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初兵力为何会造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唐初兵力为何会造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004 更新时间:2024/1/17 16:06:20

唐初,全国实行府兵制共置634个折冲府,其中有261个位于保卫京师长安的关中,故军力是外轻内重,保证唐室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京师及其政权。唐玄宗开元十年设置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开元十四年时,京师守卫改由彍骑负责。而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

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

从贞观年间开始,任用将领里的蕃将如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都是因为忠诚效力而获得提拔,但是仍然不能当上将,皆由大臣控制,所以上面还有余权可以节制下属。先天、开元年间,大臣中如薛讷、郭元振张嘉贞王晙张说萧嵩杜暹李适之等人,都是从节度使而升为宰相的。

李林甫担心儒臣因筹划方略而得战功,又得高位,因而想杜绝这一条升官接近皇帝的路,好巩固自己的权势,于是劝说唐玄宗:“以陛下的雄才大略,国家富强,而夷狄还有没被剿灭的原因,都是因为文官为将,他们不敢冒矢石身先士卒。不如任用蕃将,他们生的雄健,哺养在马背上,成长在行阵中,天性骁勇。如果陛下能感化他们而任用之,他们定能效死,夷狄就不愁不能剿灭了。”唐玄宗同意他的说法,因而让安思顺代替李林甫统领节度,提拔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专为大将。

林甫看中了这些人都不是汉人,没有入朝当宰相的资格,因此之故安禄山能专控三个道的精锐部队,十四年不迁动。唐玄宗信任李林甫的策略,不怀疑。

折冲府是唐代府兵制基层组织军府的名称。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有时增至一千五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所属的兵士通称卫士。每府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别将、长史、兵曹参军各一人,这是府一级的组织。府以下,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及旅帅;五十人为队,有队正、副;十人为火,有火长。

府兵的基层组织泛称军府。西魏、北周时期军府的长官是开府,其副为仪同。隋初为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军府即改称骠骑府。隋末,军府称鹰扬府,主官为鹰扬郎将、鹰击郎将。唐建国,改鹰扬郎将为军头,鹰击郎将为府副。旋又袭用隋初旧制,初军头为骠骑将军,府副为车骑将军,军府为骠骑府、车骑府。武德二年(619),以车骑将军府隶骠骑府。

七年(624),改军府名称为统军府,骠骑将军为统军,车骑将军为别将。贞观十年(636),改统军府为折冲府,统军为折冲都尉,别将为左右果毅都尉。以善骑者为越骑,其余为步兵。天宝中随着府兵制的瓦解停止上下鱼符以及上番、发兵活动,天宝末年,虽然保留其官员和兵额,却已有名无实了。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09年6月25日:迈克尔·杰克逊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迈克尔·杰克逊(1958年8月29日—2009年6月25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美国流行乐男演唱家、词曲创作人、音乐家、舞蹈家、慈善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慈善机构创办人。杰克逊是家族的第七个孩子,他在1964年作为杰克逊五人组的成员和他的兄弟一起在职业音乐舞台上初次登台,1968年,乐队与

  • 唐玄宗为何会怠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唐玄宗李隆基在执政前期的开元年间,和后期的的天宝年间,前明而后昏,前后判若两人,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执政时间太久,眼见国家强盛,威加四海,万邦来朝,同时又再无任何能威胁他统治的政敌,无论太子,诸王,后宫都被牢牢压制,自然是志得意满,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精力和体力衰退,对政事也心生懈怠,逐渐贪图享乐。开元之

  • 安史之乱前河北为何胡化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唐太宗时平定东突厥及契丹各族后,将其内徙至河北一带,河北于是成为胡人杂居之地。当地胡化甚深,受到的汉文化影响很浅,因此与唐室的中原关系疏离。唐室为了便於统治,倚重能通多种胡语及了解外族民风者。李林甫出任宰相时,为巩固权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忠勇无异心,建议玄宗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而且又放

  • 豪雨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当有连续降雨,而且一日雨量累积到130毫米时,会发布“豪雨特报”;如果降雨量不到130毫米,却在50毫米以上,且有可能造成灾害时,便发布“大雨特报”。这雨种灾变天气最常在5,6月的梅雨季节时发生;或者在春秋雨季的锋面及夏季偏南气流强盛时,产生对流性大雨或豪雨台风来袭,引进强劲的西南气流,也是大雨或豪

  • 倭寇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倭寇[wō kòu](わこう),是指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因中国古籍称日本为倭国,故称倭寇。倭寇初时仅为九州沿海一带的名主、庄官等阶层及失业人民,14世纪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在长期战乱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组织

  • 藩镇割据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公元712年~公元756年)时期,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见天宝十节度使)。其中特别是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显著,经常以一人兼任两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凭借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

  • 藩镇割据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政府的实力和控制力就大大地减弱了,除了在形式上保持住了统一之外。实际对上对地方藩镇已经没有任何统治力和控制力了。而地方藩镇也只是表面上认这个大唐皇帝,实际上却是自行其是。藩镇割据的出现首要原因就是府兵制破产。而唐朝之所以无法结束藩镇割据是不能也没有办法,更不敢。但不得不指出的

  • 1987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是每年的6月26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由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与会代表一致同意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

  • 1997年6月26日:支援酷刑受害者国际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1997年,联合国大会根据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建议(第1997/251号决定)宣布6月26日为联合国支援酷刑受害者国际日(12月12日第52/149号决议)。设立此国际日的目的是根除酷刑并使1987年6月26日生效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切实产生作用。日期确定6月26日

  • 1892年6月26日:作家赛珍珠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赛珍珠(Pearl S.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人权和女权活动家。出生4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