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公主一生悲剧之谜太平公主怎么死的结局怎么样

太平公主一生悲剧之谜太平公主怎么死的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744 更新时间:2024/1/21 12:06:15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最小的女儿。她多谋善断,内心充满强烈的权力欲望。武则天曾说过太平公主很像自己,对她极为宠爱和信任,遇事喜欢和她商量。太平公主因害怕武则天对自己不利,在武则天在世的时候,行事谨慎、低调,不过多地显示出对权力的野心。

705年,唐中宗李显复位。太平公主因为拥护中宗有功,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此后,她的政治野心表露得越来越强烈。

唐中宗是一个怯懦和昏庸的皇帝,他被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死后,韦后结党营私,想要效法武则天,倾覆唐朝,另立新朝。李隆基知道消息后,马上联合太平公主,起兵诛杀了韦后及其党羽。

政变成功以后,太平公主想要让李重茂退位。她进宫对李重茂说:“皇帝的位子不是你这个小孩儿能够胜任的。天下的大事还得相王李旦来主持,你还是主动退位吧。”她挟持李重茂走下皇位,把皇帝的车马服饰进献给她的哥哥李旦,拥戴他做了皇帝,史称唐睿宗。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变,太平公主的权势更为显赫。她的封户从五千户增加到了一万户,三个儿子都封了王爵。她的皇帝哥哥李旦对她十分倚重,很多大政方针,都要和她商量之后才决定。

久而久之,太平公主的权势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皇帝。她说的话一言九鼎,凡是推荐的人均能被任用,不少人破格擢升至高位。她的家产遍于京都附近,各地官员争先恐后给她进贡珍奇玩物,居所的富裕程度超过了宫廷。

太平公主渐渐地不满足间接操控朝廷,千方百计想要直接掌控朝政,长久保持自己的势力。但是,年轻的皇太子李隆基精明过人,并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容易控制。太平公主就想要除掉李隆基另立太子。

太平公主密谋铲除太子的第一步是散布谣言,说李隆基不是皇帝的嫡长子,不应当立为太子。第二步,是在李隆基的身边安插了很多耳目,密切监视太子的一举一动,试图抓住什么谋反的蛛丝马迹。这些安排给李隆基带来很大的困扰,但不足以动摇他的地位。唐睿宗并不相信关于太子的谣言,反而还下旨平息流言,并且让太子代理朝政。

太平公主的计谋失败,对李隆基分去自己的权力而愤愤不平。一次,她乘车到光范门,召见众位宰相,提出要废除东宫太子。宰相们大惊失色,宋璟和姚元之直言不讳地表示反对说:“太子曾为江山社稷立下大功,现在也没有什么过失,为什么要废除?”太平公主的公开行动遭到抵制,她十分生气,但也无可奈何。

712年,有一颗彗星划过京城上空。太平公主趁机散布流言说,这是老天预兆太子要谋夺帝位。不料,李旦却顺水推舟愿意传位于太子,自己做太上皇。这样,李隆基就当上了皇帝。

713年,太平公主与尚书左仆射窦怀贞等人一起图谋叛乱。但李隆基发现了他们的阴谋,在太平公主计划发动叛乱的前一天,李隆基调来士兵三百余人,先在虔化门杀死太平公主一派的两名首领;接着,又逮住萧至忠岑羲等人,将他们斩首。窦怀贞自杀而死。

太平公主在事败后逃入山里,三天之后才敢露面。她被李隆基下诏赐死于家中,其儿子也难逃一劫。只有一个儿子薛崇简因一直反对其母的阴谋,所以得到赦免。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开元盛世为什么能鼎盛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这是杜甫在《忆昔》一诗中所描绘的开元盛世的繁华升平景象。这个景象来之不易。唐玄宗执政初期已立国百年,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以及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发展,虽然为大唐王朝进一步兴旺打下雄厚的基础。但是,宫廷政变、

  • 科举制的考试方法是什么对历史产生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隋唐以前,朝廷选拔读书人做官的方式,采取的是“九品中正制”。什么是“九品中正制”呢?就是由有见识的官员担任各地方的中正官,负责评审本地读书人;然后,依据他们的家世背景和才能品德,把他们分为九个等级,也就是“九品”。等级越高,表

  • 刘知几是谁刘知几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宫廷设有专门书写历史的机构,也有专门记录历史的官员。每个朝代发生的重大事情,都由史官负责记录,传给后人。不过,在唐朝,却有一名大学者,因不满史官工作的因循守旧,便私下写了一部关于评论史书的伟大著作。他就是刘知几。刘知几出生于唐高宗在位的年代,他的家庭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

  • 李林甫口蜜腹剑的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个成语叫“口蜜腹剑”,意思为嘴上甜蜜,心里狠毒。它出自宋朝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李林甫,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著名奸相。他没有什么才学,却精通音律;他为人阴险毒辣,老奸巨猾,知道见风使舵,很会逢迎拍马。李林

  • 杨国忠专权误国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国忠,本名杨钊,蒲州永乐人,不学无术,生性放荡,喜欢喝酒赌博,经常求人借债,被乡人族人鄙视。这样的无赖,为什么居然能当上堂堂的大唐宰相呢?一是杨钊奸诈,会钻营;二是借用了杨贵妃的裙带关系;三是唐玄宗晚年昏庸。杨钊到三十岁还一事无成,于是发奋努力,在四川投军。杨钊表现还算不错,不过并不为节度使张宥看

  •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发生了一场史称“安史之乱”的政治叛乱。这场由地方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起的试图推翻唐朝的叛乱,历时八年之久,极大地破坏了唐朝廷的军事力量,扰乱了中央政府的管理,对后来的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安史之乱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中央政府和地方势力之间发生了矛盾。

  • 李光弼河阳大败史思明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杀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向洛阳进攻。当时,唐军的副元帅是接替郭子仪的李光弼。唐肃宗因为听信宦官鱼朝恩的谗言,把之前打败仗的责任归咎于郭子仪,所以才让李光弼替代郭子仪。李光弼军功赫赫,与郭子仪一样,也很有军事才能。李光弼看到史思明的军队来势汹汹,决定从洛阳

  • 鉴真东渡日本用了多长时间成功失败了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时候,航海技术还不发达,人们如果想要漂洋过海到其他国家去,风险极大,常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有一位法号叫鉴真的得道高僧,为了传播佛法,历尽艰难险阻,去到日本开创了佛教的律宗。鉴真生于武则天时期,是扬州人。他少年时代进入寺庙当和尚,学习佛教南山律宗的知识。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宗派,鉴真踏踏实实地

  • 颜真卿书法怎么样颜真卿字如其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颜真卿字清臣,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郭子仪为什么功高不自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独任朔方无限功”“郭相谋深古来少”。这是杜甫题为《洗兵马》中的两句诗。“郭相”指郭子仪。杜甫是在赞扬当时担任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的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功绩。郭子仪是唐朝名将。他一生经历了七朝皇帝执政,在四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