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开元盛世为什么能鼎盛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开元盛世为什么能鼎盛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74 更新时间:2024/1/19 1:08:17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这是杜甫在《忆昔》一诗中所描绘的开元盛世的繁华升平景象。这个景象来之不易。唐玄宗执政初期已立国百年,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以及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发展,虽然为大唐王朝进一步兴旺打下雄厚的基础。但是,宫廷政变、朝廷内耗造成的吏治混乱和经济衰退,削弱了国家实力。为此,唐玄宗励精图治,以非凡的魄力果断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整顿改革,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他拨乱反正,清明政治,整顿弊政,限制皇亲国戚和功臣的权势,不许宦官专权,消除了动乱的隐患;选贤任能,先后起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臣名相辅助朝政;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改革吏治,裁撤多余官员,提高了官吏整体的素质。

唐玄宗宽平赋役,惩罚强占田地的贵族豪强;在全国普查户口,检查田亩,将多余和荒芜的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安置逃亡人口。同时,大力兴建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史书记载,当时四海之内,无论高山还是绝壑,都用耒耜耕成了田地。

唐玄宗提倡节俭,纠正奢侈浪费之风。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下令各地不得开采珠玉及制造锦绣,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宫后妃以下人员,不得佩戴金玉制作的饰物。毁掉武则天及韦皇后时期修造的豪华殿所,遣散多余宫女。制止佛教恶性发展,下令裁减和尚、尼姑,禁止圈占土地新修佛寺,节省了国家财政。

唐玄宗重视发展文教科技,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规定每乡要有一个学校,选配合格的教师。完善科举制度,每年参加中央省试者不下千人,唐玄宗亲自在殿试考核吏部新录取的县令。下令群臣访求历朝遗书,共觅得图书近五万册。

出现了颜真卿、张怀素、李冰阳、曹霸、韩干、张萱、李思训、张躁、李湛然等书画艺术家;涌现出高适岑参王维、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编撰了政论性的史书《贞观政要》,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开元杂报》,天文资料《开元占经》,行政法典《唐六典》,医学文献《外台秘要》;测出了子午线的长度;完成了先进的历法《大衍历》。

唐高宗以后,边患重起。唐玄宗改革军事制度,实行募兵制,取代日渐废弛的府兵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在边疆地区设置十大兵镇,由节度使节制,增强边防力量。陆续收复了沦陷的失地,又实行和睦周边国家和民族的政策,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这些措施稳定了边疆,推动了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东亚、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地区的一些国家,都到唐朝“朝贡”。来自各国的商人、留学生云集长安、扬州、广州等城市。

唐玄宗执政前期的“开元之治”,实现了天下大治。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口激增,大唐王朝进入极盛时期,史书将这个时期称为“开元盛世”。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安定兴盛的时代。杜甫《忆昔》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正是这一时期的形象写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科举制的考试方法是什么对历史产生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隋唐以前,朝廷选拔读书人做官的方式,采取的是“九品中正制”。什么是“九品中正制”呢?就是由有见识的官员担任各地方的中正官,负责评审本地读书人;然后,依据他们的家世背景和才能品德,把他们分为九个等级,也就是“九品”。等级越高,表

  • 刘知几是谁刘知几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宫廷设有专门书写历史的机构,也有专门记录历史的官员。每个朝代发生的重大事情,都由史官负责记录,传给后人。不过,在唐朝,却有一名大学者,因不满史官工作的因循守旧,便私下写了一部关于评论史书的伟大著作。他就是刘知几。刘知几出生于唐高宗在位的年代,他的家庭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

  • 李林甫口蜜腹剑的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个成语叫“口蜜腹剑”,意思为嘴上甜蜜,心里狠毒。它出自宋朝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李林甫,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著名奸相。他没有什么才学,却精通音律;他为人阴险毒辣,老奸巨猾,知道见风使舵,很会逢迎拍马。李林

  • 杨国忠专权误国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国忠,本名杨钊,蒲州永乐人,不学无术,生性放荡,喜欢喝酒赌博,经常求人借债,被乡人族人鄙视。这样的无赖,为什么居然能当上堂堂的大唐宰相呢?一是杨钊奸诈,会钻营;二是借用了杨贵妃的裙带关系;三是唐玄宗晚年昏庸。杨钊到三十岁还一事无成,于是发奋努力,在四川投军。杨钊表现还算不错,不过并不为节度使张宥看

  •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发生了一场史称“安史之乱”的政治叛乱。这场由地方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起的试图推翻唐朝的叛乱,历时八年之久,极大地破坏了唐朝廷的军事力量,扰乱了中央政府的管理,对后来的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安史之乱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中央政府和地方势力之间发生了矛盾。

  • 李光弼河阳大败史思明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杀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向洛阳进攻。当时,唐军的副元帅是接替郭子仪的李光弼。唐肃宗因为听信宦官鱼朝恩的谗言,把之前打败仗的责任归咎于郭子仪,所以才让李光弼替代郭子仪。李光弼军功赫赫,与郭子仪一样,也很有军事才能。李光弼看到史思明的军队来势汹汹,决定从洛阳

  • 鉴真东渡日本用了多长时间成功失败了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时候,航海技术还不发达,人们如果想要漂洋过海到其他国家去,风险极大,常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有一位法号叫鉴真的得道高僧,为了传播佛法,历尽艰难险阻,去到日本开创了佛教的律宗。鉴真生于武则天时期,是扬州人。他少年时代进入寺庙当和尚,学习佛教南山律宗的知识。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宗派,鉴真踏踏实实地

  • 颜真卿书法怎么样颜真卿字如其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颜真卿字清臣,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郭子仪为什么功高不自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独任朔方无限功”“郭相谋深古来少”。这是杜甫题为《洗兵马》中的两句诗。“郭相”指郭子仪。杜甫是在赞扬当时担任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的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功绩。郭子仪是唐朝名将。他一生经历了七朝皇帝执政,在四朝为

  • 遣唐使是什么遣唐使晁衡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经济文化繁荣,法律完备,实行对外开放的友好政策,对许多国家都有巨大吸引力。日本曾经多次派遣优秀人才组成遣唐使团,来学习唐朝的先进制度和文化。晁(cháo)衡就是一名杰出的遣唐使。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出身日本大和国(今日本奈良县)中等贵族家庭。他从小聪明勤奋好学,仰慕中国唐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