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左宗棠为收复新疆集结七万人,但实际作战者只有三万左右

左宗棠为收复新疆集结七万人,但实际作战者只有三万左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65 更新时间:2023/12/18 18:39:38

众所周知,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屈辱岁月,然而就是这段屈辱岁月中也曾出现过一抹亮色:同治四年(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的古柏侵略军在英、俄两大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入侵新疆。当时已70岁高龄的老将左宗棠毅然抬棺出征,从而成功保住了我国六分之一的国土。左宗棠的功绩与才能甚至在国际上也得到了认可:2000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1000年内40位智慧名人中左宗棠就榜上有名。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在屈辱的晚清时代实在是一场难得的胜利。“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就是描写左宗棠为了收复新疆在河西走廊新栽的防风沙林!左宗棠收复新疆全军六七万有余,一线战士两三万有余,士卒皆为湘军将士。左宗棠采用“缓进速战、先北后南”的策略一举击溃阿古柏侵略军;又军事、外交手段齐出,给了九百万卢布从沙俄手中赎回伊犁地区;如此完成了收复新疆的伟业!当时的清王朝正值多事之秋:就在阿古柏入侵新疆五年前清政府刚结束与英法联军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就在阿古柏入侵新疆的前一年太平天国才刚被镇压,波及皖、苏、鲁、豫等省的捻军起义此时尚未被镇压,陕甘等地的回民武装也趁机纷纷起事......阿古柏就是趁清王朝如此内忧外患之时侵入新疆的。沙皇俄国也在同治十年(1871年)7月4日趁火打劫占领了伊犁地区。

当清政府准备出兵收复新疆时日本政府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军3000人进犯台湾。一时间中国的东南海疆和西北边防同时告警。这时左宗棠一针见血指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式完整,自无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非特陕甘、山西各边时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中国的山川形胜皆起自西北,弃西部即弃中国”。

光绪元年(1875年)左宗棠根据新疆的敌情和地理特点制定了“先南后北”、“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在制定战略方针的同时筹运粮饷、整顿军队、改善武装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这时摆在左宗棠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后勤保障。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老话就能看出后勤补给对战争胜负至关重要的意义。西征大军六七万人每年的军费支出约800万两,而光绪元年(1875年)朝廷收到的各省协饷只有500万两。

朝廷为筹措西征大军的军需粮饷让恭亲王向洋人举债都被拒绝,于是左宗棠只得请早在镇压太平天国时就为自己筹备军饷的胡雪岩出面向洋人借款。胡雪岩以江苏、浙江、广东海关收入作担保先后六次借得外债1870万两白银。按说军费问题得以解决该令左宗棠高兴才是,可当左宗棠收到这笔巨款后却痛哭流涕道:“其无耻也,臣之罪也”。左宗棠深知举借外债不仅要承担高额的利息,而且还会令国家丧失主权。可在当时举步维艰的财政体系下为了收复新疆、为了捍卫国土的完整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左宗棠

好不容易筹措到的粮草和军饷后如何运到前线战士们手中呢?左宗棠慎重思考后在归化(今呼和浩特)和肃州(今酒泉)分别设立北局和南局负责南北两路的粮草补给。左宗棠在肃州集结起了以道员刘锦棠部、都统金顺部、提督张曜部为主的七万西征军。这七万西征军并非全部参与了入疆作战。

这一方面还是因为受制于粮草转运的困难,另一方面左宗棠还必须留足兵力应对英、俄两大列强的威胁。实际入疆与敌接战的是以刘锦棠部为先锋的三万精兵。左宗棠自己则统率20余营在星星峡以东担任警戒作为战略预备队。这样的兵力显然并无多少优势可言。因此进攻取胜的关键是把握战场节奏。左宗棠“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就此应运而生。缓进就是准备好了后勤等工作再发动攻势;急攻就是进攻的速度一定要快且一击致命。

战略确定后关键是要找到能准确执行战略的精明将领。当时朝廷推荐了两个人:景廉、金顺。左宗棠认为景廉无应变之才;金顺可以为将,但不适合作为大将。最终左宗棠选定了刘锦棠统一指挥前路各军。光绪二年(1876年)8月上旬刘锦棠部在金顺部配合下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法:避开供水困难的大道,走敌人严密防守但水源充足的小道,一路迫近到乌鲁木齐北面的重地古牧地(今米泉),接着在扫清敌方外围据点后用大炮轰塌城墙冲入城内。

刘锦棠部在此战中歼敌五千余人。光绪二年(1876年)8月18日乌鲁木齐克复后左宗棠命刘锦棠部驻守乌鲁木齐:一方面防止阿古柏军北犯;一方面继续清剿山中残敌。同时左宗棠又命金顺部挥军西进:一时间昌吉、呼图壁、玛纳斯北城之敌皆闻风溃逃。9月初金顺部开始进攻玛纳斯南城,随后刘锦棠、伊犁将军荣全相继率部增援会攻该城。最终清军于11月6日攻克该城。至此天山北路被阿古柏占领的地区已全部收复。

由于此时正值冬季大雪封山之际,所以刘锦堂决定就地筹措军粮为来年进军南疆进行休整。清军休整期间英国作为阿古柏的幕后支持者试图阻挠清军前进。当时英国刚迫使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随即又表示愿出面调停清政府与阿古柏政权之间的冲突。英国试图迫使清政府承认阿古柏政权为属国政权。这实际上是对中国主权完整的公然侵犯。总理衙门则把英方的建议书转交左宗棠讨论。

穆罕默德·雅霍甫

左宗棠回复道:“英人若要为阿古柏立国则割英地与之,或即割印度地与之亦可,何以索我膏腴之地以市恩?”俄国作为与英国在中亚角逐的老对手也在这时跳了出来。俄国人在这时施展了典型的两面派手法:一方面鼓励阿古柏继续与左宗棠的平叛大军对抗,另一方面又利用阿古柏的窘境迫使其签订《俄阿边界条约》,从而将中国西北大片领土划入俄国。俄国其实想的是在日后迫使清政府承认既成事实。

阿古柏在英、俄两大列强的支持下调重兵在达坂城、吐鲁番设立了两道防线。同时阿古柏自己坐镇喀喇沙尔(今焉耆)做垂死挣扎。光绪三年(1877年)4月14日收复了乌鲁木齐的刘锦棠部自乌鲁木齐南下达坂城。与此同时张曜部自哈密西进,记名提督徐占彪部出击巴里坤。刘锦棠部于4月19日攻破达坂城,随即分兵一部助攻吐鲁番,主力部队则直捣托克逊。驻守在托克逊的阿古柏次子海古拉于4月下旬弃城西逃。

这时张、徐两部也已连克辟展、胜金台等地,吐鲁番守敌白彦虎望风西窜,马人得率部投降。至此清军在半个月内连克两道防线、歼敌万余。战争进行到5月下旬时左宗棠的西征大军已取得收复新疆的决定性胜利。眼见大势已去的阿古柏在库尔勒服毒自杀。阿古柏长子伯克·胡里杀死弟弟海古拉后在英国的扶持下称王。光绪三年(1877年)4月14日左宗棠以刘锦棠部为“主战”之军,以张曜部为“且战且防”之军,长驱南进逼近敌军的大本营喀什。

收复新疆示意图

这时新疆各族农牧民纷纷拿起武器配合清军打击敌人。在新疆当地各族农牧民的配合下清军的南进行动十分顺利。这年9月英国再次向清政府总理衙门提出立喀什噶尔为中国“保护国”的要求。在左宗棠连战连捷的战局下一向以对外软弱著称的清政府破天荒地拒绝了英国这一无理要求。到了这年10月份刘锦棠部以势如破竹之势驰骋两千余里相继收复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等南疆东四城。

至此盘踞在叶尔羌(今莎车)、英吉沙尔(今英吉沙)、和阗(今和田)、喀什噶尔南疆西四城的敌军已成孤立之势。12月中下旬刘锦棠部又连克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尔,伯克·胡里逃入沙俄境内。光绪四年(1878年)1月2日清军攻克了阿古柏政权在新疆的最后据点和阗。尽管阿古柏政权已然覆灭,然而沙俄仍占据着伊犁,所以这时新疆全境并未完全收复。作为列强之一的沙皇俄国可不像阿古柏这样的割据势力一般好对付。

左宗棠一方面命入疆清军向伊犁靠近以对盘踞于此的俄军形成巨大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对留守在甘肃境内的西征军进行整编调动以备不时之需。清政府趁左宗棠战胜的余威派曾纪泽与沙俄就伊犁问题展开谈判。左宗棠为配合曾纪泽的谈判工作特意打造了一口黑漆棺材以示自己不惜一战的决心。恰巧当时俄国在土耳其问题上与英、法的矛盾分歧较大,所以权衡利弊后于光绪七年(1881年)将伊犁归还中国。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故事:清华园火车站何以成为重要一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共中央机关开始筹备从西柏坡迁往北平的事宜,决定由周恩来主管迁移工作。其实早在北平正式解放前,1月19日,中央办公厅就曾派中央直属机关供给部副部长范离和工作人员刘达等前往北平,为中共中央选择驻地。2月5日,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一行从西柏坡出发到达北平,开展中央迁平

  • 项羽宁可自刎也不渡乌江,只因在逃跑途中,一老父对他说了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句诗有点吹嘘项羽的意思。要知道在垓下之围时,刘邦、彭越、韩信、英布等人连兵百万,联军用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亲自率领的十万楚军围得水泄不通。当此之时,项羽被重重包围且没有外援,就算是天神下凡恐怕也难以挽回局势。而大半个楚国,都已经被刘邦拿下,项羽手中拥有的资本,只剩

  • 这支新四军部队,正在黑夜中急行军,突然发现,身边全是日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1943年11月份一个寒冷的夜晚,西北风呼啸着横扫赣榆县城外的一条公路。新四军3师23团刚刚拿下赣榆县城,正排成一路纵队向解放区行军。战友们急促的脚步和着冷风卷起的干枯树叶及扬尘在夜色中向前推进。九连、十一连作为先头部队,早出发了两个小时。十连远远地跟在后面。23团的军装,都是缴获日军的,远远望去,

  • 一代妖僧姚广孝,曾帮助朱棣取得皇位,为何嘉靖帝将其移出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古往今来成就大事者,身旁必有能人辅佐,比如刘邦与张良、萧何,刘备与诸葛亮,赵匡胤与赵普等等,这一对对明星组合或是开创了一个王朝,或是延续了一个朝代的辉煌。而在拥有两百多年国祚的大明王朝中,朱棣与姚广孝这对组合却十分特别,因为姚广孝是一位身披袈裟的空门弟子,但他却辅佐朱棣完成了以燕藩一地之力夺取天下的

  • 妻子汤仪逝后,马一浮孤身60余年,蓄长须纪念,拒绝岳父再娶劝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马一浮与丰子恺在杭州蒋庄“我爱陶元亮,东篱采菊花。枝枝傲霜雪,瓣瓣生云霞。本是仙人种,移来高士家。晨餐秋更洁,不必羡胡麻。”若是不言背景,谁能想到这样一首对仗工整、富有韵律,又饱含着诗意的五言律诗,是从一个九岁的孩童口中说出来的呢?这位孩童名叫马一浮,那日被母亲私下里叫去,对方指着庭院中盛开的菊花,

  • 朱自清发妻武钟谦:婚后整日操劳,抚养六个子女,因劳累患病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谦,好好儿放心安睡吧”。妻子武钟谦逝世后的第三年,朱自清来到她的墓前为她扫墓,并写下了如此饱含深情的悼念之信。那个辛劳清苦的她如今已在此安眠许久,而有她操劳过的家庭如今还维持着和睦安稳的模样。在武钟谦的墓前,朱自清深深地怀念起他们之间的过往时光,怀念着那个一生为他、为孩子而奔忙的她。对于14岁便与

  • 世界上赌国运的事情有哪些?看看国外的三次大赌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千年,不知道消失了多少地方,又出现了多少政权,以史为鉴,当我们翻开史书时,往往不得不感叹,有时候国运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在后人的眼中看来,反而却是无法证伪的。尤其是迈入近代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急速变化,某些地方在赌国运这一方面,可谓是出神入化。像是国外,作为最为热衷赌国运的地方,敢称第二就无人敢

  • 尧舜禹的禅让制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只是一个美好的政治理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禅让制是我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尧舜禹之间的权力禅让,标志着禅让制的正式形成。关于上古时期禅让制的真实性,有很多不同的观点,禅让制自始至终也没有成为权力交接的主流方式,但禅让制确实是一种政治理想,是生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文明果实。尽管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尧舜禹之间的禅让事迹表述得很清楚,

  • 皇帝诵经敲得睡着了,13岁侍女偷偷笑出了声,从此她的命运被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古人有句话说伴君如伴虎,说的是陪伴在君王身边就像是陪伴在老虎身边一样,随时都可能有杀身之祸。就像是北齐的初代皇帝高洋,高洋执政早期励精图治,这样下去绝对算得上是个好皇帝,可惜他后来不知怎么了,变得无比残暴滥杀。他有一个十分宠爱的薛贵嫔,高洋一边宠爱她,一边又跟薛贵嫔的姐姐不清不楚。某天,高洋去薛贵嫔

  • 李商隐长于用典,用典不着痕迹且余味无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李商隐是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自称与皇室同宗,但高、曾祖以下几代都只做到县令县尉、州郡僚佐一类下级官员。所谓“宗绪衰微,簪缨殆歇”、“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这类自述真实地反映了他比较寒微的处境。李商隐一生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