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六镇起义 鲜卑贵族最后的狂欢

六镇起义 鲜卑贵族最后的狂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922 更新时间:2024/1/25 6:02:32

元法僧去建康的时候,已经70多岁了,萧老大是信佛的,对这种老年人格外照顾,据说在建康,还是锦衣玉食,舒舒服服的过了好些个年头,徐州这摊浑水,留给了南朝,梁武帝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萧综,就是那个疑似萧宝卷儿子的二皇子。从建康到徐州,路还蛮远,担任护送任务的,是陈庆之。人到中年的老陈,刚开始,并没得到萧老大的认可,可能是因为下棋老输吧(陈庆之内心是奔溃的:开玩笑,你是皇帝,我敢赢么),无论如何,老陈干的,都是VIP接待工作,元法僧投降,去接一下,萧综接管徐州,去护送一下。徐州这块地盘还蛮大的,更重要的是,战略位置特殊,徐州没了,洛阳就没那么安全了,于是北魏政府出来讨伐萧综的,是这么两位爷,一位叫元延明,一位叫元彧(读

yu)。

网络配图

元延明是个读书人,也是拓跋家族的一员,因为喜欢读书和乐善好施,风评不错,之前在徐州也当过几年的刺史,有群众基础,所以这次出征,有一半是希望,利用元延明的人望,招降徐州城的百姓,结果把对方的主帅萧综给招降过来了,算是超额完成任务,据说后来做了尚书令和大司马。

元彧的来头更大,标准的皇族后裔,他是太武帝拓跋焘第四个儿子拓跋谭的后代,原名叫元亮,字仕明,因为和北魏开国功臣穆崇的后代穆亮重名,自愿改名,皇帝很高兴,“仕明风神运吐,常自以比荀文若(荀彧),可名‘彧’,以取定体相伦之美。”于是,就成了元彧。

不过,这位元彧兄就比较郁闷了,他的第一次大型战役,是镇压六镇起义,结果还失败了,被匈奴人破六韩拔陵(名字就这么长,肯定不简单~)追着打。

六镇起义在北魏历史上非常有名,可以说,北魏末期的大部分叛乱都和这次起义有关,事件直接的反应就是边关将领的叛乱,原因是他们在边关流血拼命,孝文帝实行的汉化改革,却一点都没照顾到他们,就好比,一线员工拿的奖金,反而比办公室里整天喝喝茶的大叔还少,士兵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在北魏边境,也存在一个强大的部落政权,柔然,关于他的历史,在《孝文帝改革》一章里有介绍,早在北魏建国初期,柔然就不断的骚扰边境,当时北魏的中心还在平城,柔然的骚扰对平城威胁很大,于是道武帝拓跋珪就派遣鲜卑主力的一部分,常年进驻柔然边境。

到了太武帝时期,拓跋焘从司、幽、定、冀四州,征调了十万人,自北京延庆到山西河曲一带,修建防御工程,六镇的规模基本成形。所谓的六镇自东往西依次为:怀荒、柔玄、抚冥、武川、怀朔、沃野。大草原上,战士的地位是很高的,阿凡达中的杰克,骑马射箭、翼龙都会骑了,才算一个合格的战士,而六镇的士兵也不是谁都能去,需要鲜卑贵族的身份,作为拱卫京城的部队,出将入相也不是梦,但是孝文帝改革后,这六镇士兵的地位从天上掉到了地狱,跟着皇帝留在中原的部落兵,成为羽林、虎贲,那是高级兵种。

网络配图

六镇的呢,史书上的称谓叫镇户,其实就普通老百姓,而且不能内迁,一旦去了六镇当兵,这辈子甚至儿子孙子也没机会享受中原的繁华了。

当北魏人民因为改革,高高兴兴奔小康的时候,曾经部落的骄傲,现在只能挣扎在温饱线上,更重要的是,柔然自内部叛乱后,势力下降,之后迁入六镇的,一般都是罪犯和豪门的家丁。

无论战略地位还是社会地位,都没了,小伙伴们有怒气,有人一勾,就出来了。

公元523年,怀荒的镇民首先不高兴了,当地的主将把每月的口粮给扣了,没发,战士们本来心理就不平衡,现在连吃的都没了,于是闹哄哄的,把主将给杀了,有人挑头,后面的全都跟上来了。

此后,破六韩拔陵攻占沃野镇(就是那个把北魏的荀彧给打趴下的匈奴人,原先也是沃野镇的镇民),不久,起义席卷了六镇所有城市。

当时刘腾刚死,掌握大权的是曾经帮助元法僧求情的元叉兄,元叉也没闲着,先后派出几波人马镇压起义,可惜都被破六为代表的六镇兵打败了,正好这个时候,被幽禁了4、5年的胡太后和孝明帝,成功逃跑,然后发动政变,元叉被杀。

作为老大的胡太后和皇帝出场,北魏军队肯定要好好表现一下,另一方面,送了礼物到柔然,帮忙出兵,一个需要稳定,一个需要财富,于是,柔然可汗带了十万兵马,进入六镇,和北魏政府军组成包围圈,围剿起义军。

本来只是因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现在事情闹的这么大,六镇民兵也很害怕,毕竟造反,是要砍头的,刚好,北魏来镇压的部队里,有个叫元琛,没打过破六,却玩起了心理战:投降不杀,老家还有老婆孩子,只要投降就没事,于是呼啦啦一片全倒了,破六也没冲出柔然和北魏的包围圈,半路被杀。

投降的六镇民兵有多少人呢,20万,这是些社会不安定因素,肯定不能原地安置,于是就近扔到了河北,没等胡太后们松口气,河北也出事了,遇到干旱,还是没饭吃。

这些战士的命运真是太悲剧了,也不用什么号召,第二波叛乱就开始了,这一次的领袖叫杜洛周,老杜也是个人才,南方有南朝,中原是北魏的地盘,现在起义了,自己就是个头,想跑到最北方,也当个皇帝过过瘾,但是部队刚到北京,就被打回来了。

在这期间,另一位六镇领袖,叫葛荣,这家伙比杜洛周要猛的多,杀将夺权,一路打败元琛、元融,攻克殷州、翼州,顺路吞并了杜洛周的部队,史书记载,合并后,葛荣的部队,达到了几十万。这么厉害的人物,被谁打败的呢,北魏将领尔朱荣,这是北魏仅存的一支精兵,尔朱荣是胡人,但是究竟是哪一支的,一直没个定论,陈寅恪老先生认为是羯族,和五胡乱华时期,石勒石虎是同一个种族。尔朱荣本来也是大部落酋长,公元525年前后,北魏到处都在叛乱,作为北魏旗下的部落,尔朱荣当然也需要出来尽一份力。他的作战方式是以战养战,无论士兵还是将领,只要够优秀,归顺了就是好兄弟,其中就包括,后来影响整个南北朝历史的几位大人物:高欢、侯景、宇文泰。

网络配图

侯景,看过前面文章的童鞋应该不陌生,原先是怀朔镇的镇民,六镇起义失败后投降了尔朱荣,据说勤奋好学,向尔朱荣的部将慕容绍宗学习过兵法,后来投降南朝,发动侯景之乱,梁武帝就这么没了。

在南朝忙着侯景之乱的时候,北魏的历史也走到了尽头,高欢和宇文泰,在北魏的废墟上,一个建立东魏,一个建立西魏,他们死后,儿子们建立了北齐和北周。

当然,这时候,都是尔朱荣的手下,老荣的部队越来越大,当能力超过了本身职位的时候,老荣就想,当个皇帝过过瘾?正好,洛阳城里,发来一封勤王信,是孝明帝发的,干嘛呢,希望尔朱荣出兵来洛阳,杀掉胡太后,帮助自己亲政。

这情节是不是很熟悉,在三国之前,董卓就是因为大将军何进的征召,才进的洛阳,于是成了太上皇,尔朱荣比董卓还要霸道。孝明帝已经被毒死了,剩下的太后和新立的小皇帝,都被尔朱荣扔进了黄河,其余在京城的大小官员,集中到一起,然后全部都杀了。

雷厉风行,尔朱荣也算一代枭雄,但就是这么一位猛将,却很迷信,在登基前,一定要手铸金人,悲剧的是,一连四次都失败了,上天既然没这个安排,老荣也只能收拾收拾心情,把到手的皇位让给了孝庄帝元子攸,自己回晋阳,继续平定叛乱了。

当时六镇起义仅存的老大只有葛荣了,拥有燕、幽、冀、定、瀛、殷、沧七州之地,自己也当上了天王。

第一次见面,尔朱荣把怒气全撒在了葛荣身上,一战分胜负,老葛兵败如山倒,自己被俘,押到洛阳才砍的头,其他大部分士兵都投降了,这么多人,最后都去哪了呢,还记得曹操当年招降的30万青州兵么,尔朱荣的手段也差不多,六镇起义最终的结局,最后都成了尔朱荣的兵。

六镇起义失败了,但他的影响才刚刚开始,除了之前讲到的三位大人物,侯景、高欢和宇文泰,在六镇之中的武川镇,里面生活着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杨忠,一个叫李虎,他们都参加了六镇起义,后来投降尔朱荣,但是更重要的是,杨忠有个儿子,叫杨坚,而李虎的孙子,叫李渊,不知道李渊和杨坚是什么人的,去面壁吧。

标签: 六镇起义鲜卑

更多文章

  • 六镇起义爆发的原因 六镇起义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六镇起义

    北魏六镇起义说的是北魏正光五年时北方六镇的戍卒向其他各族人民发起的起义。北魏孝文帝雕塑北魏把首都迁到洛阳,六镇鲜卑族的贵族与将士待遇不如洛阳的鲜卑族人,然后发起反对汉族的大起义。北魏时期,孝明帝年间,官与官相护,民于民勾结,贵族奢靡成性,高官残暴不知收敛,赋税、徭役、兵役繁重,老百姓要么逃亡,要么依

  • 北魏六镇起义:北魏由此由盛转衰陷入分裂边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魏,六镇起义,东魏,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历史的赞歌魏孝文帝于 499年死后,他的后继者的生活日益腐朽,政治日益黑暗,阶级矛盾尖锐化,终于引发了各族人民大起义,主要有六镇起义、河北起义以及山东起义和关陇起义。六镇起义。六镇是沿长城一线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今内蒙古五原东北)、怀朔(今固阳东北)、武川(今武川西土镇)、抚

  • 六镇起义是怎么回事?六镇起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六镇起义,南北朝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戍兵和各族人民反抗北魏王朝统治的大起义。北魏王朝为防御柔然的攻扰、护卫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及强化北部边境地区的统治,于北魏初期即在平城以北自西而东设置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今内蒙古五原东北、固阳西南、武川西、四子王旗东南、兴和西北)和怀荒(今河北张北境)六个军事重镇,以

  • 井田制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井田制,

    井田制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实现土地公有的有效途径。井田制乃中国西周时期较为普及的土地制度。字意为:因土地划分为许多方块,且形似“井”字形,故曰井田制。实则是周天子京畿之土地制度,有公田私田之分。而周礼中的井田,似乎是理想的土地制度,可行性不强,同时难以考证。“井田”一词 ,最早

  •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井田制什么时候瓦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

  • 井田制是谁创立的?井田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井田制,

    井田制是谁创立的及井田制出现的原因:西周创导之另一重要制度,即井田制度是也。至井田制度之详细情形,因史料缺乏已不可考。井田制是谁创立的因封建制度与宗法制度之实施,在我国文化上遂产生三种思想:其一为“天下一家”之大一统思想,此为大同思想产生之渊源。其二为崇尚礼治之思想,即在政治上重礼治而不尚权力,重教

  • 隋末农民起义的过程 隋末农民起义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末年,一场大起义运动为隋朝的统治画上了句号。这场农民起义为何会爆发呢?和许多起义的原因大同小异,隋炀帝的暴政,繁重的徭役,兵役,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所以,农民纷纷奋起反抗,这场起义究竟发生了什么。隋末农民起义的过程究竟具体是什么呢?农民起义配图隋朝末年,隋炀帝发动战争,大兴土木,给百姓造成巨

  • 隋末农民起义的背景 隋末农民起义中重要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末农民起义

    隋炀帝在位时期,劳役繁重,农民穷困。统治者连年大兴土木,隋炀帝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征兵不断,再加上统治者暴虐残酷,对农民阶层及其苛刻,农民温饱不能得到满足。在农民无法生存的情况下,隋末农民大起义便发生了。隋末农民起义配图隋末农民起义简介主要有领导人及起义过程。大业七年,山东发起了第一场起义。由于山东,

  • 隋军远征: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惨败而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

  • 唐太宗的三征高句丽:李世民为报中原王朝之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太宗,隋炀帝,高丽,,三征高句丽

    一、背景隋炀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使得隋国力锐减,民心丧失,这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后,就努力与高句丽荣留王修好,双方于622年交换战俘。624年,荣留王接受了唐的年号。唐高祖册封荣留王为辽东郡王、高丽王。与此同时,唐册封百济武王为带方郡王,新罗真平王为乐浪郡王。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