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故宫里有多少“宫”?北京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子

故宫里有多少“宫”?北京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099 更新时间:2024/1/3 3:57:39

人们对于皇家宫殿的印象,最深刻的要数秦始皇营建阿房宫的广博。就像《阿房宫赋》中所说的“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雄浑气势,震慑人心,以至于西楚霸那一把三月不熄的大火,不知丛生了多少哀怨。从此,宫殿就是广阔的代名词,就意味着无以丈量的土地,连绵不绝的走廊,错落有致的亭台,以及似乎永远也无法数清的“宫”。无论宫殿有多大,都不可能数不清,那么,故宫里有多少“宫”呢?

提起紫禁城,人们就会想起数不尽的宫殿楼阁,走不完的回廊小径,但是,紫禁城再大,也不可能无法丈量,宫殿再多,也不可能统计不完。

偌大的紫禁城,从建筑布局来看,大体可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中心建筑为三大殿,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供奉神祗以及宫眷生活的地方。

明代时修建的外朝三大殿,分别是奉先殿、华盖殿和谨身殿。但是,次年即遭焚毁,而后又重建,再遭火灾。明嘉靖四十一(1562)年,三大殿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大清入主中原后,于顺治二(1645)年,将三大殿更定名称为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太和殿在外朝三殿中最为重要,建筑面积最大,同时型制规格也最高。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再后面是保和殿,三大殿都在南北贯穿的一条中轴线上。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严格对称的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以乾清门为界,与外朝相对的是内廷部分。内廷的建筑布局与外朝一脉相承,严格的按照南北中轴贯穿。主体建筑依次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乾清官是内廷正殿,为明代皇帝的寝宫和平时处理政务的地方。“乾清宫”之名得于《易经》的“乾,天也,故称乎父”和《道德经》的“天得一以清”。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后,曾数次被焚毁,现在我们看到的乾清宫是清嘉庆年间建的。

交泰殿在乾清宫后,得名于《周易》 的“天地交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交泰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顺治十二(1655)年、康熙八(1669)年两次重修。嘉庆年间乾清宫的失火,殃及此殿,后重建。清二十五宝玺就贮藏在此殿,乾隆以后,此殿不再使用。

坤宁宫在交泰殿之后,其名得于《易经》的“坤,地也,故称乎母”和《道德经》的“地得一以宁”。 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壁之意。坤宁宫自明朝的永乐十八(1420)年建成以后,于正德九(1514)年、万历二十四(1596)年两次毁于火患,万历三十三(1605)年重建。清代承袭明制,于顺治二(1645)年,对坤宁宫重新进行了修缮,顺治十二(1655)年,仿照盛京(今沈阳)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年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后重修。

中轴两侧各平行纵向建有6座宫阙,称为东西六宫,是皇帝的后妃们日常生活起居之所。明初修建时,东六宫为长寿宫、长宁宫、永安宫、永宁宫、长阳宫和咸阳宫;嘉靖十四年(1535),改为延祺宫、景仁宫、永和宫、承乾宫、景阳宫和钟粹宫。西六宫原为长乐宫、未央宫、万安宫、长春宫、寿昌宫和寿安宫;嘉靖十四年,改为毓德宫、祥宫、翊坤-宫、永宁宫、储秀宫和咸福宫。东西六宫占地3万多平方米,布局规整、严谨,各宫院之间南北走向有二条长街,俗称一长街、二长街。东西走向的巷道纵横相连,巷口有巷门,街口有街门,井井有条,构成了12个相互独立的院落。每座宫院占地2500平方米,呈正方形,四周都是高墙,布局为两进院的三合院形式,由前殿、后寝、东西配殿组成,墙高院深,门户森严。

东西六宫在建筑格局上严格遵循封建正统思想的建筑模式。东西十二宫将代表“天”、“地”的乾清官、坤宁宫如众星捧月般的围在内廷的正中,清晰地反应出“王者必居其中”的营建思想。此外,东西六宫严格对称,各以一条长街为轴线,将六宫一分为二,各为三宫,形成了横二宫、纵三宫的建筑格局。在以乾清、坤宁两宫为中心横向排开的同时,又相对保持了各宫的纵向排列,相得益彰。每一宫的前殿、后寝以及配殿,为一正两厢,严格对称,间数、屋顶的形式也完全一致,就连各宫院内水井的位置也丝毫不差,西六宫的水井均在后寝的左前方,东六宫的水井均在后寝的右前方,严格的对称使得十二座宫殿整齐、规范、威严、宏伟。

此外,东西六宫在造型艺术方面,也颇具特色,一律采用飞檐斗拱的传统形式,宫顶饰以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内檐及窗棂点金彩画,描龙绘凤,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各宫门前均建有琉璃影壁一座,不仅避免了内宫暴露无遗,又给人以幽深、神秘之感。清代,又在各宫内添建游廊,使之更加生动、活泼,整肃的宫殿和曲折的游廊互为映衬,相映成趣。

东西六宫基本上保持了明代的旧有风貌,清代,虽不时修缮,但多只限于局部的修修补补。清嘉庆年间,西六宫作了大规模的改动,使得东西六宫的整体布局发生了变化,严格的对称已经不复存在。

此外,内廷里还有供皇子们居住的乾东、西五所,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太上皇居住的宁寿宫,众多的宫殿形成多座院落的组合。在宫殿建筑之外,还有皇家苑囿太液池,或称西苑,即现在的中南海和北海,以及御花园、戏台、藏书楼等文化娱乐、宗教活动等设施,数量繁多。

标签: 故宫古代宫廷

更多文章

  • 耶拿战役的意义:开启了全面封锁英国的第一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耶拿战役,拿破仑,普鲁士,

    耶拿战役最能反映的是对于政治军事上仍相当封建的普鲁士来说,自由改革的必要性及迫切性。一些普鲁士主要的军事改革家例如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和克劳塞维茨都曾参与战役。他们的军事改革与之后持续多年的社会改革,开始了普鲁士转变成为现代国家的过程,逐渐将法国的势力逐出德意志,成为欧洲大陆上的领导角色。德国著名哲

  • 耶拿战役结果:拿破仑摆脱了普鲁士的军事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耶拿战役,拿破仑,普鲁士,

    1806年,耶拿战役爆发,数量庞大的法国军队和普鲁士军队在德意志陷入了厮杀,这场交战同时于两个相近的地域耶拿和奥尔施泰特展开,因而史称耶拿-奥尔施泰特双重会战。因为法军的主帅、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直接指挥的是耶拿战役,因此这个地名被放在了前面,但实际上,主导这场双重会战走向的决战,却发生在奥

  • 耶拿战役双方部署:普鲁士军队在五套方案中犹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耶拿战役,拿破仑,普鲁士,

    战斗起始于拿破仑的主力遭遇到霍恩洛厄亲王于耶拿附近的部队。起初拿破仑只有48,000人,但是他小心和灵活的部署令法军能够建立一个绝对性的优势。普军很迟才发现情况,但仍没有加快反应速度。在冯·布吕歇尔【又译布鲁克】将军的15,000人由魏玛赶来之前,霍恩洛厄亲王的部队已经开拔。然而这是一场激烈的战斗,

  • 耶拿战役背景:外交失策将普鲁士逼向反法联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耶拿战役,拿破仑,普鲁士,

    奥俄联军在奥斯特里茨战役战败之后,欧洲大陆暂时沉寂下来,进入一个不稳定的和平期。在上次战役中,拿破仑之所以急于使普鲁士保持中立,是因为十五万普鲁士大军一旦加入奥俄联军的行列,势必使他面临一种十分严峻的局面。贝尔纳多特进军多瑙河期间,未经允许即穿越了普鲁士的安斯巴赫公国,曾使普鲁士当局甚为愤慨,几乎导

  • 耶拿战役简介:耶拿-奥尔施泰特战役在哪一年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耶拿战役,拿破仑,普鲁士,

    1806年深秋,数量庞大的法国军队和普鲁士军队在德意志陷入了厮杀,这场交战同时于两个相近的地域耶拿和奥尔施泰特展开,因而史称耶拿-奥尔施泰特双重会战。因为法军的主帅、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直接指挥的是耶拿战役,因此这个地名被放在了前面,但实际上,主导这场双重会战走向的决战,却发生在奥尔施泰特。

  •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的战略意义:德军陷入双线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恩河战役,施里芬计划,一战,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First Battle of the Marne)又名马恩河奇迹(Miracle of Marn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线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5日至9日。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合力打败了德意志帝国军。这场会战中,交战双方投入兵力总计约150万人,伤亡近50万

  •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的经过:法军如何成功保住巴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马恩河战役,施里芬计划,一战,

    1914年8月初,德军按照“施里芬计划”,正式发起大规模攻势,德国通往比利时、法国的铁路线全面军管,处于进攻轴线上的铁路几乎都是双轨运行,保障每天有550趟列车开赴前线。据档案记载,战争最初两周,每10分钟就有一趟德军列车开过莱茵河畔的名城科隆。德军进攻逼近巴黎由于德军准备相对充分,虽然在突破比利时

  •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背景:德军试图先击败法国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恩河战役,施里芬计划,一战,

    众所周知,自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后,德国和法国互相敌视,前者渴望彻底粉碎谋求复仇的法国,获得稳固的“欧洲共主”地位,后者则一心想收复被割让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为此组建起庞大陆军,同时法国政治家还幻想英国和俄国盟友能及时参战,联手打败德国。有意思的是,双方设计的战争计划都是“投入重兵以求速胜”。

  •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简介:“施里芬计划”彻底破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马恩河战役,施里芬计划,一战,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First Battle of the Marne)又名马恩河奇迹(Miracle of Marn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线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5日至9日。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合力打败了德意志帝国军。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战役是一战的一个关键时刻。由一战 爆发起,

  • 马恩河战役造成士兵离奇死亡:“炮弹休克”成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恩河,一战,法国,,马恩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不久,也就是1914年9月,在著名的马恩河会战中有这样一种传言:士兵们站在战壕里,保持执行任务时的各种姿势,但是他们都死了。1916年出版的《战争时间史》里这样描述:“这些死人有着活人的任何细节,幻像是那么真实,以至于周围士兵还会和死人说话———在意识到他们已没有生命之前。”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