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武宗朱厚照为什么要修建豹房?历史对他是如何评价的?

明武宗朱厚照为什么要修建豹房?历史对他是如何评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41 更新时间:2024/3/12 21:19:35

在明朝16个帝中,武宗算不上是个显赫的皇帝,但他却是个另类的皇帝。他特别喜欢狩猎及尚武的生活方式,对喇嘛僧、奇异的音乐、食物、妇女有着特殊的爱好。他不住在宫禁大内中,却建了一个与虎豹相邻的豹房,一住就是十几年。有人说他是个淫荡的大魔头,有人说他是崇尚大明初期的传统。

做皇帝要讲究文治武功,而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留在历史书上的却不是他的治国才能。请看以下这些记载——《明史·武宗本纪》在正德二年(1507)八月条下记载:“作豹房。”翻看《明武宗实录》,上面的记述比较详细:“盖造豹房公廨,前后厅房,并左右厢房、歇房。时上为群奸蛊惑,朝夕处此,不复入大内矣。”从正德三年起,至十六年(1521)武宗崩为止,武宗迁出了紫禁城大内,住进了皇城西北的豹房,豹房实际上成为武宗起居及处理朝政的地方。

豹房到底是什么样的房子?《武宗外纪》有详细的介绍:“乃大起营建,兴造太素殿及天鹅房、船坞诸工。又别构院御,筑宫殿数层,而造密室于两厢,勾连栉列,名曰豹房。初,日幸其处,既则歇宿比大内。令内侍环值,名豹房祗候。群小见幸者,皆集于此。”从这段记载来看,豹房原具宫殿密室,内有侍卫值勤。豹房的所在地,据有关专家研究在太液池的西北隅,在虎城北豹房的旁边。由于此地接近豹房,故其建筑有“豹房宫殿”及“豹房官廨”的之称。

问题是武宗迁出大内住到豹房的目的是什么?从前面记述来看,武宗往往是与“群奸蛊惑”、“群小见幸者”住在一起,古代的史学家对武宗的这种做法颇有微词。很多人认为豹房是个邪恶丛聚的巢穴,是武宗及其堕落的随从们醉生梦死的地方。在豹房中有大量的歌舞音乐人员在为武宗及其随从表演。《武宗外纪》说:“上称豹房曰新宅,日召教坊乐工入新宅承应。

久之,乐工诉言乐户在外府多有,今独居京都承应,不均,乃敕礼部移文,取河间诸府乐户精技业者,送教坊承应。于是有司遣官押送诸伶人,日以百计,皆乘传续食。”为什么有这么多乐工在里面,《明史》说武宗主要是受了太监钱能和家奴钱宁的诱惑:“(宁)请于禁内建豹房、新寺,恣音伎为乐,复诱帝微行。帝在豹房,常醉枕(钱)宁卧。百官候朝,至晡莫得帝起居。密伺宁,宁来,则知驾将出矣。”武帝在豹房中的生活,无非就是听音乐和酗酒沉醉,真正是醉生梦死了。

豹房中还挑选了大量女人供武宗享受。《武宗实录》记载道:有人说锦衣卫都督同知于永“善阴道秘术”,武宗于是把他召入豹房,与语相悦。于永,是色目人,他进言说回回女“晰润而灿”,比中土的汉族女人更漂亮。其时都督吕佐也是色目人,于永就假冒圣旨索要吕佐家里善西域舞的回族女孩,共有12人,全部进给武宗。

12人在豹房中不分昼夜歌舞,武宗还在叫不够劲。于永又出一个点子,让武宗下令召诸侯伯家中原来是色目籍的女人到内宫,表面上讲是教跳舞,实际上是想见到长得漂亮的人就留下来,不让她们出宫。如此强夺民女是武宗最狼藉的行为。

朱厚照画像

不过有专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有关武宗豹房中生活的记载,存在着蓄意歪曲的情况,这些记载透过对细节的微妙描述,暗示武宗如果不是堕落,就是无能,因而在记录武宗形象时就会出现虚构,记录中也会出现矛盾的场面。这些矛盾,使我们对其他细节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不能不产生疑问。

《武宗实录》正德十四年载刑部主事汪金上疏谏武帝饮酒过量,疏后附有史臣的一段话说:“上嗜饮,常以杯杓自随,左右欲乘其昏醉以市权乱政,又常预备瓶罂,当其既醉而醒,又每以进。或未温,也辄冷饮之,终日酣酗,其颠倒迷乱,实以此故。”武宗末年好饮,尤其是带兵巡边时的纵饮,许多书上都有记载,但说他终日酣酗,颠倒迷乱,与真相不符。

同是《实录》讲到三年后武宗巡视西北边,从宣府返回北京:“自宣府抵西陲,往返数千里,上乘马,腰弓矢,冲风雪,备历险厄,有司具辇以随,也不御。阉寺从者多病惫弗支,而上不以为劳也。”既然是终日受到群小摆布,只知沉湎于酒的愚人,怎么又成了一个孔武有力、冲锋陷阵的英雄皇帝?

官方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把强夺妇女入充后宫作为武宗的丑恶行为,并不能全信,他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震惊。在《武宗实录》等许多书上,说武宗曾向太原乐工杨腾索要其妻刘美人,但这段资料记述上各家矛盾较多,有的说刘美人不是杨腾妻,仅是他名下的妓女,与府中其他妓女同被应召。其实这类皇帝倾倒于民间歌妓的故事,实属异常鄙野,是民间传说和戏剧题材。《武宗实录》这样的记载,主要是纂修官在暗示像武宗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做天子的。

朱厚照剧照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武宗住到豹房,主要并不是为了享受。武宗与其父及其族弟有所不同,他对军事极有兴趣,有重振明初尚武传统的企望,并有使兵政恢复到明初时居于显要地位的意向。从种种资料来看,武宗在有意地仿效永乐和宣德两帝,并力图恢复一些早期明朝宫廷的传统,因而他对剧烈运动、狩猎、军事操练、战事等特别感兴趣。

但武宗的这种做法,遭到大多数文臣的反对,这是因为武宗若如此行事,以内阁大学士为主的文官集团控制军方及中央政府的权力必被削弱。武宗因为想施政自主,摆脱以大学士为主的文臣们的干涉,从而决定在禁城之外另建宫殿和行政官廨——豹房。在豹房中,他可以从事恢复明朝军事实力的活动而免受文官的牵制。他亲自挑选豹房的随侍人员,所选大部分是外国人和武夫,这些人在他指示之下,开始重练明朝的官军。

居住在豹房中的,除武宗所嬖幸的人之外,人数最多的是当时称为“豹房官军”的一支部队。这支部队中每个人腰间悬一块牌子,牌子上刻有文字说:“随驾养豹官军勇士,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借典者同罪。”这批人都是勇士,名为随驾养豹,实则兼有驯豹和携豹出猎两种职责,同时又是豹房地区的护卫。这些勇士中有很多是蒙古人及西域人的后裔。据《万历野获编》说豹房官军大约200多人,喂养土豹90余只。

武宗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试图恢复一种在16世纪初已几乎完全消失的生活方式和政治气氛。他的畜豹行猎,实为恢复明朝军力及帝王的勇武作风,他认为这是大政的一部分。由于朝廷中文官们的反对,武宗决定避开现行的行政体系,另在豹房设立惟己意是从的行政组织。

豹房官廨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武宗的军事总部和行政中心。从军事上考虑,在豹房官廨的附近地区,由习射之所到御操之地,以及豢驯虎豹的虎城和豹房,都相互毗邻,十分方便。豹房官廨设立以后,大内朝廷形同虚设,内阁大臣们也失去了行政权力,降到了一种类似文书办公室的地方。

持这种观点者认为,武宗对狩猎、豹、外国人、武夫以及尚武的生活方式的爱好,并不符合某些官僚们心目中帝王身份的模式。到了16世纪初,多数文臣认为皇帝不应亲身暴露于任何有危险性的场合,即使是狩猎,也被认为是不适合于皇帝的娱乐。因此许多人对武宗任何与军事行动有关的内容,表现出不赞同的情绪,甚至会加以讽刺。如武宗在万寿山前阅兵,却被有的文臣称为:“大要以恣驰骋,供嬉戏,非有实也。”认为此类操练不切合实际,似花拳绣腿一般。

武宗的豹房,其实是朝廷文武双方争夺统治优势,以及皇帝与最高廷臣争持操纵明帝国行政权的产物。武宗建筑豹房殿廨,是为了设立可以推行其重振明朝武力和抑制文臣权力计划的基地。武宗之所以被写作史书的文臣们抹黑,原因就在于此。

明武宗是个特别另类的皇帝,有人说他从未用心于政事,有人说他昏狂无道,有人说他荒淫残暴,而这样的评价都与他的豹房密切有关。这个特殊的豹房,的确有着谜一般的传说,后人要掀起它的盖头,尚需用第三只眼才能解决。另类皇帝要用另类的思维才能解释。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武宗朱厚照是个什么样的皇帝?豹房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明朝的历史上,昏君屡见不鲜,几乎成了有明一代的特色,在明朝的众多昏君中,明武宗可称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了: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将自己任命为将军的皇帝,还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的命也玩掉了。明武宗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呢?明武宗是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荒唐皇帝,其贪玩的程度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无出其右

  • 明朝时期宦官王振是怎么掌握朝政大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大举进犯中原。明英宗亲自率领50万大军迎敌。蒙汉两军于土木堡附近展开一场大战。结果明军大败于土木堡,不但50万大军损失过半,就连一国之君明英宗也被掠去,一时天下震惊。事实上,造成这一事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明军的指挥竟然是一个根本不懂军事的太监,此人就是权倾一时的宦官王振。由于王振

  • “丁丑会试科场案”历史缘由,有哪些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创制科举选士制度以来,为体现其“公平”,科举考试中一直坚持“人不分贫富,地不分南北,唯以文章学问是赖”的原则。但耐人寻味的是,到了朱明王朝,却在科举考试中明确规定,人分南北,卷以率取。为什么明朝科举考试时一反常例,试卷要作南北之分?这还得要从明初的一个小故事说起。明洪武三十年

  • 明朝厂卫是什么样的组织?厂卫的职责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厂卫,人们立即想起明朝的“鲜衣怒马”锦衣卫。厂卫到底是什么组织,为什么人们谈起厂卫就会谈“虎”色变?事实上,厂卫并非一个组织,而是数个组织的合称,除了锦衣卫外,还包括东厂、西厂、内行厂等。这些组织有一个共同之处,这就是无论是锦衣卫还是东厂、西厂、内行厂,都是手段毒辣、无孔不入的特务组织,这也是人

  • 明朝“空印案”之谜是怎么回事?“空印案”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初年,朱元璋先后兴起过四次大案,除了胡惟庸、蓝玉两案,还有郭桓案及“空印案”,后两案是因官员贪污而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惩治贪污案。对于郭桓贪污案,因为查有实据,没有什么可争议的,而“空印案”从事情缘由上来说,更接近于作弊行为。“空印案”的牵连之广,对明初的政治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时间,造成

  • 明朝初期的“文字狱”是怎么回事?有哪些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所谓文字狱,就是文人们在写文章时,由于不慎而触犯了统治者的忌讳,并因此受到了残酷惩罚的案件。明初朱元璋统治时期,也曾出现过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文字狱之灾,从其残酷程度来说并不下于后来清朝康乾时期的文字狱,而这次文字狱的起因和过程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那么,明初为什么会兴起文字狱呢?明初文字狱的发生,从

  • 朱元璋生平故事介绍,朱元璋的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自从这首歌谣在大江南北广泛传唱以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凤阳人已经众所周知,就连《辞海》中也讲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朱元璋的籍贯似乎已成定论。但事实上,至今在江苏的句容、盱眙、沛县等地,也流传着朱元璋是当地

  • 明成祖朱棣上位之后为什么要血洗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成祖朱棣应该没有不认识,朱棣上位绝对是不光明的,朱元璋本来是要传位给朱允炆的,朱允炆上位没多久就被朱棣谋反了,最后朱棣坐上了皇位。朱棣其实老早就知道朱元璋想要传位给朱允炆,所以他也老早做好了准备。朱棣一直觉得朱允炆没有那个能力当皇帝,但是朱棣坐上皇位之后,虽然朱棣登上了皇位,但是并没有受到多少的好

  • 郭子兴和朱元璋是什么关系?郭子兴为什么会选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贫民皇帝之最非朱元璋莫属。我们都知道朱元璋的发家事迹,可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仔细分析,其实这个小乞丐在他的皇帝路上,确实有过不少贵人相助的,其中最大,也是改变最深的帮助。可以说就是当时的土豪军阀郭子兴了。郭子兴不仅赏识朱元璋,把自己手下的士兵给他带,攻打滁州时,还全权交由朱元璋负责。并且后来还

  • 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是怎么收复太平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末年群雄纷争时,陈友谅在攻陷太平,占据了长江上游之后,就派人来约张士诚一同进攻建康(今南京)。有人劝朱元璋亲率大军前往狙击。朱元璋说:“敌人知道我率军出征,就会用一部分军队牵制我,而大部分则顺流直驱建康,半日内就可到达。那时我的步兵骑兵急急赶回,行军百里再去作战也为时已晚,这是兵法所忌的。”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