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身边携带备份诏书故敢于将传位诏书置于“正大光明”匾后

皇帝身边携带备份诏书故敢于将传位诏书置于“正大光明”匾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12 更新时间:2023/12/27 9:16:57

“正大光明”匾系顺治皇帝所书,悬挂于内廷正殿——乾清宫内。“正大光明”四个字原系顺治皇帝所书,康熙朝摹勒上石,原迹藏于故宫御书处,乾清宫悬挂的是乾隆摹拓的,后来嘉庆朝失火,匾额被烧毁,嘉庆皇帝命人重新摹拓。现今所看到的“正大光明”匾额就是嘉庆朝留下来的。

“正大光明”四个字出自宋代大家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意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雍正朝,经过“九王夺嫡”事件残酷洗礼的雍正皇帝,为了避免皇室争斗和手足相残的事件再次发生,创立“秘密立储”制度,并将秘密立储的传位诏书置于“正大光明”牌匾之后,待到皇帝驾崩时,由众臣开诏书,宣布后继之君。

那么,这份决定清朝后继之君的传位诏书为何要放置于“正大光明”牌匾之后呢?

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雍正皇帝在将皇四子弘历的名字写入传位诏书时,对群臣宣布“秘密立储”决定时,给出的理由:“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诸王大臣咸宜知之。”

乾清宫

乾清宫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乃系皇宫中的最高处。而且雍正皇帝继位以后,虽然没有继续将乾清宫作为自己的寝宫,但却将此地当成了自己的书房,用来选拔官员、批阅奏折。可想而知,此地肯定是宫中守卫的重中之重,戒备、守卫都是格外重视之地。这样的环境下,想要避开守卫爬到高处更换传位诏书几乎毫无可能。

第二个原因就是“正大光明”四个字所拥有的含义,这里代表心怀坦荡、言行正派,这既是皇帝选择后继之君时所应该拥有的态度也是皇帝对于后继之君的迫切要求。雍正皇帝之所以创立“秘密立储”制度就是对康熙朝晚期出现的“九王夺嫡”事件中皇室兄弟之间的尔虞我诈、心机手段甚为厌恶,也得到了足够的经验教训。为了训诫后世、惊醒后继之君,雍正皇帝将传位诏书置于“正大光明”四个字之后,其内在含义一目了然。

另外,将传位诏书这样重要的东西能够如此放心地放置于“正大光明”牌匾以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预防外人偷换诏书,那就是皇帝身边还会随身携带一份和牌匾之后一模一样的传位诏书以便有意外情况出现时能够比对、确认。

雍正帝驾崩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1735年10月8日),庄亲王允禄等王公大臣们把两份密诏启开核对吻合后,才宣布由皇四子弘历继位,乾隆皇帝也就成了清代在建立秘密建储制度后第一个接位的皇帝。

由此可见,即使“正大光明”牌匾之后的传位诏书被偷偷换掉也不会影响皇位传承的人选。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杨国忠所作所为诱发安史之乱,激起军队不满,最终导致马嵬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杨家不灭、大唐必亡。马嵬驿兵变,军人们的目标很明确:灭掉杨家全族,身为核心人物的杨贵妃自然难逃一死。为啥这么讲?绝大部分军事行动,背后都由政治动机驱动;马嵬驿兵变的发生,禁军只是执行者,而主导者则是那股试图改变李隆基逃跑路线的势力,其核心就是太子李亨。对于他而言,这是一场至关重要的危机处理:杀掉杨家

  • 曹家虽看似光鲜但有很多亏空,清世宗抄家时发现大量当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雍正五年(1727年)曹雪芹家族被清世宗下旨抄家,就这样曾经在康熙时期显赫一时的江南曹家就被抄家了,清世宗本以为曹家是家大业大,但是查抄完曹家的家产之后,清世宗才发现曹家的家产连填补曹家造成的国库亏空都不够,而曹家之所以欠了国库这么多亏空,却与他老爹清圣祖有着很大关系。曹家不过是拿着皇家的银子往皇帝

  • 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既是中世纪自身发展之果也是促进其发展之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客观地说——中世纪既是文艺复兴和大航海结束的,又不是它俩结束的。说是它俩结束的,因为这两件事,被后来的史学家们,作为中世纪于1500年结束的标志性事件;说不是它俩结束的,因为它们亦是中世纪发展之“果”,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但不是主因和唯有之因。需要说的是,以往人们对中世纪的理解,基本是负面

  • 左宗棠为收复新疆集结七万人,但实际作战者只有三万左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屈辱岁月,然而就是这段屈辱岁月中也曾出现过一抹亮色:同治四年(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的阿古柏侵略军在英、俄两大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入侵新疆。当时已70岁高龄的老将左宗棠毅然抬棺出征,从而成功保住了我国六分之一的国土。左宗棠的功绩与才能甚至在国际上

  • 故事:清华园火车站何以成为重要一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共中央机关开始筹备从西柏坡迁往北平的事宜,决定由周恩来主管迁移工作。其实早在北平正式解放前,1月19日,中央办公厅就曾派中央直属机关供给部副部长范离和工作人员刘达等前往北平,为中共中央选择驻地。2月5日,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一行从西柏坡出发到达北平,开展中央迁平

  • 项羽宁可自刎也不渡乌江,只因在逃跑途中,一老父对他说了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句诗有点吹嘘项羽的意思。要知道在垓下之围时,刘邦、彭越、韩信、英布等人连兵百万,联军用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亲自率领的十万楚军围得水泄不通。当此之时,项羽被重重包围且没有外援,就算是天神下凡恐怕也难以挽回局势。而大半个楚国,都已经被刘邦拿下,项羽手中拥有的资本,只剩

  • 这支新四军部队,正在黑夜中急行军,突然发现,身边全是日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1943年11月份一个寒冷的夜晚,西北风呼啸着横扫赣榆县城外的一条公路。新四军3师23团刚刚拿下赣榆县城,正排成一路纵队向解放区行军。战友们急促的脚步和着冷风卷起的干枯树叶及扬尘在夜色中向前推进。九连、十一连作为先头部队,早出发了两个小时。十连远远地跟在后面。23团的军装,都是缴获日军的,远远望去,

  • 一代妖僧姚广孝,曾帮助朱棣取得皇位,为何嘉靖帝将其移出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古往今来成就大事者,身旁必有能人辅佐,比如刘邦与张良、萧何,刘备与诸葛亮,赵匡胤与赵普等等,这一对对明星组合或是开创了一个王朝,或是延续了一个朝代的辉煌。而在拥有两百多年国祚的大明王朝中,朱棣与姚广孝这对组合却十分特别,因为姚广孝是一位身披袈裟的空门弟子,但他却辅佐朱棣完成了以燕藩一地之力夺取天下的

  • 妻子汤仪逝后,马一浮孤身60余年,蓄长须纪念,拒绝岳父再娶劝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马一浮与丰子恺在杭州蒋庄“我爱陶元亮,东篱采菊花。枝枝傲霜雪,瓣瓣生云霞。本是仙人种,移来高士家。晨餐秋更洁,不必羡胡麻。”若是不言背景,谁能想到这样一首对仗工整、富有韵律,又饱含着诗意的五言律诗,是从一个九岁的孩童口中说出来的呢?这位孩童名叫马一浮,那日被母亲私下里叫去,对方指着庭院中盛开的菊花,

  • 朱自清发妻武钟谦:婚后整日操劳,抚养六个子女,因劳累患病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谦,好好儿放心安睡吧”。妻子武钟谦逝世后的第三年,朱自清来到她的墓前为她扫墓,并写下了如此饱含深情的悼念之信。那个辛劳清苦的她如今已在此安眠许久,而有她操劳过的家庭如今还维持着和睦安稳的模样。在武钟谦的墓前,朱自清深深地怀念起他们之间的过往时光,怀念着那个一生为他、为孩子而奔忙的她。对于14岁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