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97年6月19日:银河-Ⅲ巨型计算机

1997年6月19日:银河-Ⅲ巨型计算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386 更新时间:2024/2/12 23:42:57

1997年6月19日,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在京通过国家鉴定。该机采用分布式共享存储结构,面大型科学与工程计算大规模数据处理,基本字64位,峰值性能为130亿次。该机有多项技术居国内领先,综合技术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简介

“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是我国目前运算速度最快、存贮容量最大、功能最强的电计算机。它是石油、地质勘探、中长期数值预报、卫图像处理、计算大型科研题目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手段,对加快中国现代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研制巨型电子计算机。“银河”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提前两年实现了全国科学大会提出的到1985年“我国超高速巨型计算机将投入使用”的目标,使我国跨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国家的行列,标志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银河”系列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

银河-Ⅰ 1983年 运算速度每秒1亿次

银河-Ⅱ 1994年 运算速度每秒10亿次

银河-Ⅲ 1997年 运算速度每秒130亿次

银河-Ⅳ 2000年 运算速度每秒1万亿次

银河-Ⅴ 在研 运算速度每秒?亿次(军用)

银河—Ⅰ

1983年11月我国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历经5年,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了。它的研制成功,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成了继美、日等国之后,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

银河—Ⅱ

1992年11月19日,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在长沙通过国家鉴定。

实现了从向量巨型机到处理并行巨型机的跨越,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实现10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1994年,银河Ⅱ超级计算机在国家气象局投入正式运行,用于天气中期预报.

银河—Ⅲ

1997年6月19日,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在京通过国家鉴定。该机采用分布式共享存储结构,面向大型科学与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基本字长64位,峰值性能为130亿次。该机有多项技术居国内领先,综合技术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世界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掌握了高性能巨型机的研制技术。“银河-III”巨型机的研制成功,使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1994年3月,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银河Ⅲ”正式立项。又用3年多时间,于1997年6月,研制成功系统综合技术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银河Ⅲ”百亿次巨型机,实现了从多处理并行巨型机到大规模并行处理巨型机的跨越。

2000年由1024个CPU组成的银河Ⅳ超级计算机问世,峰值性能达到每秒1.0647万亿次浮点运算,其各项指标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它使我国高端计算机系统的研制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银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如今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空气动力实验、工程物理、石油勘探、地震数据处理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气象中心将“银河”超级计算机用于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发布5至7天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国家之一。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01年6月20日:世界难民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难民日是每年的6月20日,为了保证难民的基本权利,联合国于1951年召开了“难民和无国籍人地位全权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缔约国应给予其领土上的难民一定的人道主义待遇,包括:在初级教育、公共救济、劳动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给予国民待遇;在动产和不动产、自由职业、迁徙等方面给予至少

  • 1946年6月20日:郭布罗·婉容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郭布罗·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后为伪满洲国皇后。“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鸿”来自《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早年经历郭布罗·婉容,达斡尔族,满洲正白旗人,1906年11月13日在

  • 1900年6月20日:清军击毙德国公使克林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克林德(Klemens Freiherr von Ketteler,克莱门斯·佛雷赫·冯·克林德,1853年11月22日-1900年6月20日),德国男爵,德国驻华公使,1900年义和团事变期间,在北京街头为清军枪杀。这一事件成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线之一。事件始末1900年1月,慈禧不顾西方外交

  • 1381年6月20日: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

  • 1549年6月20日:罗伯特·凯特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1549年6月20日,在圈地运动比较激烈的地区诺福克郡温德姆镇的农民,深夜拆毁地主圈地的栅栏,成为这次起义的开端。小贵族罗伯特·凯特兄弟成了起义的首领。7月初,起义军发展到两万多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由罗伯特·凯特兄弟领导的农民起义。简介起义波及全郡,起义军攻下了郡首府诺里季城,城内工人、帮工、学徒

  • 2013年6月20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神十航天员王亚平于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讲课,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使其了解微重力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员将进行在轨讲解和实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基本简介中国载人航天工

  • 古人如何应对中风的后遗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缺血性脑中风,即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腰膝酸软。血栓堵塞脑血管引发中风——这样的脑血管病,在当今时代是越来越多发了。尤其是在我国北方,这类血栓性疾病更是多见。走在街头巷尾,因为中风而身体偏枯的人,经常可以遇到。脑血栓能不能不留后遗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这和抢救治疗的时机大有关系。如果

  • 古人没有碘盐如何治大脖子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很多人都知道碘缺乏可以导致大脖子病,但真正见过此病的人很少,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近些年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不缺碘,至少不是那么普遍和严重。古人不知道碘元素,更没有碘盐,如果真的缺碘,岂不是大脖子病横行?”你别说,还真是这样。大脖子病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常见的疾病,至少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记载。它还

  • 雅克萨之战的历史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清顺治三年(1646年),波雅科夫率领残部经马亚河、阿尔丹河进入勒拿河,逃回雅库次克。波雅科夫回去后扬言,只要派兵300,修上3个堡寨,就能征服黑龙江。波雅科夫带回的有关黑龙江流域的情报和他提出的武力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打算,引起了沙俄当局的重视和赞许。顺治六年(1649年),雅库次克长官派哈巴罗夫率兵

  • 雅克萨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雅克萨之战清军之所以取胜,首先是由于战争是正义的,得到了军民特别是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其次是清军从长期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和掌握了边界斗争的特点,采取了有效措施,作了较充分的准备。第三是实行了军政兼施的指导方针,在以武力为后盾的基础上,先对侵略者严辞警告,警告无效后,才发兵反击。反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