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毛泽东“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毛泽东“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06 更新时间:2023/12/8 20:44:05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1955年下半年开始到1956年年底,已经掀起了一个波澜壮阔的高潮。但同时又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与矛盾,失学与就业这两大问题是当时最令党和政府棘手的问题。

为了解决在迅速实现农业合作化这个关键时刻所显现出来的问题,泽东于1955年9月至12月,亲自主持编辑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并为其中许多的章加了按语,特别提出了知识青年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在《一个由农业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会计员组成会计互助网的经验》一文的按语中这样写道:

这一篇很好,各地均可仿照办理。“没有会计”,是反对合作化迅速发展的人们的借口之一。全国合作化,需要几百万人当会计,到哪里去找呢?其实人是有的,可以动员大批的高小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去做这个工作。

问题是要迅速地加以训练,并且在工作中提高他们的文化和技术的水平。以区为单位,由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会计组成会计互助网,就是这种提高会计员的文化、技术水平的好办法……县和区的党组织,都要注意去领导这项工作。

毛泽东的这个按语是鉴于农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需要大批财会人员,而合作社本身又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所提出的一个解决的办法。

在《吕南县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创办技工学习班的经验》一文的按语中如是说:

这个经验应当普遍推行。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不成共产主义社会的。”我国现在文盲这样多,而社会主义的建设又不能等到消灭了文盲以后才去开始进行,这就产生了一个尖锐的矛盾。

现在我国不仅有许多到了学习年龄的儿童没有学校可进,成年人更不待说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必须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加以解决,也只有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才能解决。农民组织了合作社,因为经济上的需要,迫切地要求学文化。

……第一步为了记工的需要……第二步,再学进一步的文字和语汇……中央的文化教育机关应当给这件事以适当的指导。山东吕南县高家柳沟村的青年团支部做了一个创造性的工作。

……教员是有的,就是本乡的高小毕业生。进度是快的,两个半月就有一百多个青年和壮年学会了两百多字,能记自己的工账,有些人当了合作社的记账员。记工学习班这个名称也很好。这种学习班,各地应当普遍的仿办。各级青年团组织应当领导这一工作,一切党政机关应当予以支持。

这个按语提出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村急需文化的重要性,并明确肯定了农村中的中小学毕业生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积极作用,而且是卓有成效的。

在《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按语中毛泽东更为明确地指出:

这也是一篇好文章,可作各地参考。其中提到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这就是日后流传甚广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句口号的最具权威的原文版。反过来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正是这个最高指示的精华浓缩版。

《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当时的河南省郏县大庄乡党支部在组社时,就出现过“争骨干,争识字人”的情况,党支部便统一规划,把未曾继续升学的7名初中毕业生和25名高小毕业生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合作社,解决了合作社没有会计和记工员的问题。

毛泽东阅后,对其大加赞赏,亲笔写下了这段热情洋溢且最具广泛持久号召力的按语。受到毛泽东赞扬的大李庄乡,后来根据毛泽东的这个按语,成立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并在以后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中接纳了数以千计的下乡知识青年。

尽管此时毛泽东说的只是针对那些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而言,但“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却成为当时激励千百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 农再教育的精神力量。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国家为让知识青年到农村做了哪些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解决我国的城市就业问题,毛主席曾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来号召在城里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建设祖国。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的确是一个广阔天地。 但这个天地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天堂”,它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它的耕地面积还只有16亿亩,

  • 知识青年:新中国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型农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那个年代,大凡中国人都有一颗易激动的心,只要领袖发出一声号令,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激动,接下来便是坚决执行。按照团中央的思路,从城市中动员年轻力壮的、有文化的青年去参加垦荒工作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也是解决当时城市中不能升学的初中、高小毕业生和无职业青年的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但这场垦荒运动并没有达到预

  • 知青插队的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跃进”是指1958到1960年间,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口号有“三年超英,五年赶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等。当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纪实(发起—扎根—教育—返城—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一场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个年代的中国人都有一颗易激动的心,只要领袖发出一声号令,他们便会坚决执行。从高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浮夸风的“大跃进”到认真执行“知青插队”,“到农村落户&rdq

  • 徐建春:中国第一个知青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上个世纪50年代,随着知青运动开始出现了一批典型人物。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那个时代的第一个代表人物徐建春。徐建春,20世纪50年代初回乡知识青年中一颗耀眼的新星,也是中国知识青年中的第一颗明星。1954年3月12日,《人民日报》转载了山东《大众曰报》的文章《徐建春一一农村知识青年的好榜样》,作为党报,

  • 吕根泽:劳动与知识相结合的知青典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数以百万的知识青年中有许多的优秀知青,吕根泽就是其中的一个。吕根泽,一个20世纪50年代劳动与知识相结合的回乡知青典型。1953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团中央写给吕根泽的一封信,信中说:吕根泽,你热爱农村,投身于农业劳动,刻苦钻研农业技术,并有力地推动了你村的互助合作运动, 而得到了显

  • 邢燕子:上山下乡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郭沫若曾做过一首诗赞扬一位女性,这个主人公就是邢燕子。邢燕子,一个在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也是回乡青年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最有作为的光辉典型。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她的名字几乎成了知识青年的代名词,是毛泽东亲手树起的整个一代知识青年的学习榜样。邢燕子,原名邢秀英,天津市某厂

  • 董加耕:知青典型的巅峰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董加耕,一个20世纪60年代初光芒四射的知青典型,其名声曾一度盖过邢燕子,几乎达到知青典型的巅峰。从1964年年初开始,先是《中国青年报》,接着是党报《人民日报》和党的机关刊物《红旗》杂志,对董加耕进行大量的宣传报道,《人民日报》称他是毛泽东时代的好青年,是勇敢的革命先锋,赞扬他所走的道路是毛泽东时

  • 大规模的上山下乡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狂飙突起,国家、民族乃至每个中国人的命运都因此而发生了未曾想象到的剧烈变化,曾经按部就班地推行了4年之久的上山下乡运动此时也发生了突变。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爆发。一批批曾经高喊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口号的下乡知青们,

  • 老三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创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老三届”开始的大规模上山下乡是我国历史上破天荒的伟大创举,揭开了我国青年运动史的新篇章。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重大成果,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在个人崇拜发展到顶峰的时候,只有毛泽东的话才是真正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