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皇宫的历史背景介绍,明皇宫使用了多少年?

明皇宫的历史背景介绍,明皇宫使用了多少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77 更新时间:2024/3/12 21:19:42

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降为留都,由皇族和大臣驻守,以保证南京也有个形式上的朝廷。但南京宫殿渐趋冷落,数百年间,南京明故宫屡遭损坏。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夏六月天降雷雨,谨身殿、华盖殿等被雷电击中起火后烧毁。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五月,南京刮飓风,太庙的树被连根拔起,太庙大祀殿和皇城各门兽吻被毁。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七月,南京下暴雨,江水泛滥,整个南京城及皇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的弟弟朱由崧逃往南京,在南京建立南明小朝廷,这时明故宫已相当破败,朱由崧只能在武英殿“登基”了,因为三大殿已荡然无存。清军平定江南以后,清政府将明故宫改为八旗兵驻防城,明故宫建筑遭到很大破坏。

公元1684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到达江宁(南京),见到残破不堪的明故宫大为感慨,作《过金陵论》一文写道:“道出故宫,荆榛满目,昔者凤阙之巍峨,今则颓垣残壁矣!……顷过其城市,闾阎巷陌未改旧观,而宫阙无一存者,睹此兴怀,能不有吴宫花草、晋代衣冠之叹耶!”可见此时的明故宫已经没有一座完整的建筑了。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明故宫又经受了一次较大的破坏,除了地下埋藏的石构件以外,只剩下一片残垣碎瓦、蛇鼠出没的废墟了。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经康熙批准,又拆迁了南京明故宫宫殿殿琉璃瓦,九龙藻井,丹陛等物发往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建成九龙大殿,目前法雨寺中还保留了原本为明故宫的丹陛、九龙藻井以及大量的屋顶琉璃瓦、琉璃构件,每一件都非常珍贵。其中最为弥足珍贵的是被安置在法雨寺九龙殿内中间顶部的九龙藻井,九条木雕金龙依然完好,张牙舞爪、栩栩如生,虽然经过多次修葺,但还基本保持原样,充分反映出南京明故宫建筑风格重气势而不追求过分华丽的“简朴”风格。

从法雨寺九龙殿保留的明故宫琉璃构件(包括瓦当、滴水、正脊、垂兽、截兽、正吻等)以及明故宫遗留的构件来看,其装饰风格已为中国明清官式建筑打造了样板,影响其后几百年至今。

1911年,英国人法雷斯又从明故宫遗址中拆走七块石刻和三对石狮,运往下关扬子饭店进行装饰。到了1929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安葬中山陵,新建了中山东路和逸仙桥,中山东路横跨奉天殿广场,把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目前南部为白下区管辖,北部为玄武区管辖),这时的明故宫遗址仅存午门与地下柱础等少量的遗迹了。

原国民党主席林森,好古玩古,对明故宫和明孝陵的建筑遗址钟爱有佳。1932年,他修建自己的别墅“桂林石屋”时,竟然从明故宫遗址上“调用”了一批精美石雕装饰在石屋前。

南京解放后,刘伯承、陈毅等同志即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征求保护意见。与会者一致认为这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明朝皇宫遗址,应该予以保护,因此决定将约350个石柱础就地深埋,埋入路北侧中轴线及其两侧;将中山东路北侧约60万平方米的地面辟为南京军区教练场进行保护;并将当年被英国人法雷斯劫至下关扬子饭店的石雕运回,陈列在奉天门遗址。

现在这座由七块石雕组成的石屏风,虽然不知其原来的准确用途,但是精美程度比中都雕刻都有过之而无不及。20世纪90年代南京军区教练场迁出明故宫遗址,现在明故宫遗址已经被开辟成了明故宫遗址公园,供大家参观。

这座作为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明初皇宫,实际使用长达54年,可最终还是走向毁灭。南京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朱棣在北京修建的故宫是完全按照南京明故宫的形制修建的,明代的北京故宫相当长时期各个部分的名称都和南京明故宫一样,到明中晚期和清代才有所变化。

现在北京故宫大部分建筑虽为清代重建的,即便如此,还是没有改变明代皇宫的整体形制。而南京明故宫并没有留下详细的图纸,考古学者只能根据遗址零散分布的遗迹,大概推测出其分布状况。

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能从北京故宫看出当年南京明故宫的辉煌。厚重潜伏的历史底蕴,古风犹存的历史遗迹,明故宫依然散发着她那种历史赋予的高贵气质,无言地叙述那永不磨灭的悲壮历史。明故宫遗迹隐藏的神秘,深深地吸引着后人,并从中感受和想象这座皇宫点点滴滴。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武宗朱厚照为什么要修建豹房?历史对他是如何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明朝16个帝王中,武宗算不上是个显赫的皇帝,但他却是个另类的皇帝。他特别喜欢狩猎及尚武的生活方式,对喇嘛僧、奇异的音乐、食物、妇女有着特殊的爱好。他不住在宫禁大内中,却建了一个与虎豹相邻的豹房,一住就是十几年。有人说他是个淫荡的大魔头,有人说他是崇尚大明初期的传统。做皇帝要讲究文治武功,而明武宗正

  • 明武宗朱厚照是个什么样的皇帝?豹房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明朝的历史上,昏君屡见不鲜,几乎成了有明一代的特色,在明朝的众多昏君中,明武宗可称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了: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将自己任命为将军的皇帝,还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的命也玩掉了。明武宗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呢?明武宗是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荒唐皇帝,其贪玩的程度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无出其右

  • 明朝时期宦官王振是怎么掌握朝政大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大举进犯中原。明英宗亲自率领50万大军迎敌。蒙汉两军于土木堡附近展开一场大战。结果明军大败于土木堡,不但50万大军损失过半,就连一国之君明英宗也被掠去,一时天下震惊。事实上,造成这一事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明军的指挥竟然是一个根本不懂军事的太监,此人就是权倾一时的宦官王振。由于王振

  • “丁丑会试科场案”历史缘由,有哪些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创制科举选士制度以来,为体现其“公平”,科举考试中一直坚持“人不分贫富,地不分南北,唯以文章学问是赖”的原则。但耐人寻味的是,到了朱明王朝,却在科举考试中明确规定,人分南北,卷以率取。为什么明朝科举考试时一反常例,试卷要作南北之分?这还得要从明初的一个小故事说起。明洪武三十年

  • 明朝厂卫是什么样的组织?厂卫的职责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厂卫,人们立即想起明朝的“鲜衣怒马”锦衣卫。厂卫到底是什么组织,为什么人们谈起厂卫就会谈“虎”色变?事实上,厂卫并非一个组织,而是数个组织的合称,除了锦衣卫外,还包括东厂、西厂、内行厂等。这些组织有一个共同之处,这就是无论是锦衣卫还是东厂、西厂、内行厂,都是手段毒辣、无孔不入的特务组织,这也是人

  • 明朝“空印案”之谜是怎么回事?“空印案”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初年,朱元璋先后兴起过四次大案,除了胡惟庸、蓝玉两案,还有郭桓案及“空印案”,后两案是因官员贪污而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惩治贪污案。对于郭桓贪污案,因为查有实据,没有什么可争议的,而“空印案”从事情缘由上来说,更接近于作弊行为。“空印案”的牵连之广,对明初的政治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时间,造成

  • 明朝初期的“文字狱”是怎么回事?有哪些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所谓文字狱,就是文人们在写文章时,由于不慎而触犯了统治者的忌讳,并因此受到了残酷惩罚的案件。明初朱元璋统治时期,也曾出现过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文字狱之灾,从其残酷程度来说并不下于后来清朝康乾时期的文字狱,而这次文字狱的起因和过程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那么,明初为什么会兴起文字狱呢?明初文字狱的发生,从

  • 朱元璋生平故事介绍,朱元璋的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自从这首歌谣在大江南北广泛传唱以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凤阳人已经众所周知,就连《辞海》中也讲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朱元璋的籍贯似乎已成定论。但事实上,至今在江苏的句容、盱眙、沛县等地,也流传着朱元璋是当地

  • 明成祖朱棣上位之后为什么要血洗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成祖朱棣应该没有不认识,朱棣上位绝对是不光明的,朱元璋本来是要传位给朱允炆的,朱允炆上位没多久就被朱棣谋反了,最后朱棣坐上了皇位。朱棣其实老早就知道朱元璋想要传位给朱允炆,所以他也老早做好了准备。朱棣一直觉得朱允炆没有那个能力当皇帝,但是朱棣坐上皇位之后,虽然朱棣登上了皇位,但是并没有受到多少的好

  • 郭子兴和朱元璋是什么关系?郭子兴为什么会选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贫民皇帝之最非朱元璋莫属。我们都知道朱元璋的发家事迹,可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仔细分析,其实这个小乞丐在他的皇帝路上,确实有过不少贵人相助的,其中最大,也是改变最深的帮助。可以说就是当时的土豪军阀郭子兴了。郭子兴不仅赏识朱元璋,把自己手下的士兵给他带,攻打滁州时,还全权交由朱元璋负责。并且后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