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认为荆州必占,庞统却认为荆州要弃,二人军事水平高下立判

诸葛亮认为荆州必占,庞统却认为荆州要弃,二人军事水平高下立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44 更新时间:2024/1/25 21:10:33

水镜先生”司马徽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提起三国时期的谋士,你一定会想起诸葛和庞统,两人正是司马徽口中所说的卧龙和凤雏。亲待亚於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刘备何其有幸得到两人的辅佐,只可惜,在冷兵器时代,没有一定的军事实力,还是很难立足的。不过也正是由于卧龙和凤雏的尽心帮助,才让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

在这些自带流量的顶级谋士面前,诸葛亮可谓声名远扬,而庞统似乎很少被提及。事实上,诸葛亮在治国理政上确实是一把好手,不过其军事指挥能力却捉襟见肘,五次北伐可见一斑。相比较而言,庞统在战场上的表现却略胜一筹。你从是否要占领荆州这件事上就可看出两人的差距。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隆中对》

荆州地界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沃野千里,水陆通衢,它东连东吴,北牵曹魏,在诸葛亮看来,这一块是风水宝地,可作为蜀政权的根据地,必须占领。

庞统则不这么认为。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荆州确实重要,但当时荆州刚刚经历赤壁之战,饱受战火蹂躏,人口流失严重,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担任粮草辎重的后勤保障地,而刘备集团此时的首要任务是壮大实力,攻打西川,如果兵力分散,那么出兵西川必败。庞统认为必须果断放弃荆州,转向益州,把益州作为后方基地较为妥当。

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九州春秋》

蜀汉不如东吴富饶,又没有曹魏集团的兵力优势,且荆州一直被东吴和曹魏觊觎,两边都各有驻兵把手,所以想要彻底占领荆州,以目前刘备集团的力量来看,简直难于登天。

退一步说,把仅有的兵力都集中在荆州的话,即便占了荆州,那么作为久经沙场的曹操来看,他定会乘虚而入,让蜀汉腹背受敌,到那时,蜀汉将功亏一篑,大业难成。

庞统还建议刘备,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将荆州让给东吴,以增加联吴抗曹的筹码,在此期间,蜀汉可专心发展生产,增加武器装备,休养生息,待到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之时,再徐徐图之不迟。对于这样的“缓兵之计”在当时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换成你是刘备,你当如何选择?

当初,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而诸葛亮未出草庐便已知天下三分,这番“隆中对”让刘备惊呼诸葛亮是个经天纬地的奇才。无论是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还是赤壁之战,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在他心里,诸葛亮就是主心骨。

所以,即便蜀汉政权建立之后,刘备还十分倚重诸葛亮,在一些战术打法的分歧上,刘备始终会站在诸葛亮这边。在荆州问题上,刘备最终青睐诸葛亮的决定,那就是攻占荆州。庞统无奈,只能附和。可让刘备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决定确实给自己带来不小的麻烦。

果如庞统所料,刘备在攻打西川时,兵力严重不足,首尾不能兼顾,无奈之际,他不得不从荆州调兵遣将。这一调兵不要紧,本来荆州就是一块香饽饽,东吴为了抢夺此地,便和曹操结成同盟,一起发兵荆州。

论兵力和粮草辎重,刘备都比不过曹魏和东吴,现在两家联手一起向荆州杀奔而来,此时守城的不是关羽,而是糜芳。这一战东吴抓住了绝佳的时机,用最小的利益输出却博得最大的利益收入,东吴完胜。

曹操方面,此前被关羽打得没有还手之力,此时联合东吴攻打荆州,一来自己得到喘息,二来可以鼓舞士气,最主要的是夺了刘备统一全国的门户,就这样,眼看被关羽团灭的曹操又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之后的结局都知道了,荆州最终被孙权偷袭,关羽战死。

虽然失去荆州关羽难辞其咎,不过深究起来,关羽只是替罪羊罢了。在面对强大的联军面前,关羽就是三头六臂也很难克敌制胜,而造成荆州被夺的背后,还是蜀汉集团高层的决策失误。

由此可见,荆州早晚被夺也成必然,而这也应验了庞统的说法。一块荆州之地,让蜀汉折将损兵,代价沉重。

诸葛亮主张占领荆州,其实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根本不知道东吴对荆州有多么渴望,孙刘联盟的前提是东吴要对荆州有绝对的控制权,论及其他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在这件事上,蜀汉和东吴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只是他一厢情愿,关羽之死,他有一定的责任。

那么庞统又是如何洞若观火的呢?这与他曾经的经历有关。周瑜取南郡之后,庞统才出来为官,他最初的职位是周瑜的功曹。很明显,周瑜觉得庞统有察人识人的能力。周瑜除了取南郡,他一直想攻打益州,不过孙权对此却嗤之以鼻。周瑜病故之后,孙权瓦解了周瑜集团,庞统觉得孙权是竖子不足与谋。

为了自身安危,庞统只能另作打算。后来,他借“送丧”之际,转投刘备。上任之初,他被任命为耒阳县令。结果上任后他不理政事,还被罢了官。不过术业有专攻,庞统的才能远不在此。最后在江东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下,刘备对庞统大为器重,其亲密程度不亚于诸葛亮。

话说回来,庞统之所以这么肯定让刘备放弃荆州,主要就是因为孙权放弃益州而十分看重荆州。如果刘备执意占领荆州,那么联吴抗曹将成为泡影。

庞统曾侧面点了一下刘备:“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这十六个字,说白了就是告诉刘备,如果总是盯着荆州而不去重新找一块新地盘的话,“三足鼎立”就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虽然刘备最后出兵益州,只可惜这一战庞统战死。如果庞统不死,说不定刘备真的会放弃荆州,那么关羽集团就不会死,夷陵之战就会避免,蜀汉的五万精锐就不会白白送死,倘若假以时日,再将荆州数十万百姓迁往益州休养生息、发展生产,那么挫败曹操而一统天下将指日可待。但,历史没有如果。

庞统比诸葛亮究竟差在哪里?其实两人不分伯仲,但就军事智慧而言,诸葛亮的实力远不及庞统,虽然荧幕上的诸葛亮指挥千军万马时气定神闲,但那都是导演为了烘托诸葛亮这个角色而设计出来的,真实的历史可不是这样。

不夸张地说,庞统去世后,蜀汉丢失了重要的军事人才,在荆州这个问题上,诸葛亮看问题只看到一面,认为此地是要塞,可打仗不仅要看地利,还要看天时、人和,倘若以一己之力对付虎狼之师,岂能有胜利的可能?说白了,蜀汉要与其他两家硬碰硬,几无胜算。

可见,一个军事谋略家的远见卓识有多么重要!由于诸葛亮一直为刘备所倚重,庞统去世之后,在诸葛丞相的主张下,刘备强占荆州,可此举也为蜀汉埋下诸多隐患。也正是从荆州开始,蜀汉逐渐走向下坡路。

一把牌打得好与不好,不在于出牌有多快,最主要的是要赢牌!刘备有自己的想法,可他急于求成,想占尽先机,以图快速灭吴破曹,殊不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

标签: 诸葛亮荆州庞统

更多文章

  • 古代秀才有哪些特权和待遇?古代的“穷秀才”真的穷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秀才,穷秀才,科举制度,学田

    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尤其困难。有些人年复一年的读书,可他们最终还是未能高中。在大家眼中,秀才总是被人戏称为穷酸秀才,这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情况并不好。那么,古代的秀才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在了解了古代的历史后,大家会发现一个现象大部分秀才都很贫寒。为了让秀才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地方官府甚至还成立了

  • 李世民处死单雄信,引发一场战乱,数万人战死,猛将罗士信、李道玄等阵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罗士信,李道玄

    李世民是个惜才之人,不管是自己麾下的优秀人才,还是被俘的敌对阵营中的优秀人才,只要足够优秀,他都愿意考虑将其纳入自己的阵营,为自己所用。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为何李世民在王世充投降后,却将其手下的一名大将单雄信给残忍的杀害了呢? 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单雄信过于优秀,以致于让李世民都为之忌

  • 中越战争前夕,中国对越南无偿援助了哪些物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越战争,中国对越南无偿援助,共产主义精神,越

    截止中越战争前夕,新中国已向越南无偿赠与了3亿多米布匹、3万多辆汽车,数百公里铁路以及全套机车和车厢,500多万吨粮食、200多万吨汽油、3000公里长的输油管道和数亿美元的现汇,成套建设项目共450个。光是专家和技术人员新中国都向越南派遣出了两万多人次。 有人核算,整个援越抗美期间,新中国对

  • 花蕊夫人想刺杀赵光义为夫报仇,却被反杀死,死前写了一首诗,赵匡胤通过这首诗知道了谁是杀花蕊夫人的凶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花蕊夫人,赵光义,赵匡胤

    赵光义趁着赵匡胤征讨在外,来到花蕊夫人的住所。花蕊夫人张口便说:“晋王可知臣妾等你许久?”谁知,两人接下来的一番话却引起激烈争斗,花蕊夫人不幸被杀,却为赵匡胤留下一首指明凶手的诗。 花蕊夫人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代指长得漂亮的朝廷官员的夫人,在这其中当属最有名的就是孟昶

  • 湖南浏阳蒸菜是湘菜吗?但是它做法却与一般湘菜不一样,其发展史充满血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浏阳蒸菜,湘菜

    在饮食文化圈子里,中华大地上排得上号的菜系有八种,称之为“八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中,烹饪方式数不胜数,可以说是煎炒炸煮焖各色其样,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湘菜就位列八大菜系之中,是独具特色的一种菜系,其主要特点就是以煎和炒为主,在熊熊烈火中,一道道充满辣椒的辛辣味道的

  • 明朝是亡于内部的混乱,一是“厂卫”的恐怖统治,二是永不消停的“党争”。真是这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厂卫,恐怖统治,党争,特务机构

    作为正统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朝到底是怎么灭亡的呢?四百年来,一直有人在意图挖掘这个伟大王朝轰然倒塌的根本原因,上面就是常见的两个原因。 “厂卫”就是指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等特务机构。锦衣卫是朱元璋创建的,东厂则是朱棣设立的,很显然,明朝的皇帝已经很难从这

  • 朱元璋曾一度想迁都凤阳,遭到所有人的反对,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对凤阳的扶助,采用对口帮扶的办法来开发凤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迁都凤阳,中都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提高自己老家的地位,一度想迁都凤阳,结果遭到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不得已才放弃,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凤阳的扶助,而是想了些办法来对口帮扶凤阳。 凤阳为什么入不了其他人的法眼呢?很简单,凤阳本来就人丁稀少,财富奇缺,经过元末大乱后,这种情形就更加严重了。怎么办呢?朱元璋想到了两个十分

  • 天下竟然有不好色的皇帝?这个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大明王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末代皇帝,朱由检,魏忠贤,崇祯

    公元1627年8月,天启皇帝驾崩,16岁的弟弟朱由检即位,他就是崇祯皇帝。 初登大位的朱由检与对权力和政治毫无兴趣的哥哥天启皇帝截然不同,他对权力和政治充满了强烈的欲望,所以,天启皇帝时期权倾朝野的魏忠贤集团就成为他要扫清的第一个障碍。 新帝即位,魏忠贤也一改往日的飞扬跋扈,变得极端低调,他

  • 1968年,70岁的许广平去世后,生前遗嘱:不与鲁迅合葬,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许广平,鲁迅

    1898年,许广平出生于广东番禺,许家世代为官,许广平的祖父是慈溪的干儿子,其母为海外华侨。 在先进只知识文化的洗礼下,母亲坚持让让许广平去学校学习知识,自己也言传身教女儿要多了解一下西方文化,甚至在她的强烈反对下,许广平也没遭受到“缠足”的苦,可以说许广平是中国第一批

  • 刘邦临终之际,吕后试探道:“萧何死后,谁来当丞相?”吕后怎么也想不到,刘邦给他挖了一个大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邦,吕后,萧何

    其实,刘邦早就在提防吕后了。 刘邦还是汉王的时候,便立了吕后的儿子刘盈为太子。后来刘邦因为宠信戚夫人,又嫌刘盈过于软弱,于是动了废立太子的想法,想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然而当他在朝堂上提出此事的时候,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刘邦并不死心,还想找机会废掉刘盈。结果,在一次宴席上,他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