记录,传给后人。不过,在唐朝,却有一名大学者,因不满史官工作的因循守旧,便私下写了一部关于评论史书的伟大著作。他就是刘知几。

刘知几出生于唐高宗在位的年代,他的家庭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读书人。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儒学教育。但刘知几并不是一个早慧的少年,他学习《尚书》时,觉得字艰深难懂,一下失去了兴趣。后来偶然听到父亲给哥哥们讲《左传》里面的历史故事,马上就被生动有趣的人物事件迷住了。

小刘知几感叹道:“如果经书都写得这么好,我一定会勤奋学习的!”从此,他对史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一部接一部地读,没到二十岁,就通读了许多历史书籍。从他少年时代的读书际遇中可见,刘知几和史学有着深厚的渊源。

十九岁那年,刘知几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获嘉县(今河南获嘉县)的一个九品小官,负责管理一县之内的文书工作。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九年。这对学富五车的刘知几来说,简直就是大材小用。他感到十分苦闷,但也没有办法宣泄,只能把全副精力都用来钻研学问。渐渐地,他成了全国知名的大学者。

终于,在刘知几三十八岁那年,他得到了一个机会,调到了京城任职。过了四年,朝廷为了更好地发挥他在学问方面的特长,任命他为著作佐郎,专门负责记载国家的历史。

按理说,这是刘知几特别适合做的工作。但是在担任史官期间,他却常感到,为官方写史受到的束缚太多,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见解,这与他刚正不阿的性情大不相符。他虽然尽量按照朝廷的要求去做,但还是与负责管理的官员产生了很深的矛盾。

于是,在工作之,刘知几开始悄悄撰写一部自己真正想写的著作,把自己的见解倾注于其中。在这部名为《史通》的著作里,他不但总结了现存史书的编写方法、惯有体例,论述了史官制度的演变,而且大胆地评论了历史记录的正误和得失。

刘知几认为,优秀的历史学家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要敢于奋笔直书、大胆表达自己对善恶的看法;二是要善于编写历史事件,文字要能流传后世;三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他所欣赏的史家如左丘明司马迁,都具有以上的特点。

中国从先秦时代开始,就涌现了大量的历史著作,但一直没有人对这些史书进行过系统的评论。可以说,刘知几是第一个整理历史著作、批评历史学家工作的学者。

刘知几担任史官的职务长达九年,但他为官方书写的史书几乎没什么影响,反而是他自己撰写的《史通》对后人影响很大。他认为历史学家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事情的本来面貌去书写历史,他本人的著作就彻了这样的观点。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不仅是历史学家应当拥有的品质,也是每一个人应追求的美德。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林甫口蜜腹剑的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个成语叫“口蜜腹剑”,意思为嘴上甜蜜,心里狠毒。它出自宋朝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李林甫,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著名奸相。他没有什么才学,却精通音律;他为人阴险毒辣,老奸巨猾,知道见风使舵,很会逢迎拍马。李林

  • 杨国忠专权误国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国忠,本名杨钊,蒲州永乐人,不学无术,生性放荡,喜欢喝酒赌博,经常求人借债,被乡人族人鄙视。这样的无赖,为什么居然能当上堂堂的大唐宰相呢?一是杨钊奸诈,会钻营;二是借用了杨贵妃的裙带关系;三是唐玄宗晚年昏庸。杨钊到三十岁还一事无成,于是发奋努力,在四川投军。杨钊表现还算不错,不过并不为节度使张宥看

  •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发生了一场史称“安史之乱”的政治叛乱。这场由地方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起的试图推翻唐朝的叛乱,历时八年之久,极大地破坏了唐朝廷的军事力量,扰乱了中央政府的管理,对后来的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安史之乱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中央政府和地方势力之间发生了矛盾。

  • 李光弼河阳大败史思明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杀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向洛阳进攻。当时,唐军的副元帅是接替郭子仪的李光弼。唐肃宗因为听信宦官鱼朝恩的谗言,把之前打败仗的责任归咎于郭子仪,所以才让李光弼替代郭子仪。李光弼军功赫赫,与郭子仪一样,也很有军事才能。李光弼看到史思明的军队来势汹汹,决定从洛阳

  • 鉴真东渡日本用了多长时间成功失败了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时候,航海技术还不发达,人们如果想要漂洋过海到其他国家去,风险极大,常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有一位法号叫鉴真的得道高僧,为了传播佛法,历尽艰难险阻,去到日本开创了佛教的律宗。鉴真生于武则天时期,是扬州人。他少年时代进入寺庙当和尚,学习佛教南山律宗的知识。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宗派,鉴真踏踏实实地

  • 颜真卿书法怎么样颜真卿字如其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颜真卿字清臣,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郭子仪为什么功高不自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独任朔方无限功”“郭相谋深古来少”。这是杜甫题为《洗兵马》中的两句诗。“郭相”指郭子仪。杜甫是在赞扬当时担任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的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功绩。郭子仪是唐朝名将。他一生经历了七朝皇帝执政,在四朝为

  • 遣唐使是什么遣唐使晁衡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经济文化繁荣,法律完备,实行对外开放的友好政策,对许多国家都有巨大吸引力。日本曾经多次派遣优秀人才组成遣唐使团,来学习唐朝的先进制度和文化。晁(cháo)衡就是一名杰出的遣唐使。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出身日本大和国(今日本奈良县)中等贵族家庭。他从小聪明勤奋好学,仰慕中国唐朝文化,

  • 白居易和琵琶女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京城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特大谋杀案力主对藩镇用兵的大唐宰相武元衡被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派的刺客暗杀了。此时,白居易在长安任左赞善大夫。向来心忧国事的他义愤填膺,当即向宪宗上疏,请求急捕凶犯,以肃法纪。但朝廷权贵们却恼恨白居易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强加给他“越职

  • 唐朝怎么出现潘镇割据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中期,为了防御边疆少数民族的进犯,唐玄宗在地方上设置了大量的军镇,并任命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这些军镇的正式名称是“藩镇”。“藩”,就是保卫之意。藩镇的节度使拥有非常大的权力。渐渐地,他们不但不听唐朝廷的号令,而且反过来对抗朝廷。安禄山的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