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龙卷风的探测方法

龙卷风的探测方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686 更新时间:2024/2/14 10:00:43

龙卷,是一种具有一定破坏力的自然现象。一般情况下,龙卷风是一种气旋。它在触地面时,直径从几米到几百米,平均为250米左右,最大为1000米左右。在空中直径可有几千米,最大有10千米。

极大风速每时可达150千米至450千米,龙卷风持续时间,一般仅几分钟,最不过几小时。所到之处万物遭劫。龙卷风漏斗状中心由吸起的尘土凝聚的水气组成可见的“龙嘴”。在海洋,尤其是在热带,类似的景象在发生称为海上龙卷风。

龙卷风通是极其快速的,每秒钟100米的风速不足为奇,甚至达到每秒钟175米以上,比12级台风还要大五、六倍。风的范围很小,一般直径只有25~100米,只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直径才达到一里以上;从发生到消失只有几分种,最多几个小时。

大多数龙卷风在北半球是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是顺时针,也有例外情况。卷风形成的确切机理仍在研究中,一般认为是与大气的剧烈活动有关。

从19世纪以来,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大大提高,气象雷达能够监测到龙卷风、飓风等各种灾害风暴。

龙卷风经过之处,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它往往使成片庄稼、成万株果木瞬间被毁,令交通中断,房屋倒塌,人畜生命和经济遭受损失。

探测方法

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

龙卷风发生至消散的时间短,作用面积很小,以至于现有的探测仪器没有足够的灵敏度来对龙卷风进行准确的观测。对来说,多普勒雷达是比较有效和常用的一种观测仪器。多普勒雷达对准龙卷风发出的微波束,微波信号被龙卷风中的碎屑和雨点反射后重被雷达接收。

如果龙卷风远离雷达而去,反射回的微波信号频率将低频方向移动;反之,如果龙卷风越来越接近雷达,则反射回的信号将向高频方向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多普勒频移。接收到信号后,雷达操作人员就可以通过分析频移数据,计算出龙卷风的速度和移动方向。

双极天气雷达探测

双极化技术的出现对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中气旋和龙卷进行了有力的补充,全面提升了对龙卷微物理特征分析与预警预报水平。

①由于多普勒天气雷达对较小尺度的龙卷涡旋探测需要具有良的空间分辨率,然而对双极化探测而言并不需要高的精度。

②双极化特征信号不同于多普勒特征信号,由于其是“各向同性”的,所以并不依赖于观测度的变化。

③当龙卷在夜间发生或被大量降水包裹难以通过多普勒雷达观测发现时,双极化信息更能有效地将其识别。

快速扫描雷达探测

Wurman设计开发了一部X波段移动式快速扫描雷达Rapid DOW,该雷达每7秒可以完成一次360°的体扫,在14秒的时间里可以探测到12个波束范围的数据,并且其距离分辨率达到11米,更易于对龙卷三维结构进行研究。

从当前对龙卷的探测技术来看,快速扫描雷达在时空尺度上对龙卷观测独特优势。而美国计划的下一代天气雷达网络也定位为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所以可见该技术未来必将成为研究该类天气的要手段。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龙卷风的防范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龙卷风是一类气象灾害,其经过之处,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现代业务天气预报可以通过高频率的地面台站和遥感观测对龙卷风进行预警,但对预报经验有较高要求。防范措施(1)龙卷风发生是和强烈发展的积雨云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雷雨云。龙卷风出现时天空往往乌天黑地(云层低而深厚、亮

  • 北斗三号系统的发展历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三号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共30颗卫星组成。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中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0.

  • 兀鹫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兀鹫属(学名:Gyps):共有8种。体长95-105厘米,尾长24-29厘米,翼展240-280厘米,体重6-11千克。是一属大型的褐色鹫。头和颈部羽毛概退化而裸露。身体和上翼羽毛呈淡棕色至深棕色或褐色。胸腹部羽毛浅色羽轴纹较细。尾呈平形或圆形而非楔形。虹膜褐色;嘴角质色,具黑色蜡膜;脚暗淡绿黄色。

  • 辛酉政变的背景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辛酉政变是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此次政变打倒了顾命八大臣势力。为赞襄政务大臣(又称顾命八大臣),辅弼皇太子载淳为帝,总摄朝政,以时在夏历辛酉年得名。又因改变其祺祥年号而称“祺祥政变”,亦称“北京政变”。简介咸丰帝病死于热河避暑山庄行宫(在今河

  •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又称马戛尔尼来华,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政府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想在开拓中国市场的同时搜集情报,于是派乔治·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的事件。1793年农历八月十三日(乾隆八十大寿),乾隆在热河避暑山庄接见马戛尔尼为首的第一个英国访华使团。然而,由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

  • 麦田怪圈的发现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最早的麦田怪圈被认为是来自1678年的一份轶闻小报道。在名为《割麦的魔鬼(全称:The Mowing-Devil: or, Strange News out of Hartford-shire)》的图画中,一个恶魔手持镰刀在麦田里做了一个椭圆形,此图被当作是17世纪就存在怪圈的证据。不过插图显示魔鬼

  • 麦田怪圈的形成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麦田怪圈是在麦田或其他农田上,通过某种神秘的力量把农作物压平,产生出的几何图案。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人在汉普郡和威斯特一带屡屡发现怪圈,而且大多是在麦田里,所以正式将它命名为“麦田怪圈”。30多年来,科学界对怪圈是如何形成的一直存在争议,关于它的成因,世人也有多种看法。人为形成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 揭秘麦田怪圈的各种图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麦田怪圈(Crop Circle),是指在麦田或其它田地上,透过某种未知力量(大多数怪圈是人类所为)把农作物压平而产生出来的几何图案。草圈草圈一般出现在3~5月,常常是每年最先出现的圈。草圈多现于荷兰。油菜圈油菜圈多现于4~6月。麦田圈出现最多、最精美的地方——英国威尔特郡每年的麦田圈,往往是从油菜

  • 冰雹的形成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冰雹(Hail)也叫“雹”,俗称雹子,“霸子”,有的地区叫“冷子”(如徐州,甘肃等地),是一种天气现象,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时相对湿度为100%,当遇到冷空气则液化,以空

  • 冰雹的预测防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冰雹是春夏季节一种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灾害性天气。冰雹出现时,常常伴有大风、剧烈的降温和强雷电现象。一场冰雹袭击,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气象台站根据天气图、卫星云图分析和雷达监测,虽能提前作出预报,但准确中仍然不是很理想。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人们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预测冰雹的经验。常见经验科普感冷热: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