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达开一家被慈禧下令凌迟处死,五岁儿子石定忠当场吓晕,被延迟行刑,没想到他被割了3000刀,割了9年才死去!

石达开一家被慈禧下令凌迟处死,五岁儿子石定忠当场吓晕,被延迟行刑,没想到他被割了3000刀,割了9年才死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20 更新时间:2023/12/13 7:19:49

1863年,慈禧下令将石达开一家行刑。不料,刽子手刚一动手,5岁的儿子石定忠便已疼痛到晕厥。慈禧却说:“那就好好养着他吧,不必急在一时,日后慢慢的用刑。”没曾想,这个刑法持续了9年。

1851年,清朝咸丰元年,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拜上帝会,从广西金田村发起了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号称"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军得到老百姓的拥戴,一路势如破竹,高歌猛进,打得清军的八旗子弟毫无还手之力,很快就占领大片城市,站稳了脚跟。

不料,在建立"太平天国"后,洪秀全等藩王被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贪图享乐,还纵容部下烧杀抢掠,此举,完全背离了起义的初衷。

石达开,唯一一位正气凛然的将领,他事事为民着想,军纪严明,从不残害百姓,哪怕是清朝投降的官员及其家眷,也一律善待。

道不同,不相为谋!洪秀全等人与石达开渐行渐远,但忠勇的将士们,大多数都跟随石达开一起建功立业。

曾国藩得到朝廷的信任,慈禧太后为保住大清江山,不惜倾尽国库,也给曾家军筹集军费,这样一来,"鬼才"曾国藩的势力日渐庞大,不久后,直接灭了太平天国,还活捉了不少太平天国将领。

"你们当初,是如何斩杀我封疆大吏的,还记得吗?"曾国藩质问被俘获太平军,可不论他们回答与否,皆难逃一死。

1863年,石达开十万大军被曾国藩围困,为让部下得以活命,石达开一家老少舍身取义,向曾国藩投降!

慈禧太后亲自颁发旨意:太平天国的造反运动,损害了大清的国力,所有高级将领及其家眷一律凌迟处死。

所谓的凌迟,就是古代针对犯人的一种刑罚,要求刽子手对犯人进行活剮,锋利的刀片,要一片片割下身上的肉,必须足足剮够3000刀,才能让对方死去,少一刀都不行。而且整个过程,还要犯人保持清醒的头脑,看着自己整个受刑过程。

兵部尚书骆秉章在向慈禧太后上《生擒翼王石达开并剿灭所有乱党》的奏章中提及到:石达开幼子石定忠才年仅5岁,不适合用凌迟之刑,可先处以阉割,再行流放至边境。

"啪"的一声,慈禧太后拍案怒斥:"5岁又怎么样?他终究是石达开的儿子,照剮不误。"

慈禧的残暴,路人皆知,谁也不敢再求情!

石达开一家人被押赴北京的菜市口,当着老百姓的面凌迟处死,石达开的妻子刘妃衣衫不整,看似前一晚遭到清军的折磨。不过她很坚强,面对3000刀的剮刑,她没"哼"一句。

但5岁的石定忠就不一样了,还没挨刀,就在刑场大哭大闹,刽子手骗他:"死了,就能一家团圆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了",石定忠才消停下来。不料,刚挨第一刀,他就疼得晕厥过去。

骆秉章向慈禧太后禀报,慈禧却狞笑说:"那就好好养着他吧,不必急在一时,日后给我慢慢地剐。”

身为大清朝的太后,内心却如此歹毒,连个5岁的孩子都不放过,实在是有违"国母"的称号,可想而知,其他太平军将领和家眷的下场,有多凄凉!

更有一些藩王的妻女,被囚禁在清军的大营惨遭折磨。

可怜的石定忠,涉世未深,就惨遭这个万恶封建制度的折磨,凌迟3000刀的刑罚足足承受了9年才死去。

明眼人都知道,慈禧实施的暴政,才是清朝灭亡的根源。

回看这起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必然的进程。但洪秀全等人背离了起义的初衷,四处搜刮民财,纵容部下强抢民女,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走向失败也在预料之中。

但石达开就不一样,自始至终他都一心为民请命,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立誓要推翻大清王朝的腐败统治,给天下百姓一个安居的家园。

可惜,天妒英才,论阴险狡诈,他比不上曾国藩老道,原本以为自己的投降能保全部下的性命,没曾想曾国藩出尔反尔,没有给他们机会,十万大军全部战死于大渡口。

16岁起义,32岁英勇就义,石达开悲壮地保住了太平天国的颜面。他曾数次让湘军走投无路,逼得曾国藩差点跳入黄浦江自尽,真正实现“天国”梦想让百姓感恩戴德的人,就是只有石达开一个。

石达开死后,四川和广西百姓感其义举,也在当地而流传着许多他未死的传说。不过,这只不过是人们美好愿望罢了。

如今在广西的贵港县中山公园,竖立着石达开的雕像,每年都有很多游客纪念着他的英雄事迹。

石达开,塑造了"中国农民起义中的完美形象",他的一腔热血忠肝义胆,也必将永远受到世人的敬仰!

标签: 石达开石定忠慈禧凌迟处死

更多文章

  • 蒙古争夺汗位大战后,忽必烈更加倚重汉军世侯的力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忽必烈,汉军世侯

    相比最初的几代蒙古可汗,忽必烈更加重汉轻蒙、优汉薄蒙,这主要是因为蒙哥汗死后,蒙古世界的那场大战-------忽必烈与拖雷的儿子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大战,蒙古草原势力都团结于阿里不哥那边。正是这场大战之后,又加上乃颜之乱,使忽必烈从此有意无意地对蒙古老家实行一种虐政,大量破产的蒙古人从此普遍沦为内

  • 江西军区司令员陈奇涵会老家探亲,发现陈福传遗孀无钱安葬丈夫,当即掏出60元安葬了故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奇涵,陈福传

    1954年夏,原江西军区司令轻车简从,回到坝南村老家探亲。1位故友的遗孀找来,对司令讲:“我丈夫遇害后,无钱安葬。”司令当即掏出60元津贴,请当地干部找来匠人筑墓,将故友好生安葬了。 1954年夏天,天气炎热,百花盛放,山青水绿,此事江西省的人民正在土地上挥洒着汗水,就

  • 大汉奸张有才卖国求荣,为了讨好日寇,在家中大摆宴席,谁知,日本鬼子趁机强暴了他妻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有才,大汉奸,卖国求荣,日寇

    1937年,大汉奸张有才为了讨好日寇,在家中摆了三桌大席。席间,张有才突然听到房间里传来了女人的哭喊声,他跑过去一看傻眼了,两个日本兵正在扒女儿的衣服……! 在中华民族14年的艰苦抗战中,一方面,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浴血奋战、英勇牺牲,抗击着穷凶极恶的日本法西斯,这是

  • 武则天为何退位后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她谋略策划却没想过自己的晚年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位女皇帝,聪慧敏捷,有胆识,多谋略,但是为何在执政十五年,退位后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是能力不足,还是她晚年有些凄凉。 从才人、妃子到皇后,最后武则天以她的睿智和机敏,雄才大略,一步步成功登上皇位。武则天称帝后,一直没立太子,到了晚年的武则天内心越来越困扰。自己死后

  • 妻子箕踞而坐,孟子为什么因此要休了她?孟母却问了他一个问题,让他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箕踞而坐,孟子,孟母,礼记

    孟子回家见妻子两条腿盘起来坐,很不雅观。他心生嫌恶,想要休妻,便把想法告诉了母亲。 孟母听后,简简单单说了几句话,让孟子立刻哑口无言,此后再不敢提休妻。孟母到底说了什么? 这天孟子回到家中,见妻子不在屋外,便进到屋内寻找妻子。推开门却发现妻子并没有遵循礼仪跪坐,而是两腿岔开坐在屋内,姿势十分

  • 杜月笙临终前将儿女妻子叫到床前,当着他们的面将巨额借条烧掉,家人瞬间傻眼,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杜月笙

    1951年,在香港的杜月笙终于面临死亡了,可是在临终前的一天,他将在银行的保险柜取出来,家人们以为要分遗产了,谁知,取出的保险柜不是钱,也不是金银珠宝首饰,而是一箱子的借条。 大家看着这些借条,都不知所以然,但是也难以掩饰眼底的失望。父亲以前可是叱咤上海的风云人物,怎么一点养老钱都没给自己留?

  • 徐达吃了蒸鹅死后,朱元璋表面十分悲痛,内心却十分高兴,这一切被一个宫女无意中看到,朱元璋却将她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徐达,朱元璋

    “徐达死了,徐达死了!”朱元璋高兴地在屋里边走来走去、边自言自语。 他竟然没有发现旁边还有一个老宫女在煮药。这老宫女见此情状,又惊又怕。他没敢惊动皇上,而是悄无声息低头装睡,并有意把衣服的一角放到火里烧。 听闻徐达的死讯,朱元璋难掩内心的激动,直奔徐府一探究竟,探明实

  • 朱元璋为什么会如此信任马皇后,看看马皇后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马皇后

    一日,朱元璋见马皇后坐在龙椅上,勃然大怒:“谁让你坐在这里的?这个位置只有我能坐。” 马皇后笑着说道:“我坐坐又怎么了?椅子不就是用来坐的吗?别废话了,还不快过来。”说着便将朱元璋一把拉了过去。 如果说朱元璋是一团火,那么马皇后便是一滩水。这世

  • 古人身上的那些佩饰----步摇:“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佩饰,步摇

    简介 步摇,是汉族女子的一种首饰,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 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式,其上缀以珠玉。 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钿相混杂,簪于发上,材料主要有金、银、玉、玛瑙等。 步摇为中国传统汉民族首饰,后又向东传入日本并对当地的饰品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秦始皇真的残暴吗?为什么毛主席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一直都很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毛主席,嬴政

    毛主席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一直都很高,他说,我们应该说句公道话,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物。不仅从政治上实现统一,还统一了文字、度量衡等,有些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古代没有一个封建君主可以超过他。而秦始皇却被后世辱骂暴君上千年,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人们说他是一位暴君,但他从来没有任意妄为地取过一位