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七七事变29军将领佟麟阁壮烈殉国

七七事变29军将领佟麟阁壮烈殉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4 更新时间:2023/12/21 15:41:32

抗日同盟军被迫撤销后,宋哲元回察主政。佟麟阁深感抗日之志未遂,而山河破碎,国运垂危,不胜悲愤,于是退居北平香山寓所,与家人团聚,奉养双亲。寄情于研读圣经、周易,写字、摄影、打猎,以待报国时机。

在隐退期间,宋哲元再三敦请佟麟阁出山,负责军事。第二十九军的师长冯治安赵登禹张自忠刘汝明等亦联袂相邀。此时天津大学生和人民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日益激昂。佟麟阁感到抗日救国之日到来,于是欣然出山。回任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军事训练团团长(教育长为张寿龄),还兼大学生军训班主任,住南苑二十九军军部,主持全军事务。整军经武,夙夜匪懈。他曾对人说“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阁若不身先土卒行,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两耳”。声情激越,闻者热血沸腾。

全国有志抗日救国青年,慕将军坚决抗日的声誉,或跋涉千里,或从海外归来,有的就是抗日同盟军的干部和共产党员,都来参加第二十九军,入军事训练团受训。宋哲元负责维持冀察政局,被外敌内奸威胁引诱,进退两难,穷于应付,便借为父亲修墓和养病为名,干1937年2月底离干,而以佟麟阁代理军长职务,直接负军事指挥之责。佟麟阁身负二十九军指挥重任,乃时时以国家处境之危,二十九军责任之重,教育官兵,使明战伐,他还随时将敌我情况报告中央和冯玉祥(这时冯玉祥在南京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使上下无所隔离。他与冯治安、赵登禹、张自忠、刘汝明诸师长精诚团结,以共同御敌,二十九军将士之所以拼命赴敌,多得力于佟麟阁的明耻教战。

1937年7月6日,日军驻丰台的清水节郎中队,全副武装,要求通过宛平县城到长辛店地区演习。宛平第三十七师驻军不许,相持达十余小时。二十九军当即作了应变准备,严阵以待。至晚,敌始退去。7日夜间,日军一个中队突然芦沟桥守军发起攻击。佟麟阁代军长立即命令三十七师一一○旅旅长何基沣自卫还击。该旅吉星团金振中营遂奋起抵抗。卢沟桥的枪声,响彻了大地,全民族的八年神圣抗战,从此开始。

七七事变爆发后,佟麟阁以副军长之职负责军事指挥,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官司兵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时人在《北平时报》赞佟麟阁说:“佟副军长善治军,第二十九军纪律严明,勇于作战,而于老百姓秋毫不犯,佟将军训练之力也。”“军士于烈日守城,各队前置水一桶,用开水以止渴,商民感激欲泣,敬献西瓜,坚决不受,对老百姓恭而有礼,杀敌则勇猛武伦,堪称模范军人”。

1937年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击,进犯南苑,时任第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指挥29军死守南苑,佟麟阁被机枪射中腿部,部下劝其退下,他执意不肯,仍带伤率部激战。与日军从拂晓战至中午,头部又再受重伤,终因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时年45岁。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七七事变29军副军长佟麟阁阵亡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演习,以搜查"失踪"士兵为名,进攻宛平城。驻防在此的29军37师219团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爆发。此时,29军军长宋哲元正在山东乐陵为父亲修陵墓,军务暂由佟麟阁代理。同在军中的还有著名抗日将领张自忠。日军对卢沟桥的进攻在7月8日清晨5点左右。当时,日军的炮火

  • 七七事变29军五位师长:一人殉国一人被骂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沦陷,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后仍不满足于反而相继在上海、华北等地制造事端妄图将华北变成第二个东北进而吞并中国。1933年,日本占领热河后向长城沿线进攻遭到我军民顽强反击,之后日本逼迫国民政府签订《塘沽协定》,1935年国民政府又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

  • 七七事变抗日将领冯治安功绩不可磨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日本策划“华北自治”阴谋之际,地方性军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宋哲元任委员长。日本特务机关,将29军及冀察政权首领们作了分类,计有“亲日派”、“知日派”、“抗日派”三类。冯治安不但被划为“抗日派”,还单独加戴“顽固抗日派”的帽子。日军经常制造挑衅事件。1936年6月,日军开始不断向二十九军官兵

  • 七七事变29军大刀队:英勇杀敌浴血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夜,守卫北平西南卢沟桥的第二十九军遇到日军挑衅和进攻,当即奋起还击,这次史称的“七七事变”开始了中国的全面抗战。消息传来,全国群情激昂,音乐家麦新在事变三天后便创作出著名的《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

  • 七七事变中宋哲元的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2月初,日本林铣内阁上台,立即宣扬不尚武的新政策。日本商界则频频伸出橄榄枝,派团访华,只谈经济,不谈政治。4月,日本外务省通过了《第三次处理华北纲要》,表示要"采用公正的态度...形成日中间的友好关系。"华北驻屯军也一反常态,主动和冀察当局改善关系,不仅史无前例地赠送二十九军十几门山炮,还

  • 七七事变历史影响及后世纪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 七七卢沟桥事变29军伤亡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的东北三省。为了进一步发起全面侵华战争,日军陆续运兵入关。1936年,日军从东面、西面和北面包围了北平。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附近的卢沟桥发动进攻,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日军进攻北平早有周密的军事计划,他们将目光瞄准了北平的南大门——

  • 七七事变宋哲元29军溃退:对日军抱有幻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七七抗战 1937年7月7日,驻守丰台的日军河边正三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进行夜间演习,当晚以丢失士兵为借口寻衅,二十九军军部下令死守阵地,8日驻守芦沟桥的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冯治安)步兵一一○旅(何基沣)二一九团(吉星文)第三营(金振中)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9日蒋介石电宋哲元积极准备,谈判

  • 七七事变平津沦陷:李文田发起天津保卫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文田(1894—1951)字灿轩,1894年生于河南浚县,国民党二级上将、原第三十三集团军副司令。幼丧父,生活十分困难,由舅家供养。高中毕业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于六期步科。李文田参加西北军后,曾任滦河兵工厂总监、团长、旅长等职。西北军失败后,坚持在山西练兵,拥护宋哲元重组二十九军,是八名共

  • 七七事变蒋介石下令全面抗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卢沟桥事变发生时,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正在江西庐山。1937年7月8日上午,他收到了宋哲元关于卢沟桥事变的电报。蒋介石的第一个反应是:全面战争可能真的来了。蒋介石复电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匆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此间已准备随时增援。无法确切地知道,至少在名义上是中国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