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高煦:被朱元璋讨厌,被朱棣诓骗,被仁宗捧杀,最后被侄子烤死

朱高煦:被朱元璋讨厌,被朱棣诓骗,被仁宗捧杀,最后被侄子烤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742 更新时间:2023/12/8 8:27:32

现在中国积极倡导三胎政策,使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缺少得到进一步改善。很多母亲因为经济压力,无法承担第三胎的养育,但大多会选择要二胎,因为她们清楚地知道:脱离父母的照顾后,孩子们之间的照应能使他们各自渡过难关。

血浓于水是亘古不变的事实。对于自己的手足和亲人,大都能帮一把是一把,就算某人做错某事也会选择原谅,帮助他走出困境。

朱元璋有一孙子,名为朱高煦。不仅亲人厌恶他,最后还被自己的侄子烤死,下场十分凄惨。究竟他为什么招人嫌呢?

被朱元璋讨厌,仍旧立功

出生即是皇帝的孙子,可谓含着金汤匙出身。但皇族家室的孩子并不都是温文尔雅、谦逊聪慧。

朱高煦从小狠愎狡猾,同他结伴玩耍的晋王世子朱济熺、周王世子朱有燉跟他一样,言行十分轻佻,看到孙子朱高煦这样的本性,不受朱元璋的喜爱。

朱元璋逝世后,建文帝朱允炆继位,朱高煦回朝奔丧,却被舅舅拉到一旁唠叨自己整体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不对之处,希望自己洗心革面。

这份“好心”,朱高煦不屑一顾,甚至挑衅舅舅,盗走了他心爱的宝马,返回北平的途中,只要遇到让他不顺眼的官员,格杀勿论。

如此轻视他人的生命,诸多不满的声音开始向朱高煦的父亲燕王朱棣袭来。建文元年,朱棣带兵前往靖难,许是怕自己不在身边,朱高煦会做出更加无法无天的事情,便让朱高煦跟随他一起打仗。

这个决定不仅使日后的朱高煦建功,还拯救了朱棣的性命。每次出战,朱高煦都作为前锋冲锋陷阵。

当父亲朱棣在斩杀都督瞿能父子时,不幸遇险,跟随的大将张玉也战死在战场,形势变得严峻,在焦灼万分之际,朱高煦杀进战场,击退南军,救出了朱棣。

建文四年,朱棣再次被南军击败,精力逐渐衰竭,眼看自己就被擒住,朱高煦及时赶到战场,再一次救了自己的父亲。朱棣看着他,激动地说道:“战场看来还是要靠你了,你再多多努力,世子常常体弱生病。”

朱高煦听到这话,心中乐开了花,更加积极建功。

建文四年,朱棣夺得帝位。朱高煦依靠在战场中优异的表现,获得了朱棣的肯定,行事更加有恃无恐。

思谋夺嫡,却被看破

朱棣在与朝中大臣讨论立储大事时,犹豫不决,考虑到世子朱高炽比朱高煦更加贤明,更适合成为一国之君,便立了朱高炽为太子。

想到之前朱棣如此看好自己,还暗示自己会得此位,可真正立太子时又把自己抛开,朱高煦十分不服,感觉到被父亲蒙骗。

既然不立自己,那就效仿父亲,朱高煦开始思谋夺嫡大事。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立朱高煦为汉王,藩国云南。

朱高煦暗自不悦,心想为何要把自己放到那么远的地方,在随巡北京时,就打亲情牌要与自己的儿子回南京,朱棣无奈,便允了他的要求。

朱高煦高调地调天策卫保护自己,经常伴在朱棣身边,不断地说太子的坏话进行挑拨,设法陷害太子,却牵连无辜之人入狱枉死。

永乐十三年,朱高煦又被改封到青州,当初就怎么都不愿意前往云南,更不用说现在的青州了。他对着朱棣闷闷不乐地说:“我又没犯什么错,为什么要把我发配到那么远的地方”。

朱棣心惊,怕是朱高煦有了夺嫡之意,便下了催诏,朱高煦并不放在心上,还私自招募了三千精兵。

等到朱棣返回都城时,看见朱高煦还没有前去青州,同时多人禀告他做了数起违法之事。不仅不听话还到处惹事,朱棣实在忍受不了,

当场开始痛斥朱高煦,命人剥夺其冠服,囚禁在了西华门内,还准备将他贬为庶人。

太子朱高炽知道朱高煦的秉性,奈何这是他唯一的弟弟,不断地向父王请求,朱棣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放过了朱高煦,却把他的亲信全部诛杀,命令朱高煦立刻前去封地,不得有误。虽然还是千百个不愿意,但眼下他还是先顺了要求。

到达封地的朱高煦怕一去便再无回京之日,更加着急地想要把夺嫡之事放上日程,在此期间,他经常收到朱高炽寄来的信件,劝说他不再惹祸,听从父亲朱棣的圣命。朱高煦却不往心里去,继续投身到自己的计划中。

不知悔改,终至自己万劫不复

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病逝,摆在自己面前的一座大山倒了,朱高煦看到了时机,派亲信入京伺机叛乱。

就在这时,刚上位的明仁宗朱高炽下令将朱高煦召回京城,同时提升俸禄、赐各种珍品,对他和他的几个儿子多加照顾,朱高煦按兵不动。

不到一年的时间,明仁宗朱高炽就病逝了,太子朱瞻基返京奔丧,朱高煦打算在半路劫杀朱瞻基,却未获成功。

继位后的朱瞻基知道平日里父亲对朱高煦特别的照顾,他就把这份责任承担了下来,对于朱高煦提出的要求都百依百顺。这份好心却被朱高煦误认为是新皇帝的软弱无能,可见他自己的狂妄自大。

不想再等待的朱高煦开始召集人马起兵造反,本想勾结英国公张辅,却被张辅告发,明宣宗朱瞻基知道后不忍发兵,就写了一封书信派宦官侯泰送往朱高煦府上。

朱高煦看完书信,不蔑地对侯泰说道:“我父王早年听信了谗言,就削去我的护卫,把我封到乐安,而我的好哥哥呢?却用金帛引诱、糊弄我,我为何要郁郁不乐地活在此地?你回去禀告宣宗,立刻将奸臣夏原吉等人给我送来,随后再慢慢商议我的要求”。

侯泰看到朱高煦如此傲慢的态度,惶恐万分,面对宣宗也不敢据实回答。没多久,朱高煦就派陈刚上疏请奏,同时给公侯大臣们写信,明宣宗面对摆在眼前的事实,终于承认了朱高煦要行造反之事,宣布自己要御驾亲征。

朱高煦起初会以为派个什么将军对付他,他不以为然,然而听说是宣宗亲自出面,心中忐忑起来。宣宗又传了书信给他,大意是只要交出怂恿谋反之人,就不会降罪与他,但如果坚持开火,到时候不会给他留一点面子。

台阶都放到了脚下,朱高煦还是不知道珍惜,下达战书,约定好了开战的时间。城外被中军包围,城内叛军又想活捉朱高煦去领赏,这下朱高煦终于不再牛气,暗自派人向宣宗透露投降之意。

第二天一早,朱高煦正准备出城,却被部下拦住,最后只得假借回府的名义,偷偷出城投降。

朱高煦被捉拿回朝后,大臣们纷纷请奏圣上将他明正典刑,宣宗不肯,只是将朱高煦父子贬为庶人。

后来宣宗去看望朱高煦,却被朱高煦故意用脚绊倒,此举崩塌了宣宗最后一丝底线,下命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铜缸内,他的几个儿子也被赐死。

若不是因为手足之情,朱高煦怕是早就被赐死好几次了。一再挑战别人的底线,视亲人如他人,他成为众矢之的是必然。

滴水之恩应涌泉相报,不要拿别人对你的好,作为你得意忘形的资本。时刻珍惜在你身边、对你好的家人和朋友吧。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纪念丨老馆长张淑芬讲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建设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2023年元旦刚过,张淑芬再一次来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正门前,一个年轻人正在用直播的方式,向大家讲述纪念馆的历史和雷锋的故事,在他的周围已经聚拢了不少人。对于张淑芬来说,这样的情形早已司空见惯。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张淑芬还是会经常来纪念馆里转一转。从20世纪70年代成为雷锋纪念馆的一员,到后来担任馆

  • 【感动2023·江西】致敬!上栗92岁抗战老兵辞世后捐献遗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央广网上栗2月23日消息(记者胡斐通讯员熊可慧曾紫沐)2月22日18时30分许,抗战老兵喻芳铭的遗体,被工作人员搬上了南昌医学院的遗体捐献专用车,连夜送往学校用于医学教研工作。喻芳铭(央广网发上栗县委宣传部供图)近日刚满92岁的喻芳铭,系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杨岐乡清溪村人。1943年,不满14岁的他入

  • 許倬雲 | 文官制度與穩定的“治亂迴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单元,能够有长期的凝聚性,固然由于其地理环境自成格局,但也由于国家形态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战国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

  • 司马杀掉他的全家,唯独漏掉一小孩,百年后他又抢了司马的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我想大家应该都看过一部以复仇为主题的电视剧吧,像《回家的诱惑》,就是女主被那个人抛弃又回来的故事再说了,而且古装剧里有那种抄全家然后回去报仇的故事,而今天说的是历史事件,好像有因仇恨而变得强大的人,电视剧剧本是不是一个完整的小说。这个想谈的人,经常和诸葛亮一起提起,但提起他,人们总是尴尬,因为他曾经

  • 他是当地的大红人,无人不知的富豪,就连洪承畴都要尊称他为伯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我们还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谁见过,那一次真正美丽的微笑。他是当地的大红人,无人不知的富豪,就连洪承畴都要尊称他为伯父。沈百五,元末明初,出巨资为朱元璋建筑金陵城墙的大富翁沈万三,对南京人来说,可谓家喻户晓。明末清初,不事二主、以节烈死的另一个姓沈的大富翁沈百五就鲜为人知了。崇明有个叫沈

  • 他曾先后灭掉了3个国家,将领土扩张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大唐时期的中国,国富民强,将璀璨辉煌的中华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许多国家派遣使臣纷纷来到大唐参观学习,唐朝文化对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今天,海外华人还被称之为“唐人”,可见中国的唐朝时期给世界多大的影响。唐朝也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其军事实力非常强大。其

  • 他是湘军最凶残将领,经常大肆屠城,同僚多次想置他于死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曾国荃手下的士兵基本上都是一些亡命之徒,他深深的了解着这些士兵的性格,所以他在攻城的时候往往都会下达一个命令。一旦将城池拿下,所有的士兵都可以放三天的假,而在放假期间他们可以对这个城市为所欲为。也就是说,这些将士可以在城里烧杀掳掠,奸淫妇女,抢夺钱财。这些将士本来就是一群生性残忍的亡命之人,一听到曾

  • 小小仪凤门,钩沉一座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很多年来,仪凤门都是南京的北大门……出了仪凤门这后门,是长江边,官员们北上,军队出征,都要走这个城门。”这是小说家叶兆言在新作《仪凤之门》中对南京仪凤门的一段表述。仪凤门在其中成为一双见证历史风云际会的眼睛,阅览着城市变迁和人物悲喜命运。该作首发于《收获》,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单行本。日前,全国

  • 把历史弄错,是成为一个民族的必要条件:西方伪史是这样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一、西方文明史的年代问题1、西方文明史断代的由来西方现代考古只有大约只有200年的历史。在碳十四测年技术发明之前,考古学家无法正确判定各种文化的绝对年代,历史年代确定几乎完全建立在主观推测或推论上面。而西方早期之所以能够建立起框架自洽完善的世界考古学体系,完全是因为预设了历史前提,即上古中东中心论和

  • 靖康之耻的教训生动地告诉我们:和平不是谈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古往今来,和平都是人类发展的主旋律,孙子兵法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么,古人为什么这么害怕打仗呢?因为对于士兵来说,不管战争胜负,自己都可能在战争中丧生。而对于将领而言,一方面可以加官进爵,另一方面自己也可能因为战败而被杀。战争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我们有一句俗语:枪炮一响,黄金万两。那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