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唐最被低估的一个猛将,灭突厥平吐蕃战高丽

隋唐最被低估的一个猛将,灭突厥平吐蕃战高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3 更新时间:2023/12/20 8:34:38

一部《隋唐英雄传》让太多的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男儿义气,什么叫做铁血柔肠。很多人因此而喜欢上了大唐初年的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也有很多人从此着迷于秦琼等人的英雄事迹,战场功勋。可以说,正是这一部电视剧,让太多人开始关注起奠定盛唐基调的那群人,而不是沉迷于盛唐的荣耀之中。

但是,在琳琅满目的大唐名将之中,有一位赫赫战功的将军却有些沉寂,曾经让人闻风丧胆,甚至能治小儿夜啼的大将军竟然泯然众人,不被后人所铭记,这实在是让人有些愤慨,甚至想要打抱不平的。

这位名将就是初唐时期的大将苏定方。或许是初唐时期诸多宿将,群星荟萃,苏定方本人的光芒也被遮住,所以虽然功绩显赫却在大众心中名气不是很高。初唐时期,李靖其人的能力魄力都属于当时一流,所以被后世传颂良久,甚至还给他编上了红拂女的故事。

至于一干来自瓦岗寨的英雄更是被人写成了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大豪杰。相比之下,苏定方则只能在历史书中彰显功绩。其实这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苏定方主要的功劳是在与突厥人作战,而在定鼎中原的逐鹿之战中,苏定方并没有非常耀眼的表现。

尽管如此,苏定方其人依旧值得一讲。

公元592年,苏定方出生在冀州,身为军人世家,又赶上了隋末的乱世,苏定方自然也要少年披甲,保家卫国。在父亲的带领下,少年苏定方作战勇猛,不畏艰险,往往身先士卒,最终得到了冀州郡守的赏识。因为父亲战死沙场,所以郡守立即将苏定方任命为守军的统帅。当地的军民在苏定方的带领之下和起义军殊死搏杀,极大地保障了当地民众的生活。

少年的苏定方虽然归属被指责为残暴的大隋,可是毕竟这是忠君爱国,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地方。所有人提起他无不啧啧称奇,引以为少年英豪。可以说,就算是秦琼、程咬金这样久负盛名的宿将在少年时也没有苏定方的名头响亮。

洞悉天下时事的苏定方最终没有选择死忠隋炀帝,而是选择投靠了大唐。所以苏定方很快就成了将星荟萃的大唐将领之一。

随着大唐的建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唐朝都对突厥采取了比较和善的态度。因为当初起兵之时李氏父子依靠了突厥人的力量,所以大唐成立以后也依旧对突厥俯首称臣,没有什么的尊敬的地方。可是谁都知道,这种恭顺的态度绝不是长久之计,一旦大唐国力昌盛,抱负远大的李世民绝对不会满足于向突厥人称臣纳贡,低眉顺眼。

其实这个道理,突厥人自己也非常的明白,所以当大唐逐渐强大起来的时候,突厥人还是不断地在边疆挑衅,他们甚至开始劫掠大唐的百姓,屠杀无辜,手段极其残忍,完全不像是接受了大唐巨额供奉的样子。

长此以往,李世民也不能容忍了,而彼时的大唐国力也已经非常强大,足以支撑起一场大战,于是李世民决定和突厥人决一死战!刚刚安静了十几年的天下再一次因为战争而躁动了起来,大唐的宿将们纷纷摩拳擦掌想要会一会那些被传为神话一般的突厥人。当然,李世民这样的明君绝不会挑选任何一个轻佻的将领,他绝对会选择一位能征善战,有必胜把握的大将去和大唐最强大的敌人战斗。

李靖自然是不二人选,但是苏定方同样是唐太宗中意的对象。所以,为了保险,李苏二人都成为了大唐对外作战的将军之一,李靖作为主帅,苏定方作为拾遗补缺的辅助者。虽然算不上临危受命,可也的确是会影响大唐的国运,李苏都很重视这次大战!可以说,这一次大战绝对会影响他们的政治命运。

当时,李靖奉命袭击颉利可汗,苏定方紧紧跟随着主帅的步伐。贞观四年的二月初八,有勇有谋的苏定方决定出其不意,夜袭突厥可汗的行营。当时,苏定方仅仅带领了两百名骑兵,虽然这些骑兵都配备了弓弩,但是兵力还是有些不足。紧急关头,战机稍纵即逝,苏定方这样的宿将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便准备袭击颉利可汗。

当大唐军队出其不意地来到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之时,颉利可汗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虽然趁乱狼狈逃窜,可是手下的大军却因为丢失了主帅而乱了阵脚。突厥人不知可汗的生死,自然无心恋战,被大唐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最令人可喜的是颉利可汗在逃窜过程中被唐军所俘虏!

这是真正大快人心的战功,颉利可汗被俘就意味着东突厥从此失去了领头羊,而他们的士兵也遭受了巨大的失败,整个东突厥由一群凶悍的野狼变成了丧家之犬。

得到了颉利可汗治下的领土,大唐的国势再度上扬,西突厥人感觉到了自身的危险,他们明白了此时的大唐已经不是那个可以任意揉捏的政权了。所以他们决定铤而走险,发动战争。

公元655年,时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的程知节奉命出击,苏定方作为征战突厥经验丰富的将领也随军出发。这一次的战争匈奴人也知道是自己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了,所以抵抗得极为顽强,而且向来不善谋略的他们还采用了计谋。

当时大军对垒僵持不下,唐军以为到了决战的时候了,心里也准备好面对一场硬仗,可是突然之间就闪出了两万突厥骑兵,他们的加入直接让战争的天平倾斜,唐军的形势瞬间变得岌岌可危。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苏定方带着五百骑兵突然从突厥人的背后杀出,这寥寥五百人虽然在人数上处于绝对的劣势,战斗起来却丝毫不逊色与几万大军。五百人在苏定方的带领下冲进突厥骑兵阵中左突右闯,面对比自己多出八十倍的突厥大军,他们视死如归,每一个人都奋力作战,如同神助。

因为这五百人的突然闯入,突厥人阵脚大乱,正面对峙的唐军立马抓到了战机,全面追击,将突厥人打败,斩首了一千五百余骁勇善战的突厥骑军。虽然有着如此功绩,战争依旧没能取得全面胜利,苏定方凭借着自己的勇猛立下了赫赫战功,却因为副总管王文度的嫉妒而差点前功尽弃。

当时苏定方英勇闯阵,直接让大唐军队取得了胜利,这样的功劳如果报上去绝对会让皇帝重重封赏,封建时代的功劳一般都是可以传承的,一个将军的一次大功,甚至可以让子孙三代都富贵无

王文度当然不可能让苏定方一个人占据大功,他决定插手战争的指挥,因为灭国的战功实在太过诱惑,王文度不惜铤而走险决定矫诏篡权,他很快就从苏定方的手中夺取了战争的指挥权。

这位王文度要是有军事才华也就罢了,可他却是一个只会争权夺功的废物。

由于王文度的瞎指挥,很快就让大军陷入了困境之中。一场本来可以胜利的大战直接因为王文度的争权夺利而失败,李世民非常愤怒,他将王文度直接变成了庶民,而全军统帅程知节同样遭到了波及,只有苏定方幸免于难。

于是公元657年,唐军再一次出兵西突厥,期望可以一举平定突厥人。彼时的西突厥早已成为了惊弓之鸟,他们立即点起十万兵马和苏定方大战,苏定方手下虽然兵马不占优势却战斗士气非常旺盛,在苏定方气定神闲的指挥下,西突厥大军很快就变成了困兽。

在屡次冲锋无果的前提下,突厥人直接全线溃败。苏定方身为名将,自然深谙此时是追击穷寇的最佳时机,所以就连天降大雪这样突然地剧烈天气都没有影响他的决心。

苏定方本人明白大雪天追击敌军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是意志坚定的他没有放松,他明白,这一次风雪的到来绝对可以将突厥人一网打尽。于是他身先士卒,带领着大军连夜奔袭,星夜兼程两百多里,打败了疯狂逃窜的西突厥残余,还将西突厥的可汗生擒。

这一次奔袭直接让大唐的影响力到达了中亚地区!可以说,从往西以来的战绩来看,苏定方的这次行动绝对可以算得上中国最远的一次远征!

苏定方本人虽然是武人,可是他却没有武夫贪婪的毛病,对于钱财,尤其是不义之财,苏定方向来是分文不取。他的这种品质得到了唐王朝的嘉奖,因此在之后唐朝对外的战争中,苏定方始终都是权威一流的人物。

除了突厥,苏定方接下来来处理过吐蕃、高丽等地的叛乱,也都取得了得非常好的战功。如果不是此时大唐初定,一应开国元勋的功绩让他的功劳有些失色的话,苏定方绝对是会声名大噪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传教士进献两名波斯美女,为何却被李世民关进笼中?原因有点荒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曾做了件事儿,简直让人匪夷所思,当时有一位波斯传教士,向他进献了两名波斯美女,然而李世民却丝毫不懂风情,非但没有宠幸她们,反而还将她们关到笼中供人观赏。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另外这两名波斯美女,她们后来的命运又是如何呢?众所周知在贞观年间,唐朝正处于经济繁荣且国力强盛的阶段,因而当

  • 《洛宁史话》㉕五胡乱华——龙虎争斗二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且说中原大乱是从西晋时期就埋下了祸根。首先是西晋内部祸起萧墙,“八王之乱”整整乱了20年。在此期间,北方和西域各少数民族趁机入侵中原。西晋灭亡后,东晋虽然统治了百余年,但其统治区域主要在南方,而北方则成了“五胡十六国”的龙争虎斗之地。由于这些胡人进入中原后,大肆屠虐汉民,视汉人不如猪狗,于是,就开始

  • 汪伦只是一个县令,却靠打赏李白留名千古,他到底有多大手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诗人李白名扬天下,就连诗圣杜甫都是他的迷弟。唐朝小小县令汪伦有幸结识了李白,还靠打赏李白而留名千古。这也让人不禁好奇,汪伦究竟是给了李白多少钱呀?李白出宫,寻找自由李白的才情世间罕有,就连唐玄宗都是他的粉丝,这位位高权重的“粉丝”还让李白进了翰林院当差。当然,李白也没让唐玄宗失望,为了讨得帝王欢心,

  • 靖难之役的坦克军团:朵颜三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永保江山,在建国以后实行了分封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朱元璋的盘算是只有自己的亲人才会保卫自己的国家,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他后台是否能够镇得住这些藩王,果然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建文

  • 穿越者真的不是传说?河南发现一明代石碑,刻着:扯淡,再不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62年,有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刘陈、阮清等人曾到此山采药。因为家里有病人,他们不小心掉进了山沟里。,我在深山迷了路,整整一个月才迷路。就在他们以为自己快要死的时候,突然发现一条小溪,有美女在水中嬉戏。美女见了他们也不慌,就好像知道他们来了一样,娶了他们,住了半年。刘辰和阮清虽然舍不得告别美人,但还

  • 如果宋江联合方腊一起对抗大宋朝廷能有胜算吗?胜算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在水浒传中对大宋构成威胁最大的两股势力分别是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和方腊领导的起义军,如果宋江和方腊联手对抗大宋朝廷两者有胜算吗?答案是肯定的,宋江和方腊联手根本就不是大宋的对手,所以他们就毫无胜算。首先,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和方腊领导的起义军大多数都是被逼无奈才落草为寇,队伍良莠不齐,虽然有的武功高强骁

  • 本可迁都从头再来的崇祯,为何还是放弃,选择自缢煤山结束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明末崇祯年间,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各地区相继爆发了叛乱,其中以李自成和张献忠叛军势力最为庞大。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了大顺。几天之后,李自成带领义军浩浩荡荡的渡过黄河,直逼北京,大明王朝危在旦夕。面对虎视眈眈的义军,紫禁城里已经炸开了锅。崇祯心急如焚,将群臣召集在一起,商议平叛

  • 他是太平天国死的最窝囊的名将,被自己人欺骗并被残忍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清朝后期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中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全盛时期的太平天国占据了中华的半壁江山,达到了与清王朝分庭抗礼的地步。永安封王是他们权势的顶点,同时也是太平天国覆灭的开始。被“富贵”冲昏头脑的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开始了奢侈腐化的享乐生涯。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

  • 康熙平定三藩后的大清算,碟杀耿精忠,逼死王辅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康熙皇帝平定三藩用八年时间,最终因为吴三桂病逝而翻盘取得最后的胜利,其后他也对三藩和从叛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算,其中三家祸首都结局凄惨,吴三桂死后他的长孙吴世藩继承了帝位,在昆明城破之时,十六岁的吴世藩自尽,而他的兄弟和父亲吴应熊等人则在吴三桂起兵之初就已经在北京被斩首示众,吴三桂家族从此被斩草除根

  • 曾国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曾国藩是湖南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一个穷山僻谷的耕读人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的机会,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一、主敬: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