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东战争打了这么多次 以色列都是怎么赢下来的

中东战争打了这么多次 以色列都是怎么赢下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61 更新时间:2024/1/17 16:29:44

中东战争总共打了5次,先挨个看一下每一次以色列都是怎么赢下来的吧,估计这个是各位真正想知道的,或许看完原因不用我总结你自己都清楚了。

第一次中东战争。战争爆发于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大清早,也就是1948年5月16日。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沙特7国组成联军准备把以色列这个新生儿给掐死。一开始联军很猛,一天时间就占了以色列一半土地。以色列紧急求助联合国说这不公平,我们要准备一下。联合国说那停战四周吧,四周之内以色列发动了全世界的犹太人捐款捐物,各种先进武器都运进去了。四周后重新开打,拉伯联军以为两个礼拜就能搞定回家,结果搞了9个月,最后全部被以色列赶出了巴勒斯坦地区。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埃及从英国人手里拿回了苏伊士运河,于是傲娇地宣布禁止以色列的船只通过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以为这样就报了上一次战败之仇。不走运河还行,但是不走蒂朗海峡等于阻断了以色列进入红海的主要通道,这怎么能忍?于是以色列叫上运河经的占领国英国和法国组成联军一起进攻埃及。这场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月,打得埃及狼狈不堪,最后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停火,以色列获得了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第三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人成立了解放组织,受到了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巴解组织一直对以色列各种骚扰,以色列对此恨的不行。1967年以色列以埃及扩为由,迅速出动了几乎所有的空军对支持巴解组织的埃及、约旦和叙利亚以及对面的巴勒斯坦发动空袭外加地面部队进攻,一个礼拜就打的三国被迫停火。战斗结果是以色列占了大量阿拉伯国家的领土,巴勒斯坦产生了大量难民。

第四次中东战争。因为前一次被以色列打败并且占了土地,埃及和叙利亚心里一直不爽,于是私下里商量准备后在1973年10月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这一次以色列开始比较被动,损失较大,但是很快组建了反击力量,又把进攻者给打了回去,战斗持续了两个礼拜后在联合国调解下停战,埃及仅仅得到了部分之前失去的土地。

第五次中东战争。前一次虽然是以色列和叙利亚、埃及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但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战斗期间浑水摸鱼趁机搞破坏,以色列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之后巴解组织把总部设在黎巴嫩,得到了叙利亚的大力支持,发展迅速并不断骚扰以色列。于是以色列在1982年6月份发动了空地一体战,同时攻打黎巴嫩和叙利亚,几乎将巴解组织的主要力量全部摧毁,然后在联合国调解下停火撤离全身而退。

虽然不能说5次战争以色列全赢,但是5次战争以色列至少没输过。为什么以色列人这么牛呢?这当然是有原因的,首先以色列人心里牢记着自己多年漂泊的命运,深知自己现在那点土地丢失的后果,所以他们非团结而且视死如归,每一场战争都有破釜沉舟的气势。其次以色列军队的装备越来越好,尤其是空军和导弹在后面几次战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以色列跟西方国家关系很好,总是能得到他们在舆论和联合国的支持。

标签: 中东以色列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傅恒的次子娶了和嘉公主,一生受乾隆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傅恒,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傅恒的次子,娶了和嘉公主,一生受尽乾隆重视。历史的巨轮总是不停地转动着,而这其中除了帝王以及嫔妃有关的事宜之外,实际上还存在着很多出身王亲贵族的男子和功劳极高的大臣,而要认真说起来的话,大清时期富察氏的亲弟弟傅恒,着实可以说是位很有名气的重臣。要知道他不仅在政治上很有才华和能力,同时在军事方面的

  • 四大汗国,是元朝派系斗争的产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在蒙古族历史上,蒙古统治者为扩展疆土曾经发动过数次西征。尽管西征是元朝统一中国的必要步骤,但实际上又各自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含蓄统一、延续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血脉的背景下,因派系斗争而出现的分裂之势在所难免。各派力量表面上维系着共主的局面,事实上蒙元帝国已经走向了分裂。大汗小汗分别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

  • 观泽之战秦国的损失有多少?之后的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观泽之战,春秋,历史解密

    关于这场战斗的详细描述的史料并不多。但是这是秦国对战成绩上的一次惨败。要知道,在七国差不多相持的局势下,一方独大的秦国就像是在默默地向其他六国挑战:不服来干掉我啊。但其实秦国自知要是六国真合作起来,自己是打不过的。而且在那会儿还真有人在做让六国联合的事儿,此人名叫公孙衍。观泽之战里秦国惨败,这人功不

  • 刘备三次丢失妻子,为什么都没有危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刘备妻子是一个高危行业。正史上记载,刘备数丧嫡妻,小妾甘夫人才以正室的身份处理内务。演义中,刘备三次丢失妻子,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被吕布擒获,第三次是被曹操擒获,那么她们为何受到伤害呢?这三次丢失家眷,各有不同原因,其中第三次丢失,刘备家眷能够不被伤害主要是关羽的功劳。依据演义中相

  • 唐玄宗和杨贵妃都在一起11年了 为什么一个孩子都没有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杨贵妃,历史解密

    杨玉环,本是玄宗之子寿王李瑁之妻,结婚五年,夫妻恩爱,不料公公李隆基慧眼识珠,收归国有,这才有了”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完美诗句,不料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么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儿,跟随玄宗11年却只开花,不结果。有人说,

  • 太康盛世:名不副实且危机暗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康盛世,晋朝,历史解密

    在大家心目中,西晋是一个以短命和混乱而著称的朝代。实际上,西晋也曾有一段世人称颂的“治世”,这就是司马炎刚登基时候的“太康之治”。所谓“太康之治”,由于其发生在晋武帝太康年间(280年——289年)而得名。这段历史又被称为“太康盛世”、“太康繁荣”。说句实在话,它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比起来可

  • 宋朝一代名相王曾,用小人手段对付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曾,宋朝,宋朝,历史解密

    母亲怀他时,梦见孔子的高徒曾参投胎,所以取名“曾”,这来头相当大。01宋仁宗刚继位那年(1022),大权在宰相丁谓手里。仁宗皇帝才十来岁,大臣议定太后刘娥垂帘听政。副宰相王曾建议:皇帝太后五天见大臣一次,太后座位在皇帝的右边,一起听政。丁谓不同意,他的主意是每月初一十五皇帝见大臣议事,遇到大事太后和

  • 刘备摆了诸葛亮一道?诸葛亮也阴了刘备一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君臣之道神似夫妻之道,要和谐就得要双方强弱分明,否则只能散伙换人。诸葛亮和刘备的结合,对诸葛亮而言,是找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对刘备而言,是找个人再赌一把,输了就回家接着编筐卖鞋。俩人的隆中谈话开了一个好头,瞎跑乱撞的刘备对自己的未来大饱眼福,割据蜀地做个土皇帝,他很开心。诸葛亮也很开心,三分天下的i

  • 春秋历史:武姜为何偏爱共叔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姜,春秋,历史解密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在一个非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要做到一碗水端平是很难的,所以才会出现我们常说的“偏心”。对一个母亲来说,不管她在深宫还是在农家,最偏爱的一般还是小儿子,不然怎么还会有句老话:“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命根子”。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春秋武姜偏爱共叔段,以

  • 仪嫔:包衣出身,是乾隆第一嫔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仪嫔,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乾隆后宫有着清朝历史上第二大后妃团,据相关统计,乾隆一共有41位后妃,其中潜邸旧人只有十位,在这十位后妃中,皇长子永璜的生母哲妃在乾隆继位前就去世了,还有一位是在乾隆继位的第二年去世的,她就是乾隆第一嫔——仪嫔。仪嫔的出身关于仪嫔的出身,史料中记载较少,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她的有关信息进行推断。仪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