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67年6月19日:马西米连诺一世被枪决

1867年6月19日:马西米连诺一世被枪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00 更新时间:2024/3/6 9:00:15

马西米连诺一世(Maximiliano I.,1832年7月6日-1867年6月19日),墨西哥末代皇帝,原名斐迪南·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冯·哈布斯堡-洛林(Ferdinand Maximilian Josef von Habsburg-Lothringen)。奥地利哈布斯堡朝成员。本是奥地利大公,1864年4月10日在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怂恿下,接受了墨西哥皇位,称墨西哥皇帝马西米连诺一世(也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他是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之孙,卡尔大公的次子。

人物生平

马西米连诺生于维也纳的美泉宫,是奥地利的弗兰茨·卡尔大公与巴伐利亚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索菲公主的次子,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之弟。马西米连诺小时候非聪明,显示出对艺术浓厚的兴趣,对科学特别是植物学也相当感兴趣。他后来加入了海军,由于他对这项事业的热忱,以及他在的里雅斯特军港的建设意大利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他被迅速提升为海军总司令。他是个自由主义者。1857年2月,他被授予伦巴第和威尼斯总督。

马西米连诺在1857年7月21日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之女夏洛特公主结婚。婚后他们作为奥地利在当地的摄政者居住在米兰,直到1859年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解除了他的摄政职务。因为皇帝对他在意大利实施自由主义政策很是不满。不久,哈布斯堡王朝失去了他在意大利的领土。马西米连诺于是在的里雅斯特的米拉马尔城堡里享受私人生活。

皇冠的诱惑

1859年,马西米连诺与墨西哥的君主立宪派有了接触,他们想在欧洲的天主教王室中挑选一位王子作为墨西哥的君主。

他起初没有接受这个计划,只是对拉丁美洲地区热带雨林的植物产生了兴趣。然而在1862年,法国以“索债”为名,联合英国、西班牙入侵墨西哥。墨西哥总统胡亚雷斯不敌,被迫退入山区,墨西哥城被法军占领。

由于法皇拿破仑三世的鼓动和妻子夏洛特(后来的卡洛塔皇后)想做皇后的欲望,及一次没有法律效果的的公民投票(从墨西哥传来的消息表明:胡亚雷斯在国内仍很有影响,君主制的政治力量只集中在墨西哥城和周边小部分地区;正在经历南北战争的美国总统林肯也不同意独立后的墨西哥成为君主制国家),马西米连诺于1863年同意接受墨西哥皇位。这个决定遭到了哈布斯堡家族大部分成员的反对,使他和他的后代失去了对奥地利皇位的继承权。1864年5月,在航墨西哥的船上,他撰写了法院礼仪指南,而不是阅读与墨西哥相关的书籍。

称帝墨西哥

1864年5月28日,皇帝在韦拉克鲁斯登陆。他发现自己被卷入了法国军队与墨西哥共和主义者的战斗中,他的统治没有得到前总统胡亚雷斯的承认。

皇帝和皇后将他们的宫殿设在墨西哥城郊外的查普特佩克山上,皇帝开辟了一条穿过市区从查普特佩克到市中心的马路,并命名为皇帝大道,也就是著名的改革大道。

由于皇帝与皇后没有子嗣,他们收养前墨西哥皇帝古斯汀·德·伊图尔维德的孙子小阿古斯汀和萨尔瓦多为养子,授予他们伊图尔维德亲王殿下的头衔,以小阿古斯汀为墨西哥皇位继承人。

皇帝继续保持了胡亚雷斯提出的土地改革、宗教宽容、扩大选举权等自由主义政策。皇帝曾试图赦免胡亚雷斯,前提是胡亚雷斯承认他的皇位,但遭到了胡亚雷斯的拒绝。

1866年,拿破仑三世因国内的抵抗和美国的反对开始逐步从墨西哥撤军。法军的撤离对墨西哥皇室是个巨大的触动。卡洛塔皇后返回欧洲,到处游说,反对法国撤军,在巴黎、维也纳、罗马寻求援助。她的努力失败了,并且从未回到墨西哥。而皇帝拒绝离开他的追随者。1867年2月,皇帝退守克雷塔罗,并以之为首都。围困在此数周后,在5月11日试图突破封锁线时被捕。他被墨西哥的军事法庭以颠覆墨西哥共和国的罪名判处枪决。

得知此消息后,欧洲各国君主、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甚至雨果、加里波第等民主人士都致信胡亚雷斯,要求其不要枪决皇帝,均遭到胡亚雷斯的反对。

马西米连诺在接受皇位一周年之际,签署了一个自由主义宪政——《墨西哥帝国临时法规》。宣布墨西哥采取“温和的世袭君主政体,由一位信奉天主教的亲王登基”,同时宣布信仰自由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皇帝的政府”将保证“帝国全体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还规定了劳动自由,明确禁止债务劳役制。

劳动者劳动者有权随意离开他们的雇佣场所,不管他们是否欠雇主的债务,取消一切10比索以上的债务,限制工作时间和使用童工,禁止对劳工实行体罚。为了同大庄园的商店展开竞争,允许小贩进入大庄园向债役雇农兜售货物。最后,恢复印第安村社拥有财产的权利并把村社土地给予那些没有村社土地的村庄。与之前1857年宪法相比,这些条款看上去更加有利于保护社会下层的利益。

皇帝之死

1867年6月19日星期三凌晨三点,行刑队押解皇帝和他手下的两位将军米格尔·米拉蒙和托马斯·梅西拉去执行死刑,皇帝身穿黑色制服,胸前佩带着哈布斯堡家族继承自勃艮第公国金羊骑士团的金羊毛勋章。神甫为皇帝主持弥撒之后,被押赴刑场克雷塔罗的克罗什高地。他把他的帽子给了他的匈牙利厨师,并对他说:“把这个交给我的母后。请转告她,我在临终前仍然思念着她。”皇帝与行刑队成员一一握手,然后站到离他们几米远的矮墙前。

“我愿宽恕天下人”,皇帝大声说道,“但愿天下人能宽恕我,为了国家的利益,我甘洒热血,墨西哥万岁!独立万岁!”行刑队员举起了指挥刀。“孩子们瞄准了,瞄准正前方!”皇帝一边叫喊,一边指着胸膛。枪声响起,皇帝应声倒下。有人听到他低语:“天哪!(Hombre!)”约十天之后,消息传到欧洲,哈布斯堡家族沉浸在一片悲恸之中。皇帝的尸体经过数月才运回奥地利。次年2月,奥匈帝国为其举行了国葬,最终安葬在维也纳的皇家墓室。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97年6月19日:银河-Ⅲ巨型计算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1997年6月19日,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在京通过国家鉴定。该机采用分布式共享存储结构,面向大型科学与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基本字长64位,峰值性能为130亿次。该机有多项技术居国内领先,综合技术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简介“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是我国目前运算速度最快、存

  • 2001年6月20日:世界难民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难民日是每年的6月20日,为了保证难民的基本权利,联合国于1951年召开了“难民和无国籍人地位全权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缔约国应给予其领土上的难民一定的人道主义待遇,包括:在初级教育、公共救济、劳动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给予国民待遇;在动产和不动产、自由职业、迁徙等方面给予至少

  • 1946年6月20日:郭布罗·婉容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郭布罗·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后为伪满洲国皇后。“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鸿”来自《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早年经历郭布罗·婉容,达斡尔族,满洲正白旗人,1906年11月13日在

  • 1900年6月20日:清军击毙德国公使克林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克林德(Klemens Freiherr von Ketteler,克莱门斯·佛雷赫·冯·克林德,1853年11月22日-1900年6月20日),德国男爵,德国驻华公使,1900年义和团事变期间,在北京街头为清军枪杀。这一事件成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线之一。事件始末1900年1月,慈禧不顾西方外交

  • 1381年6月20日: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

  • 1549年6月20日:罗伯特·凯特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1549年6月20日,在圈地运动比较激烈的地区诺福克郡温德姆镇的农民,深夜拆毁地主圈地的栅栏,成为这次起义的开端。小贵族罗伯特·凯特兄弟成了起义的首领。7月初,起义军发展到两万多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由罗伯特·凯特兄弟领导的农民起义。简介起义波及全郡,起义军攻下了郡首府诺里季城,城内工人、帮工、学徒

  • 2013年6月20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神十航天员王亚平于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讲课,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使其了解微重力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员将进行在轨讲解和实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基本简介中国载人航天工

  • 古人如何应对中风的后遗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缺血性脑中风,即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腰膝酸软。血栓堵塞脑血管引发中风——这样的脑血管病,在当今时代是越来越多发了。尤其是在我国北方,这类血栓性疾病更是多见。走在街头巷尾,因为中风而身体偏枯的人,经常可以遇到。脑血栓能不能不留后遗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这和抢救治疗的时机大有关系。如果

  • 古人没有碘盐如何治大脖子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很多人都知道碘缺乏可以导致大脖子病,但真正见过此病的人很少,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近些年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不缺碘,至少不是那么普遍和严重。古人不知道碘元素,更没有碘盐,如果真的缺碘,岂不是大脖子病横行?”你别说,还真是这样。大脖子病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常见的疾病,至少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记载。它还

  • 雅克萨之战的历史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清顺治三年(1646年),波雅科夫率领残部经马亚河、阿尔丹河进入勒拿河,逃回雅库次克。波雅科夫回去后扬言,只要派兵300,修上3个堡寨,就能征服黑龙江。波雅科夫带回的有关黑龙江流域的情报和他提出的武力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打算,引起了沙俄当局的重视和赞许。顺治六年(1649年),雅库次克长官派哈巴罗夫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