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真宗即位有多难 真的差点被废吗?

宋真宗即位有多难 真的差点被废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8 更新时间:2024/2/4 19:47:43

宋太宗即位后,外界流传着一种言论,即昭宪太后让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还想让赵光义传位给他弟弟赵廷美,而廷美再传位给太祖子燕懿王赵德昭。对这一种说法,宋太宗从一开始就认为是廷美指使人散布的,因此尽管碍于亲兄弟的情面任廷美为开封尹,并进封秦王,表面上似尊宠,实际上是时时刻刻提防着他,随时随地想除掉他。赵普和宰相卢多逊的矛盾激化使得这一机会来临了。

赵普暗中指使人奏告秦王廷美骄傲自大,密谋篡权。正好卢多逊手下的中书守当官赵白与廷美有些联系,深知太宗对廷美猜忌万分的赵普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想出了一个既能使太宗高兴,又能将早就和他不协的卢多逊及其党羽全部除掉的办法。他以卢多逊和廷美相互串通搞阴谋为由将他们全部拘捕。

卢多逊进狱后,屈打成招,承认曾派赵白对廷美表白在皇帝死后,愿全力事奉秦王,而廷美也说过希望皇帝早点驾崩,而且廷美与卢多逊还准备了许多武器,打算暴动。太宗下诏将卢多逊削夺官爵,流放到崖州,廷美拘禁在西京私第,赵普对这样的处理仍不放心,斩草除根的道理使他决定还要痛下毒手。

他让开封府李符上言:“廷美不思悔过,怨言连天,希望将他远徙他处,以防发动阴谋叛乱。”这个上奏正合太宗意思,马上下诏降廷美为涪陵县公,房州安置。廷美到达房州后,发现当地的知府、通判州事等官员都是赵普的人,日夜监视着他,遂忧悸成疾而卒,死时仅38岁。

太宗与赵普还不罢休,向大臣宣布廷美是乳母的私生子,根本不是皇弟。就这样,他们把廷美彻底搞掉了。

宋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深得太宗喜爱,从某个角度说太宗除去廷美及太祖长子德昭原本就是为了他。想不到在迁廷美至涪陵这一问题上,赵元佐实在看不惯其父亲凶残的做法,全力营救自己的亲叔叔,遭到太宗训斥,结果与太宗产生不和。不久廷美死,元佐由于忧愁引发狂疾。

雍熙二年(985)重阳日内宴,宗室诸王均受太宗邀请赴宴,惟独元佐不得参加。元佐喝得酩酊大醉,乘暮色放火焚烧宫殿。太宗命御史逮捕元佐,废为庶人,幸宰相宋琪等人极力营救,才未被逐出京师。

当太宗未立太子时,冯拯等曾上疏劝太宗早立太子,结果被贬到岭南荒远地区,从此无人敢言立储之事。寇准回京任参知政事,太宗主动问他在几个儿子中谁可以立为太子,寇准巧妙回答:“陛下是为天下立太子,所以不应和近臣、宦官、妇人商量,只要选众望所归的人就可以了。”太宗进而问:“襄王可以吗?”寇准答道:“知子莫若父,您既然以为可以,那就早点决断吧!”于是淳化五年(994),太宗以第三子襄王元侃为开封尹,进封寿王。至道元年(995),立寿王为皇太子,改名恒,大赦天下。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太宗不立太子,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他十分贪恋皇位。至道元年,太宗已58岁了,按当时的标准,可以算是高龄了。太子行礼,祭祀祖宗,京师百姓拥挤在道路上观看。当见到太子时,人人很兴奋地说:“真少年天子也。”太宗听后十分不高兴,召寇准说:“想不到人心马上偏向太子,把我放到什么地方去了?”这天总算幸运地还有妃子向他祝贺,太宗饮酒“极醉”,才算消怒。也就是说,太宗对于选定承继他自己的儿子,也会产生忌妒。

立太子以后不到二年,太宗病重,宦官王继恩暗中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等谋立楚王元佐。三月,太宗病逝,李皇后令王继恩召宰相吕端商议。吕端知道事情复杂,就将王继恩骗进书房,锁在里屋,并派人守住,自己直奔皇宫。

李皇后见到吕端,说:“现在皇帝已经晏驾,必须马上拥立新皇帝。一般而言,立嗣以年长的为先,可现在该如何办?”吕端曰:“先帝立太子,就是为了对付今天这样的事情。现在先帝刚离开我们,难道我们可以马上抛弃他的遗命而另立一套吗?”于是,吕端便扶持皇太子恒至福宁殿即位,是为真宗。

真宗即位后,马上将李昌龄贬为忠武军司马,王继恩为右监门卫将军,均州安置,胡旦除名长流浔州。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仁宗生世之谜 宋仁宗的生母是个侍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看过京戏《狸猫换太子》的人都熟悉这样的一个情节:开封府尹包拯有一天外出巡察,行至途中,忽然一阵狂风将他的帽子吹落。包拯抬头一看,天气爽朗,为什么怪风突起?心想这风来得如此蹊跷,必有原因,就跟着帽子滚动的方向往前走。帽子被吹向了一座破窑,包拯紧追不舍。窑中住着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妇人,衣衫褴缕破旧,面黄肌

  • 宋光宗与宋孝宗关系如何 宋光宗为什么不替父守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189年二月,宋孝宗以“年来稍觉倦勤”为由,内禅于第三子赵悖,自尊为至尊寿皇圣帝。赵悖即位,是为光宗,改元绍熙。光宗即位没几年,与孝宗的感情日益疏远,猜忌日深。孝宗病危,群臣数请光宗诣重华宫问疾,光宗都未去问候。绍熙五年(1194)六月,孝宗死,群臣请光宗主持丧礼,光宗声称自己身体有病,不肯主丧,

  • 宋高宗为什么不想在南京建都而想迁都到杭州?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靖康元年(1126)闰十一月,北宋首都汴京被金兵攻破,宋徽宗、宋钦宗和赵氏宗室、大臣三千余人被掳,北宋灭亡。在这场动乱中,几乎整个赵氏皇族都成为俘虏,只有哲宗废后孟氏和正在相州的康王赵构幸免。赵构是宋徽宗第九子,钦宗之弟,北宋末封为康王。开封被围行将攻破之际,钦宗曾派人夜间将一道蜡丸密诏送至相州,命

  • 元太宗窝阔台是怎样即位的 元太宗蒙哥毒杀了拖雷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蒙古国的开创者成吉思汗凭籍其军事才能,建立了一个规模空前横跨整个亚洲的大国。到了晚年,他对自己继承人的问题开始有所考虑。他有四个随他一起东征西讨、骁勇无比的儿子,即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不过四个儿子中,他比较欣赏的是三子窝阔台,觉得窝阔台是个比较合适的汗位继承人。蒙古人选取接班人,按照惯例是幼

  • 元顺帝的生父究竟是谁 真的是宋恭帝私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顺帝奇渥温妥欢帖睦尔,生于延枯七年(1320),是元明宗的长子。至顺四年(1333),他只有十三岁,被权臣拥立为帝,成了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根据《元史》的记载,顺帝的生母是罕禄鲁氏,名迈来迪,居于金山之北,明帝到北方时,见到了貌美品端的她,就收纳为妃子,之后生下了顺帝。照理说,关于元顺帝生父母的记

  • 忽必烈为什么选择定都大都 大都是现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第二个儿子。他的母亲唆鲁忽帖尼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常征召儒士到漠北去为她的孩子们讲学,因而使忽必烈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二十多岁时,忽必烈与燕京大庆寿寺的海云禅师过从甚密,海云将他的弟子子聪推荐给忽必烈,经常向他请教。子聪俗姓刘,名侃,后改秉忠。之后,忽必烈又召纳了赵璧、

  • 明代杨家将故事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代是结束蒙古统治之后的又一个汉人政权,但老百姓翻身得解放的快感转瞬即逝。明朝中后期,朝廷积弱,外敌虎视,这种局面与宋朝的情况何其相似,杨家将成了借古言今的最好武器。另一方面,明政府也非常推崇杨家将,希望借此宣扬忠君思想,为巩固政权服务。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之下,杨家将故事流传得更加广泛。明人有诗为证,

  • 历史上的“八贤王”死因是什么 民间有什么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光义在宋太祖死后的当天就当上了皇帝,那时他38岁,太祖的长子德昭已经27岁,德芳17岁,封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同平章事。赵廷美30岁,接替赵光义出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当时赵光义的孩子们年纪尚小,不适合立为储君。德昭、德芳与赵廷美和赵光义的子女一同都称皇子皇女。赵廷美出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似乎

  • 杨家将的家为何叫天波府而不叫杨府 天波府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家将的家为何叫天波府而不叫杨府?天波府是什么意思?杨家将的许多故事在元代就已定型,最早提到杨家在京城开封有府宅的,并非源于史料,而是出自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杂剧是元代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谢金吾诈拆清风府》如今已不知是谁所作,但其故事情节已深入人心。在这出戏里,金刀令公杨业与其妻佘太君共

  • 宋江的历史原型简介历史上真实的宋江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江的历史原型简介:宋江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历史上真实的宋江结局如何?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宋江的历史原型简介宋江(约1074-1122)山东郓城县水堡乡宋家村人,是施耐庵小说《水浒传》中宋江的历史原型。公元1119年宋江领导了一次农民起义,不过,与同时期的方腊起义相比,规模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