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联卫国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方面军战役之一:切尔诺维策战役的过程及结果(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苏联卫国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方面军战役之一:切尔诺维策战役的过程及结果(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70 更新时间:2024/1/16 5:35:05

是苏联卫国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方面军战役之一。在此次战役中,象同时进行的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一样,在战争中首次将3个坦克集团军同时集中使用于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尽管天气条件复杂,空军第2集团军航空兵仍对方面军的进攻军队进行了不间断的支援,每天出动约400架次,其中15%给坦克兵团运送弹药油料。苏军战功卓著的兵团和部队中30个被授"普罗斯库罗夫",11个被授予"尼察",16个被授予"切尔诺维策",5个被授予"扬波尔",4个被授予"日梅林卡",2个被授予"乔尔特科夫",1个部队被授予"扎列希基"的荣誉称号。

战役进程

3月4日,在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之后,方面军主要集团发起进攻。第18和第38集团军分别于3月5日和11日转入进攻。进攻第一日,坦克第4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就在第60集团军地带进入交战。3月7-10日,各坦克兵团先遣部队前出到捷尔诺波尔、普罗斯库罗夫(赫梅利尼茨基)一线,切断了德军整个战略南翼的主要交通线利沃夫-敖德萨铁路。在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和坦克第1集团军之间深深地打进了一个楔子。在捷尔诺波尔、普罗斯库罗夫一线,敌人将庞大兵力(9个坦克师、6个步兵师)投入交战,并实施了猛烈反突击,以阻止苏军向南推进,将乌克兰第1方面军兵团击退到捷尔诺波尔-普罗斯库罗夫铁路以北,保住"南方"集团军群的交通线。在此情况下,苏军统帅部决定,从3月12日起暂时停止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主要方向的进攻,以便抗击德军反突击,调集兵力,准备实施更强大的突击。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命令,方面军受领的任务是:从行进间强渡德涅斯特河,并在向切尔诺维策(切尔诺夫策)发展突击时,进抵苏联国界。方面军应以右翼(第13集团军)向布罗德、利沃夫方向展开进攻。3月21日,方面军顺利击退敌人反突击后,在主要方向再度发起进攻。此前,方面军继续进攻的左翼第18,第38集团军解放了赫梅利尼克、文尼察、日梅林卡,并将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被击溃的部队逼退到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市,右翼第13集团军则已前出到布罗德市接近地。从15日起,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司令为库罗奇金上将)开始了向科韦利方向的进攻。乌克兰第1方面军主要集团加强方面军预备队(其中包括坦克第1集团军),以第60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并肩实施猛烈突击,会同集中该处的3个坦克集团军,在航空兵主力支援下粉碎了德军的抵抗,向南急进。3月23日,坦克第1集团军先遣部队解放了乔尔特科夫,3月24日,该集团军从行进间强渡了德涅斯特河,3月29日又强渡了普鲁特河,并攻占了切尔诺维策。

于3月26日攻占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从北面前出至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地域(3月28日该集团军调入预备队进行补充)。德军失去了切尔诺维策,也就丧失了联结其在喀尔巴阡山以北和以南作战的军队间的最后一个环节。与此同时,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与坦克第4集团军的联系也被完全切断,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科涅夫)右翼各兵团于3月30日前出至霍京市后,使汉斯·瓦伦丁·胡贝上将指挥的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在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以北地域陷入合围。但由于乌克兰第1方面军兵力不足,特别是坦克不足,所以未能建立绵亘的合围对内正面和迅速分割歼灭德军集团。且朱可夫对德军突围方向判断错误,他顽固的认为德军会沿大道向南撤向罗马尼亚,所以把重兵放在这一方向上,可是埃里希·冯·曼斯坦因元帅却严令该集团军沿山路向北突围。方面军首长采取的迟滞德军被围集团前进的措施(将两个步兵军各一部调到德军退路上,航空兵对退却纵队实施突击等)未能达到目的。被合围各师(共23个师,内10个坦克师)付出损失惨重的代价,沿德涅斯特河北岸突向布恰奇市,4月7日,在此与从利沃夫东南地域实施反突击的保罗·豪塞尔的武装党卫军第二军会合。

并阻止其进攻,德军统帅部被迫将一些军队从法国(其中有党卫坦克第2军)、德国、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调至右岸乌克兰,并从匈牙利调来匈牙利第1集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击退德军反突击后,于4月17日遵照大本营命令,在托尔钦以西、布罗德、布恰奇以东、斯坦尼斯拉夫、纳德沃尔纳亚,及沿苏捷、苏罗边界一线转入防御。

评价

此战,乌克兰辖1方面军前进约80-350公里,击溃德军坦克第1、第4集团军。德军20个师损失大部分技术兵器。苏军前出到喀尔巴阡山山前地带,切断德军主要横向交通线后,将其战略战线分割成两部分。乌克兰第1方面军解放了右岸乌克兰大部领土。

更多文章

  • 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什么时候爆发的?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苏联,德国

    是苏联卫国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方面军战役之一。在此次战役中,象同时进行的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一样,在战争中首次将3个坦克集团军同时集中使用于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尽管天气条件复杂,空军第2集团军航空兵仍对方面军的进攻军队进行了不间断的支援,每天出动约400架次,其中15%给坦克兵团运送弹药和油料。苏军战功卓

  • 公认的近卫坦克兵第一人: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的生平事迹简介(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苏联,军事首长,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 Михаил Ефимович Катуков(1900.9.17~1976.6.8),生于大乌瓦罗沃镇(今属莫斯科州奥焦雷区),苏联军事首长,装甲坦克兵元帅(1959),两次苏联英雄(1944.9.23,1945.4.6)。 公认的战时近卫坦克兵第一人,有些人对他的

  • 果阿战争:印度迷之自信的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果阿战争,印度,葡萄牙

    如果问这个世界上最自信的国家是哪个?你肯定会回答:韩国。但如果再问有着“迷之自信”的国家是哪个?答案就是印度。不论是政治制度、宗教信仰还是军事力量,印度都认为自己的是最好的,但客观地说印度自古以来没有哪个时期是特别出类拔萃的呀。回顾过往,历史上印度最强大的时期应该是孔雀王朝,但那也只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 果阿战争爆发原因以及果阿战争的影响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果阿战争,果阿战争爆发原因

    果阿战役,是印度军队收复果阿地区的一次主动出击。那么这场战役简介是什么呢?现如今的果阿果阿、达曼、第乌岛处于印度的西海岸,面积为3983平方公里,人口为65万人,是印度良好的海港。但是在1560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以后,这三块区域就一直在葡萄牙殖民者手中。即使后来英国人统治了印度,也没有动摇葡萄牙对

  • 皇帝南巡就等于下凡历险,乾坤皇帝还要七下江南的原因是什么?(乾隆帝南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坤帝南巡,清朝,乾隆帝南巡

    乾隆曾六下江南,并非七次。当然,如果他喜欢的话,是可以七下甚至八下江南的。然而,其下江南的动机,与其皇祖康熙皇帝的六次南巡有着莫大的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后者是其最崇敬而极力模仿的对象。由是,正如乾隆在位时间明明要超过六十年,却在乾隆六十年退位一样,即不敢也不可超越康熙皇帝也。无他,敬祖也。事实上,乾

  • 同样都是六次南巡,百姓为何欢迎康熙,而将乾隆视为瘟神呢?(乾隆帝南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帝南巡,清朝

    清代十二个皇帝中,只有康熙和乾隆两人有南巡的记录,且次数都为六次。同样是南巡,康熙和乾隆又有所不同,不管是在花费上,还是出行的性质上都有很明显的区别。康熙分别与二十三年、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和四十六年进行南巡。在这六次南巡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康熙都在办一件大事——治理黄河。当然,除了治

  • 将专制皇权推向最高峰的皇帝是谁?乾隆真正做到“皇权凌驾于一切”(乾隆帝南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清朝,乾隆帝南巡

    乾隆皇帝是对待大臣最刻薄寡恩的皇帝之一,更是空前绝后的唯一真正做到集各种权力与一身的权力拥有者。在乾隆皇帝面前,胆敢有人说半句僭越之语,必定被千刀万剐,诛灭九族。为什么乾隆皇帝会是空前绝后,独一无二呢?这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乾隆皇帝个人原因。我们先来谈谈历史原因。中国封建社会帝制制度始于秦始皇。始

  • 什么是平定准噶尔?平定准噶尔的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平定准噶尔,清朝

    清代康熙 、雍正 、乾隆三朝为统一西北地区与准噶尔贵族进行的多次战争,在清代文献中通称为平定准噶尔。这次战争,起于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迄于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迭经三朝,历时68年,最终弭叛息乱,取得了完全胜利。1635年10月卫拉特蒙古(新疆)的盟主固始汗遣使归顺后金(清朝前身)

  • 战斗力极强的7万清朝军队,为何被准噶尔打的一败涂地?(平定准噶尔)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平定准噶尔,清朝

    众所周知,在清朝前期,清朝军队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尤其是清朝引以为傲的八旗劲旅,当年的战斗力确实不错。但是在公元1731年,清朝军队却遭遇了一次惨败。雍正皇帝集结了7万多军队,准备一鼓作气灭掉盘踞西北的准噶尔部。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被准噶尔部打的一败涂地。在此之后,清朝暂时放弃了征服准噶尔的计划。首

  • 为什么说清朝平定准噶尔时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两万清军士兵血洒漠北草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平定准噶尔,清朝

    公元1730年的冬天,清朝的统治者雍正皇帝为了平定准噶尔部的扰乱,派靖边大将军傅尔丹率领二万余士兵从京城出发,前往喀尔喀蒙古堵截前来掠夺的准噶尔军队。在正式出征的那天,雍正皇帝在太和殿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然而在出征当天,天色突然大变,狂风夹杂着暴雨将出征士兵的军旗和衣物全部打湿,使他们狼狈的奔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