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芬之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骆驼之战)

隋芬之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骆驼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166 更新时间:2024/1/22 3:06:45

元657年伊斯兰四任哈里发塔利卜·本·里与叙利亚总督兼北线方面军令穆阿维叶之间进行的一场穆斯林内战。因发生在隋芬这个地方,故名。公元656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被叛军杀害后,阿里继任穆斯林社群组织第四任哈里发,并将首都从麦地那迁往库法开始实行新政。阿里撤换了奥斯曼时期委任的大部分省总督,要求各地军政首脑他宣誓效忠。叙利亚总督兼北线方面军司令穆阿维叶拒绝向阿里交出权力,并否认阿里哈里发地位的合法性。穆阿维叶提出为其兄奥斯曼复仇的口号,在大士革公开展示奥斯曼被害时的血衣,要求阿里惩办凶手,否则阿里应负纵容罪犯的责任,结果引发内战。

穆阿维叶向阿里发出公开挑战后,公元657年春天阿里亲自前往叙利亚边境幼发拉底河畔的隋芬镇与穆阿维叶谈判。穆阿维叶要求阿里交出、惩办杀害奥斯曼的凶手,并提出成立一个由各方代参加的选举会议来推定新的哈里发。谈判进行了3个月后破裂,公元657年7月双方军队集结隋芬平原展开激战。阿里军队在其将领马立克·阿什塔尔指下,英勇善战,大获全胜。穆阿维叶在陷于失败的关头,采纳了忠于他的前埃及总督兼西线方面军司令阿慕尔·本·阿斯的计谋,命令叙利亚士兵用枪挑起《古兰经》,高呼“让安拉裁决”,要求停止战斗,举行谈,以挽回败局。阿里营垒中的人迅速分为战和主和两派。

主战派占少数,大部分将领和军士对穆斯林间的仇杀感到厌倦,他们提出“不能砍杀高举《古兰经》的人”,遂中止战斗,同意和谈。阿里在主和派胁迫下受了和谈要求。与此同时,阿里营垒中的主战派台米姆族人则反对阿里的妥协退让,有12000人从阿里队伍中分离出走组成哈瓦利派。公元658年1月,战役双方派出庞大代表会晤于艾兹哈鲁实行仲裁。阿里派出的代表是艾布·穆萨·艾什尔里;穆阿维叶派出的代表是阿慕尔·本·阿斯。仲裁结果,免除阿里和穆阿维叶所担任的职务,不承认阿里的哈里发地位。从此更多的不满者投入哈瓦利吉派,进一步削弱了阿里的力量,穆斯林社群组织的权力最终落入了以穆阿维叶为首的伍麦叶家族手中。

隋芬战役后,主战的瓦哈吉利派于公元658年7月与阿里的主和派在拿赫鲁宛(今巴格达附近)发生激烈冲突,双方死伤惨重。自此穆斯林阵营的主战派公开分离,在离库法不远的哈鲁拉推举阿布杜拉·拉西比为哈里发,与阿里领导的主流派公开分庭抗礼。之后,阿里率军向叙利亚进军。途中改变路线向拿赫鲁宛进发,于公元658年7月17日在拿赫鲁宛向分离派叛军发起攻击,结果拉西比阵亡,固守营地的哈瓦利吉派1800兵全部被歼。拿赫鲁宛之战后,哈瓦利吉派残余势力在各地仍有活动。而穆阿维叶则借机于公元659年击败阿里在埃及的军队,任命阿穆尔为新的埃及总督,阿里从此走了失败的不归之路。穆斯林社群组织也自此开始了达千年的内部分裂和流血冲突。

更多文章

  • 伦敦除了雾都,还是个大恶臭你知道吗?(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伦敦,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作为老牌帝国的首都,伦敦既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又拥有过悠久的历史,早公元50年罗马人就在此建城。然而作为工业化较早城市之一,伦敦在历史上曾多次因为污染等问题“史上留名”,除了众所周知的“雾都”,其实还有一个词条也专门指出了另外一个严重的污染事件——大恶臭。大恶臭(英语:Great Stink或Big

  • 揭秘50多年前的伦敦雾霾竟然是这样治好的(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伦敦雾霾,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半个世纪前的某一天,1952年12月5日。清晨,伦敦城的空气寒冷而新鲜,但已经有薄雾弥漫。从北极南下的寒潮先后到来,气温低到了极点,而在降温过去后,风停了,一轮反气旋造访了无风的伦敦,形成了冷而停滞的空气,受困于一层暖气团之下。逆温层笼住了这个城市,一层看不见的透明罩子,落在了伦敦市民的头上。人们对

  • 解密:“雾都”伦敦是六十年前是如何治理雾霾的?(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雾霾,雾都,伦敦,,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早上一打开微信,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朋友圈被一条条雾霾的消息刷屏,使人顿生怜悯,有一条如是调侃道:“相比于鲁霾的沉重,冀霾的激烈,沪霾的湿热和粤霾的阴冷,我更喜欢京霾的湿冷,它是如此的真实,又是如此的具体……”哭诉了一系列具体的遭遇后,最终总结道:“这是人类辛劳与自然的馈赠共同作用的结晶,霾是帝都重,

  • 猛将矶野员昌简介:他曾是姉川之战的前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矶野员昌,日本,姉川之战

    矶野员昌(いその かずまさ ?-?),浅井家臣,近江佐和山城城主,原名宫沢平八,从浅井亮政时期起就以年轻的勇士出名。姊川合战时担任浅井军先锋,率1千5百精锐将织田军2万3千之13段阵备突破了整整11段。浅井本队败走之际,矶野部被织田军断去后路,但矶野员昌丝毫不惧,竟率众正面突破织田军3队,带领残兵三

  • 姉川之战的过程打了多久?姉川之战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姉川之战,日本

    姊川之战(日语:姉川の戦い)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一场战役,织田、德川联军与浅井、朝仓联军于元龟元年6月28日(1570年8月9日)在近江国浅井郡姊川河原(今滋贺县长滨市野村町附近)会战。过程姊川,位于琵琶湖的东北。发源于近江北境的金粪川,一直流到伊吹山以西的尚西流入琵琶湖为止,传说是阎魔大王姐姐龙王的居

  • 姉川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姉川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姉川之战,日本

    姊川之战(日语:姉川の戦い)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一场战役,织田、德川联军与浅井、朝仓联军于元龟元年6月28日(1570年8月9日)在近江国浅井郡姊川河原(今滋贺县长滨市野村町附近)会战。据各方的文献记载,当时织田家与浅井家称此次会战为"野村合战",朝仓家则称为"三田村合战","姊川之战"是后来统一天下的

  • 焦山之战:南宋王朝与蒙古的最后一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焦山之战,南宋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南宋反抗蒙元征服的最后一战,发生1279年的崖山。但对于当时的小朝廷而言,这样的挣扎已是无奈的最后一拼。早在整整四年前,他们就已经在一场反击战中,消耗了自己全部的军事资源。战场绝非兵力稀缺的南部海岸,而是在可以控制长江中下游的关键节点--焦山。绝望中的回光返照面对元朝的进攻 南宋

  • 焦山之战中元军运用了什么战术 该战术是如何运用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吕文焕,刘整,伯颜,李庭芝,焦山之战

    1273年2月,南宋襄阳守将吕文焕在坚守六年后,终因外援断绝,只得开城向元军投降。元军在占据长江上游后,积极调整部署、调兵遣将,准备与南宋王朝做最后的决战。1274年6月,元世祖忽必烈下诏兵分两路南伐宋朝:左路军由博罗欢、董文炳以及降将刘整率领,攻取两淮;右路军由伯颜、降将吕文焕率领,顺江而下。27

  • 岑港之战:戚继光对倭寇的大获全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岑港之战,明朝

    明朝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明朝地方大员胡宗宪调集大军,准备攻打那些退缩、驻守在浙江岑港(地名)的汪直余党、倭寇团伙。同年冬季,胡宗宪给了戚继光三千名浙江绍兴籍的士兵,供给戚继光训练成军。一开始,胡宗宪有些急于求成,他对戚继光提出:目前,杀灭倭寇、贼人才是当务之急,戚将军(此时的戚继光官职为参将

  • 岑港之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岑港之战,明朝

    嘉靖三十五年(1556),戚继光以参将职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是年秋,倭寇龙山,大掠乡民,戚继光先后与参将卢镗、俞大猷等协同作战。龙山初战,兵多怯阵,戚继光身先士卒,以“擒贼先擒王”、“三箭射三酋”,威退倭兵。龙山三战三捷,戚继光崭露头角,威名三军。战后,戚继光针对明军在龙山作战中暴露出的军令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