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努尔哈赤的长子 35岁时突然暴毙 350年后世人才知道死因

他是努尔哈赤的长子 35岁时突然暴毙 350年后世人才知道死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999 更新时间:2023/12/7 17:53:08

爱新觉罗·褚英,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子,出生于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其生母是元妃佟佳氏

万历五年(1577年),年仅十八岁的努尔哈赤入赘佟氏富豪之家,娶佟佳·哈哈纳扎青为妻,之后数年接连生下一女二子,分别是东果格格、长子褚英和次子代善。万历十二年(1584年),努尔哈赤正式起兵反明,佟佳氏带着三个幼小的孩子跟他一起过着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

可是没过多久,原配妻子佟佳氏就彻底消失了。。。任何史料上都没有记载她是生是死、如果是活着去了哪里、如果是死了又葬在那里?更诡异的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做了汗王以后,佟佳氏的儿子和娘家族人也从来没有再提起过她。。。这些统统都是至今未解之谜。

佟佳氏不在了,努尔哈赤就亲自带着才四五岁的孩子们南征北战,所以两个儿子都是从小生活在炮火之中,看惯了厮杀和死亡,这一切尤其是对长子褚英的性格影响比较大。褚英年仅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帮父亲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广有战功。当褚英二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被努尔哈赤授命执掌国政,完全被当作将来的王位继承人。

可是褚英心胸狭窄性格暴虐,导致他与其他兄弟、大臣的关系极度不和睦,所以大臣和兄弟们数次向努尔哈赤告状。努尔哈赤查明缘由后,认为褚英确实有错,于是在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将其圈禁,并剥夺其所有封号和职权。两年后,年仅三十五岁的褚英竟突然暴毙,与其母亲一样,死因成谜,任何史料上都无记载。。。

350年以后,一部完全由满文撰写的官修史书《满文老档》,于1962年在台湾故宫的地下室被发现,上面详细记载了从清太祖丁未年(1607年)到崇德元年(1636年)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此书向世人公布后,人们才了解到褚英之死的秘密。

原来,当年褚英被圈禁罢免军权后,不但不知道反省自己的过错,相反还心中对父亲、兄弟们都有怨恨。甚至在努尔哈赤亲自率军出征的时候,褚英竟偷偷摆香案诅咒父亲不要得胜,就算胜利归来也不能顺利回家。。。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后来被家人告密,努尔哈赤勃然大怒,彻底对这个儿子失去希望,并且为了国家将来的稳定团结,不得不下令秘密将其处决。。。

哎,褚英有此下场,其实也是活该了,其诅咒父亲、不顾大局的短视行为的确是不可原谅。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末年,最有学问的帝师,还如此自大,连铁路都不让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是出了名的骄傲,我们把中国定为世界的中央,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都是中原王朝对四邻的蔑称。当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优秀的祖先们也有这个资格,璀璨的文化给予我们足够的自信。不过到了清朝,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但统治者却依然沉浸于天朝上国之中。著名的例子就是乾隆时期,马噶尔尼作为英国使者来到中

  • 清朝官员工资有多低?县官工资只够一家吃喝五六天,不贪都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清代君臣所谓俸禄,说直白点就是官员的薪水。皇帝相当于这个国家的“大老板”,官员就是这个国家的“打工人”。既然是打工,自然需要薪水。薪水有多少之别,俸禄亦有高下之分。要说我国古代哪朝的官俸最薄,明清两朝绝对能够排得上号。就清朝官员的正经收入而言,是远远不够其消费挥霍的。俸禄低了,官员贪污扰民,不利于统

  • 建文帝的两大叛徒,出卖主子自己也没有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之所以成功,很大原因是朱元璋屠戮功臣,武将几乎被斩尽杀绝,留给建文帝的班底都是“百无是处”的书生方孝孺、黄子澄这样的人。士大夫的气节和骨气让人可钦可佩,让他们跟朱棣这样的战争狂魔斗,是典型的秀才遇到兵。朱棣打到南京,南京是他老爹朱元璋,用心经营了二三十年,是当年朱元璋“高筑墙、广

  • 北宋灭七国统一天下后,七个亡国之君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五代十国是继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之后我国又一个大乱世,虽然只持续了半个世纪,但期间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百姓生灵涂炭。直至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这段乱世才步入尾声。北宋立国之初,周围还有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南平六个割据政权。北宋先后消灭南平、后蜀、南汉三国,又于开宝八年(97

  • 这位皇帝“城会玩”,却是明朝少有的贤明之君,可惜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明宣宗朱瞻基尽管算不上是一代明君,尽管他有些特别的爱好(被称为“蟋蟀皇帝),但他无疑是位守成之君,是位有为之君。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不能不看到但凡有为之君的早早离世,给国家带来了多大的损失。就以明宣宗为例,他的早亡,让大明王朝走向鼎盛的“仁宣之治”戛然而止,并间接促生了明朝第一个掌权的大太监王振

  • 朱棣和朱高煦,同样的选择不同的人生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和二儿子汉王朱高煦,他们都不是长子,战场上都勇猛善战,战功赫赫。在嫡长子继承的祖制下,都没有资格继承皇位。面对面对短命的大哥太子,侄子继承家业,他们父子两代都逆天改变,一个成功了,一个成功案例给自己后代创造不休的江山,一个身死子嗣灭绝。朱棣和朱高煦,继承了明洪武大帝和绝世名将徐达的

  • 历史上宋朝之后为啥越来越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北宋之后却屡屡被动挨打甚至最后悲惨亡国呢?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网上追溯这些原因的文章很多,但是大多是只见冰山一角、林中一木,不能谈及最根本的问题,对于这种大历史事件,单纯的去找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的原因,都是不能概括整体事件走向的内部发展规律的。对于这种大周期的历史事件,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从

  • 陈友谅,明太祖朱元璋真正的对手?他当时的实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朱元璋是出生在1328年的时候,在1368年上位,小时候非常贫穷,无所事事,最终参军走上人生转折点。经过反抗元朝,攻占集庆路,北伐中原。最后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开始明朝。朱元璋也被称作明天祖,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后统一中国。陈友谅是出身在1320年,湖北人,是元朝末期群雄之一,农民起义的领袖

  • 顾炎武:致力于反清复明的旷世大儒,最终却成了清代学者的祖师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1682年2月15日,大儒顾炎武于友人家中不幸离世,享年70岁,而随着顾炎武离世的消息传开,清廷官场上出现了极为怪异的一幕:官员们一边扼腕叹息,一边却又长舒了一口气。图|顾炎武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怪异现象,是因为顾炎武虽然是学究天人的旷世大儒,但同时也是个让清廷觉得如鲠在喉的人。自1671年起,清朝的

  • 一代大儒,王阳明的生平-成为圣贤的道路(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年)成化十七年(1481年),父亲王华,进京参加殿试位居榜首,成为状元郎。一、少年有志成化十八年(1482年),王华供职翰林。王阳明与祖父王伦前往京城。同年,王阳明10岁,于京城私塾读书。到了12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