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第一个上太空的人类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但鲜为人知的是,在送人上太空之前,苏联人曾送了一条狗上太空,它的结局如何呢?
在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证明自身的制度才是最优秀的,在各个方面展开了竞争,载人航天就是其中的重点领域。
因为在此之前也没有过先例,为了安全起见,就必须挑选一些动物出来,代替人们“打前站”,苏联挑中的是狗,美国挑中的是黑猩猩。
很明显,黑猩猩最起码和人类算是近亲,让猩猩或者猴子上太空得到的数据远比狗更为贴切。那苏联为何要选狗呢?
答案很简单,为了省事。
苏联航天医学研究所还真动过送猴子上太空的心思,他们专门找了个马戏团,问他们训练猴子穿皮鞋要多长时间?被告知最起码要三个月,还有可能白费功夫。
而且猴子还有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它们对不习惯的东西会反应过度。曾经有一只猴子跟着马戏团演出时,在路上遇到了一辆火车,猴子当场就直接吓死了。
万一猴子送上火箭升空过程中也突然暴毙,那就相当于白花钱了。
然后,苏联科学家们就把目标放在了狗身上。
众所周知,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用狗做实验构建出了条件反射理论,他对狗的评价很高,说:狗“忠贞无比,是人类的兄弟”。连带着,苏联专家们对狗也有特殊的感情的,既然猴子靠不住,我们为什么不送一只狗上太空呢?
说干就干,苏联人先挑了几只体重不超过6千克的小公狗,对它们进行各种训练。结果发现这群公狗太色,一天到晚在发情,便又招了几条小母狗。
1951年6月,小狗戴茨卡和杰西卡被送上了110千米的高空,并安全的送了回来,这让苏联人信心大增,结果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摔死了好几条狗,剩下的也或多或少的患上了“飞天恐惧症”,一听要上天就精神紧张。
1957年11月3日,一条叫莱卡的小母狗被送上了“史普尼二号”卫星,即将成为第一个“绕地轨道飞行”的动物飞行员。
莱卡是有一条西伯利亚雪橇犬,曾穿着航天设备在一个座舱里面安静待了20天,也没有不良反应,是绝佳“狗选”。
很快,卫星就以每小时3万千米的速度飞向太空,抵达预定地点后,以每102分钟绕地球一圈的速度绕地飞行。
因为时间太仓促,苏联人没设计返回系统,所以这注定是一场无法返回的旅程,莱卡哪怕到了太空能活着,也注定只能孤独等死。
按照苏联人的说法,这次实验非常成功,莱卡在太空中飞行了一周之后,按照原定计划吃下了含有剧毒的晚餐,然后默默的死去。它的尸体和卫星一起在坠入大气层时烧毁,我们将永远怀念它。
然而,2002年,当年参与过这项实验的一位前苏联专家却吐露出了惊人内幕:“莱卡并不是吃晚餐毒死的!”
当年莱卡身上设备传回的数据显示,莱卡上天时精神高度紧张,脉搏跳的飞快,进入太空失重环境之后,它的脉搏又越来越慢,到了最后直接就消失了。
莱卡在太空只待了几个小时,就因为惊吓过度活活吓死了。
莱卡的牺牲没有白费,苏联专家对此做了一次又一次改进,总算设计出了更适合狗上太空的飞行舱,也为日后加加林上太空起到了基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