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故事:清华园火车站何以成为重要一站?

故事:清华园火车站何以成为重要一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226 更新时间:2023/12/27 18:17:11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共中央机关开始筹备从西柏坡迁往北平的事宜,决定由周恩来主管迁移工作。其实早在北平正式解放前,1月19日,中央办公厅就曾派中央直属机关供给部副部长范离和工作人员刘达等前往北平,为中共中央选择驻地。2月5日,中央社会部部长克农一行从西柏坡出发到达北平,开展中央迁平准备工作。2月7日,李克农和北平市警备司令部司令员程子华一起到香山。经过实地勘察,最终决定将香山作为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驻地。为保密起见,中央机关驻地代号使用“劳动大学”名字,简称“劳大”。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迁平工作,决定成立中央转移委员会,由周恩来、尚昆、曾三等组成。3月21日,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兼市长叶剑英牵头成立迎接中央迁平组织委员会,成员有聂荣臻、程子华、刘亚楼和李克农。委员会对中共中央移驻北平的沿途警卫、对空警卫、阅兵活动等都做了严密安排。

为迎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北平,先期抵达北平的李克农与军委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召集平津铁路局局长郭洪涛等有关同志开会。会后又赴西直门、清华园两车站实地查看,认为西直门车站复杂,汽车过多,清华园车站虽小,但适合于警戒,比较安全,最终确定中央领导人乘坐的列车直达清华园车站。3月21日,叶剑英、李克农就赴平沿途工作部署给周恩来发请示密电,建议中共中央到达涿县后改乘火车到北平。24日晚,叶剑英、滕代远从北平赶到涿县,迎接中央领导人。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项羽宁可自刎也不渡乌江,只因在逃跑途中,一老父对他说了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句诗有点吹嘘项羽的意思。要知道在垓下之围时,刘邦、彭越、韩信、英布等人连兵百万,联军用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亲自率领的十万楚军围得水泄不通。当此之时,项羽被重重包围且没有外援,就算是天神下凡恐怕也难以挽回局势。而大半个楚国,都已经被刘邦拿下,项羽手中拥有的资本,只剩

  • 这支新四军部队,正在黑夜中急行军,突然发现,身边全是日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1943年11月份一个寒冷的夜晚,西北风呼啸着横扫赣榆县城外的一条公路。新四军3师23团刚刚拿下赣榆县城,正排成一路纵队向解放区行军。战友们急促的脚步和着冷风卷起的干枯树叶及扬尘在夜色中向前推进。九连、十一连作为先头部队,早出发了两个小时。十连远远地跟在后面。23团的军装,都是缴获日军的,远远望去,

  • 一代妖僧姚广孝,曾帮助朱棣取得皇位,为何嘉靖帝将其移出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古往今来成就大事者,身旁必有能人辅佐,比如刘邦与张良、萧何,刘备与诸葛亮,赵匡胤与赵普等等,这一对对明星组合或是开创了一个王朝,或是延续了一个朝代的辉煌。而在拥有两百多年国祚的大明王朝中,朱棣与姚广孝这对组合却十分特别,因为姚广孝是一位身披袈裟的空门弟子,但他却辅佐朱棣完成了以燕藩一地之力夺取天下的

  • 妻子汤仪逝后,马一浮孤身60余年,蓄长须纪念,拒绝岳父再娶劝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马一浮与丰子恺在杭州蒋庄“我爱陶元亮,东篱采菊花。枝枝傲霜雪,瓣瓣生云霞。本是仙人种,移来高士家。晨餐秋更洁,不必羡胡麻。”若是不言背景,谁能想到这样一首对仗工整、富有韵律,又饱含着诗意的五言律诗,是从一个九岁的孩童口中说出来的呢?这位孩童名叫马一浮,那日被母亲私下里叫去,对方指着庭院中盛开的菊花,

  • 朱自清发妻武钟谦:婚后整日操劳,抚养六个子女,因劳累患病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谦,好好儿放心安睡吧”。妻子武钟谦逝世后的第三年,朱自清来到她的墓前为她扫墓,并写下了如此饱含深情的悼念之信。那个辛劳清苦的她如今已在此安眠许久,而有她操劳过的家庭如今还维持着和睦安稳的模样。在武钟谦的墓前,朱自清深深地怀念起他们之间的过往时光,怀念着那个一生为他、为孩子而奔忙的她。对于14岁便与

  • 世界上赌国运的事情有哪些?看看国外的三次大赌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千年,不知道消失了多少地方,又出现了多少政权,以史为鉴,当我们翻开史书时,往往不得不感叹,有时候国运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在后人的眼中看来,反而却是无法证伪的。尤其是迈入近代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急速变化,某些地方在赌国运这一方面,可谓是出神入化。像是国外,作为最为热衷赌国运的地方,敢称第二就无人敢

  • 尧舜禹的禅让制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只是一个美好的政治理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禅让制是我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尧舜禹之间的权力禅让,标志着禅让制的正式形成。关于上古时期禅让制的真实性,有很多不同的观点,禅让制自始至终也没有成为权力交接的主流方式,但禅让制确实是一种政治理想,是生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文明果实。尽管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尧舜禹之间的禅让事迹表述得很清楚,

  • 皇帝诵经敲得睡着了,13岁侍女偷偷笑出了声,从此她的命运被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古人有句话说伴君如伴虎,说的是陪伴在君王身边就像是陪伴在老虎身边一样,随时都可能有杀身之祸。就像是北齐的初代皇帝高洋,高洋执政早期励精图治,这样下去绝对算得上是个好皇帝,可惜他后来不知怎么了,变得无比残暴滥杀。他有一个十分宠爱的薛贵嫔,高洋一边宠爱她,一边又跟薛贵嫔的姐姐不清不楚。某天,高洋去薛贵嫔

  • 李商隐长于用典,用典不着痕迹且余味无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李商隐是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自称与皇室同宗,但高、曾祖以下几代都只做到县令县尉、州郡僚佐一类下级官员。所谓“宗绪衰微,簪缨殆歇”、“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这类自述真实地反映了他比较寒微的处境。李商隐一生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 渤海国曾参与契丹反对武周的战争,直到灭亡一直奉中原为正朔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渤海国首任君主大祚荣所部的靺鞨曾经在唐高宗时期被唐朝征服,迁居营州(辽宁辽阳),参加了契丹李尽忠反对武周政权的军事行动,被武周军队击败逃亡靺鞨的故地。开元元年(713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政权,民族主要以靺鞨和高丽人组成,主要控制区域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东北和现在俄罗斯领土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