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炀帝杨广为何四攻高句丽?只为得天下美女

隋炀帝杨广为何四攻高句丽?只为得天下美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06 更新时间:2024/1/23 2:17:48

开皇八年(588年)冬天,隋朝兴兵平南朝的陈,刚二十岁的杨广是领衔的统帅,真正指挥全军的是高颎,在前线作战的是贺若弼韩擒虎等名将。平陈后,进驻建康,杀掉了陈叔宝的奸佞之臣及宠妃张丽华,封存府库,将陈叔宝及其皇后等人带返隋京。班师后,杨广晋封太尉。平陈之后因为隋朝政策有所偏差,江南各地叛乱。

此后,杨广亦屡立战功。开皇十年(590年),他奉命赴江南任扬州总管,与杨素一起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杨素后封越国公。

杨广从并州改镇扬州,在镇守江南期间为稳定叛变局势颇有成效、政绩突出。同时他表现得作风简朴、不好声色、礼贤下士、谦恭谨慎,由此赢得了朝野赞颂和隋文帝夫妇的欢心。

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结束了中国长达300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中国后,隋朝开始要求周边国家、民族为其臣属,并得到了其中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但高句丽平原王和后来的婴阳王对此反对,认为高句丽与隋朝应该是平等的。

高句丽曾多次小规模袭击隋北部边疆。对此隋文帝很不满。596年,隋的特使在突厥遇到高句丽在突厥的特使后,隋文帝传书高句丽要求高句丽终止与突厥的军事联盟,停止对隋边疆的骚扰并对隋表示臣服。高句丽婴阳王虽然表面上接受了隋文帝的最后通牒,但第二年,597年,平阳王联合靺鞨先发制人攻击隋在河北的军事驻地。

第一次战争(598年)

598年,隋文帝派他小儿子杨谅协高颎和大将周罗睺率30万海陆大军攻打高句丽。

杨谅的军队去时正赶上高句丽的雨季。大雨使杨谅的军队前行和物资供应变得艰难。高句丽的频频袭击使杨谅的军队损失惨重。感到无法攻克高句丽,杨谅决定与周罗睺的海军会合。

周罗睺的海军同时也是困难从从。虽然隋的海军尽可能地靠着海岸前行,但海上的大浪使许多船只颠覆。隋的海军一抛锚休息,高句丽的先遣部队就会出现进行袭击。周罗睺和姜以式的5万高句丽海军在渤海交锋。由于周罗睺先前已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大败于高句丽。

史称这次战役中,隋军损失90%。而与隋军相比,高句丽军队伤亡很少。杨谅别无办法,只好撤退。此次战役是隋文帝仅有的一次大败仗。为防止隋的再次入侵,婴阳王高元曾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隋文帝只好适时罢兵,待之如初。

第二次战争(612年)

1、先期准备

604年,隋炀帝弑父登基后,大修京杭大运河,将中国北部的政治中心与经济发达的南方连接起来。这使得跨地区大规模运送军队成为可能。不过京杭大运河的兴建使得百万计的劳工丧失性命,劳民伤财对隋的统治也留下祸根。

611年,大运河建成后,隋炀帝开始募集军队。募集的军队被集中在现在的北京。据《隋书》记载,此次募集耗时数年,规模前所未有。一共动员了大约113万的作战部队。负责后勤和运输的人员还要远高于这个数字。整个军队的总数说法不一,估计在300万到500万之间。612年,隋的大军开始出发。由于人数巨大,全部部队用了40天才出发完毕。行进的部队排成的队绵延400公里。

2、辽东之战

598年的战争,高句丽得到一些缓冲地域。由于这些地域不适于和隋这么大规模的军队进行面对面的交锋,高句丽婴阳王将军队撤到辽河一带。天时地利,那年,辽河水比往常提前好久就开始解冻了。当隋炀帝到达的时候,辽河水已经全部融化。隋炀帝毫不气馁,下令在辽河上修建了3座桥梁。不过隋炀帝所修的桥还没修到对岸,高句丽就对隋发动了进攻,并有效地击退了隋炀帝的第一次进攻。不过隋炀帝最终将桥修好,隋朝军队过桥包围了高句丽的城堡。

开战前,隋炀帝下令隋将不得擅自作出任何有关作战决定,必须先向他报告后再听从命令。这使得隋朝军队在战场上很被动。隋将在做每个决定的时候都要先派人向隋炀帝请示,这就延误了军情。高句丽的军队也因此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重整和反击。就这样5个月过去了,隋炀帝没拿下一个高句丽城堡。于是,隋炀帝感到需要改变策略。

3、平壤之战

隋炀帝的新战略是在与高句丽在辽东周旋的同时,派海陆军攻打高句丽的首都平壤。30多万陆军和20万海军构成的先遣队就这样出发了。

4、海上的进攻

隋的海军先于陆军到达了大同江。发现隋朝的陆军没有到达,婴阳王派出了一小批军队与入侵的隋朝军队交战。简短的交锋后,高句丽的军队假装被击败并向城里撤退。隋朝军队将领以为立功的大好时机已到来,带领10万军队开始攻平壤。

当隋朝军队来到平壤的外围城堡时,发现大门敞开,墙上也无人把守。进入城堡后,发现地上放着钱财和武器。为了谨慎起见,隋朝军队将领下令禁止掠夺。当隋朝军队来到一个寺庙后,遭到了高句丽的伏击。不过高句丽的军队并没有取胜,然后就撤逃了。这次隋朝军队将领真的以为高句丽不行了,于是开始掠夺外围城堡。

正当隋朝军队掠夺之时,一支由几千人组成的高句丽先遣部队对隋朝军队进行了伏击。毫无防备的隋朝军队一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开始向海边撤退。10万隋朝军队仅有几千人成功退出。第一次单独行动失败后,隋朝军队的将领决定还是等隋朝部队的陆军到达后再围攻平壤。

5、陆上的进攻

然而,隋炀帝派出的陆军在路上也出了问题。在隋国内行军,隋朝军队后勤很有保障。但一旦进入高句丽的国土,隋朝军队的后勤供应就会遭到高句丽的伏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隋炀帝下令每个士兵都要自己携带食物。不过这大大加重了士兵的负担。许多士兵为了减负,仍下的所带的食物。等隋朝军队到达鸭绿江后,物资已严重缺乏。

在鸭绿江和平壤之间有一条青川江,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下令在清川江的上游修筑堤坝蓄水。当隋朝军队到达清川江时,江水很浅。于是隋朝军队便涉水过江。正当隋朝军队过江之时,乙支文德下令开闸放水。数千隋朝军队被淹死。乙支文德随后率领高句丽军队向入侵的隋朝军队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隋炀帝派出的30多万陆军仅有2700人返回。

第三次战争(613年)

613年,隋炀帝再次对高句丽发动进攻。这次又无功而返。在隋炀帝不在之时,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谋反。担心两面受敌,隋炀帝被迫撤退回国镇压杨玄感的起义。

第四次战争(614年)

在平息了杨玄感的起义后,隋炀帝614年又攻高句丽。虽然隋炀帝冲破了高句丽的第一道防线,但由于高句丽的持续伏击和对隋朝军队供给线的切断,隋炀帝始终不能拿下辽河。高句丽婴阳王见势,主动请和以期待结束这场使双方精疲力尽的旷日持久战争。婴阳王将在杨玄感起义造反后逃到高句丽的斛斯政交还给隋炀帝。感到无法战胜高句丽,并担心国内日益增长的内乱。隋炀帝接受了平阳王的建议并撤军。

后续

隋炀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使隋朝数百万人丧生,引起隋国内人民对隋炀帝的强烈不满。隋炀帝最后一次攻高句丽后,隋朝全国范围内爆发起义。隋炀帝被迫迁都到江都,但已无力应付民变。

隋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不仅使隋朝国力锐减,也使隋炀帝丧失民心。不仅农民起义,而且隋朝的将领也相继叛变。隋都大兴为李渊所据。618年,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大将发动兵变,杀死了隋炀帝。李渊废掉隋帝,隋朝灭亡。

不过隋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也严重消弱了高句丽的国力。668年,在唐和新罗的联合攻击下,高句丽最终灭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隋唐最被低估的一个猛将,灭突厥平吐蕃战高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一部《隋唐英雄传》让太多的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男儿义气,什么叫做铁血柔肠。很多人因此而喜欢上了大唐初年的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也有很多人从此着迷于秦琼等人的英雄事迹,战场功勋。可以说,正是这一部电视剧,让太多人开始关注起奠定盛唐基调的那群人,而不是沉迷于盛唐的荣耀之中。但是,在琳琅满目的大唐名将之中,有

  • 传教士进献两名波斯美女,为何却被李世民关进笼中?原因有点荒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曾做了件事儿,简直让人匪夷所思,当时有一位波斯传教士,向他进献了两名波斯美女,然而李世民却丝毫不懂风情,非但没有宠幸她们,反而还将她们关到笼中供人观赏。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另外这两名波斯美女,她们后来的命运又是如何呢?众所周知在贞观年间,唐朝正处于经济繁荣且国力强盛的阶段,因而当

  • 《洛宁史话》㉕五胡乱华——龙虎争斗二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且说中原大乱是从西晋时期就埋下了祸根。首先是西晋内部祸起萧墙,“八王之乱”整整乱了20年。在此期间,北方和西域各少数民族趁机入侵中原。西晋灭亡后,东晋虽然统治了百余年,但其统治区域主要在南方,而北方则成了“五胡十六国”的龙争虎斗之地。由于这些胡人进入中原后,大肆屠虐汉民,视汉人不如猪狗,于是,就开始

  • 汪伦只是一个县令,却靠打赏李白留名千古,他到底有多大手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诗人李白名扬天下,就连诗圣杜甫都是他的迷弟。唐朝小小县令汪伦有幸结识了李白,还靠打赏李白而留名千古。这也让人不禁好奇,汪伦究竟是给了李白多少钱呀?李白出宫,寻找自由李白的才情世间罕有,就连唐玄宗都是他的粉丝,这位位高权重的“粉丝”还让李白进了翰林院当差。当然,李白也没让唐玄宗失望,为了讨得帝王欢心,

  • 靖难之役的坦克军团:朵颜三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永保江山,在建国以后实行了分封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朱元璋的盘算是只有自己的亲人才会保卫自己的国家,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他后台是否能够镇得住这些藩王,果然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建文

  • 穿越者真的不是传说?河南发现一明代石碑,刻着:扯淡,再不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62年,有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刘陈、阮清等人曾到此山采药。因为家里有病人,他们不小心掉进了山沟里。,我在深山迷了路,整整一个月才迷路。就在他们以为自己快要死的时候,突然发现一条小溪,有美女在水中嬉戏。美女见了他们也不慌,就好像知道他们来了一样,娶了他们,住了半年。刘辰和阮清虽然舍不得告别美人,但还

  • 如果宋江联合方腊一起对抗大宋朝廷能有胜算吗?胜算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在水浒传中对大宋构成威胁最大的两股势力分别是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和方腊领导的起义军,如果宋江和方腊联手对抗大宋朝廷两者有胜算吗?答案是肯定的,宋江和方腊联手根本就不是大宋的对手,所以他们就毫无胜算。首先,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和方腊领导的起义军大多数都是被逼无奈才落草为寇,队伍良莠不齐,虽然有的武功高强骁

  • 本可迁都从头再来的崇祯,为何还是放弃,选择自缢煤山结束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明末崇祯年间,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各地区相继爆发了叛乱,其中以李自成和张献忠叛军势力最为庞大。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了大顺。几天之后,李自成带领义军浩浩荡荡的渡过黄河,直逼北京,大明王朝危在旦夕。面对虎视眈眈的义军,紫禁城里已经炸开了锅。崇祯心急如焚,将群臣召集在一起,商议平叛

  • 他是太平天国死的最窝囊的名将,被自己人欺骗并被残忍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清朝后期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中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全盛时期的太平天国占据了中华的半壁江山,达到了与清王朝分庭抗礼的地步。永安封王是他们权势的顶点,同时也是太平天国覆灭的开始。被“富贵”冲昏头脑的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开始了奢侈腐化的享乐生涯。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

  • 康熙平定三藩后的大清算,碟杀耿精忠,逼死王辅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康熙皇帝平定三藩用八年时间,最终因为吴三桂病逝而翻盘取得最后的胜利,其后他也对三藩和从叛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算,其中三家祸首都结局凄惨,吴三桂死后他的长孙吴世藩继承了帝位,在昆明城破之时,十六岁的吴世藩自尽,而他的兄弟和父亲吴应熊等人则在吴三桂起兵之初就已经在北京被斩首示众,吴三桂家族从此被斩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