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林甫口蜜腹剑的历史故事

李林甫口蜜腹剑的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855 更新时间:2023/12/29 12:36:36

有个成语叫“口蜜腹剑”,意思为嘴上甜蜜,心里狠毒。它出自宋朝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李林甫,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著名奸相。他没有什么才学,却精通音律;他为人阴险毒辣,老奸巨猾,知道见风使舵,很会逢迎拍马。李林甫原来是吏部侍郎,他巴结收买了唐玄宗身边的宦官、妃嫔,所以唐玄宗有什么心思他都知道。他专门迎合唐玄宗的心意来上奏章,讨得了唐玄宗的欢心。

李林甫谄媚依附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图谋废太子李瑛,立武惠妃的儿子做太子。当时的宰相是张九龄,为人忠直,不趋炎附势,敢于直言皇上的过失,曾拒绝武惠妃的拉拢。武惠妃就不时在唐玄宗耳边数落张九龄,而尽说李林甫的好话。唐玄宗原来对张九龄十分倚重,慢慢也有了成见;对李林甫却越来越宠信,很快就提升他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张九龄看不惯李林甫的人品,经常痛斥他胡作非为。李林甫怀恨在心,便对张九龄阳奉阴违,当面不说,却在背后挑拨是非。唐玄宗想提升朔方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张九龄反对,说牛仙客大字不识几个,担此重任不合适。唐玄宗很不高兴,李林甫趁机挑拨说:“只要能干,何必一定要识字?天子想用谁就用谁,难道非得宰相说了算吗?”唐玄宗对张九龄越来越不满,终于找了个由头,把他贬到荆州当刺史,让李林甫当了宰相。

唐玄宗执政后期,陶醉于开元盛世的辉煌,恩宠杨贵妃,沉迷宴乐,将大政要务都交由李林甫处理。李林甫则笼络唐玄宗左右宦官,得知唐玄宗的心思后再奏报,因此极得唐玄宗欣赏。

为了堵住谏官和朝臣的嘴,李林甫直言不讳地警告他们说:“你们看见皇宫仪仗队的马了吗?整天不叫,吃的是相当于三品官待遇的豆料;要是不合时宜叫了一声,就被拉出去处理。”有个谏官不睬这一套,照样上表提建议,结果被降职到外地做县令去了。其他谏官乃至朝廷大臣也就噤若寒蝉了。

747年,唐玄宗曾经向天下发布公告,朝廷要选拔重用人才,凡有一技之长的都可上京应试。李林甫担心民间有才德的正直人士会揭露他的奸邪行为,于是就在州、县层层设置关卡,精心筛选。报送到朝廷,经批准到达长安应试的人士,还要参加诗、赋和经史政论的考试。结果并无一人入选,诗人杜甫应试也同样落选。李林甫却送上奏表,向唐玄宗报喜说“野无遗贤”。意思是说,天下英才都在朝廷为皇上效力,并没有贤才遗失在民间。

唐玄宗执政前期,有几位文士重臣是当边疆节度使后,升为宰相的。李林甫为了确保相位,就设法堵死这条晋升之路。他上奏唐玄宗说:“文人担任节度使,害怕飞箭流石,不如用勇敢善战的外族人和出身低微的人。”唐玄宗认同这一说法。后来发生“安史之乱”,就是安禄山史思明长期在边彊任节度使,朝廷约束监管不到引起的。

李林甫口蜜腹剑,排斥贤才,专权十九年,导致纲纪紊乱,唐朝由盛转衰,实是祸国殃民。但他也没有好结果,死后被杨国忠告发,官爵被削,家产被没收,子孙被流放。李林甫成为臭名昭著的奸相。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国忠专权误国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国忠,本名杨钊,蒲州永乐人,不学无术,生性放荡,喜欢喝酒赌博,经常求人借债,被乡人族人鄙视。这样的无赖,为什么居然能当上堂堂的大唐宰相呢?一是杨钊奸诈,会钻营;二是借用了杨贵妃的裙带关系;三是唐玄宗晚年昏庸。杨钊到三十岁还一事无成,于是发奋努力,在四川投军。杨钊表现还算不错,不过并不为节度使张宥看

  •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发生了一场史称“安史之乱”的政治叛乱。这场由地方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起的试图推翻唐朝的叛乱,历时八年之久,极大地破坏了唐朝廷的军事力量,扰乱了中央政府的管理,对后来的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安史之乱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中央政府和地方势力之间发生了矛盾。

  • 李光弼河阳大败史思明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杀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向洛阳进攻。当时,唐军的副元帅是接替郭子仪的李光弼。唐肃宗因为听信宦官鱼朝恩的谗言,把之前打败仗的责任归咎于郭子仪,所以才让李光弼替代郭子仪。李光弼军功赫赫,与郭子仪一样,也很有军事才能。李光弼看到史思明的军队来势汹汹,决定从洛阳

  • 鉴真东渡日本用了多长时间成功失败了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时候,航海技术还不发达,人们如果想要漂洋过海到其他国家去,风险极大,常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有一位法号叫鉴真的得道高僧,为了传播佛法,历尽艰难险阻,去到日本开创了佛教的律宗。鉴真生于武则天时期,是扬州人。他少年时代进入寺庙当和尚,学习佛教南山律宗的知识。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宗派,鉴真踏踏实实地

  • 颜真卿书法怎么样颜真卿字如其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颜真卿字清臣,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郭子仪为什么功高不自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独任朔方无限功”“郭相谋深古来少”。这是杜甫题为《洗兵马》中的两句诗。“郭相”指郭子仪。杜甫是在赞扬当时担任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的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功绩。郭子仪是唐朝名将。他一生经历了七朝皇帝执政,在四朝为

  • 遣唐使是什么遣唐使晁衡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经济文化繁荣,法律完备,实行对外开放的友好政策,对许多国家都有巨大吸引力。日本曾经多次派遣优秀人才组成遣唐使团,来学习唐朝的先进制度和文化。晁(cháo)衡就是一名杰出的遣唐使。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出身日本大和国(今日本奈良县)中等贵族家庭。他从小聪明勤奋好学,仰慕中国唐朝文化,

  • 白居易和琵琶女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京城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特大谋杀案力主对藩镇用兵的大唐宰相武元衡被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派的刺客暗杀了。此时,白居易在长安任左赞善大夫。向来心忧国事的他义愤填膺,当即向宪宗上疏,请求急捕凶犯,以肃法纪。但朝廷权贵们却恼恨白居易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强加给他“越职

  • 唐朝怎么出现潘镇割据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中期,为了防御边疆少数民族的进犯,唐玄宗在地方上设置了大量的军镇,并任命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这些军镇的正式名称是“藩镇”。“藩”,就是保卫之意。藩镇的节度使拥有非常大的权力。渐渐地,他们不但不听唐朝廷的号令,而且反过来对抗朝廷。安禄山的叛变

  • 牛李党争的历史背景危害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末期,宦官专权把持朝政,朝臣们只能靠攀附宦官来求得官运亨通。这些依附宦官的朝臣分为两派,争斗不息,史书称为“牛李党争”。所谓“牛李党争”,就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与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