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虽没有外戚专权 但宦官乱政治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朝代之一(宦官弄权)

明朝虽没有外戚专权 但宦官乱政治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朝代之一(宦官弄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16 更新时间:2023/12/13 12:59:38

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所有国家事情不论大事小事只要皇帝想管都能管,所以也有无数人为了皇位争的头破血流、骨肉相残。但皇帝也是一个人,精力也有限,不可能时时刻刻把权力握在手上,所以这也造成了中国封建王朝的两大劣疾,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权,很多王朝都是因为这两个原因灭亡,比如西汉就是亡于外戚专权,而之后的东汉吸取西汉的教训打压外戚结果亡于了宦官专权,可见前朝对本朝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明朝也是如此,立国二百多年没有出现过外企专权,可宦官乱政可是明朝一大特色。那么明朝为什么没有外戚拥有实权呢?主要是朱元璋吸取了元朝的教训。元朝作为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是蒙古族建立的,而由于蒙古族的习俗,元朝的太后和皇后得势力特别大,元朝统治阶级为争权也是混乱不堪,这才导致了强大的大元帝国立国不到一百年就灭亡。而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自然是要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他就下令后妃不得干政。而后朱元璋为了集中皇权又废除了宰相,于是每天都得处理一大堆政务,也是辛苦。

后来继位的皇帝没有朱元璋那么厉害,能做到事必躬亲,于是创立了一个内阁制度,内阁就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刚开始内阁成员的官品并不高,因为明朝初期的皇帝都还算勤政,用到内阁的时候并不多,之后的皇帝就不一样了。正德皇帝、嘉靖皇帝万历皇帝等等,一个比一个荒唐,都无心政事。皇帝不理政但国家还要运转,这个时候内阁就挺身而出了。内阁掌管权利,自然就没那些外戚什么事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朝的大臣就敢于上谏,比如著名清官海瑞就曾经上疏给嘉靖皇帝说他懒惰,不工作,把嘉靖大骂一顿。海瑞以为皇帝看到后很定会大怒杀他,所以他棺材都准备好了。而嘉靖帝没有杀他,因为海瑞为人正直,谁都敢骂,把朝中大臣都得罪了一遍,嘉靖帝还需要他监督百官呢。还有之后的杨涟仅仅是六品官,却能清楚的看清形势,帮助天皇帝上位。所以有这么多负责任的大臣,外戚哪还能来横插一脚。

不过明朝虽没有外戚专权,可它的宦官乱政治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朝代之一。

标签: 明朝朱元璋宦官弄权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代宦官总是会专政?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宦官弄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宦官,专权,专政,古代,宦官弄权

    熟读历史的朋友一般都清楚封建朝代宦官乱政很严重,秦朝有嫪毐,明朝有魏千岁,这些宦官或者太监的名字被记载在史书中,甚至比很多正统人物都出名。他们中不乏好人,但是留下名字更多的都是臭名昭著,遗臭万年,让每一个听到名字的人都恨得咬牙切齿。很多人都会骂太监,骂他们专政乱权,但是很少有人会思考为什么在古代宦官

  • 中国历史上,明代宦官是如何掌握朝政大权的?(宦官弄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代,宦官弄权

    中国历史上,宦官一直是政治发展的伴生品,宦官掌权、后宫干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现象。宦官掌握朝政大权的现象在明代尤为突出,特别有趣的是一代改革家张居正,居然借助宦官掌握权力,推进改革,可见,明代的宦官的权力至大。那么明代宦官是如何掌握朝政大权的呢?一是皇帝的猜忌和多疑,使得采取不正当手段监视大臣,这

  • 婆罗门的职责是什么?为什么婆罗门是地位最高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婆罗门,种姓制度

    婆罗门由于职责和地位的特殊可享有许多特权。可以免交各种捐税,因为人们认为,婆罗门已经以自己的虔诚行为偿清了这种债务,不得被处以死刑或任何类型的肉刑,因为婆罗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向婆罗门赠送礼物的人则得到保证,将在今生和来世获得一定的报答。最受欢迎的礼物是土地,它可以“解除赠送者的一切罪孽”。因此婆罗

  •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么来的?婆罗门和刹帝利谁更尊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印度,古埃及,刹帝利

    种姓制度古代印度实行严厉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主要存在于印度教中,对伊斯兰教和锡克教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古代印度时期,因为当时印度是奴隶制社会,共有四个阶级,分别是:婆罗门(主要掌管宗教祭祀,充任不同层级的祭司。其中一些人参与政治,享有很大政治权力)刹帝利(掌握军事和政治大权的等级)吠舍(平民,从事

  • 子之之乱:燕国局势混乱,赵国想吞并中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子之之乱,春秋战国

    自苏秦离开燕国就任齐国客卿,燕国迎来了一个相对和平时期。燕易王哙(公元前333-前314年在位)感到内忧不存外患已解,便只顾荒于酒色,贪图安逸,待到年事已高,就更不肯临朝听政。苏代为齐国出使燕国,燕王哙问道:“齐王如何?”苏代回答说:“必定不能称霸。”燕王哙说:“为什么?”苏代回答说:“因为不信任他

  • 子之之乱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子之之乱,春秋战国

    子之之乱是发生在东周战国时期(公元前320年-公元前314年)燕国的一次动乱。燕国在当时列国中比较弱小。燕王哙死,子之被杀,国土被齐国、中山国攻破,几乎亡国。赵国想吞并中山国,不愿燕国就此破灭,赵武灵王见燕国无王,于是把流亡在韩国的公子职请到赵,立为燕王,派将军乐池送回燕国,这就是燕昭王 。动乱始末

  •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么来的?婆罗门和刹帝利谁更尊贵(吠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古印度,古埃及,吠舍

    种姓制度古代印度实行严厉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主要存在于印度教中,对伊斯兰教和锡克教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古代印度时期,因为当时印度是奴隶制社会,共有四个阶级,分别是:婆罗门(主要掌管宗教祭祀,充任不同层级的祭司。其中一些人参与政治,享有很大政治权力)刹帝利(掌握军事和政治大权的等级)吠舍(平民,从事

  • 晋国六卿渊源是什么?两个是功臣,两个是公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国六卿,春秋

    在晋献公当政末期,晋国发生了一件震惊华夏的事件,史称”骊姬之乱“。也就是晋献公的宠妻骊姬借助晋献公的力量,逼迫晋献公的儿子们外逃,之后当时晋国大夫荀息以计谋消除了这次晋国之乱,迎立晋国公子重耳回国,一代霸主晋文公自此登上历史舞台。也正是因为”骊姬之乱“的影响,晋国后世的公子们均不得留在晋国,成为了晋

  • 什么是清朝统一战争?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统一战争,清朝

    清朝统一战争指的是从清顺治元年(1644年)的清军入关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这数十年间统一中国的战争,主要包括清军攻灭大顺和大西农民军和南明军,还有平定三藩势力和西北叛乱等。顺治元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于山海关击败大顺军,占领北京城。顺治帝福临由盛京(今沈阳)迁至北京,清

  • 夔东十三家抗清基地,竟能坚持近二十年 原因何在?(清朝统一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夔东十三家,清朝,清朝统一战争

    明末清初地图里,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清军八面包围之中,湖北西部四川东部有一小块地方,近二十年间,一直写着个大大的明字。这就是夔东十三家抗清基地。李自成战死之后,他的部将郝永忠(又称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袁宗第等人一改消灭明朝的既定策略,转而联明抗清。在夔州、远安、竹溪、施州广大区域的崇山峻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