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优秀“援疆干部”阿桂:清代伊犁屯田第一人(伊犁危机)

优秀“援疆干部”阿桂:清代伊犁屯田第一人(伊犁危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79 更新时间:2024/1/20 16:29:25

优秀“援疆干部”阿桂:清代伊犁屯田第一人

清廷统治新疆初期,由于此前大小部落间连年混战,伊犁人烟罕至,一片荒芜。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清政府决定在此驻军,但是伊犁距内地千里之遥,又有戈壁荒漠阻隔,部队的吃饭穿衣如解决?此时,刚刚以参赞大臣身份参加完平定准噶尔部大小和卓叛乱的阿桂乾隆提出:派部分士兵,从南疆各地抽调维吾尔族农民,到伊犁开荒屯田,自给自足。正为新疆驻军粮草犯愁的乾隆看到这份奏折,立刻批准阿桂大胆试点。

1760年春天,43岁的阿桂不顾春寒料峭,从阿克苏赶赴伊犁,带着战士和300户维吾尔族农民,在伊犁河南的海努克等地,一边开荒、一边修渠平整道路,还盖起了简陋的临时住宅。伊犁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其实非适宜种庄稼,阿桂带领的屯田军民当年就获得了丰收,一下子解决了当地军民的吃饭问题。

乾隆听到这一消息,非常奋,决定第二年继续扩大伊犁的屯田面积。从迪化(今乌鲁木齐)调来500名绿营兵,又从南疆招集800户维吾尔农民先后到达伊犁。阿桂把大家安排在伊犁河两岸,立即开始垦荒播种。1761年,屯田军民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

此后,屯田有功的阿桂两任伊犁将军,在总领全疆军政事务的同时,更是全力推进伊犁的屯田规模。除了继续从南疆各城迁移大批维吾尔族农民到伊犁屯田,清中央政府又从内地调来了2000名绿营兵到伊犁,后来内地的大批犯人也加入了屯田者的行列。此外,国家还为此专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关内失地农民到伊犁屯田垦荒。凡自愿来疆者,每家分配30亩地,免费种6年后,才给国家交“公粮”。士兵、囚犯家属,凡愿来伊犁屯田者,都可享受同等待遇。如此,让伊犁屯田大军很快变得浩浩荡荡。

在此期间,阿桂把迁移到伊犁定居的锡伯、索伦等族军民安置在查布察尔、霍尔果斯一带,一边戍边、一边屯田。这些八旗军民开垦出大片荒地,很快实现了自给自足。

在阿桂的任期内,伊犁的屯田规模超越了汉唐,曾经野兽出没的伊犁河谷变成了良田万顷、人丁兴旺的塞外粮仓。屯田的事业的大发展带动了当地畜牧业和商业的发展,伊犁“如内地,数千里行旅晏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各族百姓安居乐业。伊犁一跃成了当时新疆政治、军事的中心。屯田的成功让伊犁有了守卫西北边疆的物质基础。清朝的新疆才有了稳定统一的局面。

阿桂出身满族贵族,晚年官至大学士,是乾隆时期出将入相的少数重臣之一。为了国家的稳定,他告别繁华的京城,长年驻守塞外边陲,屯田初期,他常常一腿泥一身土,在田间地头和将士百姓同呼吸、共甘苦,在新疆伊犁留下了可以载入史册的重要贡献。以今天的目光看,他绝对堪称一位敬业爱岗、勤政务实的优秀“援疆干部”。

标签: 阿桂清朝名将名将伊犁危机

更多文章

  • 阿桂简介 伊犁屯田的创始者阿克敦之子阿桂(伊犁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阿桂,清朝名将,名将,伊犁危机

    阿桂简介 伊犁屯田的创始者阿克敦之子阿桂阿桂(1717年9月7日-1797年10月10日),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满洲正蓝旗人,后以新疆战功抬入正白旗。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清朝名将。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长期戍守西北边疆。阿桂一生屡统大军,运筹决策,用兵持重,为清帝所器重,

  • 揭秘三国残暴亡国之君孙皓:杀人手法多如牛毛(孙皓暴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皓,孙皓暴政

    孙皓乃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孙权百年之后,幼子孙亮即位,当了六年皇帝被废黜了。孙权的另一个二子孙休登基,不过六年之后也逝世了。当时孙休的儿子都太小了,难以继承皇位。在当时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等听到孙和的儿子孙皓做事果断,是个君主之才,于是推荐他做了东吴的第四任皇帝。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东吴历史!在

  • 揭秘东吴暴君孙皓为何会对司马炎口出狂言(孙皓暴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皓,孙皓暴政

    三国孙皓,肯定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单看这姓氏,便能看出其中一二的玄机,在三国之中,孙属于大姓,如无意外他必归属于吴国,经查阅史记后,更加印证了孙皓之身份。孙皓,三国时代吴国人,身份尊贵无比,乃是吴国的第四代君主,其祖父便是大名鼎鼎于三国的孙权,他的君主之位来之不易,其父孙和本是太子后因种种缘故被废,后

  • 三国残暴亡国之君孙皓:杀人手法多如牛毛(孙皓暴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皓,孙皓暴政

    孙皓乃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孙权百年之后,幼子孙亮即位,当了六年皇帝被废黜了。孙权的另一个二子孙休登基,不过六年之后也逝世了。当时孙休的儿子都太小了,难以继承皇位。三国孙皓在当时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等听到孙和的儿子孙皓做事果断,是个君主之才,于是推荐他做了东吴的第四任皇帝。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东吴

  • 东吴末代皇帝孙皓何以从明主沦为昏君?(孙皓暴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皓,孙皓暴政

    孙皓(公元242—284年),是孙权被废皇太子即三子孙和的长子,也是三国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是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公元264-280年在位。虽然他的前任孙休已经有儿子,但孙休去世时这个儿子十分年幼。群臣鉴于蜀汉之亡,认为主少国危,想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所以作为废太子孙和的长子孙皓便被拥立继位。

  • 东吴暴君孙皓竟把大臣王蕃的脑袋当球踢(孙皓暴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皓,孙皓暴政

    孙皓是东吴的一位暴君,暴君本来并非暴君,之所以会成为暴君,和身边众人的长期呵护是分不开。不过这里我们不讨论孙皓成为暴君的原因,就单讲一个叫做王蕃的东吴名士的坎坷人生,就可以知道孙皓为什么被称为暴君了。王蕃的列传王蕃本是一文艺青年,码字功夫高超,不但会做诗词歌赋,对学术也颇为懂行。东汉的科学大佬张衡曾

  • 难道历史上的皇帝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诸葛恪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亮,诸葛恪,皇帝,,诸葛恪专权

    很多人都认为,导致东吴一代名臣诸葛恪被杀死的原因,除了他本人骄傲自负这个原因外,还源自孙峻与孙亮那滴水不漏的计划。事情真的就是如此吗?难道就没有其他可能了吗?难道我们用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相了吗?在笔者看来,历史上的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至于为何,且听分析。东兴大捷以后,诸葛恪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

  • 诸葛恪是个怎样的人:文能治国武能领军(诸葛恪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恪,诸葛恪专权

    诸葛恪是个怎样的人诸葛恪,字元逊,三国时期的人,效忠吴国,一生侍奉吴国的两位君主,孙权和孙亮,一生立下不少功绩,也算是立下汗马功劳。诸葛恪画像诸葛恪从性格层面来看,是一个情商智商俱高之人,最难得是此人还颇有胆量和见识,有一定的责任心,但随着功劳的累计,军功的上升,诸葛恪也慢慢开始骄傲放纵起来,自恃有

  • 揭秘:诸葛恪死于谁之首?诸葛恪的谋略如何(诸葛恪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恪,孙皓,三国,诸葛恪专权

    诸葛恪,字元逊,三国时期的人,效忠吴国,一生侍奉吴国的两位君主,孙权和孙亮,一生立下不少功绩,也算是立下汗马功劳。诸葛恪从性格层面来看,是一个情商智商俱高之人,最难得是此人还颇有胆量和见识,有一定的责任心,但随着功劳的累计,军功的上升,诸葛恪也慢慢开始骄傲放纵起来,自恃有功,便开始冒进攻魏,但一次次

  • 三国史上武圣关羽为何投降曹操而不投降孙权?(孙权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孙权建国

    喜欢关羽的人,我们总会为其忠义所叹服,“千里走单骑”更成为其忠义的伟大证据。然而,在三国中,关羽的忠义似乎很特别,让人琢磨不透,说其忠吧,他可是投降过曹操的人,说其不忠吧,他又不投降孙权,可以说关羽的忠义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谜。那么,关羽为何宁愿投降曹操而不投降孙权呢?对此,作为文学作品《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