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布、关羽、张飞、并没有学过武艺,为何能成为猛将难道有假。

吕布、关羽、张飞、并没有学过武艺,为何能成为猛将难道有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18 更新时间:2024/1/8 4:38:41

三国时期除了第一猛将吕布之外,代表当时武艺巅峰的人,差不多就是关羽和张飞了。他们两人,关羽曾温酒斩华雄,一刀诛颜良,三合败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则在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武艺不输吕布,不逊马超。不过,我们在赞赏他们能力的同时,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他们的出身都不高,为什么会有如此精湛的武艺呢?

马超世代公侯,武艺有家族传承;而赵云师从武术家童渊,习得了精湛的枪法;在人们的推测中,吕布应该师从赵云的师伯(或师叔)李彦,毕竟李彦有“天下第一戟”之称。然而关羽和张飞,一个是卖枣子的逃难者,一个是屠夫,出身都不高,不可能有马超那样的传承;而不管是正史、野史还是演义,也都没有提及他们的师承,说明他们应该没有赵云那样的师承,那么他们的武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第一次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提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也就是说,他虽然是一个屠夫,却不是满脑子里都想着“猪肉该卖多少钱一斤才不吃亏”,而是一个充满豪气的人,他结交的朋友也都是有志气或者有本事的人。他居住的涿郡靠近边疆,当时又是乱世,如此,不管是他主动要学也好,朋友主动传授也好,他都应该会几个招式,以便自保。

而关羽则说:“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由此可见,他本身就是一个行侠仗义的豪杰人士,如同徐庶一般。而他走上这样一条路,估计也是受其他豪杰的影响甚至教导。

当然了,别人随手的指导,与正规的师承还是有区别的,他们想要成为一员骁勇的悍将,仅凭一招半式自然不够。技巧不够,他们只能用基础来凑。前面提到,关羽在逃亡之时,一直以卖枣为业,长期拿着棍子打枣非常锻炼臂力,于是关羽力大无穷,俗话说“一力降十会”嘛,所以他的战绩斐然。至于张飞,他每日都要杀猪,也需要一副好体力,而且杀完猪之后,在给猪去毛的时候,需要用铁钎(一种类似于矛的小工具)从猪后啼,一直捅到猪的腹部,此事需要一定的技巧,张飞常年练习,使用丈八点钢矛的时候,自然得心应手。

关羽和张飞无疑就是属于那种天赋绝佳的,他们不但身体素质非常好,一个身长九尺,一个身长八尺;一个面对重枣,威风凛凛,一个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跟随刘备征战黄巾的时候,一次次拼杀中,获得武艺经验,所以才成为大家熟悉的万人敌猛将。

关羽和张飞虽然都出身低微,且没有明确的师承,却武艺高强,成顶尖悍将,这与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和天赋有关,与他们的交友环境有关,也与他们从事的职业有关。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关羽比赵云厉害的铁证,不接受反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只要你读了《三国演义》,就很容易解释了。当然,这只能是根据《三国演义》给出答案,因为历史上没有对关羽和赵云武术的描述。但非官方的历史回顾很粗糙,个人情感比较明显,不可信。这篇文章只谈爱情,不谈官史。关羽之势绝对强大。这种“勇敢”表现在战斗、战场杀戮、战场单打独斗、气势恢宏等多个方

  • 假如把诸葛亮换成韩信带兵打仗,能完成刘备遗愿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人常说时势造英雄,诸葛亮不能够帮助刘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不能够完成刘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愿,此乃当时时势。换成善带兵的韩信,也不会有所改变。首先,刘禅不是刘邦。刘备死后,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但是刘备活着的时候并不曾真正的信任诸葛亮,夷陵之战,刘备不带诸葛亮就是明证。夷陵之战后,诸葛亮也曾说过,

  • 如果刘备归还荆州,不打夷陵之战,那蜀汉20万兵力能击败魏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夷陵之战中,刘备为了给关羽和张飞报仇,倾全国之力攻打东吴,完全弃篡汉自立的曹丕不管不顾。未料一战火烧连营七百里,让陆逊一战成名,葬送了刘备集团多年来的家底。那么假如当时刘备主动归还荆州,在关张不死、家底尚存的情况下,能否击败魏国呢?关羽的贡献首先在分析蜀汉能否击败魏国之前,我们得先来分析一下关羽镇守

  • 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19年,各国对他的态度为何相差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晋文公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公子,因叔父弑君而被迫流亡,历时19年之久。在这19年中,晋文公重耳遭受了许多磨难和困苦,但他也结交了许多朋友和盟友,从中也可以看出各国对他的态度相差甚大。首先,对待重耳的态度最为友好的要数齐国了。在重耳流亡之初,他就在齐国得到了庇护,成为了齐国的客人。齐国的君主田

  • 孙权与刘备决裂,斩杀关羽,是鼠目寸光?还是深谋远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如“隆中对”对刘备集团规划的,从荆州益州两路北伐成功的案例,一次都没有。反过来顺流而下,夺取江东,后世历史成功了无数次了。哪怕在汉末三国之前,也有楚国灭越的案例了,所以,孙权对刘备当然不可能真正放心,注定心存忌惮。而且,因为刘备占据了长江上游之利,即使孙刘联盟同心合力,打败了曹操

  • 陈后主亡国逃命井中,不忘二宠妃,为囚逍遥度日,无愧刘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陈叔宝,字元秀,小名黄奴,南朝陈末代皇帝,陈宣帝陈顼嫡长子。杜甫诗《泊秦淮》中“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的主角。陈叔宝皇位来之不易陈叔宝年幼时虽长期在北魏为质,但生活富足。由于自幼与父亲分离,被母亲一手抚养长大,所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造成陈叔宝懦弱、天真的性格。陈叔宝是嫡长子,是皇位理

  • 项羽坑杀秦卒20万?李杏湾遗址挖出累累白骨,专家:数目不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破釜沉舟击败王离的20万秦军,章邯因被赵高猜忌,怕重演蒙恬的悲剧,因此率本部基本无损的20万秦军投降项羽。据《史记》记载,章邯投降以后,秦卒多窃言:“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这些投降的秦军既担心项羽胜利,自己成

  • 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吗?他真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被人们称为跨越时代、跨越民族、跨越国家的“三跨越”作品,不仅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而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前几年在中国的火热程度,那简直就是爆表呀。“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对于热爱《三国》的朋友们来说绝对不陌生。此话乃东吴第一任大都督周瑜临

  • 刘表的一位部下,后来跟随刘备,却被诸葛亮罢免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一带)人。东汉末年宗室、名士、诸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刘表是一位和曹操、袁绍、袁术、吕布、孙权相提并论的诸侯。彼时,刘表能够割据荆州,和众多诸侯相抗衡,麾下自然少不了众多人才。其中,就笔者所要说的向朗,也曾是刘表的部下

  • 刘璋坐拥蜀地十万兵马,为什么要引狼入室,招刘备入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东汉末年的天下可以用精彩纷呈来形容,诸侯们在同一舞台上明争暗斗,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也导致古今中外无数人对那段历史喜爱有加。在汉末诸侯中,割据益州的刘焉、刘璋父子十分特殊。他们早在天下大乱前就在益州扎下根基,随后几乎是与世隔绝,安心在自己的天地发展,直到中原局势大体明朗,他们才姗姗来迟。赤壁之战后,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